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青铜重器出土最多的是什么省份,山东还是陕西
黄河,古称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黄河典故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与黄河有关的掌故是很多的,都与黄河的水文地理特性有关。 那些王朝与黄河有关:夏商 河洛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华夏文化,汉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指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指的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的地区,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河洛地区南为外方山、伏牛山山脉,北为黄河,西为秦岭与关中平原,东为豫东大平原,北通幽燕,南达江淮,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之始。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论语》上讲:“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竹书纪年》里讲:黄帝在河洛修坛沉璧,受龙图龟书。 太极图是河洛交会的自然现象,这是因为太极图很像是黄河洛河交汇形成的旋涡,通过这个自然现象触发灵感,人族伏羲才创造出太极和八卦。 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河洛地区文化积淀厚重,历代名家辈出。这里是河图洛书的发源地,研究易经的人寻根拜祖,哪个不到河洛汇流处?这里是少林拳,太极拳,轨迹拳,苌家拳的发源地,欲学武术真功的人,舍此何求? 我们依托资源的优势,开设河洛讲坛,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 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之内,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大量考古发现资料和古代文献记载说明,华夏文化是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文化。华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夏商文化及其更为久远的河南龙山文化,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实,河南龙山文化是夏文 化形成的直接源头。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20世纪初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通过艰辛努力,释读了甲骨文,利用地下出土文物与古代历史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证明了殷墟确实属于商代晚期都城,证实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关于有商一代历史的基本可信。 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市发现了属于商代早期的二里岗遗址,几十年来的田野考古工作证实,二里岗遗址是一座商代早期大型城址,其中有规模巨大的城墙、数量众多的宫殿建筑遗址,有重要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还有一些“重器”——大型青铜礼器的出土。这就说明该遗址不是一般的大型城址,而应该是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之一。80年代初,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配合首阳山电厂基本建设时,在偃师县城和塔庄一带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好的商代早期城址。此后,考古发现了这座城址的宫城遗址及其中多座宫殿建筑遗址,勘探了“小城”和“大城”城墙与范围,发掘了城门遗址、库房遗址和一些手工业遗址,清理了同时期的若干墓葬。通过对这些丰富考古资料的深入、全面、系统的考古学研究,证明偃师商城遗址与郑州商城遗址同样是一座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而且偃师商城还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保存着宫城与郭城时代最早的中国古代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从考古学上解决了早期商代王朝的存在问题,从而使安阳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区找到源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找到了早于安阳殷墟商代遗址、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的大型建筑遗址。其后,这里又发现了数十座大型夯土建筑遗址,考古工作者全面发掘了其中的第一、二号大型建筑遗址及其它宫殿建筑遗址。研究表明,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遗址。除此之外,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围绕这一大型夯土建筑群遗址的围墙遗迹,初步研究确认这是宫殿建筑群周围的宫城遗迹。在二里头遗址范围之内还发现了制铜手工业作坊遗址、贵族墓葬、重要的青铜礼器、玉器等遗物。上述一系列考古发现证实,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的二里头遗址,不但早于安阳殷墟遗址,也早于郑州商城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据此,学术界一般认为以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不但是一处重要的、典型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还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遗址,即历史文献所说的“夏墟”。正是由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不但确定了夏代后期的都城遗址,而且使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更为突出。 河洛地区的夏商王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早期王国。在同时期的当今中国范围之内,各地没有比夏商王国对以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影响更大、更为重要的王国。寻找直接产生夏商王国文明的考古学文化,是实施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体文化。 近年来学术界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由于辽西红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发现,一种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地区、“多元”学说比较流行,而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关键性作用却被忽视。我认为,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文明在学术概念上不是等同的,不能因各地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就推导出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多元”。有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反映出从史前向“文明”的过渡,甚至从中还能看到文明的形成、国家的出现,但大多数考古学文化则是伴随着社会历史的“文明化”进程发展,被先进的考古学文化所“同化”、“融化”,也有极少数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趋于“石化”,近代的民族学资料可以提供这方面的许多生动例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历史道路,也基本上遵循着上述历史发展过程。近年来,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文明化”过程中,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考古学文化社会群体,基本在相同时期或稍有先后进入“文明”时代,形成“万邦”、“万国”的局面。但是这些“万邦”、“万国”,是否即真正具有科学意义上的、数以“万”计的“国家”,这还是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学术课题。作为科学常识而言,这些“万邦”、“万国”对以夏商王国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的影响不可能是等同的,进而言之,即使当时的“万邦”、“万国”文化对河洛地区的夏文化产生影响,形成于河洛地区的夏文化及华夏文明也不可能是河洛地区以外的“文明”所造就的。这是因为,近年来不断发现的考古新资料说明,夏文化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也就是说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区“土生土长”的考古学文化。我们承认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对同时期及其后的中原地区、河洛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作用,但是河洛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的源头,只能是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而不是红山文化或良渚文化,更不是中原地区以外的其它考古学文化。因此,我们以为,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源头来说,夏文化直接渊源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从对夏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而言,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夏文化是孕育华夏文明、中华民族文化、汉文化的核心文化。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说到黄河的航运,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因此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秦粟输晋,泛舟之役"的记载。西汉及唐朝均建都长安,利用黄河及渭水水道,沟通运河、江淮,使长安运输便利,成为国际大都市。但黄河上中游河段险滩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于航行。自清末以来,公路、铁路兴起,航道久不整冶,黄河水运遂告衰败。 历史上曾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但黄河的水能变清吗?黄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经黄土高原后,各支流带入大量泥沙。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结果,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在每年入黄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虽经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亿吨,黄河仍然清不了。出圣人是很难的喽。出了圣人,首先把黄河治好,这句话就改做了"圣人出,黄河清"了。 鲤鱼跳龙门 "鲤鱼跳龙门"。龙门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北距壶口瀑布65公里。龙门之南就是开阔的关中平原了。黄河水从狭窄的龙门口进入宽阔的河床中,河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龙门之形成,因其东龙门山和其西梁山各申出山脊,相互靠拢,成为一个只100多米宽的狭窄口门,束住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水位升高,而出了狭谷后河谷变宽,水位骤降,落差很大,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就是指跳跃此处。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争跳这个成龙的门关。能跳过者,立时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传说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博,奋斗不息。古人认为此龙门峡为大禹所开,故又称之为"禹门口"。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黄河有一个马蹄形的大弯叫"河套"。俗语云:"黄河百害,惟富一套"。这里说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区。本来自西而东的黄河由甘肃到了宁夏的中卫,沿贺兰山转而向北,至内蒙古的临河受阴山阻挡又折而向东,到托克托县突然掉头,沿吕梁山南下,绕了一个大弯,这个特有的大弯曲,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布套,所以人们称这里为"河套"。河套平原西起贺兰山、大青山,东到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南达鄂尔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纵贯宁夏、内蒙。宁夏部分称西套,也叫宁夏平原或银川平原;内蒙部分称东套,并又分为前套和后套,统称为河套平原。黄河流经这里,地处平原,河面开阔,水流平缓,人们兴修了许多引黄水利工程,形成黄河灌区,使得粮棉富足,"塞上江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黄河的泥沙。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我国古人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着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三门峡 "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名称的由来。三门峡是黄河进入大平原以前最后一段峡谷是最险要的一座山峡。这里地势险峻,水流湍急,两岸石壁陡峭,河中两座石岛把急流分为三股。人们把这三股水路分别叫做"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名称由此而来,鬼门、神门中水势险恶,仿佛只有鬼神才能通过;而人门则水势稍缓,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难行。如今"三门天险"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横亘峡谷的大坝,像一条银色的缎带把山西、河南两省连接起来,这就是1957年动工兴建的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毛泽东。历史上,黄河多次决泛,纵横乱流,河道大幅度摆动,导致黄淮之间大面积地区经常蒙受惨痛灾难,历代统治者都把治河做为大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十分重视冶黄工作。1952年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就选择了黄河,并把公元1855年兰考东坝头铜瓦厢决口处作为视察的重点。他从济南砾口到徐州黄河故道,兰考到开封北郊柳园口,从邙山脚下到黄河北岸的人民胜利渠,在这次视察中,毛泽东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渭水 "泾渭分明"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混,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乌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泾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因为这一成语的缘故,每年来泾渭会合处看"泾渭分明"的人不少。现在,当地人已经准备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利用游艇,载送游人到"泾渭分明"去看。 --------------典故与名篇------------- 紫气东来 周昭王二十年,函谷关关令尹喜,见东方紫气缭绕,云蒸霞蔚,登上关前土岗眺望,见一位老者(老子)骑青牛自东而来。便力挽老子在此写下了举世闻名的《道德经》。后人为了纪念这一盛事,将尹喜登高远瞩的土岗起名为"望气台",并在土岗上修建有三丈多高的"瞻紫楼",取"紫气东来"之意。 假虞灭虢、唇亡齿寒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欲借虞国之道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公谏道,虞虢之间的关系就好象嘴唇和牙齿一样,互为表里,嘴唇剥去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灭亡了,虞国将跟着灭亡。虞公不听宫之奇之言,答应晋国借道。结果,晋灭虢后回师,又灭了虞国。 鸡鸣狗盗 战国齐公子孟尝君,以养士称,广致人才,威望日增。秦昭王知道后,拜为相。后引起秦王手下一些人的嫉恨。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求助于昭王幸姬。幸姬想要狐白裘。孟尝君座客有能为狗盗者,夜入秦宫,学为狗偷,得狐白裘献幸姬。于是幸姬为言昭王,孟尝君得释。孟尝君飞车东逃,欲出函谷关。昭王悔,着人驰传以追。当时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夜半至关下,恐人追至。座客中有能为鸡鸣者,遂学鸡鸣,孟尝君遂出关。 周召分陕 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用武王弟周公旦、召公爽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分陕的具体位置,《水经注》说以陕城或陕陌为界,《括地志》则说以陕原为界)。这样,周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方新发展的地方;召公的责任则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古籍所称"陕西",均指今陕县以西。元明之后,陕西省之得名,亦源于此。 召公遗爱 周公、召公分陕而治,陕县以西由召公治理。相传他下乡视察时,就在田间地头处理民间事务。地方官吏要群众腾出房屋让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他马上制止了,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召公还在棠梨树下受理民事,听讼决狱,他秉公而断,使民无冤抑,把他分管的这一块地面治理得有条有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召公死后,人们思念他的政绩,怀念棠梨树,写成甘棠的诗篇。浓荫郁葱的甘棠树下,留下了召公一颗体恤民情,广施仁政的博爱之心,也留下了"召公遗爱"的千古美谈。 杜甫夜宿石壕村子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由于受房官一案的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洛阳行至华州。此时,正值安史之乱,途中夜宿石壕村(今陕县观音堂镇甘壕村)时,发现这里征兵之残苦较之新安所见更甚,不是白天来抓兵,而是夜间来捕捉。他亲眼目睹一老翁翻墙外逃,老妇苦苦哀求并说全家的不幸:"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唯有乳下孙------。"这使人闻之落泪的话语,更加激发杜甫忧念时世,俯就弱者的高尚情操,于是挥笔写就千古名篇《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渑池会盟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谦颇为赵将伐齐有功拜为上卿。时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诈以十五城换和氏璧。赵王从缪贤荐,遣蔺相如出使秦国。相如不辱使命,既挫败了秦王阴谋,又完璧归赵。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赵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勿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秦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秦盆缶,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悦,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2. 2022挂职锻炼工作总结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相应职务。更多2022挂职锻炼 工作 总结 报告 请点击“ 2021总结 ”查看。
2021挂职锻炼工作 总结报告 1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__年2月选派到财政部驻湖南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挂职锻炼,一年多来,自己始终珍惜机遇,认真学习,积极工作,深入思考。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学习和锻炼,在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宏观 思维方式 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升,现将一年多来的挂职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和学习情况
(一)认真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挂职学习是锻炼干部、提高素质的有效方式,是取真经,学本领的难得机遇,我倍加珍惜,把这次挂职学习定位为我人生旅途中的“加油站”、“充电器”,切实通过挂职学习,达到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强本领,提高素质的目的。
首先树立目标,主动适应。刚来专员办时,我们局长曾送我八个字“谦虚谨慎,少说多做”,带着组织的嘱咐和期望,我迅速进入角色,融入专员办的集体中,并给自己树立三大目标,一是要改掉陋习,消除惰性思想,改正粗心毛病;二是要坚持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三是要树立形象,留下良好印象,结下深厚友谊。
其次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一是学习政策理论知识,关心国家政策及方针,定期浏览财政部网页及专员办办公平台,阅读时政要闻、政策解读、通讯材料及 调研报告 等,并且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与个人思考相结合。二是钻研业务知识。专员办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必须准确掌握国家的 政策法规 ,在工作中我不断通过“学、听、看、想”来提高业务水平,即开展每项检查前,认真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工作流程;检查过程中,认真听取领导的指导意见,细心察看领导的工作 方法 ;检查结束后及时思考,总结工作 经验 。三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只要有锻炼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就抓住机遇,主动参与,20__ 年专员办开展三期道德讲堂活动,我两期作为一处代表发言,每月的读书交流会,只要是没外出检查,都积极参与,每次会议也积极发言,同时不忘积极参加我县财政局组织的活动,比如参加我县财政系统开展的“好作风建设年”演讲比赛,并获二等奖。
再次是善于思考,吸取经验。学而不思则罔,我充分认识思考的重要性,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养成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不断带着问题学习、结合实际工作学习,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每参加一项检查,我都力求从表象去抓住问题的本质,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去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和后果,并且不断总结,不断汲取。
(二)积极工作大力发扬务实作风
以“到位不越位,挂职不失职,帮忙不添乱,实干不作秀”为挂职原则,以务实精干的工作作风树立挂职干部形象,一年多来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协查员。专员办作为财政部驻地方的监督检查机构,开展监督检查是其工作的重心,挂职一年多来,我协同专员办参与了中央社保资金专项审查、成品油调库核查、小额贷款贴息核查,20__年度和20__ 年度中央非税收入清算,企业自备电厂中央政府性基金征缴情况调研、中央非税收入征收质量专项检查、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核查等检查任务。检查过程中,我找准位置,不越位,不抢位,关键时候能补位,努力工作,积极作为,一是发挥年轻干部接收性强、勇于创新的优点。有些业务自己初次接触,我只有“临阵磨枪”,加班加点学习政策文件,翻阅以前年度相关检查的工作底稿和 工作报告 进行学习,并结合自己的长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二是发扬山区干部吃苦耐劳的作风。开展检查工作经常是累月在外,加班加点也是“新常态”,我调节心态,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三是学习专员办领导干部的“长”补自己的“短”。专员办的领导干部非常讲究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而我相对经验欠缺,所以遇到不懂的业务,我积极主动向领导请教,平时细心观察。
二是做好联络员。到专员办挂职锻炼,不仅能提高挂职干部能力,也促进了专员办与桂阳财政联系更加紧密,挂职期间,我认真学习领会上级财政政策文件精神,第一时间传达给我们桂阳财政,同时把桂阳财政的困难和具体情况及时向专员办汇报,使上下互联互通更加高效、快捷,并积极创造我们桂阳财政与专员办交流的机会,不断加强专员办与桂阳财政的感情联系。挂职期间,专员办先后到我县开展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核查,选派蒋涛同志到我县正和镇财政所挂职锻炼,组织我县正和财政所、邵阳县三阁司财政所、长沙县干杉财政所、在长沙召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会议,业务一处到我县开展支部联基层活动,并不辞辛劳到我所在的光明乡,通报我在专员办的挂职情况等活动,每一次我都认真当好联络员,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在专员办与桂阳财政间,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遵守纪律努力塑造廉洁形象
挂职作为一种特殊身份,时刻不能忘记自己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形象,更是代表原单位的整体形象,身负着组织的使命、厚望和期待。因此,我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无论在任何情况都保持自省、自重、自励、慎独,时时处处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守住法纪和道德品行底线,切实树好形象,展示形象。一年多来在工作纪律方面,严于律己,遵守挂职纪律,做到了服从安排、保守秘密、按时上下班,特殊情况离岗经过领导批准,不参加违法违纪活动等。在廉政方面,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抵得住人情、管得住小节,外出检查只在食堂用餐,中餐一律不饮酒,不接受赠送和宴请,在细节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树立挂职干部廉政形象。
二、感悟
(一)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挂职一年多来,感受最深的是专员办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一是体现在领导干部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专员办各项工作紧张、繁忙,但每个人都不忘学习,充分利用每一点时间空隙。工作之余有的继续深造读研读博,有的继续参加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前任副专员胡孝辉同志长年坚持写学习笔记的佳话广为流传。这种学习的高度自觉性来源于个人对知识的渴望,来源于专员办工作的需要,也是来源于全办同志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二是体现在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丰富多彩。专员办是一个学习型机关,各种学习活动丰富多彩,每月有“读书交流会”,每季有“道德讲堂”,每年有“集中学习”,善于以活动为平台,鼓励领导干部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学习氛围。置身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对于自感知识匮乏,能力欠缺的我,丝毫不敢懈怠,只有加倍努力,也更亲切的感受到,当今社会的文盲已经不是目不识丁,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要求。
(二)只有增强本领,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
专员办人才济济,精华云集,领导干部有“三高”,一是学历高。大都科班出身,有些还是来自国内顶尖学府,研究生以上学历比比皆是。二是水平高。体现在思维的深度、学识的厚度、和能力的高度,每个人都可为人师,有很高的调查研究能力,有好些人还是注册会计师。三是素质高。在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上有很高的造诣,每个人都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对待我们基层挂职干部谦逊,热情,不摆架子。刚来专员办挂职的时候,与专员办的年轻干部做横向比较,常常会有一种自卑感和失落感,通过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本领恐慌”,也深刻的体会到只有不断增强本领,才能解决更多的矛盾,才能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三)只有勤思考善总结,才能更快成长
专员办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仅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更注重思考和总结。每个季度、半年、全年都要写工作总结,每项检查结束都要写调研报告、检查报告。这一切都让我 反思 自己以前工作的不足,在基层工作时,更多的是贯彻落实政策,很少去思考政策本身,对自己工作中总结也不够,通过这一年多的挂职学习,耳濡目染专员办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是如何思考和总结,深刻的认识到了勤思考和善总结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拿破仑说:“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年轻干部要更快更好成长,只有养成勤思考善总结的习惯,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
三、收获
(一)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
挂职期间,参加专员办专项检查工作近十余项,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检查,丰富了阅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项目检查过程中,不断提高了水平,增长了才干。一是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认识了思考的重要性,具备了一定的宏观思维,能从整体从大局出发辩证的看待分析问题。二是进一步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及待人接物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三是提高了调查研究能力,掌握了调查研究中一些实用的工作方法,比较能准确的归纳总结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在撰写调研报告方面也有显着提高。
(二)收获了友谊搭建了桥梁
挂职锻炼,既是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结交朋友的机会。挂职锻炼期间,我在不越位的前提下奋发有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理念,珍惜缘份,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与专员办领导和同志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同时,专员办与我们桂阳县财的政联系也更加密切,上下联通的桥梁越来越牢固,越来越畅通,挂职期间,还为我所在的乡镇争取到困难资金十五万元。
(三)看到了不足明确了方向
通过一年的挂职学习,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都有极大提高,但与专员办的领导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学习还不够深入。对与工作相关的政策文件看的多,但缺少深入研究,学习上不系统,影响了工作上深层次的指导。二是工作上积极但缺少思考。虽然已经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但由于在基层工作时思想的惰性养成了不善思考的习惯,有时还不能把思考和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的态度还不够坚定,另一方面是思想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解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专员办的领导和同志们为榜样、为标杆,对照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回首在湖南专员办挂职锻炼的这一年,领导的关心和教导,同志们的交心和点拨都是我今后受用不尽的财富。我真诚感谢组织上给予我这样的学习锻炼机会,衷心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今后,我将把专员办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及开展检查工作过程中其他地方学到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基层财政工作的实践中去,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基层财政事业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2021挂职锻炼工作总结报告2
20__ 年2月,我根据组织的安排,来到市信访局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半年的时间虽然过得很快,但是收获颇丰。
一、提高认识,坚定做好信访工作的信心
信访工作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使我深深了解到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信访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突出对人民群众讲感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 热点 问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访问题绝大部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办实事的政府,群众有问题、有困难、有要求,就必然向党和政府来反映,这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信任和寄予厚望的表现。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起到重要作用,信访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____ ”在基层是否得到落实,通过学习和实践,坚定了我做好信访工作学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要想做好信访工作,只有真诚和热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熟悉和掌握有关信访政策和法律法规。接待室的工作很繁杂,没有时间学习,我放弃了平时自己的 爱好 ,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省信访条例》和 其它 相关法律法规。在学习中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虚心向同志们请教,通过学习,自身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较短时间内便进入了工作角色。
我参与接待了集体上访、动迁补偿上访、换届选举上访等区几个影响较大的群体上访事件。这些上访人数多,情况复杂,有的是拖了好几年没有解决,因此怨气很大,在接待中,我认真做好记录,并且热心、真诚地向他们解释,同时宣传党的相关政策,协调相关部门领导认真处理,确保了事件没有进一步扩大,最后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通过这些上访事件的处理,提高了我在纷繁的事件中驾驭工作的能力,使我受益匪浅。
三、真诚办案,切实解决来访群众实际问题
信访工作的归宿和落脚点就是依据政策规定帮助群众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我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角度出发,针对来访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实际问题,尽力多做解疑、释惑、顺气工作,努力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虽然在这只是挂职锻炼,我还是信访工作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力做好,为我市经济社会的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封丘县一位70多的岁老人,因家庭赡养矛盾,上访到省政府,接到省信访局交办的案件后,我及时把该案件转交给封丘县信访局,并限期办理此案,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我几次和县信访据的领导上他的子女家,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工作,最后全家达成一致,老人也非常满意。
在信访工作中,我们经常面对的都是有怨气不满或其它想法的群众,给我的感觉就是要做好信访工作,确实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但最重要的一点:必须付出真诚的心、无私的爱,才能在信访和群众之间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虽然挂职锻炼的时间很短,我不断摸索信访工作的规律,接待上访群众时做到热心,不冷漠处之;听取反映的问题时耐心,不厌其烦;处理问题时细心,不专横武断;碰到棘手问题时有恒心,不半途而废,直到问题解决。针对上访群众的不同情况,我自学了心理学,根据不同上访人的心理总结出自己的接待策略:对“哭闹型”的,一杯热茶、一张笑脸,充当“亲友团”;对“叫骂型”的,勇于忍受,甘做“出气筒”;对“别有用心型”的,据理力争,维护党和政府的尊严。
四、存在的不足
1、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有些工作可以不做的就不做了,不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工作思路不够开,缺乏创新性思维。在工作中过于追求循规蹈矩,不敢创新,怕犯错误,做一些事情顾虑太多。
3、业务不够熟练。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实际工作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自己不能够很好掌握,对于法律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交流还不够。
过去的已经过去,尽管还存在好多问题,但我相信,在组织和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一定踏踏实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21挂职锻炼工作总结报告3
根据组织安排,20__ 年_月20日至20__ 年_月20日,我在信访局担任为期一年的信访专员,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跟随信访局的同志们一起接访、劝访,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讨论、分析当前的信访形式,感触颇深,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随着我县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大量的纠纷都通过信访 渠道 反映出来,大规模的集体访剧增,挂职期间,县委、政府领导就圣星竹业拖欠工人工资、齐云山镇兰渡村村民与兰渡茶林场土地纠纷、海阳镇川湖村村民就本村村民违章建筑集体上访事件,即时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协调,研究处置方案,将复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亲身体会到领导重视信访工作不仅体现在会议文件上,还切切实实落实到行动上。
二、胜任信访工作必须具备各方面综合知识
信访工作接触面广、工作量大,业务性、专业性、政策性都很强。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改制、劳动社保、土地征用、拆迁安置、涉法涉诉、干部作风、优抚救济等方面,一个合格的信访干部,既要学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还要通晓党的各个时期的政策,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关的 法律知识 。原以为法院工作就是定纷止争,和信访工作的化解矛盾大相径庭,接触信访实践以后,深感学疏才浅,对许多知识一知半解,急需充电学习。
三、信访干部工作作风、敬业精神可敬可贺
信访局七位同志,每人人手一份事,有的身兼数职,工作条件清苦,无权又无利,是个名符其实的清水的衙门。但是县委大院这些单位中,每天最早开门的少不了信访局,最后一个关门的也几乎是信访局,这样的上下班习惯黄同心同志坚持了20多年,这也是信访局一贯保持的良好作风。每个同志对重大信访事项都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虽然工作烦琐,条件艰苦,但是每个人都很乐观。新局长汪国华同志在努力改善办公条件的同时,特别强调信访干部的精、气、神,经常给大家鼓劲,告诫大家不要觉得做信访工作低人一等,自己看不起自己,一个单位的形象是靠集体树起来的。
四、挂职锻炼很有必要
通过到信访局挂职锻炼,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学到了很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同时也意识到有相当一部分上访事项,是因为我们各个部门的办事人员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执行政策法规标准不一造成的,对我今后的工作而言,更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由于经常将信访动态反馈给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加深了法院领导和同事对信访工作的直观了解。程力院长带队到信访局看望我,既体现了对干警个人的关心,又加强了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对全县大信访格局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年的挂职锻炼,我和信访局的同志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他们在一起共事,我收获了很多,感谢组织给我提供这样一次机会,既增长了我的见识,又多了一份人生阅历。
2021挂职锻炼工作总结报告4
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我于____ 年_月至____ 年_月在市交通局挂职锻炼,在办公室工作,任副主任。一年来,我坚持以事业为重,自觉克服工作、生活不便等种种困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取得了成绩,提高了能力,得到了挂职部门的好评。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业务学习,迅速实现角色转换。一个合格的挂职锻炼干部,必须注重学习,尤其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因此,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我都比较注重学习,做到自加压力,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并根据工作需要,坚持学习相关交通业务知识。同时办公室领导给了我许多学习锻炼的机会。他们安排我参加了各种会议,接触到了省交通厅的领导,接触了市直交通单位的领导,接触了市直有关部门相关科室领导,这些接触对于开拓我的视野、增长知识面、结识新的领导和朋友起了极好的作用。学习不仅增强了理论素质,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使自己在第一时间实现了角色转换。
(二)深入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分析实际问题、处理矛盾和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
一是完成了局机关房产情况调查、交通大院户口清理、交通大院停放车辆摸底、机关房屋产权证办理、编写《办公室业务工作手册》、____ 年交通系统办公室工作考核等工作,特别是全省交管站改革情况调查工作受到省厅肯定。
二是搞好配合工作,积极参与、按时完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市交通局机关及市直交通单位卫生单位创建、____年度《中交报》、《湖交报》征订发行等工作分配的任务。
三是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对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如筹备大型工作会议,整理领导讲话录音稿,起草文件和通知,撰写简报及会议纪要等材料,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
(三)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一年来,我严格遵守挂职锻炼单位的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有事请假,尊敬领导、团结同志,注重搞好同各科室同事们的关系,没有做违纪违规的事情,没有向挂职单位提条件,严格遵守了挂职锻炼干部行为规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挂职锻炼干部的优良素质和良好形象。
二、工作体会
一年的工作和学习,使我加深了对交通工作重要性和办公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搞好办公室工作,促进单位整体工作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启示。我深深体会到,办公室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和统揽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紧扣中心围绕大局,不断 创新思维 ,改进作风,强化服务,提高效能,才能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才能展示出自身的作用和旺盛的活力,办公室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
(一)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办公室是局机关工作的综合部和联络部,办公室开展的信息调研,督促检查,文秘政务,后勤保障等工作都属于服务工作。关键就是要注重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能。就是要严要求,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因此,在参谋决策上,要统筹兼顾,提早谋划,想领导之未想,谋领导之未谋,及时准确的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信息,为局领导决策搞好超前谋划,在文字材料上简洁明了,抓主抓重,提倡“短、平、快”,杜绝“假、大、空”,在督查落实上,突出重点,找准薄环节,果断迅速,讲求实效。在综合协调上,立足大局,兼顾各方,多商量,重推理,既努力体现上级要求,又要兼顾各方利益,在后勤保障上,要未雨绸缪,后勤先行,确保工作正常高效运转。
(二)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办公室是“窗口”部门,办公室的作风关系到局机关的形象。好的作风,就是一个巨大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必须坚持不断改进办公室的'工作作风,强化勤政为民的意识,以良好的作风展示办公室的精神风貌,不论是办事,办公,办文,还是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检查,都要从实际出发,防止搞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决克服会议多,文件多,事务性应酬多的“三多”问题,切实做好协调安排,把好关口,保证领导集中精力谋大局,抓大事。要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切实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始终心系群众,心系基层,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以良好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存在不足
挂职锻炼的一年,我在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上提高较大,但是和领导、同志们对我们挂职干部的要求与期望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多,实践少。虽说原来在县市工作时也接触了一些交通方面的业务知识,但都不精通。因此在市交通局挂职锻炼的工作期间,我有意识的、积极主动地向周围同志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端正、丰富了对交通工作的认识,各项能力提高较快,但是做的工作还不够多,特别是能将自己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去,打开工作新局面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
(二)思考多,总结少。姚局长叮嘱我,在工作中,既要勤于思考,更要善于总结,同时要到其他科室学习基建投资政策、 财务管理 制度、运输行业管理等交通业务知识,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进步成长更快。遗憾的是,虽然我在工作中基本做到了在实践中勤于思考,但是对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并没做到及时总结,腿勤脑勤手不勤,而且也不够深刻和全面。
(三)执行多,创新少。挂职锻炼期间,我对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能够做到认真完成,但是在工作中的独立性、开拓性还不够,有时不能领会领导意图,在工作中缺乏面对新问题,想出新办法,打开新局面的能力和独挡一面的魄力,许多工作放不开手脚,求稳有余,敢试敢闯的劲头不足。
一年来的跨行业、跨部门挂职锻炼,收获颇丰。我不但分享了荆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江口大桥扩宽改造、螺山干渠宦子口船闸工程全面完工,荆监一级公路锣场至郝穴段、石首港工业综合码头、荆州港盐卡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的喜悦,还学会了着眼全局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及全盘考虑处理事情的工作方法,对交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领导和同事们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 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我,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心、支持、帮助时时感动着我。一年工作,我结交了朋友,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受用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次挂职锻炼的经历作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加以 收藏 ,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不断地完善和超越自我,争取更大的成绩。
3. 关于广才的古诗句
《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广寒官中第一仙,情深不碍韵超然。
劝君莫作儿女态,但向花前倾玉船。
《古风 其十九》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老将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雀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胡秉言鸿濛混沌兮,孕盘古,无极始出兮,太极来。
初生两仪兮,列四象,衍生八卦兮,智慧开。始祖伏羲,长坐方坛、听八风之气,观草长莺飞,审雷霆雨雪,察四季消长,度鹰翔鱼跃,悟八卦之魂,生八卦之理。
开阴阳之道,正姻缘、和人伦秩序。“涂光休气兆北阈,赤文绿字焕东周”。
人奉之为神,尊八卦祖师。开华夏之文明,蕴奥妙神奇矣。
西伯姬昌兮,演文王八卦。推论解读兮,八八六十四。
叠加成象,鉴析准确。干坤立道列南北,造化天地成万物。
雷声震震曰善教,巽逐阴风曰进退。坎险陷陷心惮虑,离丽附和柔顺心。
艮止审慎动静适,兑喜悦悦善照临。下古孔子兮,精修十翼。
察言、观变,制器、卜占。取义象位之说,阐阴阳之对立。
成系统之世界观,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之变化。强宇宙变化之生生不息,说“天地之大德”,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精论,。
告后人“物极必反”之思想,调“居安思危”之忧患。倡“顺乎天而应乎人”,张自强不息,变革以成伟业。
以“保合太和”之最高理想目标,承“和谐”之思想。立“易与天地准”。
拓模糊解释现实之精确,确立易卦包罗万象之精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阴阳互应,刚柔相济,厚德载物,唯有周易。易道深矣。
“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经上下几千年,收无数仁人志士之鉴析,成群经之首而不愧。古哉周易,新哉周易,东方文化之核心。
天开新宇兮,浩正气,地现阡陌兮,展心懿。古为今用取精华,阴阳二进举世奇。
揭示二元之规律,珍惜瑰宝悟易理。智慧若清泉,绵远若流长,用之不完,汲之不尽。
“鸳鸯绣罢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玉匣存来枕边放,怎舍一时离己身。
1. 《归雁》
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杜甫作此诗时,正逢战乱,大雁南归广州,一定要经过那些战乱的地方;诗人因战乱无法回乡,便将乡愁寄托于大雁。
2.《啰唝曲》
唐:刘采春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这是一位女诗人写的,五言绝句短小精悍,却把对远在广州的丈夫浓浓的思念寄托诗中。
3.《闰三月二日发船广州来归亭下之官宪台宋》
杨万里
诸人政坐爱闲游,天遣南游天尽头。
到得广州天尽处,方教回首向韶州。
这是宋代杨万里一首宦游诗,将自己宦游生涯苦中作乐蕴含其中。
4.《中秋广江驿示韦益》
唐:李群玉
莫惜三更坐,难消万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
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中期佳节,诗人望着那片月,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中秋始于唐代,盛行于宋朝,成为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本诗便是在中秋夜所作。
5.《约同人游拾翠洲》
袁崇焕
春风十里五羊城,拾翠洲前绿草生。
君若来时须并马,一尊同去听流莺。
拾翠洲就是现在的沙面岛。当年袁崇焕(生于广东东莞)从这里去北方抗金,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袁崇焕回家了,会见亲友,游览山水。诗,回忆这段经历,诗写得很悠闲,也很潇洒。表明这个时候袁崇焕的心情很好,体现了袁崇焕的乡情和亲情。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全诗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1)出自《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2)全诗原文: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唐)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1. 《归雁》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2. 《得广州俸米供给麻券授家人》
年代: 宋 作者: 曾丰
陶潜营五斗,王绩办三升。
醉饱曾无几,驱驰已不胜。
犹须糊汝口,未果枕吾肱。
有可供饥渴,休官岂不能。
3.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宝昙
是身犹孤云,梦入岩下寺。
天如护苍江,山故插厚地。
一舟巫峡来,八月新雨霁。
烟鬟十二外,野花或垂髻。
4. 《高起居知广州》
年代: 宋 作者: 杨亿
作藩南越古称雄,五管皆归节制中,
腰佩金龟三品绶,船开书鹢一帆风。
橘官手版趋尘远,梅使星车附信通。
暂阻螭头夹香案,清宵应梦未央宫。
5. 《广州杂咏(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刘崧
鲫鱼潮退余溪卤,牡蛎高结海沙。
红豆桂花供酿酒,槟榔蒌叶当呼茶。
6. 《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
年代: 唐 作者: 李群玉
楚国傲名客,九州遍芳声。白衣谢簪绂,云卧重岩扃。
长波飞素舸,五月下南溟。大笑相逢日,天边作酒星。
七年一云雨,常恨辉容隔。天末又分襟,离忧鬓堪白。
愿回凌潮楫,且着登山屐。共期罗浮秋,与子醉海色。
隋唐五代部分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 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吴楚东南坼,干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希望采纳
4. 李商隐的生平简介
李商隐(公元813—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豀)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着名诗人。邠国公杜悰的表兄弟。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辖沁阳市、博爱县),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王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忧郁而死。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着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有《李义山诗集》。
出身家世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2]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治今陕西富平西北)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今属河南)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今属河南)县令。
生卒年考
商隐生年,冯浩主元和八年(813年)说,张采田主元和七年(812年)说。这是当今学者通常采用的说法。大部分学者赞成的是冯浩说,其最主要的是文选《上崔华州书》所云:“中丞阁下:余生二十五年矣。”冯浩题注曰:“开成元年十二月,《纪》以中书舍人崔龟从为华州防御使,例兼御史中丞宪衔,固有中丞阁下之称。”书上于开成二年(837年)春初,诗人二十五岁。以此上推商隐生于元和八年。至于卒年,关涉诗人晚年行踪和创作,尤须一辨。
早年生活
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骈体文的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由此他获得极大的信心,希望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展开他的仕途。在这一时期(大和四年,公元830年)的《谢书》中,李商隐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应举之路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前者被认为是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后者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自己培养的政治团队,如果表现出色,也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官僚的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有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资格。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隐就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应举之路。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他流传下来的诗文中没有提及当时的情形,这多少说明他对于初试的失败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会在考试之前就去刻意结交关系,或者想出种种办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据李商隐自述,他在这方面是比较低调的(《与陶进士书》),但如果说他不曾对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从李商隐在开成元年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于开成二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加影响的结果。
步入仕途
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开成二年,837年)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治今甘肃泾县北)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他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李商隐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5-6]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开成三年(838年)春天,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这件事对李商隐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得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不过,他并没有后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他们婚后的感情很好,在李商隐的眼中,王氏是一位秀丽温和体贴的妻子。
开成四年(839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这是一个低级的官职,但有一定的发展机会。没过多久,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虽然县尉与校书郎的品级差不多,但远离权力的中心,显然会使以后发展受到影响。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很不顺利,他因为替死囚减刑(“活狱”)而受到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的责难。孙简很可能以某种不留情面的态度对待李商隐,使他感到非常屈辱,难以忍受,最终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凑巧的是,在此前后孙简正好被调走,接任的姚合设法缓和了紧张的局面,在他的劝慰下,李商隐勉强留了下来。但他此刻显然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工作,不久(开成五年,840年)就再次辞职并得到获准。
闲居时期
辞去了弘农县尉,李商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于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设法又回到秘书省任职。这一次,他的职位(“正字”)品阶比之前的(“校书郎”)还低。即便如此,李商隐毕竟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在唐代,大家普遍认为在京城里的任职会比外派的官员有更多的机会升迁,而李商隐所在的秘书省,又比较容易受到高层的关注。对李商隐而言,另一个好消息是,宰相李德裕获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这位精干的政治家几乎被授予全权处理朝政。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机会。
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必须遵循惯例,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他闲居在家的三年(会昌二年末至会昌四年末),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随着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骤然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会昌三年(843年),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讨伐藩镇叛乱时病故。王茂元生前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的升迁,但他的去世无疑使李商隐的处境更加困难。
李商隐在闲居的几年里处理了一些家庭的事务,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一些亲属的墓葬迁回了故乡的家族墓园。这种维护家族荣誉的努力多少使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现存的部分诗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淡化对政治生涯的兴趣和期待。他有时从事农耕,声称自己“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作田园诗歌。不过,纷乱的时局始终吸引着李商隐的注意力。他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倾向,几乎无法隐藏。
幕府游历
会昌五年(845年)十月,李商隐结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秘书省。此时,武宗与宰相李德裕富有效率的合作关系已经到了晚期。次年三月,武宗去世,传言他是由于长期服用道士进献的长生药而中毒身亡。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宣宗李忱即位,他反对武宗的大部分政策,尤其厌恶李德裕。因此,几乎整个会昌六年(846年),都持续新一轮政治清洗,曾经权倾一时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在宣宗本人的支持下,以白敏中为首的牛党新势力逐渐占据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
这一年,李商隐在秘书省任正字。35岁的李商隐终于有了儿子(李衮师),他的堂弟李羲叟也在这一年中了进士,这两个好消息大概只能让他兴奋一时。由于支持李德裕的政治纲领以及之前就被令狐绹等人视为背叛,他不大可能分享牛党的胜利。尽管他的职位几乎低得不值得在权力斗争中被排挤,但仍然可以想象他的郁闷心情。因此,当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他往赴桂林任职时,他几乎没有犹豫。[6] 从太和三年(829年)受聘于当时的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开始,李商隐多次进入地方官员的运作机构中担任幕僚的角色。事实上,他身为幕僚的经历比正式任职于朝廷的时间更长。不过,在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之前,他似乎一直将这样的经历作为过渡。对于在政治上颇有抱负的李商隐来说,这种经验非常重要,既是他历练工作能力的过程,也是积累社会关系的途径。不过,毕竟只是为日后的大展宏图而进行的准备活动。从时间上看,以往每一次的工作经验几乎都在数月之内,变动频繁,而且一旦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就会立即辞去幕府的工作。而这一次,李商隐作为郑亚的幕僚前往桂林时,他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仕途已近末路。在之后的10年间,他将在幕府游历中逐渐耗尽所有的政治热情。
大中元年三月,李商隐告别家人,随郑亚出发,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行程,来到距京城大约5000里以外的南方。郑亚的这次南迁,是牛党清洗计划的一部分。李商隐愿意主动跟从一位被贬斥的官员,表明他同情李德裕一党。另一方面,也显示对自己的升迁不再抱有信心了。在桂林不到一年,郑亚就再次被贬官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也随之失去了工作。大中二年秋,他回到京城长安。据说,他在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他已经进入权力的核心)请求帮助,但遭到拒绝,结果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小职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0年之前,他正好也是一个相当的职位(弘农县尉)。
李商隐担任盩厔尉时间不长,又被调回京城。此时,与大中元年他在秘书省的情形非常相似:低微的官职,渺茫的前途,落寞之余,期盼着出现变化。大中三年九月,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卢弘止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对李商隐也非常欣赏。如果他的仕途顺利,李商隐可能还有最后一次机会。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隐追随卢弘止仅仅一年多后,后者就于大中五年春天病故。这样,李商隐不得不再一次另谋生路。
夕阳晚景
大中五年,李商隐经历的另一次重大打击,是他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可以想象,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他仕途上的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家庭的巨大变故并没有给李商隐很长的时间去体验痛苦。
这年秋天,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他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于十一月入川赴职。他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了四年,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他曾一度对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与当地的僧人交往,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为僧。梓幕生活是李商隐宦游生涯中最平淡稳定的时期,他已经再也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了。
大中九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大中十三年秋冬,李商隐在家乡病故。
墓葬祖籍
《全唐文·李商隐》载《请卢尚书撰曾祖妣志文状》:“安阳君年十九,一举中进士第,……始命于安阳,年二十九弃代,祔葬于怀州雍店之东原先大夫故美原令之左次。”《覃怀志·陵墓》:“唐李商隐墓:文集内云,祖茔在怀州东郊,今不可考。”清干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陵墓》:唐李商隐墓在城东(按《文集》云,祖茔在怀州东郊,今考在清化北山下。)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古迹志》:“河内不应有商隐墓,旧志云在城东者非也。”但是,该志对李商隐的高祖、曾祖墓记载颇详:“唐李既济墓:李商隐之高祖也,商隐请卢尚书撰曾祖妣志文状云曾祖安阳君祔葬于怀州雍店之东原先大夫故美原令之左次。美原讳某,字既济,其墓长乐贾至为之铭。”“李叔恒墓,商隐之曾祖即所谓安阳君也,旧唐书云,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义山文集作叔洪。”民国二十六年《沁阳县志·陵墓》:李商隐墓相传在城东。清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河内县古迹图》将李义山墓标记在河内城以东, 朱沟支渠以西, 沁阳以南的范围内, 离城仅数里。且《河内古籍图》中所标的李商隐墓位置也是似是而非。能够证明其似是而非的,是该志和李商隐墓标在同一平行线的沁园的位置。查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古迹》关于沁园的记载:“沁园在府城东北三十里沁水北岸,金时官僚宴游之地,有石图本尚存。”既然沁园在府城东北三十里,为什么画在城东几里的地方?如若按照该志所画沁园的位置的比例推论李商隐墓的位置,也应在离县城三十里的雍店之东原。如此说来,文献对李商隐墓准确的记载,应当是“雍店之东原”和“清化北山下。”。
关于李商隐的墓葬地点,还有两种说法。一处位于沁阳市山王庄镇庙后村,另一处位于荥阳市豫龙镇苜蓿洼村南。前者是李商隐的原籍所在地,后者是其祖辈迁居所至的家乡。由于李商隐晚年生活的资料稀少,他死亡和埋葬的地点还没有定论。
沁阳李商隐墓的文献依据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河内县志》的古迹图和干隆年间的《河内通志·陵墓》里的相关内容。《河内县志》里标示出了“李义山墓”的所在地。《河内通志·陵墓》明确记载:“李商隐墓,在府城东。文集内云祖茔在怀州东郊,今不可考。”
当地政府于1987年1月7日宣布李商隐墓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对墓地进行了整修。现墓冢区四周砌围墙,整个平面呈方形,边长9米,周围以青石砌筑平台,台上筑盝顶形封丘,前树墓碑,碑首雕作盘龙,碑身正面正中篆书“唐故李商隐之墓”,碑阴上部刻李商隐生平简介,下部刻清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内的古迹图。四周铺设方砖,植松柏。唐代李商隐爱妻《王晏媄墓》埋葬同墓园。荥阳的李商隐墓没有成形的墓园,荒冢距离位于苜蓿湾村南200米左右的农田里。据荥阳政府网站的介绍,墓冢高约4.2米,东西长约10.4米,南北宽约10.6米。没有墓碑,荒冢上遍布枯木和野草。现为郑州市和荥阳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沁阳庙后村明洪武年间,川籍移民周明彦创建村落,因村前有个小土孤端口,故名独端口周家。清咸丰年间,孙、李、姜等姓陆续迁入,并在土端口上修筑庙宇,故易名庙后。1925的庙后、刘家疃、小宁家三村为一村,统称庙后。清咸丰年间迁入的李姓怎么会于李商隐有关系?
5. 国学经典诵读100句
国学经典进课堂的教育活动目前已经逐渐常态化,国学经典的巨大文化张力和价值导向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崇。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100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3.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4.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7. 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8.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9.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
10.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11.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14.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5.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8.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20.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24.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2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2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7.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28.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29.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3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31.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3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3.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4.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5.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36.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3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38.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39.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40.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41.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4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43.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4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5.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46.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47.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8.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9.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5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
5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5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齐.杜弼.檄梁文)
55.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56.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57.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58.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59.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60.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6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6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3.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64.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65.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66.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67.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68.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69.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70.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1.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7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73.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5.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76.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77.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78.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7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8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8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82.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8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84.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5.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86.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87.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8.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8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90.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91.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9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9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94.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9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96.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97.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98.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
10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2.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李白.北风行)
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5.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7.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唐.白居易.琵琶行)
8.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唐.白居易.琵琶行)
9.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唐.白居易.琵琶行)
10.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唐.白居易.琵琶行)
1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12.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13.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唐.高适.封丘县)
14. 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15. 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7.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唐.杜甫.月夜)
1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19.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20.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2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22.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23.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唐.杜甫. 不见)
24.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
2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杜甫.蜀相)
26.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唐.杜甫.恨别)
27.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9.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30.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唐.杜甫.秋兴)
31.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
32.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33.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34.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5.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3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37.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8.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
39.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40.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4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4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4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4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45. 吴楚东南坼,干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4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4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
48.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4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50.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马说)
5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5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53.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5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
55.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56.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5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58.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59.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60.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罗隐.蜂)
61.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 ( 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62.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63.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贾岛.剑客)
64.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题诗后)
65.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绅.悯农)
66.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67.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68.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69.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0.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
72.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
7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4.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75.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76.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白居易.琵琶行)
77.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唐.白居易.长恨歌)
78.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79.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唐.高骈.山亭夏日)
80.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81.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
82.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83.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李贺.南国)
84.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85.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8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7.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8.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8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0.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
91.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2.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93.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9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95.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9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7.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
98.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99.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100.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