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云存储的发展历程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衍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
各类云存储图册(2张)
云存储的概念与云计算类似,它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并节约存储空间[1]。如果这样解释还是难以理解,那我们可以借用广域网和互联网的结构来解释云存储。
云状的网络结构
相信大家对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都已经非常了解了。在常见的局域网系统中,我们为了能更好地使用局域网,一般来讲,使用者需要非常清楚地知道网络中每一个软硬件的型号和配置,比如采用什么型号交换机,有多少个端口,采用了什么路由器和防火墙,分别是如何设置的。系统中有多少个服务器,分别安装了什么操作系统和软件。各设备之间采用什么类型的连接线缆,分配了什么 xml:lang=IP地址和子网掩码。
但当我们使用广域网和互联网时,我们只需要知道是什么样的接入网和用户名、密码就可以连接到广域网和互联网,并不需要知道广域网和互联网中到底有多少台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服务器,不需要知道数据是通过什么样的路由到达我们的电脑,也不需要知道网络中的服务器分别安装了什么软件,更不需要知道网络中各设备之间采用了什么样的连接线缆和端口。广域网和互联网对于具体的使用者是完全透明的,我们经常用一个云状的图形来表示广域网和互联网,如下图:
虽然这个云图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服务器,但对具体的广域网、互联网用户来讲,这些都是不需要知道的。这个云状图形代表的是广域网和互联网带给大家的互联互通的网络服务,无论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一个网络接入线缆和一个用户、密码,就可以接入广域网和互联网,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服务。
参考云状的网络结构,创建一个新型的云状结构的存储系统系统,这个存储系统由多个存储设备组成,通过集群功能、分布式文件系统或类似网格计算等功能联合起来协同工作,并通过一定的应用软件或应用接口,对用户提供一定类型的存储服务和访问服务。
当我们使用某一个独立的存储设备时,我们必须非常清楚这个存储设备是什么型号,什么接口和传输协议,必须清楚地知道存储系统中有多少块磁盘,分别是什么型号、多大容量,必须清楚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采用什么样的连接线缆。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我们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备份系统和容灾系统。除此之外,对存储设备进行定期地状态监控、维护、软硬件更新和升级也是必须的。如果采用云存储,那么上面所提到的一切对使用者来讲都不需要了。云状存储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对使用者来讲都是完全透明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经过授权的使用者都可以通过一根接入线缆与云存储连接,对云存储进行数据访问。
希望对您有用
Ⅱ 世界上第一个云服务器是谷歌吗
是亚马逊。在2006年3月,亚马逊(Amazon)推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服务,比谷歌早3个月
Ⅲ 云服务器哪家好
个人认为云服务器《网络智能云》的效果最好。
网络智能云是基于网络多年技术沉淀打造的智能云计算品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凭借先进的产品、技术和丰富的解决方案,全面赋能各行业,加速产业智能化。
网络智能云基于网络17年技术积累为公有云需求者提供稳定、高可用、可扩展的云计算服务。网络智能云App是网络智能云官方App,定位于满足资源监控、获取报警等需求,随时随地管理您的网络云资源。
云服务器发展历史
云服务器的业内名称其实叫做计算单元。所谓计算单元,就是说这个服务器只能算是一个人的大脑,相当于普通电脑的CPU,里面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你要获得更好的性能,解决办法一是升级云服务器,二是将其它耗费计算单元资源的软件部署在对应的云服务上。例如数据库有专门的云数据库服务、静态网页和图片有专门的文件存储服务。而且云服务器不是说就便宜了,相反会比一般的VPS都贵。
云服务器是云计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各类互联网用户提供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平台。平台整合了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应用三大核心要素:计算、存储、网络,面向用户提供公用化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
Ⅳ 云服务器是怎么分化出来的
用一个形象点的比喻,传统的租用服务器就相当于租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自己住;与别人合租服务器就是大家凑份子合租这套(每人一室,客厅和其他设施共用)房子;而虚拟主机就相当于把这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里放很多单人床,你只能租其中的床位。以上的比喻相信大家是很容易理解的,在这种环境下,难以避免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和干扰,即使是后来的VPS也是换汤不换药,只不过给服务器合租变相的换了一个概念,而云服务器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这种合租带来的弊端。
云服务器是不再搞N室N厅的房子来给大家独立租用或者合租,而是像宾馆一样设置不同的标准间,每个房子所有设施都是独立的,有不同规模的房型供大家选择,你甚至可以用比虚拟主机略高一点点的价格租到一台设施独立的小标间。用一句话来概括云服务器的优势,就是实现了主机租用的设施独享和弹性扩展(有钱了可以随时调整住更大的标间)。
其实传统服务器就是,给你一台电脑,要自己搭建好,拉宽带,买内存,装系统,如果想加内存,就买一条,插上去就可以,如果要改宽带,就得去运营商变更
Ⅳ 简述云计算的演进历程
IDC 发布的报告显示, 从2009 年底到2013 年底4 年的时间里,云
计算将为全球带来8000 亿美元的新业务收人, 为中国带来超过11050
亿元的新业务收入。同时,东方策略团队预计,到2015 年,我国云计算产
业链规模将达7500 亿至1 万亿元,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有
望达到15%以上。基于此,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共同参与的
《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进入起草阶段,其中云计算产业将
被明确为未来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角。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多项扶持政
策的陆续出台,云计算近万亿元的市场空间将徐徐开启,云计算也必将
成为21 世纪IT 业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Ⅵ 云服务器是谁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个云服务器是亚马逊。
在2006年3月,亚马逊(Amazon)推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服务,比谷歌早3个月。
云服务器的业内名称其实叫做计算单元。所谓计算单元,就是说这个服务器只能算是一个人的大脑,相当于普通电脑的CPU,里面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优势
云计算服务器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用户与高端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服务,这一用户群体庞大,且对互联网主机应用的需求日益增加。该用户群体具备如下特征:业务以主机租用与虚拟专用服务器为主,部分采用托管服务,且规模较大。
注重短期投资回报率,对产品的性价比要求较高;个性化需求强,倾向于全价值链、傻瓜型产品 。用户在采用传统的服务器时,由于成本、运营商选择等诸多因素,不得不面对各种棘手的问题,而弹性的云计算服务器的推出。
Ⅶ 云服务器的发展历史
云服务器的业内名称其实叫做计算单元。所谓计算单元,就是说这个服务器只能算是一个人的大脑,相当于普通电脑的CPU,里面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你要获得更好的性能,解决办法一是升级云服务器,二是将其它耗费计算单元资源的软件部署在对应的云服务上。例如数据库有专门的云数据库服务、静态网页和图片有专门的文件存储服务。
而且云服务器不是说就便宜了,相反会比一般的VPS都贵。为什么?因为它相对于来说,扩展比较方便。云服务器是网站做大了、有很高收入的时候一个不错的选择。
云服务器是云计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各类互联网用户提供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平台。平台整合了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应用三大核心要素:计算、存储、网络,面向用户提供公用化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
云服务器服务包括两个核心产品: 面向中小企业用户与高端用户的云服务器租用服务; 面向大中型互联网用户的弹性计算平台服务。 云服务器平台的每个集群节点被部署在互联网的骨干数据中心,可独立提供计算、存储、在线备份、托管、带宽等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
集群节点由以下硬件构成:
管理服务器:采取双机热备的方式,对整个节点的所有计算服务器、共享存储、网络进行管理,同时对外提供管理整个节点的API。
管理服务器上提供:
管理服务(管理节点的计算服务器,对外提供管理接口)、DHCP 服务(为计算服务器的网络启动分配管理网段的IP)、tftp 服务(为计算服务器的网络启动提供远程启动映象)、nbd 服务(为计算服务器提供网络块设备服务)。管理服务器上还会运行一个数据采集程序,他定时将各种性能数据采集下来并发送到中央的数据采集服务器上存储服务器群:存储服务器可以是ISCSI 或内置存储容量比较大的x86服务器,通过 集群文件系统组成一个统一的存储池,为节点内的虚拟机提供逻辑磁盘存储、非结构数据存储以及整合备份服务。
计算服务器群:计算服务器是高配置的八核以上服务器,计算服务器无需安装操作系统,但必须具备网络引导功能,其上运行一个Linux微内核、云计算机软件、一个与管理服务器进行通讯的Agent
交换机:按不同功能和节点性能要求配备多个三层交换机,分别负责管理网段、公网交换网段、内部交换网段、存储网段等
Ⅷ 腾讯云的发展历程
1999 年-2010 年
在QQ、QQ 空间等王牌产品高速发展中,历经海量服务考验,积累了丰富的云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能力,腾讯云雏形初具。 2010 年2 月-2013 年9 月
专注为腾讯开放平台上的创业者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底层的架构,解除后顾之忧,成就创业梦想。
2010 年02 月:腾讯开放平台接入首批应用,腾讯云正式对外提供云服务(包括CDN 等);
2010 年12 月:云服务器、云监控上线、华南区(广州)数据中心开放;
2011 年02 月:云数据库、NoSQL 高速存储上线;
2011 年12 月:Web 弹性引擎上线;
2012 年12 月:腾讯开放平台的第三方开发者累计收益总额超过50 亿元,腾讯云在互联网开发者中赢得良好口碑;
2013 年05 月:腾讯云分析(MTA)上线;
2013 年06 月:云拨测上线。 2013 年9 月至今
腾讯云全面开放,所有用户都有机会使用腾讯的云服务,借助云计算加速成功之路;
2013 年09 月:腾讯云(yun.qq.com)面向全社会开放、云安全上线;
2013 年10 月:负载均衡、对象存储服务上线、移动加速服务“追风”上线
2013 年12 月:腾讯云自主研发的革命性虚拟化平台Vstation 上线
2014 年02 月:关键因子上线
2014 年03 月:亿元扶持计划上线、腾讯Open Data(TOD)上线、推出密钥登录方案
2014 年04 月:华东区(上海)数据中心开放、DDoS 分布式防护系统“大禹”上线
2014 年05 月:移动推送平台“信鸽”上线、云安全认证上线
2014 年06 月: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成立、香港数据中心开放、应用安全服务“应用加固”上线、
2014 年07 月:获工信部首批“可信云服务认证”、移动解决方案获“2013-2014 年移动应用云”大奖、网站安全防护(WAF)功能上线
2014 年08 月:深度整合DNSPod 的域名解析服务、与ISP 深度合作推出DDoS 智能防护服务、移动推送平台“信鸽”最高同时在线设备超过5000 万,日推送量突破5 亿
2014 年09 月:“蓝鲸”游戏运维平台上线、“安全API”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