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阿里ECS云端运行Jupyter Notebook进行机器/深度学习
1.首先你得有一台云服务器,这里我选用的是阿里云ECS基础版。别的服务器都是大同小异,按步骤应该都可以。
2.下载远程连接软件putty,点击下载,输入阿里云ECS公网IP,端口填22,SSH连接,按open按钮就可以连接到远程主机了。输入账号密码就可以登陆远程主机。(linux输入密码不会有任何显示,不要怀疑自己键盘出问题了)
2.安装Anaconda.Anaconda集成了大量的第三方pyhton库,使用简单,这里我们就选它了。
mkdir是新建一个目录,用于放置我们的Anaconda.(这里并未分区,因为我也不会啊!委屈)
cd是进入目录
wget 是从某个网址下载某个文件,后面是下载地址。你可以选择你需要的版本,anaconda下载地址:https://www.continuum.io/downloads#linux
bash就是安装anaconda
3.设置Jupyter登陆密码
4.修改jupyper配置文件
5.启动jupyter。在命令行输入jupyter notebook &将jupyter加入任务。
6.远程访问。最重要的一步,退出所有连接!ecs不允许多终端在线的打开浏览器,输入访问地址http://ip:8888,输入第3步设置的Jupyter密码即可登录
② 做深度学习的服务器需要哪些配置
做一个深度学习服务器,需要的配置,有散热器,因为我们在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就一定会产生一些热量,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散热器,可以让这个深度学习的服务去持续工作,而且散热器最好选择,容易非常实用,无噪音的那种。
③ 如何配置一台深度学习主机
搞AI,谁又能没有“GPU之惑”?下面列出了一些适合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GPU,并将它们进行了横向比较,一起来看看吧!
④ 做深度学习的服务器需要哪些配置
主要是看运行什么软件和数据量,训练数值大小,这里要强调一下,数值大小和数据量是不一样的。
深度学习服务器的核心部件还是CPU、硬盘、内存、GPU,特别是很多深度学习依靠GPU的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这就要强调CPU的计算能力和数量,同时不同的数据对GPU的显存要求也不一样。
当下大部分都在用RTX3090做深度学习,最新RTX4090已经上市,单精度计算能力是RTX3090的2倍,这两个GPU都是24G显存;像A100强调双精度计算能力,显存有40G和80G两个版本,而A6000单精度计算能和RTX3090差不多,显存是48G,可以参考选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口袋里的银子,A6000市场价大概是RTX的2倍还要多,A100最近更是要上十万了,估计也快买不到了,价高缺货;RTX3090/4090的价位低,性价比高,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选择它们做深度学习了,这是市场的选择。
⑤ 如何在后台部署深度学习模型
搭建深度学习后台服务器
我们的Keras深度学习REST API将能够批量处理图像,扩展到多台机器(包括多台web服务器和Redis实例),并在负载均衡器之后进行循环调度。
为此,我们将使用:
KerasRedis(内存数据结构存储)
Flask (python的微web框架)
消息队列和消息代理编程范例
本篇文章的整体思路如下:
我们将首先简要讨论Redis数据存储,以及如何使用它促进消息队列和消息代理。然后,我们将通过安装所需的Python包来配置Python开发环境,以构建我们的Keras深度学习REST API。一旦配置了开发环境,就可以使用Flask web框架实现实际的Keras深度学习REST API。在实现之后,我们将启动Redis和Flask服务器,然后使用cURL和Python向我们的深度学习API端点提交推理请求。最后,我们将以对构建自己的深度学习REST API时应该牢记的注意事项的简短讨论结束。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Redis如何作为REST API消息代理/消息队列
测试和原文的命令一致。
第三部分:配置Python开发环境以构建Keras REST API
文章中说需要创建新的虚拟环境来防止影响系统级别的python项目(但是我没有创建),但是还是需要安装rest api所需要依赖的包。以下为所需要的包。
第四部分:实现可扩展的Keras REST API
首先是Keras Redis Flask REST API数据流程图
让我们开始构建我们的服务器脚本。为了方便起见,我在一个文件中实现了服务器,但是它可以按照您认为合适的方式模块化。为了获得最好的结果和避免复制/粘贴错误,我建议您使用本文的“下载”部分来获取相关的脚本和图像。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将在ImageNet数据集上使用ResNet预训练。我将指出在哪里可以用你自己的模型交换ResNet。flask模块包含flask库(用于构建web API)。redis模块将使我们能够与redis数据存储接口。从这里开始,让我们初始化将在run_keras_server.py中使用的常量.
我们将向服务器传递float32图像,尺寸为224 x 224,包含3个通道。我们的服务器可以处理一个BATCH_SIZE = 32。如果您的生产系统上有GPU(s),那么您需要调优BATCH_SIZE以获得最佳性能。我发现将SERVER_SLEEP和CLIENT_SLEEP设置为0.25秒(服务器和客户端在再次轮询Redis之前分别暂停的时间)在大多数系统上都可以很好地工作。如果您正在构建一个生产系统,那么一定要调整这些常量。
让我们启动我们的Flask app和Redis服务器: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启动Flask是多么容易。在运行这个服务器脚本之前,我假设Redis服务器正在运行(之前的redis-server)。我们的Python脚本连接到本地主机6379端口(Redis的默认主机和端口值)上的Redis存储。不要忘记将全局Keras模型初始化为None。接下来我们来处理图像的序列化:
Redis将充当服务器上的临时数据存储。图像将通过诸如cURL、Python脚本甚至是移动应用程序等各种方法进入服务器,而且,图像只能每隔一段时间(几个小时或几天)或者以很高的速率(每秒几次)进入服务器。我们需要把图像放在某个地方,因为它们在被处理前排队。我们的Redis存储将作为临时存储。
为了将图像存储在Redis中,需要对它们进行序列化。由于图像只是数字数组,我们可以使用base64编码来序列化图像。使用base64编码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即允许我们使用JSON存储图像的附加属性。
base64_encode_image函数处理序列化。类似地,在通过模型传递图像之前,我们需要反序列化图像。这由base64_decode_image函数处理。
预处理图片
我已经定义了一个prepare_image函数,它使用Keras中的ResNet50实现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以便进行分类。在使用您自己的模型时,我建议修改此函数,以执行所需的预处理、缩放或规范化。
从那里我们将定义我们的分类方法
classify_process函数将在它自己的线程中启动,我们将在下面的__main__中看到这一点。该函数将从Redis服务器轮询图像批次,对图像进行分类,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在model = ResNet50(weights="imagenet")这一行中,我将这个操作与终端打印消息连接起来——根据Keras模型的大小,加载是即时的,或者需要几秒钟。
加载模型只在启动这个线程时发生一次——如果每次我们想要处理一个映像时都必须加载模型,那么速度会非常慢,而且由于内存耗尽可能导致服务器崩溃。
加载模型后,这个线程将不断轮询新的图像,然后将它们分类(注意这部分代码应该时尚一部分的继续)
在这里,我们首先使用Redis数据库的lrange函数从队列(第79行)中获取最多的BATCH_SIZE图像。
从那里我们初始化imageIDs和批处理(第80和81行),并开始在第84行开始循环队列。
在循环中,我们首先解码对象并将其反序列化为一个NumPy数组image(第86-88行)。
接下来,在第90-96行中,我们将向批处理添加图像(或者如果批处理当前为None,我们将该批处理设置为当前图像)。
我们还将图像的id附加到imageIDs(第99行)。
让我们完成循环和函数
在这个代码块中,我们检查批处理中是否有图像(第102行)。如果我们有一批图像,我们通过模型(第105行)对整个批进行预测。从那里,我们循环一个图像和相应的预测结果(110-122行)。这些行向输出列表追加标签和概率,然后使用imageID将输出存储在Redis数据库中(第116-122行)。
我们使用第125行上的ltrim从队列中删除了刚刚分类的图像集。最后,我们将睡眠设置为SERVER_SLEEP时间并等待下一批图像进行分类。下面我们来处理/predict我们的REST API端点
稍后您将看到,当我们发布到REST API时,我们将使用/predict端点。当然,我们的服务器可能有多个端点。我们使用@app。路由修饰符以第130行所示的格式在函数上方定义端点,以便Flask知道调用什么函数。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另一个使用AlexNet而不是ResNet的端点,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定义具有关联函数的端点。你懂的,但就我们今天的目的而言,我们只有一个端点叫做/predict。
我们在第131行定义的predict方法将处理对服务器的POST请求。这个函数的目标是构建JSON数据,并将其发送回客户机。如果POST数据包含图像(第137和138行),我们将图像转换为PIL/Pillow格式,并对其进行预处理(第141-143行)。
在开发这个脚本时,我花了大量时间调试我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函数,结果发现我需要第147行将数组转换为C-contiguous排序(您可以在这里了解更多)。老实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麻烦事,但我希望它能帮助你站起来,快速跑。
如果您想知道在第99行中提到的id,那么实际上是使用uuid(通用唯一标识符)在第151行生成的。我们使用UUID来防止hash/key冲突。
接下来,我们将图像的id和base64编码附加到d字典中。使用rpush(第153行)将这个JSON数据推送到Redis db非常简单。
让我们轮询服务器以返回预测
我们将持续循环,直到模型服务器返回输出预测。我们开始一个无限循环,试图得到157-159条预测线。从这里,如果输出包含预测,我们将对结果进行反序列化,并将结果添加到将返回给客户机的数据中。我们还从db中删除了结果(因为我们已经从数据库中提取了结果,不再需要将它们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跳出了循环(第163-172行)。
否则,我们没有任何预测,我们需要睡觉,继续投票(第176行)。如果我们到达第179行,我们已经成功地得到了我们的预测。在本例中,我们向客户机数据添加True的成功值(第179行)。注意:对于这个示例脚本,我没有在上面的循环中添加超时逻辑,这在理想情况下会为数据添加一个False的成功值。我将由您来处理和实现。最后我们称烧瓶。jsonify对数据,并将其返回给客户端(第182行)。这就完成了我们的预测函数。
为了演示我们的Keras REST API,我们需要一个__main__函数来实际启动服务器
第186-196行定义了__main__函数,它将启动classify_process线程(第190-192行)并运行Flask应用程序(第196行)。
第五部分:启动可伸缩的Keras REST API
要测试我们的Keras深度学习REST API,请确保使用本文的“下载”部分下载源代码示例图像。从这里,让我们启动Redis服务器,如果它还没有运行:
然后,在另一个终端中,让我们启动REST API Flask服务器:
另外,我建议在向服务器提交请求之前,等待您的模型完全加载到内存中。现在我们可以继续使用cURL和Python测试服务器。
第七部分:使用cURL访问Keras REST API
使用cURL来测试我们的Keras REST API服务器。这是我的家庭小猎犬Jemma。根据我们的ResNet模型,她被归类为一只拥有94.6%自信的小猎犬。
你会在你的终端收到JSON格式的预测:
第六部分:使用Python向Keras REST API提交请求
如您所见,使用cURL验证非常简单。现在,让我们构建一个Python脚本,该脚本将发布图像并以编程方式解析返回的JSON。
让我们回顾一下simple_request.py
我们在这个脚本中使用Python请求来处理向服务器提交数据。我们的服务器运行在本地主机上,可以通过端口5000访问端点/predict,这是KERAS_REST_API_URL变量(第6行)指定的。
我们还定义了IMAGE_PATH(第7行)。png与我们的脚本在同一个目录中。如果您想测试其他图像,请确保指定到您的输入图像的完整路径。
让我们加载图像并发送到服务器:
我们在第10行以二进制模式读取图像并将其放入有效负载字典。负载通过请求发送到服务器。在第14行发布。如果我们得到一个成功消息,我们可以循环预测并将它们打印到终端。我使这个脚本很简单,但是如果你想变得更有趣,你也可以使用OpenCV在图像上绘制最高的预测文本。
第七部分:运行简单的请求脚本
编写脚本很容易。打开终端并执行以下命令(当然,前提是我们的Flask服务器和Redis服务器都在运行)。
使用Python以编程方式使用我们的Keras深度学习REST API的结果
第八部分:扩展深度学习REST API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您预期在深度学习REST API上有较长一段时间的高负载,那么您可能需要考虑一种负载平衡算法,例如循环调度,以帮助在多个GPU机器和Redis服务器之间平均分配请求。
记住,Redis是内存中的数据存储,所以我们只能在队列中存储可用内存中的尽可能多的图像。
使用float32数据类型的单个224 x 224 x 3图像将消耗602112字节的内存。
⑥ 如何搭建一台深度学习服务器
A、购买组装好的服务器,例如NVIDIA DIGITS DEVBOX
B、购买云服务,例如Amazon的GPU服务
C、自己攒一台深度学习服务器
⑦ 实验室没有服务器如何跑深度学习模型
实验室没有服务器可以用Googlecolab跑深度学习模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创建colab文件:进入Google云盘后,创建一个colab文件。第一次使用,会存在colab选项不显示的情况,点击关联更多应用即可。点击colab选项后会跳转到一个页面,与jupyter基本一模一样,可输入代码段,能连接服务器,有文件目录、colab文件名和使用选项。
2、配置colab环境:点击修改后点击笔记本设置就可以配置gpu了,硬件加速器选择gpu,点击连接即配置好环境,将Googledrive的云空间连接起来,就有了drive文件夹,现在配置已经全部完成。
3、配置完成就可以使用Googlecolab跑深度学习模型了,gpu是k80计算速度慢,可以再新建一个colab文件,两三次就可以开到p100了。gpu用完的场景,需要1天时间恢复,可以再弄一个谷歌账号重复上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