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tanh

pythontanh

发布时间:2023-05-04 11:43:20

⑴ 入门 | 一文简述循环神经网络

入门 | 一文简述循环神经网络

本文简要介绍了什么是循环神经网络及其运行原理,并给出了一个 RNN 实现示例。

什么是循环神经网络(RNN)?它们如何运行?可以用在哪里呢?本文试图回答上述这些问题,还展示了一个 RNN 实现 demo,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扩展。

循环神经网络架构

基础知识。python、CNN 知识是必备的。了解 CNN 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与 RNN 进行对比:RNN 为什么以及在哪些地方比 CNN 更好。

我们首先从“循环”(Recurrent)这个词说起。为什么将其称为循环?循环的意思是:

经常或重复出现

将这类神经网络称为循环神经网络是因为它对一组序列输入重复进行同样的操作。本文后续部分将讨论这种操作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需要 RNN?

也许你现在想的是,已经有像卷积网络这样表现非常出色的网络了,为什么还需要其他类型的网络呢?有一个需要用到 RNN 的特殊例子。为了解释 RNN,你首先需要了解序列的相关知识,我们先来讲一下序列。

序列是相互依赖的(有限或无限)数据流,比如时间序列数据、信息性的字符串、对话等。在对话中,一个句子可能有一个意思,但是整体的对话可能又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股市数据这样的时间序列数据也是,单个数据表示当前价格,但是全天的数据会有不一样的变化,促使我们作出买进或卖出的决定。

当输入数据具有依赖性且是序列模式时,CNN 的结果一般都不太好。CNN 的前一个输入和下一个输入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所以所有的输出都是独立的。CNN 接受输入,然后基于训练好的模型输出。如果你运行了 100 个不同的输入,它们中的任何一个输出都不会受之前输出的影响。但想一下如果是文本生成或文本翻译呢?所有生成的单词与之前生成的单词都是独立的(有些情况下与之后的单词也是独立的,这里暂不讨论)。所以你需要有一些基于之前输出的偏向。这就是需要 RNN 的地方。RNN 对之前发生在数据序列中的事是有一定记忆的。这有助于系统获取上下文。理论上讲,RNN 有无限的记忆,这意味着它们有无限回顾的能力。通过回顾可以了解所有之前的输入。但从实际操作中看,它只能回顾最后几步。

本文仅为了与人类大体相关联,而不会做任何决定。本文只是基于之前关于该项目的知识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我甚至尚未理解人类大脑的 0.1%)。

何时使用 RNN?

RNN 可用于许多不同的地方。下面是 RNN 应用最多的领域。

1. 语言建模和文本生成

给出一个词语序列,试着预测下一个词语的可能性。这在翻译任务中是很有用的,因为最有可能的句子将是可能性最高的单词组成的句子。

2. 机器翻译

将文本内容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其他语言使用了一种或几种形式的 RNN。所有日常使用的实用系统都用了某种高级版本的 RNN。

3. 语音识别

基于输入的声波预测语音片段,从而确定词语。

4. 生成图像描述

RNN 一个非常广泛的应用是理解图像中发生了什么,从而做出合理的描述。这是 CNN 和 RNN 相结合的作用。CNN 做图像分割,RNN 用分割后的数据重建描述。这种应用虽然基本,但可能性是无穷的。

5. 视频标记

可以通过一帧一帧地标记视频进行视频搜索。

深入挖掘

本文按照以下主题进行。每一部分都是基于之前的部分进行的,所以不要跳着读。

前馈网络循环网络循环神经元基于时间的反向传播(BPTT)RNN 实现

前馈网络入门

前馈网络通过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上做出的一系列操作传递信息。前馈网络每次通过每个层直接向后传递信息。这与其他循环神经网络不同。一般而言,前馈网络接受一个输入并据此产生输出,这也是大多数监督学习的步骤,输出结果可能是一个分类结果。它的行为与 CNN 类似。输出可以是以猫狗等作为标签的类别。

前馈网络是基于一系列预先标注过的数据训练的。训练阶段的目的是减少前馈网络猜类别时的误差。一旦训练完成,我们就可以用训练后的权重对新批次的数据进行分类。

一个典型的前馈网络架构

还有一件事要注意。在前馈网络中,无论在测试阶段展示给分类器的图像是什么,都不会改变权重,所以也不会影响第二个决策。这是前馈网络和循环网络之间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与循环网络不同,前馈网络在测试时不会记得之前的输入数据。它们始终是取决于时间点的。它们只会在训练阶段记得历史输入数据。

循环网络

也就是说,循环网络不仅将当前的输入样例作为网络输入,还将它们之前感知到的一并作为输入。

我们试着建立了一个多层感知器。从简单的角度讲,它有一个输入层、一个具备特定激活函数的隐藏层,最终可以得到输出。

多层感知器架构示例

如果在上述示例中的层数增加了,输入层也接收输入。那么第一个隐藏层将激活传递到下一个隐藏层上,依此类推。最后到达输出层。每一个隐藏层都有自己的权重和偏置项。现在问题变成了我们可以输入到隐藏层吗?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权重(W)、偏置项(B)和激活函数(F)。这些层的行为不同,合并它们从技术层面上讲也极具挑战性。为了合并它们,我们将所有层的权重和偏置项替换成相同的值。如下图所示:

现在我们就可以将所有层合并在一起了。所有的隐藏层都可以结合在一个循环层中。所以看起来就像下图:

我们在每一步都会向隐藏层提供输入。现在一个循环神经元存储了所有之前步的输入,并将这些信息和当前步的输入合并。因此,它还捕获到一些当前数据步和之前步的相关性信息。t-1 步的决策影响到第 t 步做的决策。这很像人类在生活中做决策的方式。我们将当前数据和近期数据结合起来,帮助解决手头的特定问题。这个例子很简单,但从原则上讲这与人类的决策能力是一致的。这让我非常想知道我们作为人类是否真的很智能,或者说我们是否有非常高级的神经网络模型。我们做出的决策只是对生活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训练。那么一旦有了能够在合理时间段内存储和计算数据的先进模型和系统时,是否可以数字化大脑呢?所以当我们有了比大脑更好更快的模型(基于数百万人的数据训练出的)时,会发生什么?

另一篇文章(https://deeplearning4j.org/lstm.html)的有趣观点:人总是被自己的行为所困扰。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阐述上面的解释,这个例子是预测一系列字母后的下一个字母。想象一个有 8 个字母的单词 namaskar。

namaskar(合十礼):印度表示尊重的传统问候或姿势,将手掌合起置于面前或胸前鞠躬。

如果我们在向网络输入 7 个字母后试着找出第 8 个字母,会发生什么呢?隐藏层会经历 8 次迭代。如果展开网络的话就是一个 8 层的网络,每一层对应一个字母。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个普通的神经网络被重复了多次。展开的次数与它记得多久之前的数据是直接相关的。

循环神经网络的运作原理

循环神经元

这里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负责决策的实际神经元。以之前提到的 namaskar 为例,在给出前 7 个字母后,试着找出第 8 个字母。输入数据的完整词汇表是 {n,a,m,s,k,r}。在真实世界中单词或句子都会更复杂。为了简化问题,我们用的是下面这个简单的词汇表。

在上图中,隐藏层或 RNN 块在当前输入和之前的状态中应用了公式。在本例中,namaste 的字母 n 前面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直接使用当前信息推断,并移动到下一个字母 a。在推断字母 a 的过程中,隐藏层应用了上述公式结合当前推断 a 的信息与前面推断 n 的信息。输入在网络中传递的每一个状态都是一个时间步或一步,所以时间步 t 的输入是 a,时间步 t-1 的输入就是 n。将公式同时应用于 n 和 a 后,就得到了一个新状态。

用于当前状态的公式如下所示:

h_t 是新状态,h_t-1 是前一个状态。x_t 是时间 t 时的输入。在对之前的时间步应用了相同的公式后,我们已经能感知到之前的输入了。我们将检查 7 个这样的输入,它们在每一步的权重和函数都是相同的。

现在试着以简单的方式定义 f()。我们使用 tanh 激活函数。通过矩阵 W_hh 定义权重,通过矩阵 W_xh 定义输入。公式如下所示:

上例只将最后一步作为记忆,因此只与最后一步的数据合并。为了提升网络的记忆能力,并在记忆中保留较长的序列,我们必须在方程中添加更多的状态,如 h_t-2、h_t-3 等。最后输出可以按测试阶段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

其中,y_t 是输出。对输出与实际输出进行对比,然后计算出误差值。网络通过反向传播误差来更新权重,进行学习。本文后续部分会对反向传播进行讨论。

基于时间的反向传播算法(BPTT)

本节默认你已经了解了反向传播概念。如果需要对反向传播进行深入了解,请参阅链接:?http://cs231n.github.io/optimization-2/?。

现在我们了解了 RNN 是如何实际运作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训练 RNN 呢?该如何决定每个连接的权重呢?如何初始化这些隐藏单元的权重呢?循环网络的目的是要准确地对序列输入进行分类。这要靠误差值的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来实现。但是前馈网络中使用的标准反向传播无法在此应用。

与有向无环的前馈网络不同,RNN 是循环图,这也是问题所在。在前馈网络中可以计算出之前层的误差导数。但 RNN 的层级排列与前馈网络并不相同。

答案就在之前讨论过的内容中。我们需要展开网络。展开网络使其看起来像前馈网络就可以了。

展开 RNN

在每个时间步取出 RNN 的隐藏单元并复制。时间步中的每一次复制就像前馈网络中的一层。在时间步 t+1 中每个时间步 t 层与所有可能的层连接。因此我们对权重进行随机初始化,展开网络,然后在隐藏层中通过反向传播优化权重。通过向最低层传递参数完成初始化。这些参数作为反向传播的一部分也得到了优化。

展开网络的结果是,现在每一层的权重都不同,因此最终会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无法保证基于权重计算出的误差是相等的。所以每一次运行结束时每一层的权重都不同。这是我们绝对不希望看到的。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以某种方式将所有层的误差合并到一起。可以对误差值取平均或者求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所有时间步中使用一层来保持相同的权重。

RNN 实现

本文试着用 Keras 模型实现 RNN。我们试着根据给定的文本预测下一个序列。

代码地址:?https://gist.github.com/.git?

该模型是 Yash Katariya 建的。我对该模型做了一些细微的改动以适合本文的要求。

⑵ python关于numpy基础问题

Python发展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python进行科学技术,NumPY是python中的一款高性能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的基础包。
ndarray
ndarray(以下简称数组)是numpy的数组对象,需要注意的是,它是同构的,也就是说其中的所有元素必须是相同的类型。其中每个数组都有一个shape和dtype。
shape既是数组的形状,比如
复制代码
1 import numpy as np
2 from numpy.random import randn
3
4 arr = randn(12).reshape(3, 4)
5
6 arr
7
8 [[ 0.98655235 1.20830283 -0.72135183 0.40292924]
9 [-0.05059849 -0.02714873 -0.62775486 0.83222997]
10 [-0.84826071 -0.29484606 -0.76984902 0.09025059]]
11
12 arr.shape
13 (3, 4)
复制代码
其中(3, 4)即代表arr是3行4列的数组,其中dtype为float64
一下函数可以用来创建数组
array将输入数据转换为ndarray,类型可制定也可默认
asarray将输入转换为ndarray
arange类似内置range
ones、ones_like根据形状创建一个全1的数组、后者可以复制其他数组的形状
zeros、zeros_like类似上面,全0
empty、empty_like创建新数组、只分配空间
eye、identity创建对角线为1的对角矩阵
数组的转置和轴对称
转置是多维数组的基本运算之一。可以使用.T属性或者transpose()来实现。.T就是进行轴对换而transpose则可以接收参数进行更丰富的变换
复制代码
arr = np.arange(6).reshape((2,3))
print arr
[[0 1 2]
[3 4 5]]
print arr.T
[[0 3]
[1 4]
[2 5]]
arr = np.arange(24).reshape((2,3,4))
print arr
[[[ 0 1 2 3]
[ 4 5 6 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print arr.transpose((0,1,2))
[[[ 0 1 2 3]
[ 4 5 6 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复制代码
数组的运算
大小相等的数组之间做任何算术运算都会将运算应用到元素级别。
复制代码
1 arr = np.arange(9).reshape(3, 3)
2 print arr
3
4 [[0 1 2]
5 [3 4 5]
6 [6 7 8]]
7
8 print arr*arr
9
10 [[ 0 1 4]
11 [ 9 16 25]
12 [36 49 64]]
13
14 print arr+arr
15
16 [[ 0 2 4]
17 [ 6 8 10]
18 [12 14 16]]
19
20 print arr*4
21
22 [[ 0 4 8]
23 [12 16 20]
24 [24 28 32]]
复制代码
numpy的简单计算中,ufunc通用函数是对数组中的数据执行元素级运算的函数。
如:
复制代码
arr = np.arange(6).reshape((2,3))
print arr
[[0 1 2]
[3 4 5]]
print np.square(arr)
[[ 0 1 4]
[ 9 16 25]]
复制代码
类似的有:abs,fabs,sqrt,square,exp,log,sign,ceil,floor,rint,modf,isnan,isfinite,isinf,cos,cosh,sin,sinh,tan,tanh,
add,subtract,multiply,power,mod,equal,等等

⑶ 怎样用python构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

用keras框架较为方便

首先安装anaconda,然后腔升瞎通过pip安装keras

⑷ 非线性建模-神经网络

      纳弯派  这学期选修了Python与算法基础,利用Python语言编写力图实现高效算法。前期接触了线性建模中的单变量及多元变量回归模型、多项式回归和灰度模型等。目前正在解决非线性建模问题,引入了神经网络的概念,这里作为自我梳理。

        首先该网络有三层: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输入层进行变量与优化权重的加权计算,每个节点输出z=Σxiwij,此时我们把多个变量闹败(x),变为了单个变量(z)。隐含层完成“非线性的实现”,节点值ho=1/((1+e^(-z))),此处使用了生长函数。当我们调节wij(优化权重),使模型收敛,就能解决该非线性问题。

        接着我们建立MLPClassifier神经网络模型。以下辨明多个参数。

hidden_layer_sizes :用元组,一个数字代表一个隐含层的节点。如hidden_layer_sizes=(50,50) 两个隐含层,每层50个节点hidden_layer_sizes=(60,) 一个隐含层,60个节点,其中逗号不能省略

activation :激活函数, 对Σxiwij的函数转换。

{'identity','logistic', 'tanh'洞贺, 'relu'}, 默认relu                                                

•identity:f(x)= x

•logistic:其实就是sigmod,f(x) = 1 / (1 + exp(-x)).

•tanh:f(x) = tanh(x).

•relu:f(x) = max(0, x)

solver : {'bfgs', 'sgd', 'adam'}, 默认adam,用来优化权重

lbfgs:quasi-Newton(拟牛顿法)方法的优化器

sgd:随机梯度下降

adam: Kingma, Diederik, and Jimmy Ba提出的基于随机梯度的优化器

注意:默认solver 'adam',在相对较大的数据集上效果比较好(几千个样本或者更多),对小数据集来说,lbfgs收敛更快效果也更好。

learning_rate  :学习率,用于权重更新,只有当solver为’sgd’时使用,{'constant','invscaling', 'adaptive'},默认constant

•constant: 由learning_rate_init给定的恒定学习率

•invscaling:随着时间t使用power_t的逆标度指数不断降低学习率learning_rate_ ,effective_learning_rate = learning_rate_init / pow(t, power_t)

•adaptive:只要训练损耗在下降,就保持学习率为learning_rate_init不变,当连续两次不能降低训练损耗或验证分数停止升高至少tol时,将当前学习率除以5。

⑸ 如何利用python使用libsvm

一:libsvm包下载与使用:

LIBSVM是台湾大学林智仁(Lin Chih-Jen)副教授等开发设计的一个简单、易于使用和快速有效的SVM模式识别与回归的软件包,他不但提供了编译好的可在Windows系列系统的老或执行文件,还提供了源代码,方便改进.
把包解压在C盘之中,如:C:\libsvm-3.18
2.
因为要用libsvm自带的脚本grid.py和easy.py,需要去官网下载绘图工具gnuplot,解压到c盘
3.
进入c:\libsvm\tools目录下,用文本编辑器(记事本,edit都可以)修改grid.py和easy.py两个文件,找到其中关于gnuplot路径的那项,根据实际路径进行修改,并保存
4python与libsvm的连接(参考SVM学习笔记(2)LIBSVM在python下的使用 )

a.打早告开IDLE(python GUI),输入
>>>import sys
>>>sys.version
如果你的python是32位,将出现如下字符:
‘2.7.3 (default, Apr 10 2012, 23:31:26) [MSC v.1500 32 bit (Intel)]’
这个时候LIBSVM的python接口设置将非常简单。在libsvm-3.16文件夹下的windows文件夹中找到动态链接库libsvm.dll,将其添加到系统目录,如`C:\WINDOWS\system32\’,即可在python中使用libsvm
b.如果你是64位的请参考文献,请参考上述连接。

5.执行一个小例子

import os

os.chdir('C:\libsvm-3.18\python')#请根据实际路径修改

from svmutil import *

y, x = svm_read_problem('../heart_scale')#读取自带数据

m = svm_train(y[:200], x[:200], '-c 4')

p_label, p_acc, p_val = svm_predict(y[200:], x[200:], m)

##出现如下结果,应该是正确安装了
optimization finished, #iter = 257
nu = 0.351161
obj = -225.628984, rho = 0.636110
nSV = 91, nBSV = 49
Total nSV = 91
Accuracy = 84.2857% (59/70) (classification)

二几个简单的例子
从陆含明下载实验数据集。并且将数据集拷贝到C:\libsvm-3.18\windows下(因为之后我们需要利用该文件夹下的其他文件,这样比较方便,当然之后你用绝对地址也可以了)
建立一个py文件,写下如下代码:
例1:

import os

os.chdir('C:\libsvm-3.18\windows')#设定路径
from svmutil import *

y, x = svm_read_problem('train.1.txt')#读入训练数据
yt, xt = svm_read_problem('test.1.txt')#训练测试数据
m = svm_train(y, x )#训练
svm_predict(yt,xt,m)#测试

执行上述代码,精度为:Accuracy = 66.925% (2677/4000) (classification)

常用接口
svm_train() : train an SVM model#训练
svm_predict() : predict testing data#预测
svm_read_problem() : read the data from a LIBSVM-format file.#读取libsvm格式的数据
svm_load_model() : load a LIBSVM model.
svm_save_model() : save model to a file.
evaluations() : evaluate prediction results.
- Function: svm_train#三种训练写法
There are three ways to call svm_train()
>>> model = svm_train(y, x [, 'training_options'])
>>> model = svm_train(prob [, 'training_options'])
>>> model = svm_train(prob, param)

有关参数的设置(read me 文件夹中有详细说明):
Usage: svm-train [options] training_set_file [model_file]
options:
-s svm_type : set type of SVM (default 0)#选择哪一种svm
0 -- C-SVC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1 -- nu-SVC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2 -- one-class SVM
3 -- epsilon-SVR (regression)
4 -- nu-SVR (regression)
-t kernel_type : set type of kernel function (default 2)#是否用kernel trick
0 -- linear: u'*v
1 -- polynomial: (gamma*u'*v + coef0)^degree
2 -- radial basis function: exp(-gamma*|u-v|^2)
3 -- sigmoid: tanh(gamma*u'*v + coef0)
4 -- precomputed kernel (kernel values in training_set_file)
-d degree : set degree in kernel function (default 3)
-g gamma : set gamma in kernel function (default 1/num_features)
-r coef0 : set coef0 in kernel function (default 0)
-c cost : set the parameter C of C-SVC, epsilon-SVR, and nu-SVR (default 1)
-n nu : set the parameter nu of nu-SVC, one-class SVM, and nu-SVR (default 0.5)
-p epsilon : set the epsilon in loss function of epsilon-SVR (default 0.1)
-m cachesize : set cache memory size in MB (default 100)
-e epsilon : set tolerance of termination criterion (default 0.001)
-h shrinking : whether to use the shrinking heuristics, 0 or 1 (default 1)
-b probability_estimates : whether to train a SVC or SVR model for probability estimates, 0 or 1 (default 0)
-wi weight : set the parameter C of class i to weight*C, for C-SVC (default 1)
-v n: n-fold cross validation mode
-q : quiet mode (no outputs)

三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通过一定的过程,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率(在文献2中有详细介绍):
a.转换数据为libsvm可用形式.(可以通过下载的数据了解格式)
b.进行一个简单的尺度变换
c.利用RBF kernel,利用cross-validation来查找最佳的参数 C 和 r
d.利用最佳参数C 和 r ,来训练整个数据集
e.测试

再看例子1:
1.进入cmd模式下,输入如下代码,将现有数据进行适度变换,生成变换后的数据文件train.1.scale.txt

参数说明:
-l 变换后的下限
-u 变换后的上限
-s 参考上文

2执行以下代码

import os

os.chdir('C:\libsvm-3.18\windows')#设定路径
from svmutil import *

y, x = svm_read_problem('train.1.scale.txt')#读入训练数据
yt, xt = svm_read_problem('test.1.scale.txt')#训练测试数据
m = svm_train(y, x )#训练
svm_predict(yt,xt,m)#测试

精确度为Accuracy = 95.6% (3824/4000) (classification)。
可见我们只是做了简单的尺度变换后,预测的正确率大大提升了。

3通过选择最优参数,再次提高预测的准确率:(需要把tools文件下的grid.py拷贝到'C:\libsvm-3.18\windows'下)

import os
os.chdir('C:\libsvm-3.18\windows')#设定路径
from svmutil import *
from grid import *

rate, param = find_parameters('train.1.scale.txt', '-log2c -3,3,1 -log2g -3,3,1')

y, x = svm_read_problem('train.1.scale.txt')#读入训练数据
yt, xt = svm_read_problem('test.1.scale.txt')#训练测试数据
m = svm_train(y, x ,'-c 2 -g 4')#训练
p_label,p_acc,p_vals=svm_predict(yt,xt,m)#测试

执行上面的程序,find_parmaters函数,可以找到对应训练数据较好的参数。后面的log2c,log2g分别设置C和r的搜索范围。搜索机制是以2为底指数搜索,如 –log2c –3 , 3,1 就是参数C,从2^-3,2^-2,2^-1…搜索到2^3.
搜索到较好参数后,在训练的时候加上参数的设置。
另外,读者可以自己试试数据集2,3.

⑹ Python--math库

        Python math 库提供许多对浮点数的数学运算函数,math模块不支持复数运算,若需计算复数,可使用cmath模块(本文不赘述)。

使用dir函数,查看math库中包含的所有内容:

1) math.pi    # 圆周率π

2) math.e    #自然对数底数

3) math.inf    #正无穷大∞,-math.inf    #负无穷大-∞

4) math.nan    #非浮点数标记,NaN(not a number)

1) math.fabs(x)    #表示X值的绝对值

2) math.fmod(x,y)    #表示x/y的余数,结果为浮点数

3) math.fsum([x,y,z])    #对樱岁如括号内每个元素求和,其值为浮点数

4) math.ceil(x)    #向上取整,返回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

5)math.floor(x)    #向下取整,返回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6) math.factorial(x)    #表示X的阶乘,其中X值必须为整型,否则报错

7) math.gcd(a,b)    #表示a,b的最大公约数

8)  math.frexp(x)      #x = i *2^j,返回(i,j)

9) math.ldexp(x,i)    #返回x*2^i的运算值,为math.frexp(x)函数的反运算

10) math.modf(x)    #表示x的小数和整数部分

11) math.trunc(x)    #表示x值的整数部分

12) math.sign(x,y)    #表示用数值y的正负号,替换x值的正负号

13) math.isclose(a,b,rel_tol =x,abs_tol = y)    #表示a,b的相似性,真值返回True,否则False;rel_tol是相对公差:雀庆表示a,b之间允许的最大差值,abs_tol是最小绝对公差,对比较接近于0有用,abs_tol必须至少为0。

14) math.isfinite(x)    #表示当x不为无穷大时,返回True,否则返回脊启False

15) math.isinf(x)    #当x为±∞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16) math.isnan(x)    #当x是NaN,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1) math.pow(x,y)    #表示x的y次幂

2) math.exp(x)    #表示e的x次幂

3) math.expm1(x)    #表示e的x次幂减1

4) math.sqrt(x)    #表示x的平方根

5) math.log(x,base)    #表示x的对数值,仅输入x值时,表示ln(x)函数

6) math.log1p(x)    #表示1+x的自然对数值

7) math.log2(x)    #表示以2为底的x对数值

8) math.log10(x)    #表示以10为底的x的对数值

1) math.degrees(x)    #表示弧度值转角度值

2) math.radians(x)    #表示角度值转弧度值

3) math.hypot(x,y)    #表示(x,y)坐标到原点(0,0)的距离

4) math.sin(x)    #表示x的正弦函数值

5) math.cos(x)    #表示x的余弦函数值

6) math.tan(x)    #表示x的正切函数值

7)math.asin(x)    #表示x的反正弦函数值

8) math.acos(x)    #表示x的反余弦函数值

9) math.atan(x)    #表示x的反正切函数值

10) math.atan2(y,x)    #表示y/x的反正切函数值

11) math.sinh(x)    #表示x的双曲正弦函数值

12) math.cosh(x)    #表示x的双曲余弦函数值

13) math.tanh(x)    #表示x的双曲正切函数值

14) math.asinh(x)    #表示x的反双曲正弦函数值

15) math.acosh(x)    #表示x的反双曲余弦函数值

16) math.atanh(x)    #表示x的反双曲正切函数值

1)math.erf(x)    #高斯误差函数

2) math.erfc(x)    #余补高斯误差函数

3) math.gamma(x)    #伽马函数(欧拉第二积分函数)

4) math.lgamma(x)    #伽马函数的自然对数

⑺ 如何用python和scikit learn实现神经网络

1: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2:Backpropagation算法详细介绍

3:非线性转化方程举例

4:自己实现神经网络算法NeuralNetwork

5:基于NeuralNetwork的XOR实例

6:基于NeuralNetwork的手写数字识别实例

7:scikit-learn中BernoulliRBM使用实例

8:scikit-learn中的手写数字识别实例

一: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1:背景

以人脑神经网络为启发,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版本,但最着名的是backpropagation

2:多层向前神经网络(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⑻ Python中Turtle模块的基本指令都有哪些

>>> dir(turtle)['Canvas', 'Pen', 'RawPen', 'RawTurtle', 'Screen', 'ScrolledCanvas', 'Shape', 'TK', 'TNavigator', 'TPen', 'Tbuffer', 'Terminator', 'Turtle', 'TurtleGraphicsError', 'TurtleScreen', 'TurtleScreenBase', 'Vec2D', '_CFG', '_LANGUAGE', '_Root', '_Screen', '_TurtleImage', '__all__', '__builtins__', '__doc__', '__file__', '__forwardmethods', '__func_body', '__methodDict', '__methods', '__name__', '__package__', '__stringBody', '_alias_list', '_make_global_funcs', '_math_functions', '_screen_docrevise', '_tg_classes', '_tg_screen_functions', '_tg_turtle_functions', '_tg_utilities', '_turtle_docrevise', '_ver', 'acos', 'acosh', 'addshape', 'asin', 'asinh', 'atan', 'atan2', 'atanh', 'back', 'backward', 'begin_fill', 'begin_poly', 'bgcolor', 'bgpic', 'bk', 'bye', 'ceil', 'circle', 'clear', 'clearscreen', 'clearstamp', 'clearstamps', 'clone', 'color', 'colormode', 'config_dict', 'sign', 'cos', 'cosh', 'deep', 'degrees', 'delay', 'distance', 'done', 'dot', 'down', 'e', 'end_fill', 'end_poly', 'erf', 'erfc', 'exitonclick', 'exp', 'expm1', 'fabs', 'factorial', 'fd', 'fill', 'fillcolor', 'floor', 'fmod', 'forward', 'frexp', 'fsum', 'gamma', 'get_poly', 'getcanvas', 'getmethparlist', 'getpen', 'getscreen', 'getshapes', 'getturtle', 'goto', 'heading', 'hideturtle', 'home', 'ht', 'hypot', 'isdown', 'isfile', 'isinf', 'isnan', 'isvisible', 'join', 'ldexp', 'left', 'lgamma', 'listen', 'log', 'log10', 'log1p', 'lt', 'mainloop', 'math', 'mode', 'modf', 'onclick', 'ondrag', 'onkey', 'onrelease', 'onscreenclick', 'ontimer', 'os', 'pd', 'pen', 'pencolor', 'pendown', 'pensize', 'penup', 'pi', 'pos', 'position', 'pow', 'pu', 'radians', 'read_docstrings', 'readconfig', 'register_shape', 'reset', 'resetscreen', 'resizemode', 'right', 'rt', 'screensize', 'seth', 'setheading', 'setpos', 'setposition', 'settiltangle', 'setundobuffer', 'setup', 'setworldcoordinates', 'setx', 'sety', 'shape', 'shapesize', 'showturtle', 'sin', 'sinh', 'speed', 'split', 'sqrt', 'st', 'stamp', 'tan', 'tanh', 'tilt', 'tiltangle', 'time', 'title', 'towards', 'tracer', 'trunc', 'turtles', 'turtlesize', 'types', 'undo', 'undobufferentries', 'up', 'update', 'width', 'window_height', 'window_width', 'write', 'write_docstringdict', 'xcor', 'ycor']>>>

⑼ 怎样用python构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

用keras框架较为方便

首先安装anaconda,然后通过pip安装keras

⑽ 如何在Python中用LSTM网络进行时间序列预测

时间序列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分析就是利用过去一段时间内某事件时间的特征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该事件的特征。这是一类相对比较复杂的预测建模问题,和回归分析模型的预测不同,时间序列模型是依赖于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同样大小的值改变顺序后输入模型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
举个栗子:根据过去两年某股票的每天的股价数据推测之后一周的股价变化;根据过去2年某店铺每周想消费人数预测下周来店消费的人数等等

RNN 和 LSTM 模型

时间序列模型最常用最强大的的工具就是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相比与普通神经网络的各计算结果之间相互独立的特点,RNN的每一次隐含层的计算结果都与当前输入以及上一次的隐含层结果相关。通过这种方法,RNN的计算结果便具备了记忆之前几次结果的特点。

典型的RNN网路结构如下:

4. 模型训练和结果预测
将上述数据集按4:1的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这是为了防止过度拟合。训练模型。然后将数据的X列作为参数导入模型便可得到预测值,与实际的Y值相比便可得到该模型的优劣。

实现代码

  • 时间间隔序列格式化成所需的训练集格式

  • 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numpy as npdef create_interval_dataset(dataset, look_back):

  • """ :param dataset: input array of time intervals :param look_back: each training set feature length :return: convert an array of values into a dataset matrix. """

  • dataX, dataY = [], [] for i in range(len(dataset) - look_back):

  • dataX.append(dataset[i:i+look_back])

  • dataY.append(dataset[i+look_back]) return np.asarray(dataX), np.asarray(dataY)


  • df = pd.read_csv("path-to-your-time-interval-file")

  • dataset_init = np.asarray(df) # if only 1 columndataX, dataY = create_interval_dataset(dataset, lookback=3) # look back if the training set sequence length

  • 这里的输入数据来源是csv文件,如果输入数据是来自数据库的话可以参考这里

  • LSTM网络结构搭建

  • 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random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model_from_json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LSTM, Dropoutclass NeuralNetwork():

  • def __init__(self, **kwargs):

  • """ :param **kwargs: output_dim=4: output dimension of LSTM layer; activation_lstm='tanh': activation function for LSTM layers; activation_dense='relu': activation function for Dense layer; activation_last='sigmoid': activation function for last layer; drop_out=0.2: fraction of input units to drop; np_epoch=10, the number of epoches to train the model. epoch is one forward pass and one backward pass of all the training examples; batch_size=32: number of samples per gradient update. The higher the batch size, the more memory space you'll need; loss='mean_square_error': loss function; optimizer='rmsprop' """

  • self.output_dim = kwargs.get('output_dim', 8) self.activation_lstm = kwargs.get('activation_lstm', 'relu') self.activation_dense = kwargs.get('activation_dense', 'relu') self.activation_last = kwargs.get('activation_last', 'softmax') # softmax for multiple output

  • self.dense_layer = kwargs.get('dense_layer', 2) # at least 2 layers

  • self.lstm_layer = kwargs.get('lstm_layer', 2) self.drop_out = kwargs.get('drop_out', 0.2) self.nb_epoch = kwargs.get('nb_epoch', 10) self.batch_size = kwargs.get('batch_size', 100) self.loss = kwargs.get('loss', '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self.optimizer = kwargs.get('optimizer', 'rmsprop') def NN_model(self, trainX, trainY, testX, testY):

  • """ :param trainX: training data set :param trainY: expect value of training data :param testX: test data set :param testY: epect value of test data :return: model after training """

  • print "Training model is LSTM network!"

  • input_dim = trainX[1].shape[1]

  • output_dim = trainY.shape[1] # one-hot label

  • # print predefined parameters of current model:

  • model = Sequential() # applying a LSTM layer with x dim output and y dim input. Use dropout parameter to avoid overfitting

  • model.add(LSTM(output_dim=self.output_dim,

  • input_dim=input_dim,

  • activation=self.activation_lstm,

  • dropout_U=self.drop_out,

  • return_sequences=True)) for i in range(self.lstm_layer-2):

  • model.add(LSTM(output_dim=self.output_dim,

  • input_dim=self.output_dim,

  • activation=self.activation_lstm,

  • dropout_U=self.drop_out,

  • return_sequences=True)) # argument return_sequences should be false in last lstm layer to avoid input dimension incompatibility with dense layer

  • model.add(LSTM(output_dim=self.output_dim,

  • input_dim=self.output_dim,

  • activation=self.activation_lstm,

  • dropout_U=self.drop_out)) for i in range(self.dense_layer-1):

  • model.add(Dense(output_dim=self.output_dim,

  • activation=self.activation_last))

  • model.add(Dense(output_dim=output_dim,

  • input_dim=self.output_dim,

  • activation=self.activation_last)) # configure the learning process

  • model.compile(loss=self.loss, optimizer=self.optimizer, metrics=['accuracy']) # train the model with fixed number of epoches

  • model.fit(x=trainX, y=trainY, nb_epoch=self.nb_epoch, batch_size=self.batch_size, validation_data=(testX, testY)) # store model to json file

  • model_json = model.to_json() with open(model_path, "w") as json_file:

  • json_file.write(model_json) # store model weights to hdf5 file

  • if model_weight_path: if os.path.exists(model_weight_path):

  • os.remove(model_weight_path)

  • model.save_weights(model_weight_path) # eg: model_weight.h5

  • return model

  • 这里写的只涉及LSTM网络的结构搭建,至于如何把数据处理规范化成网络所需的结构以及把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比较统计的可视化,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了。

    阅读全文

    与pythontanh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聊天界面源码 浏览:22
    seo竞价推广点击价格算法公式 浏览:315
    框架结构可以加密吗 浏览:218
    python编译器怎么清除 浏览:73
    linux全局socks代理 浏览:611
    php微信抽奖 浏览:771
    压缩算法嵌入式移植 浏览:531
    php新手小例子 浏览:233
    按照医生的算法一周是几天 浏览:805
    三次b样条曲线算法 浏览:924
    java7特性 浏览:555
    爱山东app小学报名怎么知道报没报上 浏览:458
    android获取wifi信号 浏览:133
    娜拉美妆app怎么使用 浏览:760
    有了源码要买服务器吗 浏览:365
    app怎么查看自己的存款利息 浏览:515
    碧蓝安卓与b站有什么区别 浏览:342
    php静态块 浏览:719
    ftpmget命令 浏览:475
    源码时代怎样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