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搭建分布式服务器
如何搭建分布式网站服务器,比如我有3台服务器ABC,需要搭建分布式服务。也就需要建立IIS 还由DNS WIN 服务器的 还有更改主机名 很麻烦的,这个需要专业的IT人员来操作的。
以下资料作为参考:
DNS轮循
首先介绍一个DNS系统:传统的DNS解析都是一个域名对应一个IP地址,但是通过DNS轮循技术(负载平衡技术)可以做到一个域名对应到多个IP 上. 这样大家难免就会问,这个技术有什么用呢?
DNS轮循是指将相同的域名解释到不同的IP,随机使用其中某台主机的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智能的调整网站的访问量到不同服务器上,减轻网站服务器的压力,实现负载匀衡;如果您感觉到单一的主机已经不堪负载你网站日益增长的访问,那么建议您采用我们的DNS轮循技术。
DNS轮循系统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设置N台主机作为WEB服务器。目前已有越来多大型的WEB服务器使用DNS轮循来实现负载均衡,服务的分布规划更便捷,扩展性更好,从而提高了网站的稳定性和访问效率,那些大量数据文件请求的客户也得到了更快的响应。
DNS轮循还将给您的网站提供这样的改进,诸如您的网站的数据使用量一直处于不断的增长当中,当达到服务器资源运行瓶颈的情况
下,由于采用了DNS轮循技术,您只需要增加服务器数量就可以平滑升级,而且偶然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造成的损失得以避免,7×24小时可靠性的持续的运行
成为可能。
如果您真的希望自己的网站能够一直稳定的在线运行,尽量的减少宕机的比率,那么除了采用比较好的网站空间技术支持之外,还可以采用时代互联域名的DNS轮循功能来实现网站的永久在线负载平衡
负载均衡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
他服务器的辅助。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独立地回应客户的请求。均衡负载
能够平均分配客户请求到服务器列阵,籍此提供快速获取重要数据,解决大量并发访问服务问题。这种群集技术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接近于大型主机的性能。
网络负载均衡的优点
第一,网络负载均衡能将传入的请求传播到多达32台服务器上,即可以使用最多32台服务器共同分担对外的网络请求服务。网络负载均衡技术保证即使是在负载很重的情况下,服务器也能做出快速响应;
第二,网络负载均衡对外只需提供一个IP地址(或域名);
第三,当网络负载均衡中的一台或几台服务器不可用时,服务不会中断。网络负载均衡自动检测到服务器不可用时,能够迅速在剩余的
服务器中重新指派客户机通讯。这项保护措施能够帮助你为关键的业务程序提供不中断的服务,并可以根据网络访问量的增加来相应地增加网络负载均衡服务器的数
量;
第四,网络负载均衡可在普通的计算机上实现。
网络负载均衡的实现过程
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网络负载均衡的应用程序包括Internet信息服务(IIS)、ISA
Server 2000防火墙与代理服务器、VPN虚拟专用网、终端服务器、Windows Media
Services(Windows视频点播、视频广播)等服务。同时,网络负载均衡有助于改善服务器的性能和可伸缩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基于
Internet客户端的需求。
网络负载均衡可以让客户端用一个逻辑Internet名称和虚拟IP地址(又称群集IP地址)访问群集,同时保留每台计算机各自的名称。下面,我们将在两台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的普通计算机上,介绍网络负载均衡的实现及应用。
这两台计算机中,一台计算机名称为A,IP地址为192.168.0.7;另一台名为B,IP地址为192.168.0.8。
规划网络负载均衡专用虚拟IP地址为192.168.0.9。当正式应用时,客户机只需要使用IP地址192.168.0.9来访问服务器,网络服务均衡
会根据每台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自动选择192.168.0.7或者192.168.0.8对外提供服务。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在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每一台计算机上,只能安装TCP/IP协议,不要安装任何其他的协议(如IPX协议或者NetBEUI协议),这可以从“网络连接属性”中查看。
第一步,分别以管理员身份登录A机和B机,打开两台机的“本地连接”属性界面,勾选“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中的“负载均衡”项并进入“属性”对话框,将IP地址都设为192.168.0.9(即负载均衡专用IP),将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
第二步,分别进入A机和B机的“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设置界面,点击“高级”按钮后,在弹出的“高级TCP/IP设置”界面中添加IP地址192.168.0.9和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
第三步,退出两台计算机的“本地连接属性”窗口,耐心等一会儿让系统完成设置。
以后,如果这两台服务器不能满足需求,可以按以上步骤添加第三台、第四台计算机到网络负载均衡系统中以满足要求。
‘贰’ 如何实现多台服务器并联
写程序分配好任务就行了,每个运行哪段?然后你决定是线程和进程什么的?最好线程进程都绑定cpu做好亲和度
‘叁’ java Web如何实现分布式 将网站分成多个功能点在多台服务器上发布!
调接口传输数据,包括用户信息都可以做各个系统间的映射。当然设计阶段就应该做到单点登录即改一端密码同步改几端这种事
‘肆’ 如何搭建分布式web服务器
太简单了,所有文件共享,session共享或者改写,然后外边就可以简单的套一层负载均衡了
负载均衡后端web服务器数量就可以随意调整了
‘伍’ 什么技术能实现多台服务器虚拟成一台服务器如何配置
可以通过安装虚拟机实现,利用vmware公司的esxi这款产品实现。
配置方法:
esxi里面自带有集群这一项功能,可将多台服务器添加到集群中来,集群建好后还可以利用里面的ha(高可用性)、drs(分布式存储调试),evc(多硬件兼容)等多种特性将多台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加入到一个资源池里,可对硬件的资源做分配。
以百分比的方式做权重,可操控这个资源池里的硬件资源分别分配多少到平台上建好的虚拟机上,可用于生产环境中。
esxi是vmware的虚拟机软件的企业版,底层系统直接安装在服务器上,无需像windows server 2008的hyper v那样依赖于windows操作系统,不用再多占用多余的硬件资源,性能非常好。
esxi简介:
ESXi专为运行虚拟机、最大限度降低配置要求和简化部署而设计。只需几分钟时间,客户便可完成从安装到运行虚拟机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下载并安装预配置虚拟设备的时候。
在VMware Virtual Appliance Marketplace 上有800多款为VMware hypervisor 创建的虚拟设备。
如今,ESXi已经实现了与Virtual Appliance Marketplace的直接整合,使用户能够即刻下载并运行虚拟设备。这为即插即用型软件的交付与安装提供了一种全新和极其简化的方式。
‘陆’ 机房内的多台服务器,是直接用网线插到核心交换机上还是..
1.
一般不这么做。
你可以加一台核心,变成双核心,
两核心之间多条链路做一个链路聚合。但一般来说,在网络设计好之后,核心层就不推荐进行扩充了。
2.
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办法,也是很多网络书籍上推荐的,
就是升级原有核心层设备。
如果照你所说,你们的核心层只有24个口,
连扩展的板卡插槽都没有,那应该不是太好的交换机。
你们的网络应用既然一直在增加,那你最好能够说服你们领导,
拨钱换一台高级设备。
‘柒’ 如何实现 一个网站多服务器,就是说如果有一台服务器挂掉,还有另一台服务器可以继续访问。
可以的。如果有多台服务器的话,可以做成集群,WEBLOGIC等都有集群功能,一台主机由于性能问题挂了,请求自动转发到另一台主机上,在平时也可以实现负载均衡以提高性能。
同意楼上的,受DDOS攻击和性能问题是不同的,受攻击的解决方案我不太清楚,不过一般都是在路由器和防火墙上做功夫,好一点的路由器都有防止DDOS的功能还有配置好防火墙。至于你的设想中出现的问题,集群是这样解决的,集群实际上是三个服务器,一个在公网有IP负责接收和转发请求,另外两个服务器类似于原来的服务器处理请求,服务器1在接收请求,通过判断将请求转发给服务器2或3,处理完再发回给1,由1返回给用户。不需要解析到2个公网。
‘捌’ linux 怎么部署分布式服务器
Zookeeper 作为一个分布式的服务框架,主要用来解决分布式集群中应用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它能提供基于类似于文件系统的目录节点树方式的数据存储,但是 Zookeeper 并不是用来专门存储数据的,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维护和监控你存储的数据的状态变化...
‘玖’ 如何用java 建立一个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架构的演进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初始阶段架构
初始阶段 的小型系统 应用程序、数据库、文件等所有的资源都在一台服务器上通俗称为LAMP
特征:
应用程序、数据库、文件等所有的资源都在一台服务器上。
描述:
通常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Linux,应用程序使用PHP开发,然后部署在Apache上,数据库使用MySQL,汇集各种免费开源软件以及一台廉价服务器就可以开始系统的发展之路了。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分离
好景不长,发现随着系统访问量的再度增加,webserver机器的压力在高峰期会上升到比较高,这个时候开始考虑增加一台webserver
特征:
应用程序、数据库、文件分别部署在独立的资源上。
描述:
数据量增加,单台服务器性能及存储空间不足,需要将应用和数据分离,并发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空间得到了很大改善。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使用缓存改善性能
特征:
数据库中访问较集中的一小部分数据存储在缓存服务器中,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降低数据库的访问压力。
描述:
系统访问特点遵循二八定律,即80%的业务访问集中在20%的数据上。
缓存分为本地缓存和远程分布式缓存,本地缓存访问速度更快但缓存数据量有限,同时存在与应用程序争用内存的情况。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使用应用服务器集群
在做完分库分表这些工作后,数据库上的压力已经降到比较低了,又开始过着每天看着访问量暴增的幸福生活了,突然有一天,发现系统的访问又开始有变慢的趋势了,这个时候首先查看数据库,压力一切正常,之后查看webserver,发现apache阻塞了很多的请求,而应用服务器对每个请求也是比较快的,看来 是请求数太高导致需要排队等待,响应速度变慢
特征:
多台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同时向外部提供服务,解决单台服务器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上限的问题。
描述:
使用集群是系统解决高并发、海量数据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向集群中追加资源,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使得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不再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数据库读写分离
享受了一段时间的系统访问量高速增长的幸福后,发现系统又开始变慢了,这次又是什么状况呢,经过查找,发现数据库写入、更新的这些操作的部分数据库连接的资源竞争非常激烈,导致了系统变慢
特征:
多台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同时向外部提供服务,解决单台服务器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上限的问题。
描述:
使用集群是系统解决高并发、海量数据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向集群中追加资源,使得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不在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反向代理和CDN加速
特征:
采用CDN和反向代理加快系统的 访问速度。
描述:
为了应付复杂的网络环境和不同地区用户的访问,通过CDN和反向代理加快用户访问的速度,同时减轻后端服务器的负载压力。CDN与反向代理的基本原理都是缓存。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
随着系统的不断运行,数据量开始大幅度增长,这个时候发现分库后查询仍然会有些慢,于是按照分库的思想开始做分表的工作
特征:
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文件系统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
描述:
任何强大的单一服务器都满足不了大型系统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数据库读写分离随着业务的发展最终也将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及分布式文件系统来支撑。
分布式数据库是系统数据库拆分的最后方法,只有在单表数据规模非常庞大的时候才使用,更常用的数据库拆分手段是业务分库,将不同的业务数据库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使用NoSQL和搜索引擎
特征:
系统引入NoSQL数据库及搜索引擎。
描述:
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对数据存储和检索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系统需要采用一些非关系型数据库如NoSQL和分数据库查询技术如搜索引擎。应用服务器通过统一数据访问模块访问各种数据,减轻应用程序管理诸多数据源的麻烦。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业务拆分
特征:
系统上按照业务进行拆分改造,应用服务器按照业务区分进行分别部署。
描述: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场景,通常使用分而治之的手段将整个系统业务分成不同的产品线,应用之间通过超链接建立关系,也可以通过消息队列进行数据分发,当然更多的还是通过访问同一个数据存储系统来构成一个关联的完整系统。
纵向拆分:
将一个大应用拆分为多个小应用,如果新业务较为独立,那么就直接将其设计部署为一个独立的Web应用系统
纵向拆分相对较为简单,通过梳理业务,将较少相关的业务剥离即可。
横向拆分:将复用的业务拆分出来,独立部署为分布式服务,新增业务只需要调用这些分布式服务
横向拆分需要识别可复用的业务,设计服务接口,规范服务依赖关系。
系统架构演化历程-分布式服务
特征:
公共的应用模块被提取出来,部署在分布式服务器上供应用服务器调用。
描述:
随着业务越拆越小,应用系统整体复杂程度呈指数级上升,由于所有应用要和所有数据库系统连接,最终导致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拒绝服务。
Q:分布式服务应用会面临哪些问题?
A:
(1) 当服务越来越多时,服务URL配置管理变得非常困难,F5硬件负载均衡器的单点压力也越来越大。
(2) 当进一步发展,服务间依赖关系变得错踪复杂,甚至分不清哪个应用要在哪个应用之前启动,架构师都不能完整的描述应用的架构关系。
(3) 接着,服务的调用量越来越大,服务的容量问题就暴露出来,这个服务需要多少机器支撑?什么时候该加机器?
(4) 服务多了,沟通成本也开始上升,调某个服务失败该找谁?服务的参数都有什么约定?
(5) 一个服务有多个业务消费者,如何确保服务质量?
(6) 随着服务的不停升级,总有些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比如cache写错了导致内存溢出,故障不可避免,每次核心服务一挂,影响一大片,人心慌慌,如何控制故障的影响面?服务是否可以功能降级?或者资源劣化?
Java分布式应用技术基础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消息队列架构
消息对列通过消息对象分解系统耦合性,不同子系统处理同一个消息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消息队列原理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服务框架架构
服务框架通过接口分解系统耦合性,不同子系统通过相同的接口描述进行服务启用
服务框架是一个点对点模型
服务框架面向同构系统
适合:移动应用、互联网应用、外部系统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服务框架原理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服务总线架构
服务总线同服务框架一样,均是通过接口分解系统耦合性,不同子系统通过相同的接口描述进行服务启用
服务总线是一个总线式的模型
服务总线面向同构、异构系统
适合:内部系统
分布式服务下的关键技术:服务总线原理
分布式架构下系统间交互的5种通信模式
request/response模式(同步模式):客户端发起请求一直阻塞到服务端返回请求为止。
Callback(异步模式):客户端发送一个RPC请求给服务器,服务端处理后再发送一个消息给消息发送端提供的callback端点,此类情况非常合适以下场景:A组件发送RPC请求给B,B处理完成后,需要通知A组件做后续处理。
Future模式:客户端发送完请求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返回一个包含消息结果的Future对象。客户端需要使用返回结果时,使用Future对象的.get(),如果此时没有结果返回的话,会一直阻塞到有结果返回为止。
Oneway模式:客户端调用完继续执行,不管接收端是否成功。
Reliable模式:为保证通信可靠,将借助于消息中心来实现消息的可靠送达,请求将做持久化存储,在接收方在线时做送达,并由消息中心保证异常重试。
五种通信模式的实现方式-同步点对点服务模式
五种通信模式的实现方式-异步点对点消息模式1
五种通信模式的实现方式-异步点对点消息模式2
五种通信模式的实现方式-异步广播消息模式
分布式架构下的服务治理
服务治理是服务框架/服务总线的核心功能。所谓服务治理,是指服务的提供方和消费方达成一致的约定,保证服务的高质量。服务治理功能可以解决将某些特定流量引入某一批机器,以及限制某些非法消费者的恶意访问,并在提供者处理量达到一定程度是,拒绝接受新的访问。
基于服务框架Dubbo的服务治理-服务管理
可以知道你的系统,对外提供了多少服务,可以对服务进行升级、降级、停用、权重调整等操作
可以知道你提供的服务,谁在使用,因业务需求,可以对该消费者实施屏蔽、停用等操作
基于服务框架Dubbo的服务治理-服务监控
可以统计服务的每秒请求数、平均响应时间、调用量、峰值时间等,作为服务集群规划、性能调优的参考指标。
基于服务框架Dubbo的服务治理-服务路由
基于服务框架Dubbo的服务治理-服务保护
基于服务总线OSB的服务治理-功能介绍
基于服务总线OSB的服务治理
Q:Dubbo到底是神马?
A:
淘宝开源的高性能和透明化的RPC远程调用服务框架
SOA服务治理方案
Q:Dubbo原理是?
A:
-结束-
‘拾’ 多台服务器如何做网络负载均衡
1:找分区或目录同步软件,某台服务器改动了自动把修改应用到别的服务器,比如红旗的HA。
2:换种建服务器的思路,后台用一台独立的服务器做数据库和文件服务器,用来存放数据库和上传的文件,另外的做负载均衡运行服务器,把不需要变动的网页程序放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