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r语言和python哪个更有用
通常,我们认为Python比R在计算机编程、网络爬虫上更有优势,而 R 在统计分析上是一种更高效的独立数据分析工具。所以说,同时学会Python和R这两把刷子才是数据科学的王道。
R语言,一种自由软件编程语言与操作环境,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绘图、数据挖掘。R本来是由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罗斯·伊哈卡和罗伯特·杰特曼开发(也因此称为R),现在由“R开发核心团队”负责开发。
R基于S语言的一个GNU计划项目,所以也可以当作S语言的一种实现,通常用S语言编写的代码都可以不作修改的在R环境下运行。R的语法是来自Scheme。
R的源代码可自由下载使用,亦有已编译的可执行文件版本可以下载,可在多种平台下运行,包括UNIX(也包括FreeBSD和linux)、Windows和MacOS。R主要是以命令行操作,同时有人开发了几种图形用户界面。
R的功能能够通过由用户撰写的包增强。增加的功能有特殊的统计技术、绘图功能,以及编程接口和数据输出/输入功能。这些软件包是由R语言、LaTeX、Java及最常用C语言和Fortran撰写。
下载的可执行文件版本会连同一批核心功能的软件包,而根据CRAN纪录有过千种不同的软件包。其中有几款较为常用,例如用于经济计量、财经分析、人文科学研究以及人工智能。
Python与R语言的共同特点:
Python和R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面都有比较专业和全面的模块,很多常用的功能,比如矩阵运算、向量运算等都有比较高级的用法。
Python和R两门语言有多平台适应性,linux、window都可以使用,并且代码可移植性强。
Python和R比较贴近MATLAB以及minitab等常用的数学工具。
Python与R语言的区别:
数据结构方面,由于是从科学计算的角度出发,R中的数据结构非常的简单,主要包括向量(一维)、多维数组(二维时为矩阵)、列表(非结构化数据)、数据框(结构化数据)。
而 Python 则包含更丰富的数据结构来实现数据更精准的访问和内存控制,多维数组(可读写、有序)、元组(只读、有序)、集合(唯一、无序)、字典(Key-Value)等等。
Python与R相比速度要快。Python可以直接处理上G的数据;R不行,R分析数据时需要先通过数据库把大数据转化为小数据(通过groupby)才能交给R做分析,因此R不可能直接分析行为详单,只能分析统计结果。
Python是一套比较平衡的语言,各方面都可以,无论是对其他语言的调用,和数据源的连接、读取,对系统的操作,还是正则表达和文字处理,Python都有着明显优势。 而R是在统计方面比较突出。
Python的pandas借鉴了R的dataframes,R中的rvest则参考了Python的BeautifulSoup,两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互补性。
‘贰’ python可视化界面怎么做
本文所演示的的可视化方法
散点图(Scatterplot)
直方图(Histogram)
小提琴图(Violinplot)
特征两两对比图(Pairplot)
安德鲁斯曲线(Andrewscurves)
核密度图(Kerneldensityestimationplot)
平行坐标图(Parallelcoordinates)
Radviz(力矩图?)
热力图(Heatmap)
气泡图(Bubbleplot)
这里主要使用Python一个流行的作图工具:Seabornlibrary,同时Pandas和bubbly辅助。为什么Seaborn比较好?
因为很多时候数据分析,建模前,都要清洗数据,清洗后数据的结果总要有个格式,我知道的最容易使用,最方便输入模型,最好画图的格式叫做"TidyData"(WickhamH.Tidydata[J].JournalofStatisticalSoftware,2014,59(10):1-23.)其实很简单,TidyData格式就是:
每条观察(记录)自己占一行
观察(记录)的每个特征自己占一列
举个例子,我们即将作图的数据集IRIS就是TidyData(IRIS(IRIS数据集)_网络):
Iris数据集是常用的分类实验数据集,由Fisher,1936收集整理。Iris也称鸢尾花卉数据集,是一类多重变量分析的数据集。数据集包含150个数据集,分为3类,每类50个数据,每个数据包含4个属性。可通过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4个属性预测鸢尾花卉属于(Setosa,Versicolour,Virginica)三个种类中的哪一类。
该数据集包含了5个属性:
Sepal.Length(花萼长度),单位是cm;
Sepal.Width(花萼宽度),单位是cm;
Petal.Length(花瓣长度),单位是cm;
Petal.Width(花瓣宽度),单位是cm;
种类:IrisSetosa(山鸢尾)、IrisVersicolour(杂色鸢尾),以及IrisVirginica(维吉尼亚鸢尾)。
IRIS数据可以看到,每条观察(ID=0,1,2...)自己占一行,每个特征(四个部位长/宽度,种类)自己占一列。Seaborn就是为TidyData设计的,所以方便使用。
所以这个数据集有6列,6个特征,很多时候做可视化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数据,比如这里就是想看每个种类的花有什么特点,怎么样根据其他特征把花分为三类。我个人的喜好是首先一张图尽量多的包含数据点,展示数据信息,从中发现规律。我们可以利用以下代码完全展示全部维度和数据这里用的bubbly:
三维图,全局观察Python做出来,其实是一张可以拖动角度,放大缩小的图,拖一拖看各角度视图会发现三类还是分的挺明显的。Github上这个bubbly还是很厉害的,方便。
接下来开始做一些基础的可视化,没有用任何修饰,代码只有最关键的画图部分,可视化作卖敬悄为比赛的一个基础和开端,个人理解做出的图能看就行,美不美无所谓,不美也不扣分。因为
散点图,可以得到相关性等信息,比如基本上SepalLengthCm越大,SepalWidthCm越大
散点图使用Jointplot,看两个变量的分布,KDE图,同时展示对应的数据点
就像上一篇说的,比赛中的每个环节都稿则至关重要,很有必要看下这些分布直方图,kde图,根据这些来处理异常值等,这里请教,为什么画了直方图还要画KDE??我理解说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关于KDE:"由于核密度估计方法不利用有关数据分布的先验知识,对数据分布不附加任何假定,是一种从数据样本本身出发研究数据分布特征的方法,因而,在统计学理论和应用领域均受到高度的重视。"
无论如何,我们先画直方图,再画KDE
直方图KDE图这里通过KDE可以说,由于Setosa的KDE与其他两种没有交集,直接可以用Petailength线性区分Setosa与其他两个物种。
Pairplot箱线图,显示一组数据分散情况的统计图。形状如箱子。主要用于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特征,关键的5个黑线是最中渣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在判断异常值,处理异常值时候有用。
BoxPlot小提琴图
Violinplot这个Andrewscurves很有趣,它是把所有特征组合起来,计算个值,展示该值,可以用来确认这三个物种到底好不好区分,维基网络的说法是“Ifthereisstructureinthedata,itmaybevisibleintheAndrews'curvesofthedata.”(Andrewsplot-Wikipedia)
Andrews'curvesradvizRadviz可视化原理是将一系列多维空间的点通过非线性方法映射到二维空间的可视化技术,是基于圆形平行坐标系的设计思想而提出的多维可视化方法。圆形的m条半径表示m维空间,使用坐标系中的一点代表多为信息对象,其实现原理参照物理学中物体受力平衡定理。多维空间的点映射到二维可视空间的位置由弹簧引力分析模型确定。(Radviz可视化原理-CSDN博客),能展示一些数据的可区分规律。
数值是皮尔森相关系数,浅颜色表示相关性高,比如Petal.Length(花瓣长度)与Petal.Width(花瓣宽度)相关性0.96,也就是花瓣长的花,花瓣宽度也大,也就是个大花。
不过,现在做可视化基本上不用python了,具体为什么可以去看我的写的文章,我拿python做了爬虫,BI做了可视化,效果和速度都很好。
finereport
可视化的一大应用就是数据报表,而FineReport可以自由编写整合所需要的报表字段进行报表输出,支持定时刷新和监控邮件提醒,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会用到的日常报表平台。
尤其是公司体系内经营报表,我们用的是商业报表工具,就是finereport。推荐他是因为有两个高效率的点:①可以完成从数据库取数(有整合数据功能)—设计报表模板—数据展示的过程。②类似excel做报表,一张模板配合参数查询可以代替几十张报表。
FineBI
简洁明了的数据分析工具,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可视化工具,优点是零代码可视化、可视化图表丰富,只需要拖拖拽拽就可以完成十分炫酷的可视化效果,拥有数据整合、可视化数据处理、探索性分析、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报告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个人版免费。
主要优点是可以实现自助式分析,而且学习成本极低,几乎不需要太深奥的编程基础,比起很多国外的工具都比较易用上手,非常适合经常业务人员和运营人员。在综合性方面,FineBI的表现比较突出,不需要编程而且简单易做,能够实现平台展示,比较适合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在数据可视化方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是我见过比较常用的,对数据探索有帮助的可视化方法。
这个非常简单,PyQt就可以轻松实现,一个基于Qt的接口包,可以直接拖拽控件设计UI界面,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包的安装和使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1.首先,安装PyQt模块,这个直接在cmd窗口输入命令“pipinstallpyqt5”就行,如下,整个模块比较大,下载过程需要等待一会儿,保持联网:
2.安装完成后,我们就可以直接打开Qt自带的QtDesigner设计师设计界面了,这里默认会安装到site-packages->PyQt5->Qt->bin目录,打开后的界面如下,可以直接新建对话框等窗口,所有的控件都可以直接拖拽,编辑属性,非常方便:
3.这里我简单的设计了一个登录窗口,2个输入框和2个按钮,如下,这里可以直接使用QSS对界面进行美化(设置styleSheet属性即可),类似网页的CSS,如果你有一定的前端基础,那么美化起来会非常容易:
设计完成后,还只是一个ui文件,不是现成的Python代码,还需要借助pyuic5工具(也在bin目录下)才能将ui文件转化为Python代码,切换到ui文件所在目录,输入命令“pyuic5-ologin.pylogin.ui”即可(这里替换成你的ui文件),转化成功后的Python代码如下(部分截图):
还需要在最下面添加一个main函数,创建上面Ui_Form类对象显示窗口即可,如下:
最后点击运行程序,效果如下,和刚才设计的界面效果一模一样: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利用Python的PyQt模块直接拖拽控件来设计UI界面。总的来说,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只要你有一定的Python基础,熟悉一下操作过程,很快就能掌握的,当然,还有许多其他UI开发模块,像tkinter,wxPython,Eric6等,也都非常不错,网上也有相关教程和资料,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下,希望以上分享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吧,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进行补充。
首先,如果没有安装python和PyQt软件的请先直接搜索下载并安装。python是一个开源软件,因此都是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的,最新版本即可。下载完成后,我们先打开PyQtdesigner。
2
打开后,首先是一个默认的新建窗口界面,在这里我们就选择默认的窗口即可。
3
现在是一个完全空白的窗口。第一步我们要先把所有的设计元素都拖进这个窗口。我们先拖入一个“Label”,就是一个不可编辑的标签。
随后我们再拖入一个可以编辑的“LineEdit”
最后我们拖入最后一个元素:“PushButton”按钮,也就是平时我们所点的确定。
目前我们已经把所有所需要的元素都拖入了新建的窗口。对于每一个元素,我们都可以双击进行属性值的修改,此时我们仅需要双击改个名字即可
此时我们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需要对动作信号进行操作。我们需要先切入编辑信号的模式
此时把鼠标移动到任意元素,都会发现其变成红色,代表其被选中。
当我们选中pushbutton后,继续拖动鼠标指向上面的lineedit,会发现由pushbutton出现一个箭头指向了lineedit,代表pushbutton的动作会对lineedit进行操作。
随即会弹出一个配置连接窗口。左边的是pushbutton的操作,我们选择clicked(),即点击pushbutton。
右边是对lineedit的操作,我们选择clear(),即清楚lineedit中的内容。
最后我们点击确定。
保存完成后,我们在PyQt中的操作就已经完成了。保存的文件名我们命名为test,PyQt生成的设计文件后缀是.ui。
‘叁’ Hopfield神经网络用python实现讲解
神经网络结构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神经元之间全连接,并且为单层神经网络。
每个神经元既是输入又是输出,导致得到的权重矩阵相对称,故可节约计算量。
在输入的激励下,其输出会产生不断的状态变化,这个反馈过程会一直反复进行。假如Hopfield神经网络是一个收敛的稳定网络,则这个反馈与迭代的计算过程所产生的变化越来越小,一旦达到了稳定的平衡状态,Hopfield网络就会输出一个稳定的恒值。
Hopfield网络可以储存一组平衡点,使得当给定网络一组初始状态时,网络通过自行运行而最终收敛于这个设计的平衡点上。当然,根据热力学上,平衡状态分为stable state和metastable state, 这两种状态在网络的收敛过程中都是非常可能的。
为递归型网络,t时刻的状态与t-1时刻的输出状态有关。之后的神经元更新过程也采用的是异步更新法(Asynchronous)。
Hopfield神经网络用python实现
‘肆’ 怎么用python进行数据
pandas是本书后续内容的首选库。pandas可以满足以下需求:
具备按轴自动或显式数据对齐功能的数据结构。这可以防止许多由于数据未对齐以及来自不同数据源(索引方式不同)的数据而导致的常见错误。.
集成时间序列功能
既能处理时间序列数据也能处理非时间序列数据的数据结构
数学运算和简约(比如对某个轴求和)可以根据不同的元数据(轴编号)执行
灵活处理缺失数据
合并及其他出现在常见数据库(例如基于SQL的)中的关系型运算
1、pandas数据结构介绍
两个数据结构:Series和DataFrame。Series是一种类似于以为NumPy数组的对象,它由一组数据(各种NumPy数据类型)和与之相关的一组数据标签(即索引)组成的。可以用index和values分别规定索引和值。如果不规定索引,会自动创建 0 到 N-1 索引。
相关系数与协方差
有些汇总
‘伍’ python 和 r 的区别 知乎
有人说Python和R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因为R是针对统计的,python是给程序员设计的,其实这话对Python多多少少有些不公平。2012年的时候我们说R是学术界的主流,但是现在Python正在慢慢取代R在学术界的地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Python与R相比速度要快。Python可以直接处理上G的数据;R不行,R分析数据时需要先通过数据库把大数据转化为小数据(通过groupby)才能交给R做分析,因此R不可能直接分析行为详单,只能分析统计结果。所以有人说:Python=R+SQL/Hive,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Python的一个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其胶水语言的特性,很多书里也都会提到这一点,一些底层用C写的算法封装在Python包里后性能非常高效(Python的数据挖掘包Orange canve 中的决策树分析50万用户10秒出结果,用R几个小时也出不来,8G内存全部占满)。但是,凡事都不绝对,如果R矢量化编程做得好的话(有点小难度),会使R的速度和程序的长度都有显着性提升。
R的优势在于有包罗万象的统计函数可以调用,特别是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无论是经典还是前沿的方法都有相应的包直接使用。
相比之下,Python之前在这方面贫乏不少。但是,现在Python有了pandas。pandas提供了一组标准的时间序列处理工具和数据算法。因此,你可以高效处理非常大的时间序列,轻松地进行切片/切块、聚合、对定期/不定期的时间序列进行重采样等。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些工具中大部分都对金融和经济数据尤为有用,但你当然也可以用它们来分析服务器日志数据。于是,近年来,由于Python有不断改良的库(主要是pandas),使其成为数据处理任务的一大替代方案。
做过几个实验:
1. 用python实现了一个统计方法,其中用到了ctypes,multiprocess。
之后一个项目要做方法比较,又用回R,发现一些bioconctor上的包已经默认用parallel了。(但那个包还是很慢,一下子把所有线程都用掉了,导致整个电脑使用不能,看网页非常卡~)
2. 用python pandas做了一些数据整理工作,类似数据库,两三个表来回查、匹配。感觉还是很方便的。虽然这些工作R也能做,但估计会慢点,毕竟几十万行的条目了。
3. 用python matplotlib画图。pyplot作图的方式和R差异很大,R是一条命令画点东西,pylot是准备好了以后一起出来。pyplot的颜色选择有点尴尬,默认颜色比较少,之后可用html的颜色,但是名字太长了~。pyplot 的legend比R 好用多了,算是半自动化了。pyplot画出来后可以自由拉升缩放,然后再保存为图片,这点比R好用。
总的来说Python是一套比较平衡的语言,各方面都可以,无论是对其他语言的调用,和数据源的连接、读取,对系统的操作,还是正则表达和文字处理,Python都有着明显优势。 而R是在统计方面比较突出。但是数据分析其实不仅仅是统计,前期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抽样,数据聚类,以及比较复杂的数据挖掘算法,数据建模等等这些任务,只要是100M以上的数据,R都很难胜任,但是Python却基本胜任。
结合其在通用编程方面的强大实力,我们完全可以只使用Python这一种语言去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
但世上本没有最好的软件或程序,也鲜有人能把单一语言挖掘运用到极致。尤其是很多人早先学了R,现在完全不用又舍不得,所以对于想要学以致用的人来说,如果能把R和Python相结合,就更好不过了,很早看过一篇文章——让R与Python共舞,咱们坛子里有原帖,就不多说了,看完会有更多启发。
BTW: 如果之前没有学过R,可以先学Python然后决定是不是学R,如果学了R,学Python的时候会更快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