Ⅰ 数控铣床 okuma 编程
okuma什么系统?
以前的都是工业系统,目前最新的是P200,尽管是假设在XP系统上,但是还是不能直接装在电脑上。
代码基本相同部分不一样,稍微看下说明书就行了!
Ⅱ OKUMA加工中心编程
这系统没这指令,老老实实一圈一圈铣进去。
但HAAS系统的有G12(G13)指令加Q(侧向步距)能铣。
Ⅲ 求助日本大隈 OKUMA 系统 主程序调用多个子程序方法,调度程序用法~谢谢!!感激不尽!MAR-500H
OKUMA呼叫子程序方法如下
一般呼叫:CALL O1235 (等同FANUC的M98 P1235)
模态呼叫: MODIN O1235 (等同FANUC的G66 P1235)
程序动作完成后需用G100或MODOUT取消模态循环
Ⅳ OKUMA数控车床系统代码
目前的数控机床的NC(数控)编程代码都可以分成准备功能G代码、辅助功能M代码以及其它辅助代码(T,S,F等)。通过这些代码编程来实现机床的各种动作与移动。
大隈数控系统(OKUMA)是一种功能比较全面,较实用的数控系统,许多功能采用模块化形式(即任选项功能),针对性强。下面以OKUMA OSP7000为主,简代其代码功能。功能代码基本遵循国际标准或一些约定,按其功能可分成以下三类。
准备功能G(代码)
准备功能代码是用地址字G和后面的二位或三位数字来表示的,见表2-1。
G代码按其功能的不同分为若干组。G代码有两种模态:模态式G代码和非模态式G代码。表中标有“◎”符号的G代码属于非模态式的G代码,只限定在被指定的某个程序段中有效。而未标“◎”符号的G代码属于模态式G代码,又称为续效代码,具有延续性,在后续程序段中,只要同组其它G代码未出现之前一直有效。另外,表中标有“◎”符号的G代码可以通过机床状态参数来设定,使它成为默认的有效状态;标有符号的G代码是当机床加电后就被设定为有效状态。
OKUMA OSP7000M/700M CNC系统
G代码 组号 意义
G00○ 1 点定位(快速移动)
G61 14 准停模式
G01○ 直线插补
G62 19 可编程镜像加工
G02
圆弧插补(顺时针)
G64※
14
切削模式(取消G61)
G03
圆弧插补(逆时针)
G71
21
固定循环返回位置设定,与M53配合使用
G04◎
2
暂停
G09◎
18
准停检验
G73
11
固定循环(高速深孔钻销循环)
G10※
3
取消G11
G11
坐标系平移和旋转
G74
固定循环(反向攻丝循环)
G15
4
选择工件坐标系
G16◎
选择工件坐标系
G76
固定循环(精镗循环)
G17
5
XY平面指定
G80※
取消固定循环
G18
ZX平面指定
G81
固定循环(钻孔循环)
G19
YZ平面指定
G82
固定循环(钻孔循环)
G20◎
15
英制输入
G83
固定循环(深孔钻销循环)
G21◎
公制输入
G40※
17
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G84
固定循环(攻丝循环)
G41
刀具半径补偿(左偏)
G85
固定循环(镗孔循环)
G42
刀具半径补偿(右偏)
G86
固定循环(镗孔循环)
G50※
9
取消G51
G87
固定循环(反镗循环)
G51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G89
固定循环(镗孔循环)
G60
1
单方向定位
G90○
12
绝对位置尺寸模式
G53○
10
取消刀具长度 补偿
G91○
增量位置尺寸模式
G54
X轴刀具长度补偿
G92
20
工件坐标系变更
G55
Y轴刀具长度补偿
G94○
13
每分钟进给指令
G56○
z轴刀具长度补偿
G95○
每转进给指令
-------------
不同组的G代码在同一个程序段中可以编写多个,但如果在同一个程序段中编写了两个或两上以上属于同一组的G代码时,则只有最后一个G代码有效。在固定循环中,如果编写了第1组的G代码,则固定循环将被自动取消或为G80状态(即取消固定循环),但第1组的G代码不受固定循环G代码的影响。表2-1没有列出的G代码,请查阅该系统编程手册中的G代码表,如果在程序中编写了G代码表中没有列出的G代码,则显示报警。
Ⅳ 数控车床OKUMA怎么对刀和创建程序
图2 数控车削试刀对刀
以图2为例,试切对刀步骤如下:
①在手动操作方式下,用所选刀具在加工余量范围内试切工件外圆,记下此时显示屏中的X坐标值,记为Xa。(注意:数控车床显示和编程的X坐标一般为直径值)。
②将刀具沿+Z方向退回到工件端面余量处一点(假定为α点)切削端面,记录此时显示屏中的Z坐标值,记为Za。
③测量试切后的工件外圆直径,记为φ。
如果程序原点O设在工件端面(一般必须是已经精加工完毕的端面)与回转中心的交点,则程序原点O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Xo=Xa-φ(1)
Zo=Za
注意:公式中的坐标值均为负值。将Xo、Zo设置 进数控系统即完成对刀设置。
Ⅵ 我想知道OKUMA数控车床系统G代码和M代码格式和使用方法谢谢!
G 代码内 容
G00 快速定位
G01 直线插补
G02 圆弧插补(CW)
G03 圆弧插补(CW)
G04 暂停
G05
G06
G07
G08
G09
G10
G11
G12
G13 刀架选择:刀架A ☆
G14 刀架选择:刀架 B ☆
G15
G16
G17 刀具半径补偿:X-Y 平面☆
G18 刀具半径补偿:Z-X 平面☆
G19 刀具半径补偿:Y-Z 平面☆
G20 原始位置指令☆
G21 ATC 原始位置指令☆
G22 扭矩跳过指令☆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扭矩极限指令取消☆
G29 扭矩极限指令☆
G30 跳步循环☆
G31 固定螺纹车削循环:轴向
G32 固定螺纹车削循环:端面
G33 固定螺纹车削循环
G34 变螺距螺纹车削循环:增加螺距
G35 变螺距螺纹车削循环:减少螺距
G36 动力刀具轴- 进给轴同步进给(正转) ☆
G37 动力刀具轴- 进给轴同步进给(反转) ☆
G38
G39
G40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取消
G41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左
G42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右
G43
G44
G45
G46
G47
G48
G49
G50 零点位移,主轴最高转速指令
G51
G52
G53
G54
G55
G56
G57
G58
G59
G60
G61
G62 镜像指令☆
G63
G64 到位控制关
G65 到位控制开
G66
G67
G68
G69
G70
G71 复合固定螺纹车削循环:轴向
G72 复合固定螺纹车削循环:径向
G73 轴向铣槽复合固定循环
G74 径向铣槽复合固定循环
G75 自动倒角
G76 自动倒圆角
G77 攻丝复合固定循环
G78 反向螺纹攻丝循环
G79
G80 形状定义结束(LAP) ☆
G81 轴向形状定义开始(LAP) ☆
G82 径向形状定义开始(LAP) ☆
G83 坯材形状定义开始(LAP) ☆
G84 棒料车削循环中改变切削条件(LAP) ☆
G85 调用棒料粗车循环(LAP) ☆
G86 调用重复粗车循环(LAP) ☆
G87 调用精车循环(LAP) ☆
G88 调用连续螺纹车削循环(LAP) ☆
G89
G90 绝对值编程
G91 增量编程
G92
G93
G94 每分进给模式 (mm/min)
G95 每转进给模式 (mm/rev)
G96 恒周速切削 开
G97 G96 取消
G98
G99
G100 刀架A 或刀架B 单独切削的优先指令☆
G101 创成加工中直线插补☆
G102 创成加工中圆弧插补(正面)(CW) ☆
G103 创成加工中圆弧插补(正面)(CCW) ☆
G104
G105
G106
G107 主轴同步攻丝,右旋螺纹☆
G108 主轴同步攻丝,左旋螺纹☆
G109
G110 刀架A 恒周速切削
G111 刀架B 恒周速切削
G112 圆弧螺纹车削CW ☆
G113 圆弧螺纹车削CCW ☆
G114
G115
G116
G117
G118
G119 刀具半径补偿:C-X-Z 平面☆
G120
G121
G122 刀架A 副主轴W 轴指令£®G13£&; ☆
G123 刀架B 副主轴W 轴指令£®G14£&; ☆
G132 创成加工中圆弧插补(侧面)(CW) ☆
G133 创成加工中圆弧插补(侧面)(CCW) ☆
G134
G135
G136 坐标反转结束或Y 轴模式 关☆
G137 坐标反转开始☆
G138 Y 轴模式开☆
G139
G140 主轴加工模式的指定☆
G141 副主轴加工模式的指定☆
G142 自动脱模主轴加工模式的指定☆
G143 自动脱模主轴和第3 刀架加工模式的指定
G152 可编程尾架定位(牵引尾架)
M 代码内 容
M00 程序停止
M01 任选停止
M02 程序结束
M03 工作主轴起动(正转)[ 从工件方向看时逆时针旋转工作主轴。]
M04 工作主轴起动(反转)[ 从工件方向看时顺时针旋转工作主轴。]
M05 主轴停止
M06 刀具交换☆
M07
M08 冷却液开
M09 冷却液关
M10 主轴点动关
M11 主轴点动开
M12 动力刀具轴停止☆
M13 动力刀具轴正转☆
M14 动力刀具轴反转☆
M15 C 轴正向定位☆
M16 C 轴反向定位☆
M17 机外测量数据通过RS232C 传送请求☆
M18 主轴定向取消☆
M19 主轴定向☆
M20
尾架干涉区关或主轴干涉监视关
(对面双主轴规格)
☆
M21
尾架干涉区开或主轴干涉监视开
(对面双主轴规格)
☆
M22 倒角关
M23 倒角开
M24 卡盘干涉区关,刀具干涉关
M25 卡盘干涉区开,刀具干涉开
M26 螺纹导程有效轴Z 轴指定
M27 螺纹导程有效轴X 轴指定
M28 刀具干涉检查功能关
M29 刀具干涉检查功能开
M30 程序结束
M31
M32 螺纹车削单面切削模式
M33 螺纹车削时交叉切削模式
M34 螺纹车削逆向单面切削模式
M35 装料器夹持器Z 向滑动后退☆
M36 装料器夹持器Z 向滑动前进☆
M37 装料器臂后退☆
M38 装料器臂前进到卸载位置☆
M39 装料器臂前进到卡盘位置☆
M40 主轴齿轮空档
M41 主轴齿轮1 档或低速线圈
M42 主轴齿轮2 档或高速线圈
M43 主轴齿轮3 档
M44 主轴齿轮4 档
M45
M46
M47
M48 主轴转速倍率无效取消☆
M49 主轴转速倍率无效☆
M50 附加吹气口1 关☆
M51 附加吹气口1 开☆
M52
M53
M54 分度卡盘自动分度☆
M55 尾架后退☆
M56 尾架前进☆
M57 M63 取消
M58 卡盘低压
M59 卡盘高压
M60 M61 取消
M61 圆周速度恒定切削时,恒定旋转应答忽视
M62 M64 取消☆
M63 主轴旋转M 码应答忽视☆
M64 主轴旋转之外的M 码应答忽视☆
M65 T 码应答忽视☆
M66 刀架回转位置自由☆
M67 凸轮车削循环中同步运行模式取消☆
M68 同步模式A 运行开☆
M69 同步模式B 运行开☆
M70 手动换刀指令☆
M71
M72 ATC 单元定位在接近位置☆
M73 螺纹车削类型1 ☆
M74 螺纹车削类型2 ☆
M75 螺纹车削类型3 ☆
M76 工件捕手后退☆
M77 工件捕手前进☆
M78 中心架松开☆
M79 中心架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