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可编程控制器光电隔膜

可编程控制器光电隔膜

发布时间:2023-03-15 15:49:22

‘壹’ CNC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1、主机,它是数控机床的主体,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它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

2、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3、驱动装置,它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

它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4、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

5、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

(1)可编程控制器光电隔膜扩展阅读

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操作指令的存储、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处理生成的微观指令传送给伺服驱动装置驱动电机或液压执行元件带动设备运行。

传统的机械加工都是用手工操作普通机床作业的,加工时用手摇动机械刀具切削金属,靠眼睛用卡尺等工具测量产品的精度的。

现代工业早已使用电脑数字化控制的机床进行作业了,数控机床可以按照技术人员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对任何产品和零部件直接进行加工了。这就是说的数控加工。数控加工广泛应用在所有机械加工的任何领域,更是模具加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和必要的技术手段。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使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车床已能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但是,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实现自动化一直滚宴是个难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并银内,总是无法圆满解决。尤其是在加工形状复杂的、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一直在自动化的道路上处于停顿状态。虽然有些应用仿形装置解决了一部分,但是实践证明,仿形车床还是不能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

数控车床(机床)的出现,蔽好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所以成为机械加工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贰’ PLC中的m8002是什么

M8002用于拿帆PLC的初始化,plc每次断电重启后M8002就会执行一次。

名称:初始脉冲常开触点。RUN后输出一个扫描周期的ON。

需要做数据初始化的时候使用,一般是做初始化时候用。

拓展资料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发展历消神雹史

起源

美国汽车工业生产技术要求的发展促进了PLC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对工厂生产线调整时,发现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修改难、体积大、噪声大、维护不方便以及可靠性差,于是提出了着名的“通用十条”招标指标。[2]

1969年,美国数字化设备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DP一14),在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后,效果显着;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DCS-8);1973年,德国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1974年,我国开始研制可编程控制器:1977年,我国在工业应用领域推广PLC。[2]

最初的目的是替代机械开关装置(继电模块)。然而,自从1968年以来,PLC的功能逐渐代替了继电器控制板,现代PLC具有更多的功能。其用途从单一过程控制延伸到整个制造系统的控制和监测。[3]

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20世纪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瞎裤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参考资料网络_PLC

‘叁’ 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特点

PLC的主要特点如下。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PLC是专为工业环境而设计的,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达5年以上,主要体现在:
1)对元器件进行严格筛选和老化,I/O接口电路采用光电隔离。
2)结构上考虑耐热、防潮、防尘和抗震的要求。
3)硬件上采用隔离、屏蔽、滤波和接地等措施。
4)软件上采用数字滤波等抗干扰和故障诊断措施。
5)工作方式采用循环扫描方式。
2.功能完善
PLC除基本逻辑处理功能外,配合特殊的功能模块可用于数字控制领域,并可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在各种工业控制领域,都可应用PLC实现控制的要求。
3.易操作
PLC具有易操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程序输入和更改方便。
2)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可供使用。
3)自诊断功能使维修方便。
4.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强
PLC的灵活性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采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菜单图、功能模块图和语言描述编程语言,只要掌握其中一种语言就可以进行编程。
2)根据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展,即可进行容量的扩展、功能的扩展、应用和控制范围的扩展。
3)设计、编程和安装的工作量减少,易实现过程监视和控制。

‘肆’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基本过程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 1 )拟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一般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来确定,它是整个设计的依据;

( 2 )选择电气传动形式和电动机、电磁阀等执行机构;

( 3 )选定 PLC
的型号;

( 4 )编制 PLC
的输入 / 输出分配表或绘制输入 / 输出端子接线图;

( 5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编写软件规格说明书,然后再用相应的编程语言(常用梯形图)进行程序设计;

( 6 )了解并遵循用户认知心理学,重视人机界面的设计,增强人与机器之间的友善关系;

( 7 )设计操作台、电气柜及非标准电器元部件;

( 8 )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根据具体任务,上述内容可适当调整。

2 .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 1 )深入了解和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a .被控对象就是受控的机械、电气设备、生产线或生产过程。

b .控制要求主要指控制的基本方式、应完成的动作、自动工作循环的组成、必要的保护和联锁等。对较复杂的控制系统,还可将控制任务分成几个独立部分,这种可化繁为简,有利于编程和调试。

( 2 )确定 I/O
设备

根据被控对象对 PLC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用户输入、输出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传感器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电磁阀等。

( 3 )选择合适的 PLC
类型

根据已确定的用户 I/O
设备,统计所需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点数,选择合适的 PLC
类型,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 I/O
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

( 4 )分配 I/O


分配 PLC
的输入输出点,编制出输入 / 输出分配表或者画出输入 / 输出端子的接线图。接着九可以进行 PLC
程序设计,同时可进行控制柜或操作台的设计和现场施工。

( 5 )设计应用系统梯形图程序

根据工作功能图表或状态流程图等设计出梯形图即编程。这一步是整个应用系统设计的最核心工作,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要设计好梯形图,首先要十分熟悉控制要求,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电气设计的实践经验。

( 6 )将程序输入 PLC

当使用简易编程器将程序输入 PLC
时,需要先将梯形图转换成指令助记符,以便输入。当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辅助编程软件在计算机上编程时,可通过上下位机的连接电缆将程序下载到 PLC
中去。

( 7 )进行软件测试

程序输入 PLC
后,应先进行测试工作。因为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因此在将 PLC
连接到现场设备上去之前,必需进行软件测试,以排除程序中的错误,同时也为整体调试打好基础,缩短整体调试的周期。

( 8 )应用系统整体调试

在 PLC
软硬件设计和控制柜及现场施工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整个系统的联机调试,如果控制系统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则应先作局部调试,然后再进行整体调试;如果控制程序的步序较多,则可先进行分段调试,然后再连接起来总调。调试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排除,直至调试成功。

‘伍’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方式有何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方式与工作过程
环保设备求购网整理 1、扫描技术 当 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 (1)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 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2、PLC的I/O响应时间 为了增强 PLC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其可靠性,PLC的每个开关量输入端都采用光电隔离等技术。 为了能实现继电器控制线路的硬逻辑并行控制, PLC采用了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 以上两个主要原因,使得 PLC得I/O响应比一般微型计算机构成的工业控制系统满的多,其响应时间至少等于一个扫描周期,一般均大于一个扫描周期甚至更长。 (1)PLC的工作方式:采用循环扫描方式。在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一直循环扫描工作。 注意: 由于可编程控制仪是扫描工作过程,在程序执行阶段即使输入发生了变化,输入状态映象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变化,要等到下一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能改变。循环扫描过程如下: (2)工作过程:主要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几个阶段。 1)内部处理阶段: 在此阶段,PLC检查CPU模块的硬件是否正常,复位监视定时器,以及完成一些其它内部工作。 2)通信服务阶段 在此阶段,PLC与一些智能模块通信、响应编程器键入的命令,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等,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容处理和通信操作等内容。 3)输入处理 输入处理也叫输入采样。在此阶段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入
内存中所对应的映象寄存器。在此输入映象寄存器被刷新,接着进入程序的执行阶段。 4)程序执行 
根据PLC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句扫描,执行程序。但遇到程序跳转指令,则根据跳转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程序的跳转地址。若用户程序涉及到输入输出状态时,可编程控制器从输入映象寄存器中读出上一阶段采入的对应输入端子状态,从输出映象寄存器读出对应映象寄存器的当前状态。根据用户程序进行逻辑运算,运算结果再存入有关器件寄存器中。 
5)输出处理 
程序执行完毕后,将输出映象寄存器,即元件映象寄存器中的Y寄存器的状态,在输出处理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通过隔离电路,驱动功率放大电路,使输出端子向外界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外部负载。 (3)PLC的运行方式: 
1)运行工作模式 
当处于运行工作模式时,PLC要进行从内部处理、通信服务、输入处理、程序处理、输出处理,然后按上述过程循环扫描工作。 
在运行模式下,PLC通过反复执行反映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使PLC的输出及时地响应随时可能变化的输入信号,用户程序不是只执行一次,而是不断地重复执行,直至PLC停机或切换到STOP工作模式。 
注:PLC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工作方式称为扫描工作方式。 2)停止模式 
当处于停止工作模式时,PLC只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服务等内容。

‘陆’ PID调节器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缩写.

1 比例调节作用:

是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2 积分调节作用:

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调节停止,积分调节输出一常值。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

反之Ti大则积分作用弱,加入积分调节可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响应变慢。积分作用常与另两种调节规律结合,组成PI调节器或PID调节器。

3 微分调节作用:

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微分时间选择合适情况下,可以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

微分作用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因此过强的加微分调节,对系统抗干扰不利。此外,微分反应的是变化率,而当输入没有变化时,微分作用输出为零。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另外两种调节规律相结合,组成PD或PID控制器。

(6)可编程控制器光电隔膜扩展阅读: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

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

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是工程整定方法。

它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

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

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现在一般采用的是临界比例法。利用该方法进行。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 “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

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不同的控制系统,其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是不一样的。比如压力控制系统要采用压力传感器。电加热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

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控制器(仪表)已经很多,产品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各种各样的PID控制器产品,各大公司均开发了具有PID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调节器(intelligent regulator),其中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是通过智能化调整或自校正、自适应算法来实现。

有利用PID控制实现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控制器,能实现PID控制功能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还有可实现PID控制的PC系统等等。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利用其闭环控制模块来实现PID控制,而可编程控制器(PLC)可以直接与ControlNet相连,如Rockwell的 PLC-5等。还有可以实现PID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如Rockwell 的Logix产品系列,它可以直接与ControlNet相连,利用网络来实现其远程控制功能。

‘柒’ 可编程控制器有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晶体管输出的三种输出方式。

继电器输出可用以交直流控制,无漏电流,可用以较高电压,反应较慢。晶闸管,晶体管只能用以直流,有漏电流,耐压较低,反应快。

‘捌’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被控对象,可以选择哪些计算机控制装置(主机)

为适应不同行业、不同被控对象的需求,自动化装置厂家制造出多种独立于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装置。归纳起来,有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调节器、总线式工控机、单片微型计算机
1)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可编程控制器,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逻辑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其低端为常规继电逻辑控制的替代装置,而高端为一种高性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它主要由CPU、存储器、输入组件、输出组件、电源及编程器等组成。
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定。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具有系统构成灵活、扩展容易、编程简单、调试容易、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不仅在顺序程序控制领域中具有优势,而且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网络通信领域方面也毫不逊色。
2)可编程调节器
可编程调节器又称单回路调节器,还可称为智能调节器、数字调节器。它主要由微处理单袜老隐元、过程I/O单元、面板单元、通信单元、硬手操单元和编程单元等组成。
可编程调节器实际上是一种仪表化了的微型控制计算机,它既保留了仪表面板的传统操作方式,易于为现场人员接受;又发挥了计算机软件编程的优点,可以方便灵活地构成各种过程控制系统。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控制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员在硬件上无需考虑接口问题、信号传输和转换等问题,在软件编

程上也只需使用一种面向问题的组态语言。
这种组态语言为用户提供了几十种常用的运算和控制模块。其中,运算模块不仅能实现各种组合的四则运算,还能完成函数运算,而通过控制模块的组态编程更能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过程。这种系统组态方式简单易学,便于修改与调试。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设计的效率。
可编程调节器还有其他功能。诸如:具有断电保护和自诊断功能、通信功能,可以组成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各种高级控制和管理。
因此,可编程调节器不仅可以作为大型分散控制系统中最基层的控制单元,而且可以在一些重要场合下单独构成复杂控制系统,完成1个-4个控制回路。它特别适用于连续过程中模拟量信号的控制系统中。
3)总线式工控机
总线式工控机是基于总线技术和模块化结构的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通用性计算机,一般称为工业控制机或工业计算机(IPC)。通常,计算机的生产厂家是按照某个总线标准,设计制造出若干符合总线标准、具有各种功能的各式模板,而控制系统的设计人员则根据不同的生产过程与技术要求,选用相应的功能模板组合成自己所需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线式工控机的外形类似普通计算机,不同的是它的外壳采用全钢标准的工业加固型机架机箱,机箱密封并加正压送风散热,机箱内的原普通计算机的大主板变成通用的底板总线插座系统,将主板分解成几块PC插件,采用工业级抗干扰电源和工业级芯片,并配以相应的工业应用软件。
总线式工控机具有小型化、模板化、组合化、标准化的设计特点,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控制对象的需要,又能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可靠地运行。因而,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场合,尤其是十几个到几十个回路的中等规模的控制系统中。
4)单片微型计算机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超告厅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另一个分支——超小型化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诞生了。它是将CPU、存储器、串行/并行I/O口、定时/计数器,甚至A/D转换器、脉宽调制器、图形控制器等功能部件全都集成在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含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相当控制功能的微控制器。
单片机的应用软件可以采用面向机器的汇编语言,但这需要较深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而且汇编语言的通用性与可移植性差。随着高效率结构化语言的发展,其软件开发环境正在逐步改善。目前,市场上已推出面向单片机结构的高级语言,如早期的Archimedes C和Franklin C,现在的KeilC51、Dynamic C等语言。
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功能扩展容易、使用方便灵活、易于产品化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强大的面向控制的能力,使它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外设控制、家用电器、机器人、军事装置等方面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的应用从4位机开始,历经8位、16位、32位四种。但在小型测控系统与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应用领域里,8位单片机因其品种多、功能强、价格廉,目前仍然是单片机系列的主流机种。

阅读全文

与可编程控制器光电隔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隐藏系统app 浏览:520
怎么在惠生活查询定向app 浏览:270
windows程序设计核心编程 浏览:444
任我充app怎么开发票 浏览:330
人工智能与编程语言 浏览:406
linux网络编程服务器 浏览:800
海尔32cw空调压缩机电容多大 浏览:747
分区加密了该怎么办 浏览:103
索尼延时拍摄app怎么导入 浏览:226
冰箱冷冻坏了压缩机一直响 浏览:807
windows服务器如何组建raid0 浏览:180
橡胶压缩空气管 浏览:556
如果出现编译错误如何解决 浏览:924
程序员饰品 浏览:430
什么叫网站服务器站点 浏览:686
java转义字符双引号 浏览:779
网上考场的app怎么看真假 浏览:644
四层电梯的plc编程 浏览:899
程序员的职场 浏览:662
圆形平面怎么编程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