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件服务器如何搭建备份
不在于如何备份,有很多种方法,
关键是投入多少钱,你想怎么备份,实时备份全部数据,还是定期备份,要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另外关键就是钱,文件服务器存的东西容量会越来越大,后期需要不停的加硬盘,投入几千块肯定不行,至少都是上W起步,有钱什么都好办,
一般来说,建议采用群晖,这些专业的云存储服务器,除了减少病毒感染外,还可以设置权限,至于备份,没有万无一失的办法,要是有钱,买 2台一模一样的服务器,做实时备份
❷ 搭建Git服务器及备份服务器
OS:CentOS 7.2
Git:1.8.3.1
备份模式:
以下步骤以双机备份为例,单机备份同理,只是在镜像git项目的时候把git url换成单机中的git项目目录即可。
首先,查看系统软件库中是否有git和git的版本:
CentOS 7.2环境下的输出如下:
CentOS 7.x版本的仓库中已经附带了1.8.3.1版本的git,可以直接安装。
CentOS 6.x中的git是1.7.x版本,自带库中git版本低的linux发行版可以添加git1.8.3.1的源来安装git,但这个操作要求本机能访问互联网
其他版本的git理论上也可以,请自行测试
结果最后显示“安装完成”或“Complete”表示安装成功。可以直接使用git命令测试一下:
输出如下表示git安装成功并可用。
创建一个git用户,用来提供给外部用户以git url的方式访问git库。
在用户目录或其他对外目录中创建 /git/repos 目录,用来存放git库。
注意: 尽量使用git用户来创建该目录,方便以后git操作该目录,如果是使用其他用户创建的,带橡孝记得使用以下命令将该目录的owner改为git:
为了方便访问,可以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软链连接到该目录:
这样设置后,假如以后有一个库叫 test.git ,那么就可以通过以下url来访问git库了:
创建一个测试库用来蠢稿测试备份及连通性。
同主GIT服务器的《安装git》章节。
同主GIT服务器的《创建git库目录》章节。
目录结构尽量与主git服务器上的结构一致,如果不一致,使用软链的形式将git url配置为与主git服务器一致,这样保证在切换服务器时,客户端不用做修改操作。
以上个步骤中创建的 test.git 为例:
这样,主git服务器中的 test.git 就镜像到备份机中了。
如果主服务器的git项目发生了变更,可以将变更同步到备份机。
将以上同步命令写成脚本,添加一个定时任务来定时同步即可。
(待补充)
备份同步时每次都需要输入主git服务器的密码,比较麻烦,也不利于定时同步的脚本操作,可以使用ssh免密登录的方式,在主服务器上配置备份服务器的公钥。
一路Enter(回车键),完成后会打印出密钥的生成位置,通常在用户主目录的 .ssh 目录中。默认情况下会生成以下两个文件:
一定要注意上述命令中的第三步,权限要设置对,否则认证不过去不能免密登录。
如果在实际运行中,主git服务器挂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一直是备份git服务器在工作,那么在修复好主服务器后需要将这一段时间的变更同步回主服如袜务器。
操作完成后备份库自上一次同步后的更改都推送到了主库。
❸ linux日志文件的管理、备份及日志服务器的搭建
日志文件存放目录: /var/log
[root@xing log]# cd /var/log
[root@xing log]# ls
messages:系统日志
secure:登录日志
————————————————
日志管理服务文件: vim /etc/rsyslog.conf
日志记录的日志级别:最不严重 -> 最严重
debug, info, notice, warning, warn (same as warning), err, error (same
as err), crit, alert, emerg, panic (same as emerg)
测试提示:
[ming@xing etc]$ logger -p authpriv.emerg "==mingeror=="
[ming@xing etc]$
Message from syslogd@xing at Jul 18 11:00:41 ...
root: ==mingeror==
登录日志的错误信息同步写入 “/var/log/secure ” 文件中
————————————————
日志的异地备份
日志的异地备份至关重要。防止别人拿到你的root权限;用命令:echo "" > /var/log/secure 直接清空你的登录日志。
配置需备份日志的客户机(172.168.0.254):
[root@xing etc]# vim rsyslog.conf
————————————————
配置文件修改:
#*.* @@remote-host:514
authpriv.* @@172.168.0.1:514
————————————————
[root@xing etc]# setenforce 0 //执行setenforce 0 表示 临时关闭 selinux防火墙。
[root@xing etc]# getenforce
Permissive
[root@xing etc]# service rsyslog restart
————————————————
配置日志记录服务器(172.168.0.1):
[root@xing etc]# vim rsyslog.conf
————————————————
开启接收端口模块
# Provides TCP syslog reception
$ModLoad imtcp
$InputTCPServerRun 514
———
配置备份的数据源及日志备份存放文件
:fromhost-ip,isequal,“172.168.0.254” /var/log/client/172.168.0.254.log
————————————————
[root@xing etc]# service rsyslog restart
———————
ss -antpl | grep 514
————————————————
注意:配置成功需关闭双方服务器的防火墙,或者修改防火墙配置。
❹ 服务器备份数据怎么备份
适当的服务器备份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备份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减少对计算资源和网络带宽使用的影响,从而保证数据安全,并在灾难发生后尽可能快速轻松地恢复数据。。以下是一些服务器备份方法,以及一些可操作的正确服务器备份建议。
1完全备份完整备份是最简单的备份形式,包含所有需要备份的文件夹和文件。。我们通常会压缩文件大小以节省空间,但即使压缩文件大小,完整备份也会占用大量存储空间。。对备份磁盘的大量访问还需要额外的网络带宽资源。完整备份的优点是易于恢复。。数据恢复更快更容易,因为完整的数据随时可用。。完整备份是所有备份方法中最全面的。。然而,这样的操作往往需要很多时间。
2增量备份由于“完整备份”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可能需要“增量备份”来减少执行备份所需的时间。增量备份,仅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例如:假设在星期一进行了完整备份,则可以在星期二执行增量备份以备份自星期一以来已更改的文件。。在星期三,对自星期二以来已更改的文件执行另一次增量备份。。由于每次增量备份的数据量都比较小,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减少网络带宽。。它还允许保留同一文件的多个版本。
3差异备份差异备份,介于“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之间。。差异备份是在完整备份和差异备份之间添加或修改的文件的备份。差异备份本质上是自上次完整备份以来所做的所有更改的累积备份。。恢复“差异备份”比恢复“增量备份”更快,并且只需要最后一次完整备份和最后一次差异备份即可创建完整恢复。。如果要节省存储空间,可以设置差异备份覆盖上次的差异备份。。与增量备份一样,差异备份需要额外的网络带宽来比较当前文件和备份文件,以便仅查找和备份更改的文件。
4镜像备份基于映像的备份允许创建整个系统(一个或多个分区)的完整磁盘备份。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与之关联的所有数据,而不仅仅是文件和文件夹。。备份保存为称为“图像”的文件。当您需要恢复整个系统时,镜像备份是最快的恢复选项。。它在灾难恢复方面非常有效。。可以选择将整个服务器恢复到与新服务器完全相同的状态,即使服务器具有不同的硬件。。还可以从基于映像的备份中恢复单个文件,而无需恢复整个系统。。备份图像可以保存到各种不同的媒体,为您提供额外的备份副本。
❺ 服务器备份该如何进行
【服务器备份进行方法】
服务器备份是指针对于服务器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存储备份过程,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运行,从狭义上来看信息的价值在于其潜在用途,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数据管理和保护可攫取信息的最大价值,并规避因未按照监管法规保留信息而导致的风险。企业应对当前和将来的信息使用方式进行评估,实施满足其全部需求的流程和技术。
1、完全备份。
每天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完全备份。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即灾难发生前一天的备份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然而它亦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天都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造成备份的数据大量重复。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磁带空间,这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增加成本。其次,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较长。对于那些业务繁忙、备份时间有限的单位来说,选择这种备份策略是不明智的。
2、增量备份。
星期天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六天里只对当天新的或被修改过的数据进行备份。这种备份策略的优点是节省了磁带空间,缩短了备份时间。但它的缺点在于,当灾难发生时,数据的恢复比较麻烦。例如,系统在星期三的早晨发生故障,丢失了大量的数据,那么现在就要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二晚上时的状态。这时系统管理员就要首先找出星期天的那盘完全备份磁带进行系统恢复,然后再找出星期一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一的数据,然后找出星期二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二的数据。很明显,这种方式很繁琐。另外,这种备份的可靠性也很差。在这种备份方式下,各盘磁带间的关系就象链子一样,一环套一环,其中任何一盘磁带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条链子脱节。比如在上例中,若星期二的磁带出了故障,那么管理员最多只能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一晚上时的状态。
3、差分备份。
管理员先在星期天进行一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管理员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天不同的数据(新的或修改过的)备份到磁带上。差分备份策略在避免了以上两种策略的缺陷的同时,又具有了它们的所有优点。首先,它无需每天都对系统做完全备份,因此备份所需时间短,并节省了磁带空间,其次,它的灾难恢复也很方便。系统管理员只需两盘磁带,即星期一磁带与灾难发生前一天的磁带,就可以将系统恢复。在实际应用中,备份策略通常是以上三种的结合。例如每周一至周六进行一次增量备份或差分备份,每周日进行全备份,每月底进行一次全备份,每年底进行一次全备份。
❻ 服务器数据备份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掌握服务器备份方式方法,有助于企业等类型网站免受噩梦侵扰——数据丢失和损坏。
大部分数据丢失的原因是有硬件故障、软件错误、认为操作失误和自然灾害等现象造成的,而最有效直接避免这些灾难影响企业网站的方法就是备份数据。
掌握正确的服务器备份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存储空间,减少对计算资源和带宽使用的影响,从而确保数据安全,并在灾难发生后,尽可能快速、轻松地恢复数据。现在一起跟着壹基比小喻(企鹅名字)看下正确的服务器数据备份方法有哪些?
1、完全备份
完整备份是最简单的备份形式,包含所有需要备份的文件夹和文件。我们通常会压缩文件以节省空间,但即使压缩完全备份也可能占用大量存储空间。备份磁盘的大量访问也需要额外的带宽。
完全备份的优点是易于恢复。由于可以随时获得完整的数据,因此数据恢复快速简便。理想的做法是始终进行完整备份,因为它们是最全面的,并且是独立的。但是,这样做往往耗费时间。
除了主要更新(例如操作系统升级或新软件安装)之外,通常每周执行完整备份。在间隔中执行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
2、增量备份
由于完全备份非常耗时,因此我们可能更需要增量备份,以减少执行备份所需的时间。增量备份仅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已更改的数据。例如,假设在星期一进行了完整备份,则可以在星期二执行增量备份以备份自星期一以来已更改的文件。周三,对备份自周二以来发生变化的文件执行了另一次增量备份。由于每次迭代备份的数据量要小得多,因此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并减少网络带宽。它还允许保留相同文件的多个版本。
但是,增量备份使用更多计算能力,因为必须将每个源文件与上一个完整备份和每个后续增量备份进行比较,以确定数据是新的还是已更改。而且,恢复过程较慢。您首先需要还原最新的完整备份以及每个后续增量备份。如果其中一个备份失败(完整备份或增量备份),则恢复将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