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乎(知识类)APP的体验创新
选题围绕知识类,尤其指以社区论坛为代表的问答APP(比如知乎)在提升使用者的参与度方面不足的问题,以及内容的分类和质量问题,展开的用户体验分析和交互设计创新。该选题的目标用户标签为有和本人一类体验的用户。
知乎的定义是网络问答社区,但更像一个论坛。它的讨论话题基本涵盖了我们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紧跟热点。和网络谷歌等搜索类APP和网站的最大区别在于,很多知乎的用户不是遇到了特定的问题而知识寻找答案,他们不仅从论坛中获取知识,同时也是一个个内容的创作及分享者。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和专业度是必要的。 因共同的兴趣而聚集的内容产出者们是论坛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知乎对于大量发散思维而不是特定答案的整合才是此APP的精华所在。
个人总结知乎的使用原因分三种:一是遇到问题需要解答,二是没有特定目的只是为了排解时间又懒得做其他事情而去浏览手机,三是就某个领域的问题有独特的想法,想要寻找志同道合的用户一起讨论并扩大交友圈。
(其中第三条有同学已经分析了,我就不再阐述0.0)
场景一:一遇事不决,上网络搜寻答案。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海量页面,需要用户花费大量时间去筛选和引用。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去找相关人士询问求助。
场景二:玩手游,打猎,使用社交类APP或音乐类等放松的APP。
场景三略,以下都略0.0
场景一 :把知乎当优化版网络,只是工具。。
场景二:以我本人为例,会有很多用户在没遇到特定的感兴趣的问题的时候,也会浏览知乎。 这是因为外出旅行、玩游戏等课余或工作之余的放松活动会让人有一些负罪感。(也即因碌碌无为虚度光阴的空虚感)
而拿起手机浏览知乎的信息,相比于在闲暇时间读书学习更加有趣轻松,且能获得很多信息,满足对世界的 认知欲和好奇心 。
同时因知乎“高端专业知识人才汇集”的标签,许多话题娱乐性较少。捧着手机的几个小时也会给人一种“我获得了很多知识,这段时间不是白白浪费”的 成就感 。
知乎除了专门搜索内容的一般模式外,可以添加一个专为闲暇时想低强度了解不同领域知识的用户提供的 “探索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将有可筛选的话题范围。比如今天感兴趣的方面是“ 物理 游戏制作相关 舞蹈 ”这三个,系统根据关键词将只输出这些领域的内容,并提醒用户设置一个 浏览时限 ,到时提醒结束浏览。在结束浏览后,自动弹出 备忘录界面 ,供用户总结本次的浏览收获及理解, 这样在限定了学习强度并明确了收获的前提下,用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积极情感。鼓励数量庞大的不出产内容的用户转变成更有价值的内容创造者。
备忘录且可分享到相关领域的备忘录集合和个人介绍界面,选择是否让同样对这几个领域感兴趣的用户看到。这能帮助人们更精确的寻找志同道合、水平相近的用户,加强对平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加强社交属性。
(1)搜索答案情景:在遇到问题,而网络等搜索引擎不能提供足够专业、足够生动的结果时。知乎这类高质量讨论者聚集的平台就会体现出价值。
发生频率:高,重要。情感体验:需要借助知乎回答的问题往往比较重要,生存体验高,好奇体验高,兴趣体验一般(明确了搜索的范围)。
(2)浏览情景:这部分用户数量很多(常常有无聊刷刷知乎一天就过去的评论),但问题在于这些用户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基本上却没有产出任何内容。点赞感谢收藏三连可能已经是难得的操作了。这么大一个群体除了提供流量毫无价值,参与度极低是问题所在。
发生频率:高,重要。 好奇体验高, 成就体验一般,自我体验、影响力体验等方面的情感体验一般 。
(3)社交情景:其他同学说过了,就不再赘述了0.0
按照情感体验分类,逐一核对现有App的情感体验,从发生频率、情感的积极消极、唤醒水平高低等方面,发现情感体验不足之处。
(1)生存体验 :一般
遇到问题第一反应还是搜索引擎,偶尔遇到大范围传播/讨论的事件才会动用知乎搜索
(2)好奇体验 :较高
想知道很多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时会很好奇。比如经历XXX后,或者对XXX感兴趣,就会很想看到其他人回答“XXX是怎样的体验”。
(3)成就体验 :一般
答题时的成就感依赖于获得赞同收藏等的数量。而学习场景下暂时无法量化对知识的吸收度。
(4)兴趣体验 :较高
当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出现时会具有,在知乎推荐诸多方面的话题时,会比较经常地感兴趣。
(5)自我体验(自信、自尊、自豪和自爱) :一般
自我体验大部分出自公开课,值乎等少数功能。很多知乎用户应该不会有使用这些功能的机会0.0
(6)依恋体验 :高
比较相信知乎的优质答案,会经常使用。
(7)归属体验 :一般
(因为当做世界之窗了,没有进行过任何社交活动,也没在线上接触过其他用户。。。。。。。)
(8)影响力体验 :一般
仅在发表言论时出现。
(9)审美体验 :一般
仅在遇到艺术类讨论时会出现。
(10)道德体验(赞赏、荣誉、幸福) :较低
仅遇到特定领域问题时会出现。
(11)理智体验 :较高
在浏览讨论,发表言论时都会涉及。摄取知识和信息后必定会根据自身的判断进行有选择的评价和吸收。
(1)成就和自我体验:没有明确目的的前提中,知乎推荐内容高度随机。 本质是为了放松的用户极易沉浸于信息密度低、价值低的问题中去。这时的知乎和一般的花边新闻 APP 区别不大了。 在短暂的好奇心和被满足后,用户将依旧陷入到自责中,成就体验自我体验等积极情感几乎没有。消极情感逐渐累积之下, 用户对 “ 闲来无事刷刷知乎 ” 的兴趣会大大下降 。在结束浏览后,自动弹出 备忘录界面 ,供用户总结本次的浏览收获及理解, 这样在限定了学习强度并明确了收获的前提下,用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积极情感。
(2)兴趣体验:添加一个专为闲暇时想低强度了解不同领域知识的用户提供的 “探索模式” 。提前限定浏览范围,系统根据输入的关键词只输出特定领域的内容,并提醒用户设置一个 浏览时限 ,到时提醒结束浏览,营造“尚未满足”的情绪。而且探索模式下内容不是凭借算法自主推荐,可以确保推送的内容都是感兴趣的领域。
(3)社交体验:备忘录且可分享到相关领域的备忘录集合和个人介绍界面,选择是否让同样对这几个领域感兴趣的用户看到。这能帮助人们更精确的寻找志同道合、水平相近的用户,加强对平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加强社交属性。同时根据关注的领域及发表言论的内容归类,将不同用户的喜好以数据形式保存。当其他用户有想了解对方的想法时,会有基于数据生成的“匹配度”作为参考。
(额外补充,社交体验与成就感体验的实现方法可考虑引入“书柜”模式,将以往浏览学习过的知识以书本形式储存,一领域一书,一书一世界,可再做细分,构建整个用户的知识成就树)
网络问答(论坛)App的活动情景很多。比如问题搜索、查看时事热点、向他人请教、梳理自己的知识、分享自己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寻找志同道合的用户。以下将从看、聊、学、写、玩六方面对活动进行分析,分析动机和情感体验。
(1)问题搜索(看、学) :可能因工作或个人需求遇事不决,上知乎搜寻答案。将涉及大量的浏览和学习吸收。
动机: 因为自身工作或兴趣。
期望:主要有 生存体验,成就体验。
(2 )查看时事热点(看、玩) :在闲暇时间不想玩游戏看电影,拿起手机“紧跟时代潮流”,也是一种放松方式。
动机 :拿起手机浏览知乎的信息,相比于在闲暇时间读书学习更加有趣轻松,且能获得很多信息,满足对世界的 认知欲和好奇心 。
期望 :有好奇体验和兴趣体验。
(3) 向他人请教(写、学) :想了解的问题尚未有人提出,于是在论坛上发帖求助 / 私聊大佬。是论坛最常见的情景之一。
动机 :因个人兴趣或生活需求迫切地想了解某个问题。
期望 :有兴趣体验和成就体验。
(4) 分享自己的知识(看、写、聊) :在浏览了已有的回答后不满意 / 想分享自身的建议和观点,是很普遍的情景。
动机 :获得认同,有助人为乐的情况在里面。
期望 :自我价值的体现,有成就体验。
(5) 梳理自己的知识(看、写、学): 看到了好的回答(文章)后,一时不能完全消化,且已知将来会再次浏览这些回答。会将它们收入囊中(收藏夹)。
动机: 有收藏了=我学到了 的心理,也省去了再次使用时需要寻找的问题。通过梳理自身知识,获得进一步提升。
期望: 有成就体验、自我体验。
(1) 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写): 自身是某个领域(问题)的巨佬,运用值乎功能付费回答或以开办网上公开课的形式获取收益。相对用户基数,这样的大佬很少见。
动机: 苦尽甘来,以知识换取财富水到渠成。也是整理自身收获的方法之一。
期望: 有生存体验、成就体验。
(2) 寻找志同道合的用户(看、玩) :因某个问题的回答发现了非常对胃口的用户,想。也可能身处小众领域想寻找更多同道。
动机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
期望 :有亲和、归属体验。
经过对用户的活动分析,APP中值得创新的主要活动为:
1 . 分享自己的知识(看、写、聊),体验目标为成就体验
2.梳理自己的知识(看、写、学),体验目标为成就体验,兴趣体验
3.寻找志同道合的用户(看、玩),体验目标为亲和体验
1.成就体验
(1)自我实现模式: 运用自身的知识能力提供高质量回答或其他类型的自我实现。
常见生活情境: 展示自身所学,解答他人疑难问题。
分析原因 :自身的价值体现是成就感的本质,当人们凭借自身的能力帮助他人解决难题时,获得的成就感比单纯解决自己的问题更强。
具体功能设想 :1.在软件教程方面做些优化,如通过筛选问题难度的方式,首先推送难度较低且契合新用户擅长领域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新手用户完成第一次知识展示。
1.成就体验
(1)“备忘录”整理模式:即让用户得以通过自身创作的备忘录进行整理琐碎的多领域&小块知识。
常见生活情境:同时面对大量繁杂的事务,能完成对这些事的规划会有成就感。
分析原因 :完成某件事不一定是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把大批同时涌来的事务排的井井有条时,预示着自身对事件的掌控能力获得提升。是更高层面上的成就。软件若能让用户完成这一过程,就很棒了。
具体功能设想 :在“书柜”里的“备忘录”中加入梳理任务(功能),比如按照重要性,趣味度等多个标准将所学或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排序整理。(界面能生动形象就更好了)
2.兴趣体验
(1) “书柜”完善模式:即让用户直观地看到自己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都学到了哪些领域知识,并能直观地判断程度,进而产生兴趣。
常见生活情景: 闲来无事看了很多书或者小说,一段时间后什么发现都没有吸收到。不会有继续钻研的想法。
分析原因 :用户在使用论坛类软件时可能了解了众多领域的问题,但因为不清楚自身对这些零散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对潜在的、契合度其实蛮高的领域的知识产生兴趣。大略一扫就忘记曾经浏览过这些文字。
具体功能设想: 在“书柜”页面将用户浏览过的所有(直接划过的不算)的文章,计算出其在所属领域的知识等级,并总体计算出用户在某个领域的道路上前进了多少(一个领域一本书,把进度百分比写在书的封面上)。阅读知识等级高的文章,可以大大提高前进的百分比。阅读知识等级低但数量巨大的文章也可推进百分比。(可能用户不知不觉间已经在某个领域前进了很多)
1.亲和体验
(1)助人为乐模式:即让初次(刚开始)使用软件的用户,更易得到问题的解答。并找到志同道合的前辈。
常见生活情境: 初入新奇的领域,人生地不熟,希望能找到大佬带一带。遇到问题,有人热心地帮忙出谋划策很是温暖。
分析原因:问题过于偏门,或没有营养将直接导致问题无人问津。潜在回答者可能也收不到热度过低的问题的推送(新人用户没有粉丝,问题推送优先级很低,且经常问不出很有水平的问题),可考虑改变老用户发现问题的方式。
具体功能设想 :可添加特殊领域,专门收录新人提出的问题。新用户在这里发问能获得很高的推送优先级。老用户如若参与回复或给新用户提供修改问题的建议将获得奖励。
1.App名称 :知乎App
概念解释 :“书柜”指新设想的功能页面,所有和梳理知识,确认收获有关的功能都经由此页面延伸。
“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
活动定义 :为希望在空余时间提升自己的用户提供清晰简单的学习进阶方式,发现更多可能感兴趣的领域。
2.用户角色卡片 :知识爱好者,渴望通过学习平台进行自我的提高。有求知欲但可能学习目标不太明确。容易被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问题误导,莫名浪费时间。
3 . “梳理”模块设想 :经由备忘录/书柜,在形象地展示自身经历,在回顾自身收获的同时,可选择按照重要度,兴趣度等标准梳理知识体系。拓宽自身了解的知识范围,踏入更多本应感兴趣的领域。
体验目标 :引导用户激发成就体验、兴趣体验。
4.“助人为乐”模块设想: 在新用户区块,老用户受邀(可以有知乎的货币奖励)来解答疑问,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选择“太长不看”这样的策略,比如用一张图展示新人问题中的 最高赞评论,最多回复评论 这样最直观的信息,再选择是否能提供帮助并持续关注某个新人,建立好友关系 。
体验目标: 尝试激发用户成就体验、亲和体验 。
5.“初入江湖”模块设想:提问方面 ,在此模块中内置新人专用的提问区,知乎负责引导或聘请相关领域“强者”(老用户,专家用户)来此解答疑难。若不知道有什么好问的,系统可以展示其他新用户提的问题作为参考。 回答方面, 针对新注册(回答少 评论少 使用少的菜鸟也是)的用户,有经后台筛选出热度高,同时门槛适中的领域中的话题,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更快的产生成就感,更多的使用软件。
体验目标 :提高用户的成就体验。
围绕体验创新的思路,重新构建活动情境,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回避消极因素,并通过故事讲述出来。
情感体验目标: 兴趣体验,成就体验,亲和体验
(1)备忘录分享主流程: 打开App,从我的个人中心进入书柜页面。点击书柜最上层挂着的备忘录,在修改后感觉非常满意,很想和其他人分享一番,获得赞赏。于是点击右上角的上传,向系统申请申请推送至其他用户(可筛选用户特征)。并在此页将备忘录的可见范围调整至所有人。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 App打开>点击个人中心>进入书柜页>点击备忘录,查看备忘录的内容,做一些修改>点击右上角的上传>在上传页面设置推送范围>设置>将备忘录调整至所有人可见
(2)归纳整理次流程 :打开App,从我的个人中心进入书柜页面。所有读过的文章已经按照一领域一书本的样式被自动分类至书柜的各个层中。书柜最上层挂着本备忘录,里面有我自己总结的个人体会。看完备忘录,退回书柜页。发现现有的书本排序方式不合我意,于是长按书本开始设置,重新整理了一下。认识到自己有一些领域的知识相当薄弱(百分比显示很低),需要多多了解学习,开始搜索阅读。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 App打开>点击个人中心>进入书柜页>点击备忘录,查看备忘录的内容>退回书柜页(发现系统的排序不好)>长按设置(重新排序)>发现薄弱领域,搜索相关文章
(1)新人报到主流程: 打开App,怀着对又有什么样新人的好奇,我点进了新用户区块,选择身份老用户。系统立刻就给我推送了很多亟待解决的小问题(新手区块嘛,理解,这些问题以一问一图的形式体现),经过筛选,我发现有个新用户的问题我很感兴趣,评论、点赞数、热度不是很高,但没关系。就让我解答你的疑问吧。(知乎点get√,可以去看知乎live啦)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 App打开>点进新用户区块>点击“老用户”选项>浏览系统推送的一系列问题归纳图表>点击感兴趣的图>开始撰写回答>自动获取知乎的帮助新人奖励
(1)归纳整理主流程: 打开App,作为一个萌新,自然在首页上方标签选择“萌新用户”,系统立刻提示有许多大佬们随时准备回答我们的问题,但是暂时没什么想问的啊。。不过页面上刷新出了许多问题,点进去看看(都是最近热度很高的,且对专业知识要求不是很高,但涉及人群很广的问题,且按照用户填写的感兴趣的领域推送)正好我能回答,上!(知乎点get,就是不多)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 App打开>点进新用户区块>点击“新用户”选项>发现很多问题(热度高,且难度低,涉及广,感兴趣)>点击进入仔细查看>回答
用文字图表表达功能结构
底部模块总览:首页、想法、大学、通知、我的
1.首页:关注、推荐、热榜、视频、新用户
1.1关注:单独展示关注的人的近期回答
1.2推荐:根据浏览记录,系统自动推送的问题
1.3热榜:列举热度最高的话题
1.4视频:筛选出的有视频内容的回答
1.5新用户:可选择自己的身份,概述问题,帮助新人快速融入
2.想法:(就是微博、朋友圈0.0)
3.大学:(类似网易云课堂)
4.通知:私信,各种系统通知
5.我的:个人书柜、浏览记录、我的收藏、系统设置、反馈与帮助
5.1个人书柜:浏览过的文章以书本形式的大总结,由系统归类整理,内有备忘录
5.1.1备忘录:记录自己的收获,可以上传分享,扩展交友圈
5.2略
5.3我的收藏:收藏的回答、话题、专栏等
5.4略
5.5略
内容上:第一次某个专业课码了这么多字,从头到尾按照清晰的逻辑顺序整理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分析拆解APP的过程中,无论是寻找其核心理念还是思考其目标情感,无论是经过思考后设计用户体验/情景还是把设想以简练的语句描述出来,统统是闻所未闻,获益匪浅。(懂了,会多多尝试)
形式上:最最舒适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我们得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指标。同时老师鼓励同学上台讲解,进一步梳理自己的设想,并给予亲切耐心地指导,真的灰常感谢余老师的教导。
⑵ 如何开发一个app
从以前的大哥大被少数人才能拥有,到现在的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在感叹科技的发展时,人们对手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挑剔,一款用户体验良好的app应用自然会受到广泛欢迎,而对开发app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那么如何开发一个app让用户体验良好呢?开发app时应该注意什么,下面我们通过六个步骤来详细说明。
app开发有三种模式,定制开发、模板二次开发和免编程制作,模板二次开发和免编程制作,成本低,周期短,但开发出来,用户体验差,部分功能可能会受到限制,无法修改成客户心里预期的样子,一般像没有实力的开发团队或公司知道客户不懂技术层面,就来忽悠客户,您可要谨慎了。
按需求定制开发,这种模式相信大家不再陌生了,虽然过程经历长些,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1、首先客户需要明确自己企业和产品所针对的目标用户群体,通过app想要实现什么目的或解决什么问题,app本身需要哪些功能,最好建立文档,这样在和产品经理沟通时,能提高效率,思路更清晰。
2、评估需求,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列出需求文档,需要技术人员参与对需求的实现进行评估,包括实现的难易程度,开发成本的计算,需求文档确认后,对后期编程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3、产品原型UI设计,设计部门根据需求文档说明设计出UI原型,并对各个功能细节作出效果UE,最终由产品经理和客户进行确认或调整。
4、开发团队根据原型进行分配任务,开始敲代码,这个阶段是耗时最久的,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接口对接-第三方接入-定期项目会议沟通和管控项目开展-开发预算审计。
5、.测试阶段:项目开发完成后,由测试专员针对APP进行多机型测试,测试内容包括:APP内容测试、APP性能测试、APP功能测试、APP视觉测试、对于BUG调试修复。测试合格,确认没有BUG后与客户进行沟通,开始走验收流程。
5、测试,工程开发完后,由测试工程师对app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内容测试、BUG调试纠正等。最后交付客户确认。
6、源码交付客户,上线,发布到各大应用平台,后期还需要维护,企业本身可以招聘专业人员进行维护或托管外包公司都可以。
小结:从零开始,一层层敲代码完成,过程繁琐,但结果圆满,成本根据app的实现难易来决定的,虽然成本高昂但用户体验良好,能赢得市场的先机,比其他方式更安全,更稳定。
⑶ 怎么做一个答题app内容自己弄
易语言可以做电脑版的,易安卓可以做安卓版的,苹果版的呢,你就得用Macbook做啦
⑷ 如何开发一个App
具体如下:
第一种方式:Native开发Native App指的是通过Android或iOS官方推出的编程工具制作开发,目前市场上的App大多数都是原生开发。
原生开发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势:App可实现的功能多样、丰富,App的性能好,用户体验非常好,加载速度快,样式多样,不用联网也能实现部分功能。
第二种方式:Web开发目前的Web App,就类似于把程序、内容做成一个网页,把一个浏览器挂在服务器上。这样说虽然不太精准,但大体上就是这样的。因为类似于网页,所以Android和iOS双版本开发非常简单,开发成本低,app开发周期短。
缺点就是App的功能非常有限,页面访问速度慢、操作体验差,如果内容过多,手机非常容易卡死。
第三方式:傻瓜式APP开发制作正是因为上面两种App开发的各有优劣势,再加上SaaS化商业模式的潮流,傻瓜式app制作平台兴起。
通过以“应用公园”为代表的app制作平台,你不用请外包、不需要掌握专业的开发知识,自己就能快速制作原生手机App,周期比Web式更短,成本对比传统开发可节省90%以上。
⑸ 手机app怎样制作问卷调查问卷
手机制作调查问卷可以使用问卷网APP,问卷网调查问卷可开通用户关注公众号之后才能答题功能,让你的微信公众号快速涨粉。如果有已经编辑好的问卷文档,只需要复制黏贴即可快速生成一份电子问卷,非常便捷。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 到手机应用商店搜索“问卷网”APP,然后点击下载。
2、 下载安装好问卷网APP后,打开APP点击底部的“+”,然后选择空白创建,也可以选择复制项目,或者导入文本。
3、 选择创建空白项目后,输入调查问卷的题目,然后点击右上角的创建。
4、 点击创建之后,输入选项,还可以输入图片,或者设置问卷的外观。
5、 设置好之后生成问卷,问卷发布后,获取了问卷的链接地址和二维码,决定通过短信、邮件、社交网站等方式邀请用户进行答题。
⑹ 我想自己做一款答题类app,只在自己公司内部使用,方便考核。请问该怎么做有没有傻瓜软件
做一款答题类app,只在自己公司内部使用,方便考核
如今,不少企业都想拥有属于自己企业或产品的手机APP,但其中最困扰企业主的问题就是:开发一款手机APP到底需要多少钱?
简单点来说,要视手机APP的需求及质量而言,价位一般在几千到十几万左右,更高端的价格更高。
四、APP开发公司的所在地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实力的APP开发公司,在不同的城市也会导致APP的成本费用高一些,如在北京、深圳和上海等地的开发公司开发成本费用就会比较高,因为当地开发人员的薪资和其他支出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