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讯平台的对比有哪些共同点
主要就是资讯内容。
资讯APP有相同的核心,那就是资讯内容,但却是新闻资讯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产品形态:新闻1.0和新闻2.0. 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新浪新闻、腾讯新闻一样,是PC时代向移动时代转变的产物,将PC端的内容“搬到”了手机上。
它的本质是新闻1.0,以编辑和采编主导的新闻产品,只是为了迎合移动时代的到来而推出的新闻1.0移动端。
一点资讯和今日头条、天天快报这些资讯流APP则是新闻2.0的产物(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另外一个议题),他们依靠技术驱动,用算法代替采编和编辑。
算法替代一般编辑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但资深的编辑永远也不可或缺。 在内容的生产方式上,两者大致相同,都是EGC模式(编辑做内容)+PGC模式(自媒体、新媒体等),但又有不同侧重。一点资讯是以PGC模式为主(一点号、凤凰号),EGC模式为辅;而网易新闻则是EGC模式为主,PGC模式为辅(网易号)。
但在未来,网易等传统新闻逐步转变,内容生产方式两者逐步趋同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一点资讯和网易新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内容的分发上,一点资讯是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和订阅频道进行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每个人看到的信息不一样。
而网易新闻则是千人一面的统一推送,所有人看见的信息是一样的。
在用户感受层面,除了是否是私人定制的资讯,这两者之间还有两个区别:一是资讯推送的时效性;二是信息展现的丰富度。
2. 咨讯app是干什么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30
3. takistan软件是做什么的
takistan app是一款手机资讯平台。
在takistan app中各位用户可以直接查看各种行业的信息资讯,直接在线观看阅读,同时在takistan app上还有商城购物服务,自带商城系统,推出超多的商品,品类较为齐全,所有的一些品牌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Takistan软件特色
1、随时可以在这里体验到超多优质的购物乐趣,好物全面覆盖;
2、在购物的时候也可以体验到更多赚钱的乐趣, 随时随地可以体验;
3、还有很多其他的服务,收益到账速度快,满足大家的需求。
4. 新闻app平台有哪些
传统web门户网站几乎都做了app抢占市场,如网易,腾讯,3G,搜狐,新浪,凤凰,网络等
这些内容提供方依靠资讯内容的强大运营,有的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制作了不止一款APP,如网易,有针对新闻的“网易新闻”,针对源及书籍订阅的“网易云阅读”,针对图片新闻的“网易读图”
除了互联网门户企业外,报刊、杂志等原印刷类出版物,也有部分开发了承载自己内容的app,如电脑报,现代快报之类
再就是有一批做个性化订阅的应用,如冲浪快讯、酷云阅读、ZAKER、指阅等等,本身不产生内容,只做内容的聚合,提供给用户阅读
新闻类app很多,随便找个第三方应用平台搜索下,如豌豆荚(安卓平台)或者同步推(iOS平台),那里就有很多,我提到的可能并不完全,LZ可以自己再去尝试搜索下自己需要的内容
5. 点线资讯APP是什么类型的APP有什么功能
点线资讯是一款新闻资讯类的APP,在里面有大量的贵州特色新闻,你也能在这个平台上发表文章噢。
6. 新闻app是网络媒体还是新媒体
网络媒体就是和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一样,都是传播信息的渠道,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信息载体。
新媒体简单来说是一种环境。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所以要看这个产品是以上哪种定义了。
7. 主打小镇青年的资讯APP是如何异军突起的
内容聚合类应用领域如今已成红海,挤满了腾讯新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ZAKER等玩家。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支创业团队想凭借差异化的定位撕开一个口子,听起来难度有点大,但它的确发生了。
2016年1月,内容聚合类APP“号外”上线。4个月后,号外日活跃用户从0到150万,积累900万种子用户(数据由号外提供)。它的成长速度,与前期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相当。在没有大规模市场推广、品牌营销的情况下,它是如何做到的?
“资讯APP市场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最终会剩下两三个有实力的巨头,如腾讯、今日头条等。还有可能在未来找到一席之地的,是那些在细分垂直领域有特色的自媒体平台,”号外CEO刘丹晖预测。
因此,“号外”决定走年轻群体的个性阅读之路。号外针对年轻群体的兴趣点,设置了好玩的独家频道,如G-BOY、Les-girl、三里屯、夜店、90后等。
号外将自主选择权交还给用户,让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频道,而非根据用户标签进行个性化推荐。毕竟一个人的兴趣是多维度的,基于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并无法照顾到受众的全部兴趣,长期也容易陷入另一种同质化。
刘丹晖希望号外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走出一条“号外有号”的差异化之路。
从定位、内容和功能设置来看,号外选择从一个小切口进入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但是深入分析会发现,其商业模式存在三个关键性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三大问题,决定其能走多远,做多大。
问题一:个性与大众、垂直与规模如何平衡?
做产品不能太贪婪,否则你的产品会越来越重、定位越来越来模糊,用户也会流失。刘丹晖坚持让号外走简约路线,把个性化内容这一个点打透。
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每个特色频道打造为重度垂直的细分媒体,做深做透做到极致。N多个特色频道聚合后,才能形成整个平台的差异化。
这就要求号外对内把数据技术做扎实,把控好内容,对外吸引更多优质的自媒体入驻。“这些事情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极致,比想象的要难”,刘丹晖感叹。目前这个阶段,号外的对手不是竞品,而是自己。
在个性、垂直的道路上,“号外”同样面临着如何实现大众化、规模化的问题。号外不想走MONO、ONE等的小众文艺路线,也不想为了规模而规模,陷入新闻客户端的同质化竞争。
“成熟的互联网产品,一定是大众、刚需、高频的”,刘丹晖向周愔(ID:zhouyinshuo)强调,“产品极致、单品海量、平台战略,这三个战略相辅相成,才能实现品牌效应、扩大用户群、增加流量,迅速占领市场。”
问题二:红海市场如何与巨头分蛋糕?
截止到2016年1月,国内新闻类客户端总数已超过1300个。在红海市场,后入局者如何跟巨头们抢蛋糕?“号外不对标巨头,而是自己创造蓝海,挖掘还未饱和的二三四线市场”,号外市场总监夏蕾回答。
通过市场调研她发现,与一线城市的年轻用户相比较,小镇青年有着更个性的阅读兴趣,他们更需要匹配度高的阅读软件,这就是号外的机会。
号外整合的自媒体信息,内容相对草根、接地气,很符合小镇青年的口味。“两性、天下、八卦、段子、视频、养生、G-boy等频道很受欢迎,泛娱乐化文章阅读量更高”,夏蕾向周愔(IDzhouyinshuo)介绍。为了满足用户对本地化信息的需求,号外还上线了城市频道,用户根据定位可以自行切换400个城市。
“内容提供者与内容消费者,是相互成就的。准确了解用户痛点、不断完善阅读体验,做到这两点意味着90%的成功”,夏蕾认为这是号外能快速种子用户的根本原因。
截止目前,号外已吸引1万个自媒体入驻,每天更新10万条信息,用户超900万,日活超过150万,覆盖全国400个城市,江苏、河南、山东、浙江、广东为TOP5城市。
夏蕾透露,1月开始号外上线了各大应用市场,重点布局在影响力更大的安卓商店。5月份开始号外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大规模营销战役,打响知名度。
问题三:封闭系统如何打造开放的生态?
PC时代是开放的,移动互联网却很封闭。每个APP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数据和功能,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打破孤岛现象,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开放的生态,想必每个企业家都怀揣着这样的野心。
在这方面,资讯APP作为内容入口有着天然的优势,各家都在不遗余力地朝这个方向努力——信息聚合、平台搭建、入口布局、生态连接。
今日头条:新闻资讯仅仅是内容承载而已,它一直在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推荐引擎。
一点资讯:整合应用软件只是前奏,它真正要打造的是一个围绕兴趣建立起来的内容、生活、消费的闭环生态系统。
微信应用号:张小龙推出的真正因由,无外乎要把微信打造成操作系统,让一切互联网产品借助微信这个应用中心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号外刚刚迈出了第一步。在内容上,号外实现自媒体信息聚合,最大化满足用户对优质内容的诉求;在功能上,号外设有检索功能,可以查询到你想看到的信息和公众账号;在栏目设置上,号外的“排行榜”把优质自媒体及文章以榜单形式推荐给用户,帮用户高效率地筛选内容。
号外这几个微创新,可以说打破了媒体闭环,构建了开放式的传播环境。关于今后的生态建设,刘丹晖表示并不着急,“做起来规模,才是现阶段头等大事,号外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得走。”
号外今年的目标是用户超过3000万,日活达到500万。刘丹晖表示号外会加大力度快速抢占市场,他希望未来大家手机里有两个资讯软件,一个新闻客户端、一个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