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服务器的数据备份方法有哪些
备份服务器的数据,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备份,但是大部分都选择备份软件来进行自动备份。适用于服务器备份的软件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备份方式,可以分为:定时备份、实时备份、CDP持续数据保护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根据不同的备份方法,可以分为:全量备份、差异备份、增量备份等,备份软件可以支持一种或者几种备份方法(和力记易的备份软件可以支持全量、差异和增量备份)。
从实际应用而言,服务器的数据备份可以分为数据级灾备方案和应用级容灾方案两种。数据级方案以数据备份为主,旨在保护数据,防范数据丢失;应用级方案在数据备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业务连续性范畴,尤其是医院等对业务连续要求较高的单位,服务器的数据备份都是选择应用级的方案。
❷ 服务器硬盘为什么要存储备份
存储备份(也称为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一切容灾系统的建立都是以数据备份为基础的。而建立容灾系统的最终目的不是备份,而是快速恢复数据。
存储备份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离线备份(Offline),如LAN-free、Server-free,即把存储服务器中的数据备份到磁带库中。采用这种备份方式,数据恢复的时间要比在线方式长,但它的投资较小,只要有存储备份设备和存储备份软件即可;另一种是在线备份(on-line),如数据复制。
❸ 服务器保存备份数据的三种方式有哪些
D2T (Disk to Tape)方式是传统保存备份数据方式,基本数据流程为:备份服务器按照既定策略,在相应时间发出控制命令,将生产服务器主盘的数据通过LAN或SAN备份到磁带机或磁带库中。 随着磁带机及磁带技术的发展,磁带机的读/写速度及磁带容量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磁带机及磁带是机械设备,其固有的上载、定位、下载、顺序读/写等特性,决定了当用户数量大、备份主机数目较多时,备份或恢复速度仍然较慢,尤其对大数据量的恢复。 2. D2D保存备份数据方式 随着基于SATA磁盘技术的戍熟及价格的下降, D2D (Disk to Disk)方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基本数据流程为:备份服务器按照既定策略,在相应时间发出控制命令,将生产服务器主盘的数据通过LAN或SAN备份到相应的磁盘设备中。 3. D2D2T保存备份数据方式 D2D2T (Disk to Disk to Tape)方式结合了传统磁带的离线管理和磁盘高速备份恢复的特性,基本数据流程为:备份服务器按照既定策略,在相应时间发出控制命令,将生产服务器主盘的数据通过LAN或SAN备份到相应的磁盘设备中。 由相应生产主机或备份服务器(依备份架构而定)在既定时间自动将保存在备份磁盘中的数据复制到磁带库中。同时,缩短磁盘中相应备份数据的保存备份数据周期,从而可以将其覆盖新的备份数据,释放了备份磁盘的空间。
❹ 服务器数据备份软件
服务器的数据备份软件有 Veeam
Veeam_ Backup & Replication v11 能够为成长型企业提供出色的现代数据保护,包括最新 V11A 版本中一些卓越的新型云和安全功能。无论您是希望从 AWS、Azure 和 Google Cloud 中获得非常灵活的混合云功能,还是希望获得强大的勒索软件防护和恢复选项,Veeam 都将随时为您服务!Veeam 将强化的不可变存储选项、可靠的云原生备份选项、连续数据保护以及其他更多功能整合到了一个平台上!
❺ 什么叫热备份,冷备份
热备份是在数据库运行的情况下,采用archivelog mode方式备份数据库的方法。即热备份是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的备份。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冷备份而且又有热备份文件,在发生问题时,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料恢复更多的信息。热备份要求数据库在Archivelog()方式下操作,并需要大量的档案空间。一旦数据库运行在archivelog状态下,就可以做备份了。
冷备份(cold backup),也被称为离线备份,是指在关闭数据库并且数据库不能更新的状况下进行的数据库完整备份。并可对数据进行指定恢复。
冷备份发生在数据库已经正常关闭的情况下,当正常关闭时会提供给我们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冷备份是将关键性文件拷贝到另外的位置的一种说法。对于备份Oracle信息而言,冷备份是最快和最安全的方法。
(5)服务器数据备份叫什么扩展阅读:
一、热备份的优点:
1、可在表空间或数据库文件级备份,备份的时间短。
2、备份时数据库仍可使用。
3、可达到秒级恢复(恢复到某一时间点上)。
4、可对几乎所有数据库实体做恢复
5、恢复是快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数据库仍工作时恢复。
二、热备份的不足之处:
1、不能出错,否则后果严重
2、若热备份不成功,所得结果不可用于时间点的恢复
3、因难于维护,所以要特别仔细小心,不允许“以失败告终”。
三、冷备份的优点:
1、 是非常快速的备份方法(只需拷文件)
2、 容易归档(简单拷贝即可)
3、 容易恢复到某个时间点上(只需将文件再拷贝回去)
4、 能与归档方法相结合,做数据库“最佳状态”的恢复。
5、 低度维护,高度安全。
四、冷备份的不足:
1、 单独使用时,只能提供到“某一时间点上”的恢复。
2、 再实施备份的全过程中,数据库必须要作备份而不能作其他工作。也就是说,在冷备份过程中,数据库必须是关闭状态。
3、 若磁盘空间有限,只能拷贝到磁带等其他外部存储设备上,速度会很慢。
4、 不能按表或按用户恢复。
如果可能的话(主要看效率),应将信息备份到磁盘上,然后启动数据库(使用户可以工作)并将备份的信息拷贝到磁带上(拷贝的同时,数据库也可以工作)。
❻ 服务器备份指什么
主机是备份网站和数据库,偶尔有一些其他重要数据
你可以使用护卫神·好备份专业版,这个软件是专门服务器备份用途的,非常简单
❼ 数据备份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顾名思义,就是将数据以某种方式加以保留,以便在系统遭受破坏或其他特定情况下,重新加以利用的一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为自己家的房门多配几把钥匙,为自己的爱车
准备一个备胎,这些都是备份思想的体现。
数据备份的根本目的,是重新利用,这也就是说,备份工作的核心是恢复,一个无法恢复的备份,对任何系统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在实际情况中,厂商或集成商更多的是向用户吹嘘,自己的产品在备份过程中如何的巧妙。然而,作为最终用户,一定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能够安全、方便而又高效的恢复数据,才是备份系统的真正生命所在。也许很多人会以为,既然备份系统已经把需要的数据备份下来了,恢复应该不成什么问题。这就大错而特错了,事实上,无论是在金融电信行业的数据中心,还是在普通的桌面级系统中,备份数据无法恢复,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就在日前,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级电信运营商还糟此劫难,系统数据遗失殆尽,该运营商的声誉和众多用户的利益都受到了重大损害。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之一,就是一个全球知名的备份软件厂商,因为其提供的备份产品没能正常恢复系统数据。
当然,在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数据备份工作毕竟算是系统的一个“额外负担”,或多或少的会给正常业务系统带来一定性能和功能上的影响。所以,架设数据备份系统时,如何尽量减少这种“额外负担”,从而更充分的保证系统正常业务的高效运行,也是数据备份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一个相当规模的系统来说,完全自动化的进行备份工作是对备份系统的一个基本要求。除此以外,CPU占用、磁盘空间占用、网络带宽占用、单位数据量的备份时间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考察的方面。千万不可小觑备份系统给应用系统带来的影响和对系统的资源占用,在实际环境中,一个备份作业运行起来,可能会占用掉一个中档小型机服务器CPU资源的60%!而一个未经妥善处理的备份日志文件,可能会占用源数据量30%的磁盘空间!这些数字都是来源于完全真是的实际环境,而且属于普遍现象,由此可见,备份系统的选择和优化工作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选择的原则也并不复杂,一个好的备份系统,应该能够以很低的系统资源占用率和很少的网络带宽,来进行自动而高速度的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作为存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存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对一个完整的IT系统而言,备份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意义不仅在于防范意外事件的破坏,而且还是历史数据保存归档的最佳方式。换言之,即便系统正常工作,没有任何数据丢失或破坏发生,备份工作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D?D为我们进行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以及重要信息归档保存提供了可能。
简单的说,一份数据备份的作用,不仅仅像房门的备用钥匙一样,当原来的钥匙丢失或损坏了,才能派上用场。有时候,数据备份的作用,更像是我们为了留住美好时光而拍摄的照片,把暂时的状态永久的保存了下来,供我们分析和研究。当然我们不可能凭借一张儿时的照片就回到从前,在这一点上,数据备份就更显神奇,一个存储系统乃至整个网络系统,完全可以回到过去的某个时间状态,或者重新“克隆”一个指定时间状态的系统,只要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数据备份。
还有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数据备份更多的是指数据从在线状态,剥离到离线状态的过程,这与服务器高可用集群技术以及远程容灾技术,在本质上有所区别。虽然从目的上讲,这些技术都是为了消除或减弱意外事件给系统带来的影响,但是,由于其侧重的方向不同,实现的手段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集群和容灾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可用性,也就是说,当意外发生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不会因此而间断。对数据而言,集群和容灾技术是保护系统的在线状态,保证数据可以随时被访问。而相对来说,备份技术的目的,是将整个系统的数据或状态保存下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挽回硬件设备坏损带来的损失,也可以挽回逻辑错误和人为恶意破坏的损失。
然而,一般来说,数据备份技术并不保证系统的实时可用性。也就是说,一旦意外发生,备份技术只保证数据可以恢复,但是恢复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系统是不可用的。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系统中,备份技术、集群技术和容灾技术互相不可替代,并且稳定和谐的配合工作,共同保证着系统的正常运转。
着存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SAN和NAS这些新的存储系统结构中,传统的备份技术在结构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LAN Free备份到无服务器备份,这些备份领域里的新兴技术正在日渐成熟和完善。另外,一些系统基本工作机制也在逐步更新。例如,被各大备份产品供应商热炒的“块级增量”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底层技术变革。这些新技术在今天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应用限制,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技术都将会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之中。
Windows98/me的稳定性大家都知道,系统崩溃随时的威胁着我们。而重新安装Windows尤其Windows2000那漫长的过程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再加上驱动程序、应用软件、如此漫长的过程实在令人痛不欲生。而Winme的系统还原实在是太浪费硬盘空间而且降低系统运行速度。因此,一套操作简单 功能又强大系统备份软件实在必不可少,这里我向你推荐强力推荐Noton Ghost其现在的主要版本为5.0 6.0各地均有下载。他能快速的备份操作系统 并准确恢复操作系统,实为备份佳品。
这里先向你介绍一下Ghost的基本功能:(Ghost 不能在Windows me Windows 2000中运行.Windows me/2000的用户先做好启动盘附带DOS下的鼠标驱动程序,有软驱启动、运行鼠标驱动进入Ghost所在文件夹运行Ghost.exe 最好不要放在C盘下)
启动Ghost,立即进入DOS模式,首先是Ghost版本介绍,单击OK进入主界面可分为以下几项:
Local 本地硬盘间的备份
LPT 网络硬盘间的备份
Option 设置(一般不做调整,使用默认值)
Quit 退出
作为单机用户,我们只选择Loacl,其包括以下几选项:
Disk 硬盘操作选项
To Disk 硬盘对硬盘完全拷贝
To Image 硬盘内容备份成镜像文件
From Image 从镜像文件恢复到原来硬盘
Partition 硬盘分区操作选项
To Partition 分区对分区完全拷贝
To Image 分区内容备份成镜像文件
From Image 从镜像文件复原到分区
check 检查功能选项
操作步骤:
1.选择Loacl→Partition→To Image 将硬盘分区备份为一个后缀为".gho"的镜像文件。
2.选择要备份的分区所在的驱动器,单击ok
3.选择要备份的分区,就是System分区,单击ok
4.在Filename一栏键入镜像文件名称,如" o"及存放位置(注:不能选正在备份的分区),然后按"enter"键。
5.选择是否压缩,No 不压缩, Fast 低压缩, High 高压缩。 一般选High 高压缩,速度慢点,但可以压缩50%
6.现在就看着进度条慢慢的走了。备份速度得快慢与内存又很大关系。我得内存64M时传输率为40M每分钟。而升级128M后,每分钟为70M,节省了不少时间。
7.备份完毕以后,就可以退出Ghost
恢复镜像文件:(原硬盘分区大小一定不能更改)
1.选择Local→Partition→From Image,从镜像文件恢复系统。
2.选择镜像文件要恢复的源分区,单击ok
3.提示是否确定还原,当然YES
恢复完毕,提示你重新启动计算机,回车,和你备份前一摸一样。
用Ghost备份恢复系统,比重新安装95%的时间,而且,桌面、菜单等等个人设置也不用重新调整,是不是很方便。如果你再有Ghost Explorer(克隆幽灵管理)还可以用他打开GHO映像文件,就像使用winzip一样,单独提取,还原GHO映像中的某一文件。 GHOST有许多有用的命令行参数,你知道吗?好奇的话快来试试:
1、-rb
本次GHOST操作结束退出时自动REBOOT。一个很有用的参数,特别是在复制系统时你可以放心离开了。
2、-fx
本次GHOST操作结束退出时自动回到DOS提示符(前提是你是以DOS命令的方式启动的GHOST)。
3、-sure
对所有要求确认的提示或警告一律回答“YES”。此参数有一定的危险性,只建议高级用户使用,小心为妙!
4、-fro
如果源分区发现坏簇,则略过提示强制拷贝。此参数可用来试着挽救硬盘坏道中的数据。
5、-fnw
禁止对FAT分区进行写操作,以防误操作(此参数对NTFS分区无效)。
6、-f32
将源FAT16分区拷贝后转换成FAT32(前提是目标分区不小于2G)。由于支持FAT32的操作系统很少,所以除非你是复制98分区,否则此参数慎用!
7、-f64
将源FAT16分区拷贝后转换成64K/簇(原本是512K/簇,前提是目标分区不小于2G)。此参数仅仅适用于WINDOWS NT系统,因为其他操作系统均不支持64K/簇的FAT16。
8、-fatlimit
将NT的FAT16分区限制在2G。此参数在复制WINDOWS NT分区,且不想使用64K/簇的FAT16时非常有用。
9、-span
分卷参数。当空间不足时提示复制到另一个分区的另一个IMAGE FILE。
10、-auto
分卷拷贝时不提示就自动赋予一个文件名继续执行。
11、-crcignore
忽略IMAGE FILE中的CRC ERROR。除非你拷贝的东西无关紧要,否则不要使用此参数,以防数据错误。读了《挽救被Ghost毁掉的分区》一文,惊出一身冷汗,因为笔者正准备用一张宣称是Windows 98第二版正宗镜像的光盘进行克隆。由此笔者总结了使用Ghost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1.为什么要用Ghost
用Ghost进行备份、恢复耗时较长,不能像Pro Magic那样实时恢复系统,也不能像还原精灵那样开机即能还原系统,如果在不能进入系统的情况下使用,还需要一些DOS方面的知识。但是Ghost有它的突出优点:还原彻底、可靠性高。因此,Ghost适合在不经常还原,对数据不敏感,尤其是需要重装系统的情况下使用。
2.备份哪些文件
备份的文件越多越大,镜像文件也越大,备份、恢复时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要尽可能地减少要备份的文件数目和大小。通常情况下,只备份系统盘即可。如果还有一些重要文件要备份,建议将它们存放到一个分区(非系统分区)中,然后进行整体备份。
3.什么时候备份
建议在刚安装好系统和常用软件的时候备份系统盘,因为这时系统内垃圾最少,性能较佳。当然,适当的优化能进一步减小镜像文件的体积。
4.在什么环境下备份
虽然新版本的Ghost能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但笔者建议在DOS下进行备份或还原。事先进行磁盘检查和碎片整理也很有帮助。
5.把文件备份到哪里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在两个不同的硬盘之间相互备份。如果是在一个硬盘下备份,必须备份到不同分区里,而Ghost程序文件本身不宜放在系统分区内,最好放在软盘内。
6.是否所有文件都需要还原
有时,我们并不需要将所有的文件还原,可以用Ghost Explorer浏览镜像文件,只还原需要的文件,这样能节约不少时间。
最后要注意的是:使用Ghost进行备份或者还原时,一定要保证不能断电,否则很容易造成系统崩溃。
❽ 服务器备份的方式有几种
根据服务器应用的类型有多种备份方式。如果是整机文件都需要备份的话,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多服务器组建群集,冗余热备(可以做到无缝切换,数据基本不会丢失,但成本很高)。
2、双服务器一对一冷备(切换需要停机,恢复速度快,最后一次备份后新生成的数据会丢失,成本较高)。
3、单服务器定期设置系统还原或制作整盘镜像文件备份,可以创建计划任务(需额外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等,也可以是其他计算机上的共享磁盘空间,恢复速度慢,最后一次备份后新生成的数据会丢失,成本较低)。
4、服务器应用文件备份,如数据库文件等,这个是将服务器中的关键文件定期复制出来(可以创建计划任务),发生意外时重装服务器,再把配置文件拷贝回去。(需额外存储设备,恢复速度很慢,最后一次备份后新生成的数据会丢失,成本较低)
❾ 什么叫备份
【备份】backup(英文翻译)
【备份】bèifèn(汉语拼音)
备份包括系统备份和文件(数据)备份:系统备份即将操作系统文件备份生成文件保存下来,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将这个备份文件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而文件(数据)备份即对重要数据资料如:文档、数据库、记录、进度等备份下来生成一个备份文件放在安全的存储空间内,当发生数据被破坏或丢失时可将原备份文件恢复到备份时状态。一般备份工作用备份软件来处理。
常见的备份方式:
1.定期磁带备份数据。
2.远程磁带库、光盘库备份。即将数据传送到远程备份中心制作完整的备份磁带或光盘。
3.远程关键数据+磁带备份。采用磁带备份数据,生产机实时向备份机发送关键数据。
4.远程数据库备份。就是在与主数据库所在生产机相分离的备份机上建立主数据库的一个拷贝。
5.网络数据镜像。这种方式是对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和所需跟踪的重要目标文件的更新进行监控与跟踪,并将更新日志实时通过网络传送到备份系统,备份系统则根据日志对磁盘进行更新。
6.远程镜像磁盘。通过高速光纤通道线路和磁盘控制技术将镜像磁盘延伸到远离生产机的地方,镜像磁盘数据与主磁盘数据完全一致,更新方式为同步或异步。
主要灾备技术概览
系统灾难恢复(IDR=Intelligent Disaster Recovery )
基于应用系统级的事务级复制
基于文件系统级的数据复制
基于操作系统逻辑卷的数据复制
基于磁盘阵列的数据复制
灾备系统的应用误区
灾备系统因为能够带来业务的连续性,正越来被大家所重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切记出现一些误区。
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没有仔细分析和明确业务连续要求,对RTO和RPO没有进行仔细研究,要么不做,要做就想追求最全面的,这样可能忽视了最需要的建设,没有切实满足自己的需要。
认为灾备系统是万能的,夸大灾备系统的作用,忽视了备份系统、高可用系统的建设。其实各个系统都有自己的作用,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建设。
没有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灾备建设,总想等实际成熟的时候全面建设,甚至还没有先进行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就开始着手进行灾备系统建设。不进行备份系统建设,就没有满足数据安全的底线,在关键时刻缺少一份完整的数据,而花费大量的财力进行灾备系统建设,反而得不偿失。
多种灾备技术的选用不合理,比如主机系统的资源可以接受基于主机的复制软件来运行,却选用了基于存储系统的设计,造成必须选用相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增加了总体费用。
对BMR系统灾难备份总是希望选用备份软件自带的BMR模块。其实,备份软件自带的BMR模块对于Window和Linux比较方便,但并不是对于所有的Unix系统都合适,在Unix系统备份方面,Unix自带的系统备份工具和自带的磁带机就非常方便,一个命令就可以完成系统备份,还不用依赖于其他服务器,远远胜于一些备份软件自带的BMR模块,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减少费用。
灾备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的技术发展应该是多种技术并存,而且越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更能得到客户的关注。
未来的发展之一应该是基于主机的异构复制技术会有更广泛的市场。因为大多数客户具备异构主机环境,支持异构环境的数据复制技术,就可以利用现有环境,各台主机之间互为复制。对于不支持异构环境的复制软件,就需要购买相同的存储或者购买相同操作系统的主机进行数据复制,增加了灾备的总体费用。
未来的发展之二就是CDP技术。CDP融合了数据备份和数据复制的优点,既可以进行实时数据保护,还可以任意时间点的历史数据恢复,将会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随着TrueCDP和传统备份软件的无缝衔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TrueCDP 进行灾备系统建设。
常见的备份技术
备份系统的作用:很多系统管理员认为,投资建立一个备份任务的管理,较原来复杂的备份系统只是在恢复的时候才起作用有些浪费,并且平时增添了很多的管理任务,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大的浪费。
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直接涉及到对于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投资回报率(ROI)。当IT系统的重要性非常高,企业的关乎生命的数据都在计算机系统里面,那么数据的保护就非常重要,这是其一。另外,实施备份系统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管理任务,相反为系统管理员带来了很多维护上的方便,主要有以下几点:
备份的自动化,降低由维护员的操作带来的风险;
数据库在线备份,保证24×7小时业务运行;
文件系统及数据库数据的时间点恢复,历史版本管理;
磁带的复制(Cloning),可降低磁带的出错几率和实现异地容灾保存;
网络备份、LAN-Free及Serverless多种备份方式;
系统灾难快速恢复。
因此,如果企业必须实现上述功能,而企业又不实施备份系统时,需要的人力及设备的投资如果大于实施备份系统的投资,则该备份系统的投资是可以被接受的。
备份系统的功能:用户只需要简单的备份就可以了,不必要那么复杂。用户买了很多备份系统中没有用处的先进技术,没有必要在系统中实现过多的复杂功能。
备份系统实现的功能是备份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先进技术的出现也由于用户的系统中有这样的需求。当IT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用户对IT系统的依赖型增强,IT系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对系统备份的要求就水涨船高。但好的备份系统应该有如下的特点:
备份系统可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非常容易地进行扩展;
满足未来的数据量及应用系统升级带来的备份系统的压力;
备份系统中,尤其是备份软件的可升级能力。
总体来说,备份技术已经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传统的磁带备份到网络备份,从SCSI LAN-Free备份到SAN结构的动态共享LANFree备份,直到目前出现的Serverless备份。可以预见,未来备份产品有以下几个趋势:
磁盘备份技术:随着SATA磁盘价格进一步下降,磁盘的备份优势逐渐体现出来。目前EMC已经推出了使用磁盘作为虚拟磁带库的产品,在功能上可以替代磁带库的功能。笔者认为,该产品的大批量投放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备份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
iSCSI技术: 该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TCP/IP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数据的远程异地保护。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较多这样的产品,相信随着产品的成熟,会有很多异地备份和容灾方案会选择该技术。
NDMP协议: NDMP(网络数据管理协议)作为一种标准,目前已经发展到了Version 4,支持该协议的产品,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NAS服务器数据的快速备份和恢复。对于大数量的小文件,该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SnapShot备份技术: 目前很多的磁盘阵列都提供了SnapShot功能,而对于磁盘阵列上的SnapShot,我们可以充分利用SnapShot技术进行数据的Serverless备份,这对于企业级的大型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极大地降低了备份时对于生产系统的资源占用,并且可以非常快速地恢复。
实现备份介质的生命周期管理
通常每盘磁带都有一定的使用次数限制,因此,对于磁带备份系统来说,磁带使用了一定次数后,就应该摒弃掉,不能用来备份关键数据。
备份系统的维护:
人们投资购买了全自动的备份系统,目的就是降低维护工作量,只要实施了该系统,维护工作就可以放松了,只要过一周或者一个月检查一下备份的状态就可以了。
当用户实施了备份系统后,对于备份系统的维护工作仍然非常重要。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由于目前很多单位IT系统的主机很多,应用系统很多,并且每套应用系统都有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备份是各种应用数据备份任务的集中管理。因此对于应用系统较为复杂的用户来说,可以设立备份系统管理员或者存储备份工程师,对整体备份系统进行维护。
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应用系统的增长,备份策略随着时间的迁移应进行优化。
备份系统涉及的技术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存储、磁带库等诸多技术,因此建议备份系统管理员对各种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除了参加备份系统知识的培训外,还要参加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产品的专业培训,以保证应用系统在出现灾难时尽快实现数据的恢复。
关键数据库的日常备份如果失败,可能导致数据库的挂起。例如,对于Oracle数据库来说,如果不及时对数据库的“归档日志”进行备份,则会导致整个数据库的停止。
如果磁带库备份系统中有“克隆”的功能,还需要每日将“克隆”的介质取出,放置到异地保存,以利于容灾。
备份系统产品的选择:
在选择产品时,备份磁带库容量尽可能大,磁带机速度尽可能快,尽可能使用最先进的技术。
在产品的选择过程中,性价比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绝不是全部。建议用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本系统应用数据的类型、数据量、备份策略(全备份、增量备份等)及关键数据的保留时间决定了磁带库的总容量;
备份时间窗口和备份数据量的峰值数据量决定了磁带机的最低数量;
应用系统的种类和数据类型决定备份时采用哪些技术。
如用NAS设备备份,尽量选择NDMP备份;SAN架构备份尽量选用磁带机动态共享;磁盘阵列提供了镜像或者SNAP功能,可以使用SnapShot备份技术。
磁带机技术的选择方面,建议选择较为通用的设备,对于该磁带机来说,操作系统及备份软件对其兼容的程度较好。
由于磁带机属于机械设备,故障率较磁盘、光盘等设备要高,因此配置磁带机时尽量保持冗余。目前SATA磁盘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磁盘备份技术已经成为了发展方向。
硬件设备考虑备件的提供情况及提供商的服务水平,而对于备份软件来说,提供专业服务及技术支持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备份软件应该具有较广泛的兼容性。
数据容灾与数据备份的联系
企业关键数据丢失会中断企业正常商务运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要保护数据,企业需要备份容灾系统。但是很多企业在搭建了备份系统之后就认为高枕无忧了,其实还需要搭建容灾系统。数据容灾与数据备份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备份是数据容灾的基础
数据备份是数据高可用的最后一道防线,其目的是为了系统数据崩溃时能够快速的恢复数据。虽然它也算一种容灾方案,但这种容灾能力非常有限,因为传统的备份主要是采用数据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进行冷备份,备份磁带同时也在机房中统一管理,一旦整个机房出现了灾难,如火灾、盗窃和地震等灾难时,这些备份磁带也随之销毁,所存储的磁带备份也起不到任何容灾功能。
容灾不是简单备份
真正的数据容灾就是要避免传统冷备份所具有先天不足,它能在灾难发生时,全面、及时地恢复整个系统。容灾按其容灾能力的高低可分为多个层次,例如国际标准SHARE 78 定义的容灾系统有七个层次:从最简单的仅在本地进行磁带备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异地备份系统,恢复时间也可以从几天到小时级到分钟级、秒级或0数据丢失等。
无论是采用哪种容灾方案,数据备份还是最基础的,没有备份的数据,任何容灾方案都没有现实意义。但光有备份是不够的,容灾也必不可少。容灾对于IT而言,就是提供一个能防止各种灾难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从技术上看,衡量容灾系统有两个主要指标:RPO(Recovery Point Object)和RTO(Recovery Time Object),其中RPO代表了当灾难发生时允许丢失的数据量;而RTO则代表了系统恢复的时间。
容灾不仅是技术
容灾是一个工程,而不仅仅是技术。目前很多客户还停留在对容灾技术的关注上,而对容灾的流程、规范及其具体措施还不太清楚。也从不对容灾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认为只要建立了容灾方案即可高枕无忧,其实这具有很大风险的。特别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认为自己的企业为了数据备份和容灾,整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结果几年下来根本就没有发生任何大的灾难,于是放松了警惕。可一旦发生了灾难时,后悔晚矣!这一点国外的跨国公司就做得非常好,尽管几年下来的确未出现大的灾难,备份了那么磁带,几乎没有派上任何用场,但仍一如既往、非常认真地做好每一步,并且基本上每月都有对现行容灾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进行实地演练。
灾难恢复等级的定义是基于对灾难恢复七要素的不同要求。
设计一个容灾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恢复数据量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备援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要求的恢复速度、备援中心的管理及投入资金等。
国信办《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为灾难备份定义了七项要素:
要素1-数据备份系统
要素2-备用数据处理系统
要素3-备用网络系统
要素4-备用基础设施
要素5-技术支持能力
要素6-运行维护管理能力
要素7-灾难恢复预案
灾难恢复等级:
一级:备份介质异地存放
二级:备份介质异地存放和备份中心
三级:电子传输+部分设备支持
四级:电子传输+完全设备支持
五级:数据实时传输+完全设备支持
六级:零数据丢失+远程集群支持
浪擎•灾备系统 = 终端备份软件 + 服务器备份软件 + 镜像系统
❿ 数据备份到底指的是什么呀
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传统的数据备份主要是采用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进行冷备份。但是这种方式只能防止操作失误等人为故障,而且其恢复时间也很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海量增加,不少的企业开始采用网络备份。网络备份一般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来实现。
目前比较常见的备份方式有
定期磁带备份数据
远程磁带库、光盘库备份。即将数据传送到远程备份中心制作完整的备份磁带或光盘。 远程关键数据+磁带备份。采用磁带备份数据,生产机实时向备份机发送关键数据。
远程数据库备份
就是在与主数据库所在生产机相分离的备份机上建立主数据库的一个拷贝。
网络数据镜像
这种方式是对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和所需跟踪的重要目标文件的更新进行监控与跟踪,并将更新日志实时通过网络传送到备份系统,备份系统则根据日志对磁盘进行更新。
远程镜像磁盘
通过高速光纤通道线路和磁盘控制技术将镜像磁盘延伸到远离生产机的地方,镜像磁盘数据与主磁盘数据完全一致,更新方式为同步或异步。 数据备份必须要考虑到数据恢复的问题,包括采用双机热备、磁盘镜像或容错、备份磁带异地存放、关键部件冗余等多种灾难预防措施。这些措施能够在系统发生故障后进行系统恢复。但是这些措施一般只能处理计算机单点故障,对区域性、毁灭性灾难则束手无策,也不具备灾难恢复能力。
编辑本段目前数据备份主要方式有
LAN 备份、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三种。LAN 备份针对所有存储类型都可以使用, 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只能针对SAN架构的存储。 基于LAN备份 传统备份需要在每台主机上安装磁带机备份本机系统,采用LAN备份策略,在数据量不是很大时候,可采用集中备份。一台中央备份服务器将会安装在 LAN 中,然后将应用服务器和工作站配置为备份服务器的客户端。中央备份服务器接受运行在客户机上的备份代理程序的请求,将数据通过 LAN 传递到它所管理的、与其连接的本地磁带机资源上。这一方式提供了一种集中的、易于管理的备份方案,并通过在网络中共享磁带机资源提高了效率。 LAN-Free备份 由于数据通过LAN传播,当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备份时间窗口紧张时,网络容易发生堵塞。在SAN环境下,可采用存储网络的LAN-Free备份,需要备份的服务器通过SAN连接到磁带机上,在LAN-Free备份客户端软件的触发下,读取需要备份的数据,通过SAN备份到共享的磁带机。这种独立网络不仅可以使 LAN 流量得以转移,而且它的运转所需的 CPU 资源低于LAN 方式,这是因为光纤通道连接不需要经过服务器的 TCP/IP 栈,而且某些层的错误检查可以由光纤通道内部的硬件完成。在许多解决方案中需要一台主机来管理共享的存储设备以及用于查找和恢复数据的备份数据库。SAN Server-Free备份 LAN Free备份对需要占用备份主机的CPU资源,如果备份过程能够在SAN内部完成,而大量数据流无需流过服务器,则可以极大降低备份操作对生产系统的影响。SAN Server-Free备份就是这样的技术。 目前主流的备份软件,如全球盾,Eubase,IBM Tivoli 、Veritas,赛门铁克均支持上述三种备份方案。三种方案中,LAN备份数据量最小,对服务器资源占用最多,成本最低;LAN free备份数据量大一些,对服务器资源占用小一些,成本高一些;Eubase备份方案能够在短时间备份大量数据,对服务器资源占用最少,但成本最高。中小客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编辑本段备份数据的重要性
计算机里面重要的数据、档案或历史纪录,不论是对企业用户还是对个人用户,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不慎丢失,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轻则辛苦积累起来的心血付之东流,严重的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给科研、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障生产、销售、开发的正常运行,企业用户应当采取先进、有效的措施,对数据进行备份、防范于未然。
编辑本段造成数据危险的原因
对数据的威胁通常比较难于防范,这些威胁一旦变为现实,不仅会毁坏数据,也会毁坏访问数据的系统。造成数据丢失和毁坏的原因主要如下几个方面。 1、数据处理和访问软件平台故障。 2、操作系统的设计漏洞或设计者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人为预置的“黑洞”。 3、系统的硬件故障。 4、人为的操作失误。 5、网络内非法访问者的恶意破坏。 6、网络供电系统故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