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我国现今的什么地方
《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市。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着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
游人到火焰山,还能看到唐僧路过时的栓马桩—一柱凌空的山石还屹立在胜金口内;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则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拴马桩东,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称八戒石;一边看着奇景,一边说起孙猴子借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变得兴趣盎然。
话说唐三藏西天取经路阻火焰山,遇一长者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
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时便遭遇这一段对话,从此引出了铁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1)火焰山在哪里扩展阅读
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印支—早燕山运动时期,改造定型于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由吐鲁番向东去鄯善的路段中,有百多公里蜿蜓起伏的红色山峰.这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千米,南北宽7 ~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轻褶皱低山.最高峰位于胜金口附近。
海拔851米.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雄浑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冲刷,山坡上布满道道冲沟.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盛夏,在灼热阳光照射下。
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热气流不断上升,红色砂岩熠熠发光,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故名火焰山.这里是中国最炎热的区域,夏季气温高达摄氏四十七度,据说山顶气温可达摄氏八十度.
❷ 火焰山在哪
火焰山则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西游记》中夸张地称之为“八百里火焰”,挡住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道路。其实,火焰山是一座普通的山,东西绵延100公里,高400—500米;山体主要由红色砂岩构成。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夏季时,火焰山表面温度高达80℃以上,阳光照射在红色山岩上,红光闪烁,好像烈焰飞腾,所以得名。再加上山石风化,形状奇异,人行其间,好像进入一个童话世界,因此被选入《西游记》故事中。
❸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在哪里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书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由红色砂岩构成,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至吐鲁番桃儿沟,形成一条赤色巨龙,东西走向,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
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
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七月流火,红日当头,地气蒸腾,焰云缭绕,赭红色的山体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度以上。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山腹中尚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葡萄沟、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在这些沟谷中,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
明人吴承恩着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炙人口,名闻天下。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了一座奇山。
《西游记》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文字显系夸张,但高温和寸草不生这些基本特征,与火焰山实际情况完全符合,不是凭空臆造的。
❹ 火焰山在哪里
火焰山
火焰山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书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由红色砂岩构成,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至吐鲁番桃儿沟,形成一条赤色巨龙,东西走向,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
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
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七月流火,红日当头,地气蒸腾,焰云缭绕,赭红色的山体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度以上。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山腹中尚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葡萄沟、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在这些沟谷中,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
明人吴承恩着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炙人口,名闻天下。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了一座奇山。
《西游记》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文字显系夸张,但高温和寸草不生这些基本特征,与火焰山实际情况完全符合,不是凭空臆造的。
对于此山的形成有个生动的传说:古时候,天山有一条恶龙经常吃童男童女。一位叫哈拉和卓的青年决心降伏恶龙。他手执宝剑,与恶龙激战3天3夜,终于腰斩了恶龙,并把恶龙斩成10截。死龙不再颤动,变成一座红山,被斩开处变成了山中的峡谷。其实,火焰山形成千5000万年前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时期。由于地壳横向褶皱运动而形成一系列的背斜构造。火焰山地处“丝绸之路”北道上,至今留存许多文化古迹。
❺ 火焰山位于哪里
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书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由红色砂岩构成。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东西走向,长98公里,宽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每当盛夏,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气流滚滚上升,赭红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
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虽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中的许多沟谷绿荫蔽日,溪涧潺潺,是火洲中的“花果坞”,着名的葡萄沟就在这里。由于火焰山本身具有独特的地貌,再加上《西游记》里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闻名天下。
火焰山形成于喜玛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它的北部海拔5000米以上的天山雪峰一年四季白雪皑皑。山南盆地中的艾丁湖则低于海平面155米。夏天,盆地内吸收的太阳能久聚不散,加上干燥少雨,气温居高不下,真是名副其实的火焰山。火焰山的气温在45℃以上,地表温度更是达到80℃以上。这里号称是“全国最热的地方”。
❻ 火焰山在哪
在新疆吐鲁番市。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着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2018年4月13日,火焰山景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6)火焰山在哪里扩展阅读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摄氏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
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
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9℃,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❼ 火焰山位于哪里
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整个山体,全部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些砂岩和页岩是距今约1.7亿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早白垩世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那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雨水淋漓,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这些堆积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曲隆起,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吐鲁番盆地中,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
火焰山与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戈壁滩相映对照,红色的山体分外醒目。每当盛夏,晴空万里,气温奇高,灼人的阳光照射在山势奇特的红色岩石上,红光闪耀,热焰蒸腾,就像燃烧着熊熊烈火一样。
❽ 火焰山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在新疆鄯善县西南和吐鲁番之间
❾ 火焰山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火焰山 位置 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 特色 整座山体青红如火焰,方圆几百里,寸草不生。 代表景观 吐峪沟大峡谷。 火焰山 火焰山是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尔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❿ 火焰山在哪里
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北缘,古书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火焰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千米,最宽处达10千米,一般高度在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火焰山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缭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地质学家经研究发现: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
火焰山自东而西,横亘在吐鲁番盆地中部,为天山支脉之一。亿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在烈日照耀下,赤褐砂岩闪闪发光,炽热气流滚滚上升,云烟缭绕,犹如大火烈焰腾腾燃烧,这就是“火焰山”名称的由来。
火焰山深居内陆,湿润气流鞭长莫及难以进入,云雨稀少,十分干燥,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少,到达地面热量多;地面又无水分供蒸发,热量支出少,地温升得很高;而大地又把能量源源不断地传给大气。加上火焰山地处闭塞低洼的吐鲁番盆地中部,一方面阳光辐射积聚的热量不易散失;另一方面沿着群山下沉的气流送来阵阵热风,由于焚风效应,更加剧了增温作用,以上种种,使这里形成名副其实的“火洲”。
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火焰山山腹中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而这些沟谷中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其中最着名的要数吐峪沟大峡谷了。吐峪沟大峡谷位于鄯善县境内火焰山中段,北起苏巴什村,南到麻扎村,两村间的峡谷长约12.5千米,大峡谷面积约为12平方千米。南北两端有简易的盘山公路相连通。南谷口西南距高昌古城13千米,位置优越。吐峪沟大峡谷内有火焰山的最高峰。吐峪沟大峡谷的东西两峰,素有“天然火墙”之称,温度最高时可达60℃。
吐峪沟大峡谷浓缩了火焰山景观的精华。沟谷两岸山体本是赭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便显得五彩缤纷,且色彩浓淡随天气阴晴雨雾而变幻万千。山涧小溪斗折蛇行向南流去,漫步谷底,溪流清澈。仰望千姿百态的五彩奇石,红、黄、褐、绿、黑等多种色彩杂陈于眼前。吐峪沟峡谷山体之奇、山岩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其他峡谷所少有,称之为“火焰山中最壮美的峡谷”。
吐峪沟大峡谷底部的土壤呈黄红色。穿谷而过的天山雪水将黄红色的土壤冲出南谷口,在峡谷南端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这种土壤最适宜培植无核白葡萄,所以葡萄最早落户中国正是在吐峪沟。这里是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的故乡,也是无核白葡萄的出口基地之一。这里出产的无核白葡萄颗粒最大、甜味最浓,素有“葡萄中的珍品”之美誉。
葡萄沟也是风景秀丽、瓜果飘香的沟谷之一。葡萄沟位于火焰山西端,沟中铺绿叠翠,景色秀丽,别有洞天,同火焰山光秃秃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照。葡萄沟内,两山夹峙,形成坡洼沟谷,中有湍急溪流。沟长8000米,宽500米,其间布满了果园和葡萄园。这里世代居住着维、回、汉等民族的果农,主要种植着名的无核白葡萄和马奶子葡萄,还有玫瑰红、喀什哈尔、比夫干、黑葡萄、琐琐葡萄等优良葡萄品种。沟中的无核白葡萄晶莹如玉,堪称天下最甜的葡萄。葡萄沟的崖壁中渗出泉水,汇而成池,池水清澈。漫步于此地,令人有不知身在炎炎火焰山中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