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ython禅文言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碑上只有那字还认得出来,即“花山”。现在将“花”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信岩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足够用来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滑迅御,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
余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情况昌贺,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要谨慎采取的缘故。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fǔ);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fǔ);安上,字纯父(fǔ)>
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刘轲】原文
古老有言曰:太极之气,积而为山岳,泄而为川渎。然则匡阜之气,其大矣乎!庚辰岁,山客刘轲,采拾怪异,自麓至顶,却下半里馀,次于黄石岩。岩中有栖禅子,不知其几许腊,而瑰行峻节,人事难能。仆高其人,而信宿忘返。赜其轻重,颇见其宅心之地,乃问其住年。但手指松桂云:“初毫我植,今环人臂。乌飞兔走,吾复何齿。矧卯戌之昏旦,霜炎之冻炙,生落之荣悴,去留之沿溯,虽云云自彼,而于我蔑如也。”于戏!向非岩房峭绝,僧行孤峙,则人境两失,固其宜也,复何言哉!观夫烟云生于履舄,岚霭出于襟袖,群形浩扰,并入眸子,每至烟雨初霁,山光澄练,泠泠仙语,如在耳右。况又耸凌兢,上冥冥,焉知不能与洪崖接袂,浮邱连驾,盈缩造化,吐纳颢气,绝惭容于厚面,远喧卑之腥秽乎!不得而然者,盖钩也,饵也。名为利钩,利为名饵。吞钩食饵,手足羁锁。彼焉得跳跃于此乎?夫禅子脱去桎梏,四支宣展,动与云无心,静将石何机,物我一致,端邪径塞。仆所谓非斯人不能住斯境也。禅师宜春人,俗姓刘,名常进。时人以师久住,遂以其姓易其岩名云。
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刘轲】译文:
故老相传:“太极之气,沉积下来就形成山岳,流泄开来就形成河流。”这样说来,那形成庐山的太初气息,真是博大啊!贞元庚辰(公元800)年,游山客刘轲,寻访探求奇特非凡的景致,从山脚一直登上山顶,又退回山顶下半里多,住宿在黄石岩。黄石岩中住着一位禅师,不知道他的年纪,但他德行气节远超凡俗,人们行事都难以如此。我很赞叹这个人,就连住两晚,都不想走了。探求他心里所看重、所轻视的(事物),很能体现他的心怀志趣;于是(我)问他在这里住了多久。他只是手指着松桂说:“早先我种下小树,如今已长到要一人环抱了。鸟飞兔跑,我还要说什么年纪呢。况且历经那么晨昏更替、寒暑交凌、生死枯荣、去留往来,即使(这一切)纷纷纭纭,此来彼往,却又与我有什么影响呢?”啊!若不是这岩房陡峭至极,僧人只能孤单苦守,那便是这禅师已经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本来就该是如此啊,我还需要说什么话!看那烟云生于脚下,岚霭出自袖间,群山连绵,齐入眼中;每到山间烟雨初晴,山光澄澈,山林之声便如仙音悠悠,萦绕耳边。
禅师脱去了世间束缚,身心舒展自由,所动所行和云了无牵绊(却一样自然),所停所安又和磐石有什么联系呢。
楼主贴的那段代码好像是我写的那段吧,我来告诉你如何写出来的吧
首先我不是高手,我也没有人教,我的编程都是自学的,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
写出这样的代码很简单,就是要多练,我只是把python的基本语法学会,然后就不停地练习,我没有看过楼上的那些资料,我只是不停地码代码,或许有捷径,但是我没有发现.
我从07年开始写python的脚本,我一开始的代码风格也很差,特别是我先学c++,然后再转python的,当写的代码越来越多,对python的了解就会加深,代码风格也会自动改变的,不需要着急,其实这就是对一门语言的了解程度,你可以看看我回答的问题,我的回答就是我对python的理解,如果你能坚持下来,相信7年后你写的代码会比我写得更好.
楼上的题目有点意思,我也写一下,不知道对否
s='''
The Zen of Python, by Tim Peters
Beautiful is better than ugly.
Explicit is better than implicit.
Simple is better than plex.
Complex is better than plicated.
Flat is better than nested.
Sparse is better than dense.
Readability counts.
Special cases aren't special enough to break the rules.
Although practicality beats purity.
Errors should never pass silently.
Unless explicitly silenced.
In the face of ambiguity, refuse the temptation to guess.
There should be one-- and preferably only one --obvious way to do it.
Although that way may not be obvious at first unless you're Dutch.
Now is better than never.
Although never is often better than *right* now.
If the implementation is hard to explain, it's a bad idea.
If the implementation is easy to explain, it may be a good idea.
Namespaces are one honking great idea -- let's do more of those!
'''
import re ,collections
tail_map = { "'s" : ' is', "'re" : ' are', "n't": ' not' }
data = collections.Counter( re.findall( 'w+' ,re.sub( "('s|'re|n't)" ,lambda matchobj : tail_map[ matchobj.group( ) ] ,s.lower( ) ) ) )
max_len = max( data.values( ) )
print( 'Total word count : %d' ,sum( data.values( ) ) )
for word in sorted( data ):
print ( '%*s => %d' % ( max_len, word, data[ word ] ) )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六、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望采纳。
禅无字,道无言,家无碍,友无伪,来无执,去无悔;未老得闲,未富得乐,为求得应,为某得成 英文翻译:Words fail to convey the meaning of Zen and the Way. Family is harmonious and friends are friends indeed. Be a man of non-attachment and non-regret. Be leisure before you are old, and be happy ignoring money. Get Whatever you ask for and achieve whatever you pursuit. 汉语翻译: 禅与道都是无法言说的。
愿你家庭和谐,朋友真诚,不执着不后悔,懂悠闲,惜福乐,所求皆得,所望皆成。
王安石的游记散文喜欢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只是个引子,说理是全文的中心.这篇文章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一般说来,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少值得可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坚持不懈,“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说的游山,实际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的失散,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刻思考,慎重取舍.这两点启示里面包含着进取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甚至在整个人生的各方面都值得提倡.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记事和议论结合得非常自然、紧密,毫无牵强附会的痕迹.记游部分简单概括,议论部分深沉凝重.前后呼应,结构十分严谨.第一段,作者从“仆碑”上辨明“华山”读音错误,用独到的眼光考察、追究事理的本源,为后文议论设下伏笔.到第四段,扣住“仆碑”,借物言志,阐示出做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的道理.第二段,叙述游览后洞的经过,先把读者引入“后洞”的境界中,给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实地感受,末句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与第三段开头一句“于是余有叹焉”联系,由实入虚引发道理,让议论循着记游的轨迹层层推进,因事见理,使人逐步领悟出这样的道理:无论干事业还是求学问,都必须不畏“险远”,矢志不渝,才能有所收获.文章不只是段与段呼应,句子与句子也联贯照应,像“夫夷以近,则游者甚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等一类相互照应的句子,比比皆是.情理互见,议论叙事融为一体.此外,这篇600来字的短文中,用了20个其”字,读起来节奏鲜明,踔厉风发,一点也没有杂沓繁复之感,也是一个特点.这20个“其”字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20个“也”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作者在行文中也有疏忽之处,如“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写得颇为缠夹,既然“漫灭”,为什么“其为文犹可识”呢?“其为文”三字也颇费解.这些都是小疵,我们无须过多的追究.。
2. 用python编写程序5.新建一个文本文件zen.txt, 文件内容为“Python之禅”的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strList=[]
line=0
f=open("zen.txt","r")
forvinf.readlines():
arr=v.split()
strList.extend(arr)
line+=1
f.close()
print('行数:',line)
print('单词:',len(strList))
#行数:4
#单词:20
3. 如下代码中违反了哪项编码规范
如下代唤察码中违反了第四项编码规范,代码中是违反了第四项他的一个编码规定的他的一个编码规范的这一个第四项的话,他们内容是指的是不能够在不开机的时候就对他稿薯的一个电脑进键链者行一个随便的一个键盘的一个按键。
4. 为什么python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并且语法规
Python 2 和 Python 3,一直是一个话题。Brett Cannon 是 Python 的核心开发者,听听他关于 Python3 的看法。
本月我在 Puppy 上开展了一个问答活动(Puget Sound Python用户组),让我最终解释了为什么 Python 3 会出现以及整个的 string/bytes 处理机制。我因此受到赞扬这让我很惊讶,因为原本我天真的认为大家都清楚为什么 Python 3 会出现。回想起来我真是太傻,竟然认为大部分人(不管是刚接触 Python 或者已经有一段时间)应该要么已经被告知要么有好奇心驱使去搜寻获取一个解释。所以这篇博文打算简单的解释一下为什么 Python 3 会存在,特别是我们为什么选择打破整个向后兼容 unicode/str/bytes,因为这使得代码移植到 Python 3 非常棘手。
在 Python 2 中文本和二进制数据是一个烂摊子
快,下面的文字代表什么语义?
Python
1
'abcd'
如果你是 Python 3 的用户,你会说它是一个按照 “a”、”b”、”c”、”d”顺序包含四个字母的字符串。
如果你是 Python 2 的用户,你也会说同样的话。你同样也可能会说它是代表 97、98、99、100 的数组。事实上在 Python 2中对于 str 代表的含义有两种正确的回答,这改变了语言的初衷。所以在 Python 3 中答案是唯一的。
《Python之禅》里讲“应该有一个“应该有一个––最好只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方式去实现”。文字既能代表文本数据又能代表二进制数据这很麻烦。一旦对象 脱离你的控制,你将无从知晓。比如,如果你从网络上读到一些东西,你得小心判别这个 str 是代表二进制数据还是文本数据。或者你的代码里有一个bug,它是用来将 str 变换成文本信息––或者完全别的东西––但你搞砸了,不小心跳过了这一步。由于 str 潜在的代表两种类型,此类错误发生的时候,我们很难意识到。
也许你会说这些问题在 Python 2 中完全可以解决,只要你用 Unicode 而不是 str 去代表文本。虽然说的很对,但现实中人们不会那样去做。人们要么很懒,试着去避免解码到 Unicode 带来的额外工作,要么对性能要求很高,不想因为解码带来额外的损失。无掘银谨论哪种情况,它都假设你代码足够好而避免了那些麻烦,但我们都清判基楚人不是完美的都会犯错。如果人们寄希望于在 Python 2 中写出没有 bug 的代码能够成真,我也不会总是听到几乎每个将他们的工程转向 Python 3 的人讲他们在代码中间文本和二进制数据编解码的潜在 bug。
避免 bug 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却经常被人遗忘。搏如简化语言以及移除 str 可能代表的模糊含义会减少代码的出错率。《Python 之禅》指出“显胜于隐”的一个原因是: 歧义和隐性知识使得代码不容易沟通,进而容易出错,导致 bug。通过迫使开发者明确地分离出他们的二进制数据和文本数据,会使代码减少某一类的 bug。
其他语言都已经完全支持 Unicode(出于好的初衷)
人们有时会忘记 Python 有多久的历史了:Guido 在1989年12月开始编写 Python,在1991年2月开源发布。这意味着它早于在1991年10月发布的第一版 Unicode 标准。在接下来几年中,晚于 Unicode 标准出现的语言都选择在支持 Unicode 编码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 str 类型。这让 Python 2 处于尴尬的境地。直到2004年开始引发关注(那时 Python 3 开始酝酿),但它争辩说对于Unicode文本的弱支持是基于unicode 完全可选 ,人们不会在所有的文本信息上使用它。
支持 Unicode 和来自任何语言的的文本是非常重要的。Python 是一门面向世界的语言,而不只是那些支持 ASCII 码覆盖的罗马数字的语言。这就是为什么 Python 3 在处理文本时选择“要么使用 Unicode,要么就干脆不支持”的原因。官方宣称所有的 Python 3 代码都将支持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无论写代码的开发者是否有着明确的意图。在 Python 2 中,按照能够正确支持 Unicode 类型文本信息将项目分为两类;在 Python 3 中则不存在此类问题,并且它支持所有语言。
我们设想 Python 将更越来越受欢迎
在2004年我们开始编写 PEP 3000 进而开始设计 Python 3 (注:PEP 最初编号为 3000,但我们把它重新编号为 3100,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 编号 3000 的 PEP 来开发 Python 3)。我们清楚 Python 的受欢迎程度在不断上升,我们也希望能够延续这种势头(谢天谢地,目前如此)。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如果我们想及时修正所有的设计缺陷来保证它的受欢迎度,最好趁现在而不是以后。我们设想 Python 3 相较于 Python 2 会持续更长一段时间,而 Python 2.7 仅仅是用来维护以前遗留的项目,而不会用于新项目中,那用 Python 3 写出的代码一定会多于用 Python 2 的。所以我们决定来承受由 Python 2 向 3 转型之痛。并且在这种设想下开发了 Python 3。想要知道 Python 3 的代码量能否赶超 Python 2,很显然需要数十年时间。
我们再也不会做这种打破向后兼容性的事情
我们团队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会让诸如 unicode/str/bytes 这样重大的改变随意发生。当我们决心开始 Python 3 的时候,我们设想同时希望社区能够像 Python 做的那般并且发布支持 Python 2的最终版本,接着切换到 Python 3 的功能开发中,只对 Python 2 做bug修复版本。这显然没有发生,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加上我们也没有发现在语言的基础设计中间存在需要做出如此重大改变来满足需要的缺陷。也希望 Python 4 不要发生比从标准库中移除废弃模块更激烈的改变。
结论
这就是 Python 3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原因。我们意识到很多 bug 都是由于在 Python 2 中对 str 类型超负荷的使用。所以我们在 Python 3 中通过将文本数据和二进制数据分离来修正它。它也促使所有的文本信息都支持 Unicode,从而使得工程更容易在多种语言下工作。我们做出了改变,因为我们明白这种改变越早越好。我们在转型期曾经认为社区最终会摒弃 Python 2 和我们一道,但结局并非如此,相反我们花费了更多时间并且用一个 Python 2/3 的兼容子集来实现这种过渡。
5. Free与python之禅
一条命令"free"显示内存的使用信息。 默认按照M的计数单位统计。
显示各个参数说明 :
total表示 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表示 已使用多少。
free表示 可用内存多少。
Shared表示 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表示 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解释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是交换分区SWAP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内存。
我们按照系统应用程序来说:系统可用内存= 系统free+buffers+cached。
"free -g",按照g的计数方式来显示内存信息。
"free -m",按照M的计数方式来显示内存信息。
"free -k",按照K的计数方式来显示内存信息。
"free -t",按照总和的形式显示内存的使用信息。
"free -s 2 -c 4"。表示为周期性展示统计内存信息。本篇实例为每隔2秒统计一次,统计4次。
"free -s 5",表示周期性展示内存使用情况,意思为每隔5秒统计展示,直到我们按下ctrl +c 键取消统计为止。
查看版本信息,我们执行命令"free -V",进行查看
x86是一个intel 通用计算机 系列的标准编号缩写,也标识一套通用的 计算机指令 集合,X与处理器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一个对所有*86系统的简单的 通配符 定义,例如:i386, 586,奔腾(pentium)。
Intel从8086开始,286、386、486、586、P1、P2、P3、P4都用的同一种CPU架构,统称 X86 。
如果修改了当前文件,则写入当前文件并退出(与“:x”相同)。(注意:如果当前文件有多个窗口,如果文件被修改并且窗口被关闭,那么文件将被写入)。:另一方面,wq总是写文件并退出Vim。
《Python的禅宗》,蒂姆·彼得斯着
美丽胜过丑陋。
显性比隐性好。
简单胜于复杂。
复杂比复杂好。
平的比嵌套的好。
稀疏比稠密好。
可读性。
特殊情况并不足以打破规则。
尽管实用性比纯洁。
错误不应该悄无声息地过去。
除非显式地沉默。
面对模棱两可,拒绝猜测的诱惑。
应该有一种——最好只有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
尽管这种方式在一开始可能并不明显,除非你是荷兰人。
现在总比没有好。
虽然从来没有比现在更好过。
如果这个实现很难解释,那就是个坏主意。
如果实现很容易解释,这可能是个好主意。
名称空间是一个伟大的想法——让我们做更多的命名空间!
6. python能做什么
python的用途:
Python的优势有必要作为第一步去了解,Python作为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优势就是数据处理和挖掘,这也注定了它和AI、互联网技术的紧密联系。
网络爬虫。顾名思义,从互联网上爬取信息的脚本,主要由urllib、requests等库编写,实用性很强,小编就曾写过爬取5w数据量的爬虫。在大数据风靡的时代,爬虫绝对是新秀。
人工智能。AI使Python一战成名,AI的实现可以通过tensorflow库。神经网络的核心在于激活函数、损失函数和数据,数据可以通过爬虫获得。训练时大量的数据运算又是Python的show time。
(6)python之禅详解扩展阅读:
Python开发人员尽量避开不成熟或者不重要的优化。一些针对非重要部位的加快运行速度的补丁通常不会被合并到Python内。在某些对运行速度要求很高的情况,Python设计师倾向于使用JIT技术,或者用使用C/C++语言改写这部分程序。可用的JIT技术是PyPy。
Python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函数、模块、数字、字符串都是对象。并且完全支持继承、重载、派生、多继承,有益于增强源代码的复用性。
Python支持重载运算符和动态类型。相对于Lisp这种传统的函数式编程语言,Python对函数式设计只提供了有限的支持。有两个标准库(functools, itertools)提供了Haskell和Standard ML中久经考验的函数式程序设计工具。
7. 获取python之禅的语句
Python之禅,获取python之禅的语句:
1、说明:计算机编程语言之氏伍拦禅指的是蒂姆彼得斯编写的关于大蟒编程准则。
2、操作步骤:在大蟒的交互界面输入导入歼胡这个,回车,会发现返回了一些代码规范。
3、代码:导入这个ZenofPython蟒宗之禅语,提姆彼得斯美丽比丑陋更重要.优美胜于丑陋。显式比隐式更好。明白胜于晦暗
Simpleisbetterthancomplex.简洁胜于繁复复杂的。繁复胜于艰深。Flatisbetterthannested.扁平胜于嵌套。稀疏比稠密。松散胜橘弊于聚集
8. python 编程之禅 怎么显示出来
import this
对是的import this这个类就好了
this这个类的内容是根据一定肆厅算法将一些字符重新排列组胡雹姿合变成裤绝the zen of python(python之禅)并且在这个类的__(main)__里把python之禅print出来
9. 如何成为Python高手
如果你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基础,那么很容易学;再如果你对编程十分感兴趣,那么很容易学的。
1,找到合适的入门书籍,大致读一次,循环啊判断啊,常用类啊,搞懂(太难的跳过)
2,做些简单习题,字符串比较,读取日期之类 Python Cookbook不错(太难太无趣的,再次跳过,保持兴趣是最重要的,不会的以后可以再学)
3,加入Python讨论群,态度友好笑眯眯(很重要,这样高手才会耐心纠正你错误常识)。很多小问题,纠结许久,对方一句话点播思路,真的节约你很多时间。耐心指教我的好人,超级超级多谢。
4,解决自己电脑问题。比如下载美剧,零散下载了2,4,5,8集,而美剧共12集,怎样找出漏下的那几集?然后问题分解,1读取全部下载文件名,2提取集的数字,3数字排序和(1--12)对比,找出漏下的。
对于python初学者来说,能找到一个好老师学习格外重要,这能决定你是不是可以做出好的项目,在python开发的路上越走越轻松,如果现在的你缺乏学习经验,找不到老师指导你学习,可以加企 鹅扣-Q前面112再加上中间的983以及最后四位数4903,连在一起就可以了。
5,时刻记住目的,不是为了当程序员,是为了解决问题。比如,想偷懒抓网页内容,用urllib不行,用request也不行,才发现抓取内容涉及那么多方面(cookie,header,SSL,url,javascript等等),当然可以听人家劝,回去好好读书,从头读。 或者,不求效率,只求解决,用ie打开网页再另存为行不行?ie已经渲染过全部结果了。 问题变成:1--打开指定的10个网页(一行代码就行)。更复杂的想保存呢?利用已经存在的包,比如PAM30(我的是Python3),直接打开ie,用函数outHTML另存为文本,再用搜索函数(str搜索也行,re正则也行)找到数据。简单吧?而且代码超级短。
6,保持兴趣,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什么底层驱动,各种交换,留给大牛去写吧。我们利用已经有的包完成。
7,耐心读文档,并且练习快速读文档。拿到新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函数,是需要快速读一次的。这个不难,读函数名,大概能猜到是干嘛的,然后看看返回值,能判断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8,写帮助文件和学习笔记,并发布共享。教别人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自己再次思考一次了。 我觉得学程序就像学英文,把高频率的词(循环,判断,常用包,常用函数)搞懂,就能拼装成自己想要的软件。 一定要保持兴趣,太复杂的跳过,就像小学数学,小学英语,都是由简入深。 网络很平面,无数国际大牛着作好书,关于Python,算法,电脑,网络,或者程序员思路,或者商业思维(浪潮之巅是本好书)等等,还有国际名校的网络公开课(中英文字幕翻译完毕,观看不是难事),讲计算机,网络,安全,或者安卓系统,什么都有,只要能持续保持兴趣,一点点学习下去,不是难事。 所有天才程序员,都曾是儿童,回到儿童思维来理解和学习。觉得什么有趣,先学,不懂的,先放着,遇到问题再来学,效果更好。 唯一建议是,不要太贪心,耐心学好一门优雅的语言,再学其它。虽然Javascript做特效很炫,或提某问题时,有大牛建议,用Ruby来写更好之类,不要改方向。就像老笑话:“要学习递归,必须首先理解递归。”然后死循环一直下去。坚持学好一门语言,再研究其他。 即使一门语言,跟网络,数据库等等相关的部分,若都能学好,再学其他语言,是很快的事情。 另外就是,用学英文的耐心来学计算机,英文遇到不懂的词,抄下,查询。 python里,看到Http,查查定义,看到outHtml,查查定义,跟初学英语时候一样,不要直接猜意思,因为精确描述性定义,跟含糊自然语有区别的。而新人瞎猜,很容易错误理解,wiki,google很有用。
10. 如何提升Python编程能力
一、Python之禅(The Zen of Python)
The Zen of Python是Python语言的指导原则,遵循这些基本原则,你就可以像个Pythonista一样编程。具体内容你可以在Python命令行输入import this看到:
The Zen of Python, by Tim Peters
Beautiful is better than ugly.
# 优美胜于丑陋(Python以编写优美的代码为目标)
Explicit is better than implicit.
# 明了胜于晦涩(优美的代码应当是明了的,命名规范,风格相似)
Simple is better than complex.
# 简洁胜于复杂(优美的代码应当是简洁的,不要有复杂的内部实现)
Complex is better than complicated.
# 复杂胜于凌乱(如果复杂不可避免,那代码间也不能有难懂的关系,要保持接口简洁)
Flat is better than nested.
# 扁平胜于嵌套(优美的代码应当是扁平的,不能有太多的嵌套)
Sparse is better than dense.
# 间隔胜于紧凑(优美的代码有适当的间隔,不要奢望一行代码解决问题)
Readability counts.
# 可读性很重要(优美的代码是可读的)
Special cases aren't special enough to break the rules.
Although practicality beats purity.
# 即便假借特例的实用性之名,也不可违背这些规则(这些规则至高无上)
Errors should never pass silently.
Unless explicitly silenced.
# 不要包容所有错误,除非你确定需要这样做(精准地捕获异常,不写except:pass风格的代码)
In the face of ambiguity, refuse the temptation to guess.
# 当存在多种可能,不要尝试去猜测
There should be one-- and preferably only one --obvious way to do it.
# 而是尽量找一种,最好是唯一一种明显的解决方案(如果不确定,就用穷举法)
Although that way may not be obvious at first unless you're Dutch.
# 虽然这并不容易,因为你不是 Python 之父(这里的Dutch是指Guido)
Now is better than never.
Although never is often better than *right* now.
# 做也许好过不做,但不假思索就动手还不如不做(动手之前要细思量)
If the implementation is hard to explain, it's a bad idea.
If the implementation is easy to explain, it may be a good idea.
# 如果你无法向人描述你的方案,那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案;反之亦然(方案测评标准)
Namespaces are one honking great idea -- let's do more of those!
# 命名空间是一种绝妙的理念,我们应当多加利用(倡导与号召)
这首特别的“诗”开始作为一个笑话,但它确实包含了很多关于Python背后的哲学真理。Python之禅已经正式成文PEP 20,具体内容见:PEP 20
二、PEP8: Python编码规范(PEP8: Style Guide for Python Code)
Abelson & Sussman在《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一书中说道:程序是写来给人读的,只是顺带让机器执行。所以,我们在编码时应该尽量让它更易读懂。PEP8是Python的编码规范,官方文档见:PEP 8,PEP是Python Enhancement Proposal的缩写。PEP8包括很多编码的规范,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缩进和命名等内容。
空格和缩进(WhiteSpace and Indentation)
空格和缩进在Python语言中非常重要,它替代了其他语言中{}的作用,用来区分代码块和作用域。在这方面PEP8有以下的建议:
1、每次缩进使用4个空格
2、不要使用Tab,更不要Tab和空格混用
3、两个方法之间使用一个空行,两个Class之间使用两个空行
4、添加一个空格在字典、列表、序列、参数列表中的“,“后,以及在字典中的”:“之后,而不是之前
5、在赋值和比较两边放置一个空格(参数列表中除外)
6、紧随括号后面或者参数列表前一个字符不要存在空格
Python命名
命名规范是编程语言的基础,而且大部分的规范对于高级语言来说都是一样的,Python的基本规范如下:
1、方法 & 属性:joined_lower
2、常量:joined_lower or ALL_CAPS
3、类:StudlyCaps
4、类属性:interface, _internal, __private
5、camelCase only to conform to pre-existing conventions
以上内容只是对PEP8做了非常简单的介绍,由于今天的主题不在于此,所以就不在这里多讲。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Python编码规范,可以阅读PEP8官方文档和Google Python编码规范等内容。
三、交换变量值(Swap Values)
在其他语言中,交换两个变量值的时候,可以这样写:
temp = a
a = b
b = temp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简单的这样写:
b, a = a, b
可能你已经在其他地方见过这种写法,但是你知道Python是如何实现这种语法的吗?首先,逗号(,)是Python中tuple数据结构的语法;上面的语法会执行一下的操作:
1、Python会先将右边的a, b生成一个tuple(元组),存放在内存中;
2、之后会执行赋值操作,这时候会将tuple拆开;
3、然后将tuple的第一个元素赋值给左边的第一个变量,第二个元素赋值给左边第二个变量。
再举个tuple拆分的例子:
In [1]: people = ['David', 'Pythonista', '15145551234']
In [2]: name, title, phone = people
In [3]: name
Out[3]: 'David'
In [4]: title
Out[4]: 'Pythonista'
In [5]: phone
Out[5]: '15145551234'
这种语法在For循环中非常实用:
In [6]: people = [['David', 'Pythonista', '15145551234'], ['Wu', 'Student', '15101365547']]
In [7]: for name, title, phone in people:
...: print name, phone
...:
David 15145551234
Wu 15101365547
PS:在使用这种语法时,需要确保左边的变量个数和右边tuple的个数一致,否则,Python会抛出ValueError异常。
更多tuple的例子:
>>> 1,
(1,)
>>> (1,)
(1,)
>>> (1)
1
>>> value = 1,
>>> value
(1,)
我们知道:逗号(,)在Python中是创建tuple的构造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上面的方式很方便的创建一个tuple;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声明只有一个元素的tuple,末尾必须要带上逗号,两个以上的元素则不需要。声明tuple的语法很简单,但同时它也比较坑:如果你发现Python中的变量不可思议的变成了tuple,那很可能是因为你多写了一个逗号。。
四、Python控制台的"_"(Interactive "_")
这是Python中比较有用的一个功能,不过有很多人不知道(我也是接触Python很久之后才知道的)。。在Python的交互式控制台中,当你计算一个表达式或者调用一个方法的时候,运算的结果都会放在一个临时的变量 _ 里面。_(下划线)用来存储上一次的打印结果,比如:
>>> import math
>>> math.pi / 3
1.0471975511965976
>>> angle = _
>>> math.cos(angle)
0.50000000000000011
>>> _
0.50000000000000011
PS:当返回结果为None的时候,控制台不会打印,_ 里面存储的值也就不会改变。
五、合并字符串(Building Strings from Sub strings)
假如现在有一个list,里面是一些字符串,你现在需要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字符串,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去处理:
colors = ['red', 'blue', 'green', 'yellow']
result = ''
for s in colors:
result += s
但是,很快你会发现:这种方法非常低效,尤其当list非常大的时候。Python中的字符串对象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对任何字符串的操作如拼接,修改等都将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而不是基于原字符串。所以,上面的方法会消耗很大的内存:它需要计算,存储,同时扔掉中间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方法是使用Python中的join方法:
result = ','.join(colors)
当合并元素比较少的时候,使用join方法看不出太大的效果;但是当元素多的时候,你会发现join的效率还是非常明显的。不过,在使用的时候请注意:join只能用于元素是字符串的list,它不会进行任何的强制类型转换。连接一个存在一个或多个非字符串元素的list时将抛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