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配服务器 > 服务器各个硬件之间是如何沟通的

服务器各个硬件之间是如何沟通的

发布时间:2024-07-12 18:10:00

① 服务器计算机端口和客户端计算机端口,如何实现相互通信的呢希望懂网络专业知识的大师指点!

服务器和客户端在通信之前会先建立TCP连接,就是常说的三次握手过程。
TCP连接建立之后,服务器和客户端就可以互通数据了,可以通过HTTP、FTP、SMTP等等的协议进行各种应用,服务器有通用的服务端口,例如80是HTTP服务,21是FTP服务,25是SMTP服务,这些端口号是通用的。而用户的端口号则是不确定的。所以,客户端需要某种服务时会先访问服务器的某个端口,并且通过TCP建立过程,告知服务器自己的端口号。

正如你所说的,黑客可以对客户端伪装成服务器、对服务器伪装成客户端,分别建立TCP连接,然后获取用户和服务器的信息。现在很多钓鱼陷阱就是这样盗取用户帐号、密码的。
木马攻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木马主要是把木马程序载入用户电脑,然后盗取用户信息,当然通过中间人攻击来注入木马是常用的手段。

② 智能家居中,硬件是如何和服务器通信的

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的,比如简舒的GSM报警器,想要控制家电的开关,就需要通过433射频来传达,手机APP远程控制主机,主机控制智能插座,即可实现智能控制家电开关,非常方便实用。

③ 集群服务器如何通信

一、 集群通信系统的概念
集群(英文名为:Trunking),是一种多用户共用一组通信信道而不互相影响的技术。集群这一技术概念其实已在双向的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集群通信系统能使大量的用户共享相对有线的频率资源,即系统的所有可用信道可为系统内所有用户共用,具有自动识别用户,自动并动态地分配无线信道的功能,是一种多用途,高效率的移动调度通信系统
二、 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
1、 集群使用的频率
集群的工作频段为800兆频段,具体的:
· 上行频段为:806~821(MHz);下行频段为:851~866(MHz);
· 邻道之间的频率间隔为:25KHz;
· 集群系统中,通信的双方(基站和用户终端)采用两个频率为一组,实现双向通信;
· 一组频点的上下行频率间隔为:45MHz;
2、 集群通信的工作方式
集群系统中基站采用双频全双工的工作方式,用户终端则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
调度模式下,采用双频半双工方式;
电话模式下,若用户终端为全双工类型的终端可采用双频全双工方式;若为单工用户机,则只能采用双频半双工方式;
双频全双工的定义:通信双方采用两个频率为一组,通信的任何一方在发射的同时也能接收,操作方便,无需进行按键通信。
双频半双工的定义:通信的双方采用两个频率为一组,通信的一方(基站)为全双工方式工作;另一方为单工方式,即在发射的同时无法接收,在接收的同时也无法发射,只能采用按键发话,松键收听的方式。
3、 集群系统的组网方式
模拟集群系统一般采用小容量大区制的覆盖(又称为单站结构),模拟联网的集群系统和数字集群系统一般采用大容量小区制的覆盖(又成为蜂窝网结构);
所谓大区制是指用一个基站覆盖整个业务区,业务区半径一般为30km左右,以可大至60km。大区制一般可容纳几千至上万用户。
所谓小区制是将整个服务区话分为若干无线小区(有称基站区),每个小区服务半径为2~10km。采用该组网方式的系统中频率可以重复利用,而且根据小区分割模式不同可采用不同的频率复用方式。
4、 集群系统的基本功能
集群系统所共有的基本功能如下:
1、具有强劲的调度通信功能;
2、兼备有与公共电话网和公共移动通信网互联的电话通信功能;
3、智能化的用户移动行管理功能;
5、 智能化的无线信道分配管理、系统控制和交换功能;
三、 集群通信系统分类
1、按控制方式分
有集中控制和分布控制。集中控制是指一个系统中有一个独立的智能控制器统一控制、管理资源和拥护。分布式控制方式是指每个信道都有一个单独的控制起,这些控制器分别独立的控制、管理相应的系统资源和一部分用户。
2、按信令方式分
有共路信令和随路信令方式。共路信令是指基站或小区内设定了一个专门的信道作为控制信道,用以接收用户机发出的通信、入网等请求信号,同时传输系统的控制信令,向用户下达信道分配信息和用户通知信息。
3、按通话占用信道分
有信息集群、传输集群和准传输集群。信息集群是指用户完成一次通信后,该信道仍为该用户保留一段时间(一般为10秒左右),以确保该用户在这段时间内再次呼叫时仍能成功占用信道,如此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传输集群是指当用户完成一次通信后,新道立即释放,以提供系统再次分配,如此来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准传输集群是介于以上两种之间的一种集群方式,即信道保留的时间略短于信息集群(一般为3秒左右)。
4、按信令占信道方式分
有固定式和搜索式。固定实是指信令信道(控制信道)是系统中固定的一个信道,用户在入网或业务请求式固定向该信道发起请求;搜索式是指信令信道不固定,由系统随机指定,用户每次入网或业务请求均必须搜索信令信道。

模拟集群

一、设备及组织结构
本公司三个集群基站均采用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SMARTNETII,系统组成如图所示,主要由中央控制器、电话互联终端、集群信道机、收发天线共用器、天线、系统管理终端、系统监视终端、移动台和手机等设备组成。如图3-1
中央控制器:
负责控制和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包括:选择和分配可用信道;监视话音信道活动;监测和报告告警情况;为系统管理提供接口等。
电话互联终端(CIT):
是集群通信网与有线电话网的接口,供调度台和移动台自动接入有线电话网之用。
集群信道机:
分为控制信道和话音信道,提供中央控制器与用户设备间的接口。每个信道机要求一部发射机和一部收发信机全双工工作。
系统管理终端:
提供系统操作员输入或修改系统运行参数、设备状态及告警报告、调整系统定时及系统接续参数、报告信道工作状态及控制用户接入系统等。
天馈系统:
天馈系统包括从天线到传输线接头为止的所有匹配、平衡、移相或其他耦合装置,包括天线、发射机合路器、接收机多路耦合器、传输线、雷电保护和避雷器及塔顶放大器等。

模拟集群系统组织结构图
二、功能简介
1、 用户终端实现的功能:
组呼:通话小组是集群系统中最基本的通信组织。通过用户机编码可以将多个用户机编在一个通话小组中,用户机按键进行组呼,只有同一组码的用户机才能与本小组内的成员进行通信。
私线呼叫(单呼):一个用户机能有选择性地指定用户与其建立单独通话。
呼叫提示:由一方用户机发起的对另一方用户机的寻呼,被叫的一方机器会间隔几秒钟发出"嘟嘟"的响声,直到被叫用户响应,同时被叫方的机器将会显示主叫方的用户ID;被叫用户此时若直接按键,会向主叫方发起一次私线呼叫。
电话互连:集群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拨打有线电话(市话、长话),市话用户也可通过二次拨号与集群用户建立电话通信。
紧急呼叫:由用户按紧急呼叫键发起,紧急呼叫具有最高等级,当信道遇忙时,通常有两种方式:队首式和强拆式。
2、 系统管理实现的功能:
系统对用户机ID码的识别和管理
用户每一次申请,系统都必须对其ID码进行认别,以辨别其合法性及小组归属。
用户机功能的遥闭、授权、开启
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对分散在各处的用户机进行空中关闭---遥闭或开启。系统也可以对用户机优先等级、电话功能等进行远程授权或取消。
遇忙排队
当用户发起呼叫申请时,系统内无空闲信道,则系统记录下用户机的ID码并进行排队,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动态的信道分配
由系统中央控制器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向用户提供动态的信道分配。
故障弱化模式
当中央控制器或所有的控制信道故障时,系统会工作在故障弱化模式下,这时所有用户机以常规模式工作,占用用户机编程时设定的故障弱化信道进行通信。
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处理、状态监视、系统参数的调整
· 系统能对于当前发生在信道机或控制器部件上的故障作出响应和处理,将故障的部件自动暂闭,以使系统不再将用户的通信分配上去。
· 系统对当前的运行状态进行不断的监视,如哪些/哪个信道机被占用,哪些空闲,哪些故障等,以便在信道分配时作出准确的处理。
· 系统内有大量的参数,可以通过系统管理终端进行及时的远程调整。

数字集群

IDEN(Integrated Digital Enhanced Networks)是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800M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了多项先进的数字话技术,能在一部iDEN用户机上集成了调度、电话、短信、数传四项功能。其先进的无线射频技术使得一个25kHz的载频上容纳6路话音,从而使得有限的频点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利用。iDEN数字集群通信网具有大容量、大覆盖区、高保密和高通话清晰度的特点。
1、 组织结构及设备
iDEN的基本组织结构包含:调度子系统、互联子系统、操作维护子系统、计费及用户数据管理子系统和基站子系统;
运行管理中心(MSO):是上层网络控制和交换设备所在的机房,负责执行系统的日常管理,为长期的网络工程系统监控和规划工具提供数据库资料。在MSO中包含的子系统为:调度子系统、互联子系统、OMC子系统、计费及用户数据管理子系统;
操作维护中心(OMC):承担对全网设备的管理,对运行参数进行设置和修改,收集运行数据,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计费及用户数据管理子系统(ADC):实现对用户进行的开、关、授权、采集计费数据等功能。
基站子系统: 包含了分布在全市各个方向上的基站(EBTS-增强型基站传输系统)。各个基站通过E1数字中继线路与MSO设备联接。在本公司的iDEN基站系统中目前分布在外环线以内的基站均为3扇区的基站,分布在外环线以外的基站为全向基站。
调度子系统包含以下设备:
调度应用处理器(DAP):为调度通信提供了总体的协调、控制和实时的调度呼叫处理,实现了调度通信时所需的资源管理、用户访问控制、位置跟踪和调度子系统内所有设备的网络管理,同时也为OMC子系统提供接口;DAP包含了D-HLR、D-VLR、i-HLR
· D-HLR:调度归属位置寄存器,是一个驻留在硬盘上的用户数据库。用以记录用户与调度通信相关的身份码、权限、通话组号、开设的调度业务类别等;
· D-VLR:调度访问位置寄存器,是一个驻留在内存上的用户数据库,用以记录在系统中当前一开机的调度用户状态、位置以及相关权限等;
· i-HLR:分组业务归属位置寄存器,是一个与分组数传业务相关的用户数据库,用以记录为用户的分组数传业务分配的IP地址;
快速分组交换机(MPS):在DAP的控制下将来自基站的话音分组进行复制,根据DAP的指令在各个基站之间实现话音分组的交换。
移动数据网关(MDG):是一个企业基叫环路由器,通过该接口网关可以建立起与其他intranet或internet的互联路由
互联子系统包括以下设备:
移动交换中心(MSC):为iDEN用户的电话通信提供了控制管理和实时的呼叫处理和话音交换功能。另一方面,又为MSC与公共电话网(PSTN)之间的互联提供了接口。MSC包含了T-HLR和T-VLR
· T-HLR:电话归属位置寄存器,是一个集成在MSC交换机核心内的用户数据库。记录了所有用户与电话通信相关的身份码、业务类型和状态等。
· T-VLR:电话访问位置寄存器,是一个驻留在交换机核心内存上的用户数据库。记录了当前开机用户的位置、状态等。
短消息业务服务中心:(SMS-SC)为用户的短消息提供接收、存储和转发功能。
基站控制器(BSC): 是基站与MSC之间的接口,又称为A接口。它一方面实现了将电话通信的话音从EBTS接续至MSC进行交换;另一方面也将公共有线电话网内的交换信令转换为移动电话应用信令,为移动用户与PSTN之间的通信建立信令握手。BSC包括BSC-CP,和BSC-XCDR
· BSC-CP(基站控制器-处理器):承担呼叫处理,包括信令转换、话音接续等。
· BSC-XCDR(基站控制器-话音变码器): 提供PSTN网内使用的PCM话音编码和iDEN EBTS系统内使用的VSELP话音编码之间的转换

iDEN基本网络结构
二、关键技术
· 时分多址TDMA技术: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在分割成若干个时隙。然后根据一定的时间分配原则,使各个移动台在每帧内只能按指定的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受各移动台的信号而不混扰。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台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预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台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时隙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出来。
iDEN系统把每个25kHz信道分割为6个时隙,每个时隙占15ms。
· VESLP语音编码技术(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技术):将90ms的模拟话音压缩为15ms的数字信号。以适应其在一个15ms的时隙信道内传送。
· M-16QAM调制技术(多路复用-16点阵正交振幅调制技术):这是一种专为集群系统设计的调制技术这种调制方式具有线形频谱,克服时间扩散产生的影响。
三、 承载业务
1、新增的用户机功能
新增的调度功能:
· 组呼
--本地呼叫(支持用户在其归属的Service Area的小区内进行呼叫)
--选区呼叫(支持用户选择某一Service Area进行呼叫)
--广域呼叫(支持用户在iDEN区域网络的任何位置进行呼叫)
· 单呼
--私线呼叫
--呼叫提示
· 紧急呼叫-在按下紧急呼叫按钮后,允许该用户强拆本组用户在用的通信,使本组内所有成员均收听到其话音;
· 单站操作模式(ISO)---- ISO功能支持当一个基站失去与MSO的链接后,仍能保持在该机站范围内的受限的调度功能
· 移动用户状态消息----允许有增强功能的MS单机向iDEN增强型调度台或其他有此功能的MS发送预定义的状态短信;
· 多组通信(MSTG)---- MSTG支持调度模式下可访问一个主要的通话组和3个辅助的通话组;
增强的电话功能:
· 蜂窝小区和双工漫游
· 呼叫等待、三方会谈、呼叫转移
· 自动漫游和越区切换
短消息收发功能-在用户机不具备接收短信的条件下(如:关机、不在服务区或手机存储器已满等),信息存储在短信中心内,在用户可以接受时(如开机并在服务区内等),信息发送给用户;
分组数传功能-在16QAM调制技术下,一个载频的传输速率为22Kbit/s;
2、新增的系统管理功能
(1) 配置管理,如:改变显示基站设备及系统网络管理设备的配置、改变和显示控制用户机的数据库、报告所有数据库的最新数据、确定用户机的使用功能等
(2) 计费管理:记录用户机在空中的使用时间和时长,输出记录的数据到计算机
(3) 错误诊断管理:显示各类设备的故障报告、告警报告、输出各设备的状态变化信息、进行环路反馈的测试等。
(4) 安全保密管理:控制有关人员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提供用户机的无线遥毙、开启功能等。
(5) 运行管理:对运行着的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控、收集和处理各类运行数据。
四、用户机编码结构
·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国际移动终端设备身份码,这是一台用户终端再生产过程中有生产厂家根据国际标准给移动台设立的,在国际范围内唯一的机器编号。该编码长15个字节,编写在移动台硬件芯片(如SIM卡)中。
· 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 国际移动台身份码,这是由服务提供商为移动台设立的,在国际范围内唯一的身份码。改编码长15个字节,系统首先在上层网络设备中进行分配,在数据库中建立并存储起IMEI于IMSI的唯一对应关系,移动台在首次开机注册时在通过了系统鉴定后,由控制信道上读取并自动存储在移动台内存中。
· TMSI(Temporary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临时的移动台身份码,这是由系统在移动台每次的开机或更新位置区域时分配的编码,在VLR范围内唯一。该编码是为了防止用户身份的盗用,同时节省呼叫建立的时间。
· MSISDN(Mobile Station ISDN)-移动台ISDN号码,是一个电话号码,它唯一地标识了移动它在iDEN网和PSTN网内的身份,iDEN用户在电话通信时使用该号码。该号码长度部超过15个字节。
· FLEET & MEM-调度大组号及成员号,大组号在整个iDEN系统内唯一的标识了一个单位或团体;成员号则在该大组范围内唯一的标识了一个调度用户单机。
· Talkgroup-通话组号,在FLEET范围内唯一,它将FLEET范围内的成员组织为一个一个独立调度的小组。
五、 用户机与系统之间的部分叫呼过程
1、关于用户机的身份码分配过程
? 首先由管理员登录到系统管理终端连接到系统的HLR(归属位置登记器),将记录在用户机CPU内存中的串号(IMEI-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符)登记到HLR中,为其分配一个在系统中有效的且唯一的IMS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以及一系列的其他参数,包括编组情况。所有这些参数必须确保在HLR内正确地成功注册。
在HLR中IMEI和IMSI必须都保持唯一,即一个IMEI对应一个IMSI,一个IMSI也只能分配给一个用户机。
2、 用户机在系统中的登记过程
用户机的每次开机时与系统之间相互传递数据的过程为登记过程。
用户机在注册后的首次登记时将IMEI通过基站传送至系统中心设备,系统收到后与用户机之间执行鉴证过程。当鉴证通过后,将IMSI、Indivial ID(一个半固定的身份码)等通过基站发送给用户机。
用户机以后每次的开机时所触发的登记过程向系统发送IMSI,在鉴证通过后收到Indivial ID等。
用户机在成功地开机登记后到关机之前,每次位置更新和业务通信申请时,均向系统传递Indivial ID。
用户机的鉴证过程:
系统HLR产生一个随机数,传送到系统的CPU上执行一次运算(特定的运算程序)得到与此随机数相应的结果值,保存在VLR(访问位置寄存器)中。随机数通过基站发送给用户机。
用户机收到随机数后由用户机的CPU进行相关的运算,并将其得到的结果数通过基站传送给VLR,VLR将此结果数与系统运算的结果数比较,两数相等,则鉴证正确,通过;反之则鉴证失败,系统拒绝该用户机入网。

④ 服务器的基本知识

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我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它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可用性计算机,它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将与其相连的硬盘、磁带、打印机、Modem及各种专用通讯设备提供给网络上的客户站点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表及数据管理等服务。它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速度的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外部数据吞吐能力等方面。
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您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被黑客窃走密码、损失关键商业数据;如果您在自动取款机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应该考虑在这些设备系统的幕后指挥者————服务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 [编辑本段]服务器分类 一:按照体系架构来区分
目前,按照体系架构来区分,服务器主要分为两类:
非x86服务器:包括大型机、小型机和UNIX服务器,它们是使用RISC(精简指令集)或EPIC处理器,并且主要采用UNIX和其它专用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处理器,SUN与富士通公司合作研发的SPARC处理器、EPIC处理器主要是HP与Intel合作研发的安腾处理器等。这种服务器价格昂贵,体系封闭,但是稳定性好,性能强,主要用在金融、电信等大型企业的核心系统中。
x86服务器:又称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即通常所讲的PC服务器,它是基于PC机体系结构,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处理器芯片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如IBM的System x系列服务器、HP的Proliant 系列服务器等。 价格便宜、兼容性好、稳定性差、不安全,主要用在中小企业和非关键业务中。
从当前的网络发展状况看,以“小、巧、稳”为特点的x86架构的PC服务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从理论定义来看,服务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侦听网络上其它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为此,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质量的能力。
但是这样来解释仍然显得较为深奥模糊,其实服务器与个人电脑的功能相类似,均是帮助人类处理信息的工具,只是二者的定位不同,个人电脑(简称为Personal Computer,PC)是为满足个人的多功能需要而设计的,而服务器是为满足众多用户同时在其上处理数据而设计的。而多人如何同时使用同一台服务器呢?这只能通过网络互联,来帮助达到这一共同使用的目的。
我们再来看服务器的功能,服务器可以用来搭建网页服务(我们平常上网所看到的网页页面的数据就是存储在服务器上供人访问的)、邮件服务(我们发的所有电子邮件都需要经过服务器的处理、发送与接收)、文件共享&打印共享服务、数据库服务等。而这所有的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面向的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众多的人,同时处理的是众多的数据。所以服务器与网络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离开了网络,就没有服务器;服务器是为提供服务而生,只有在网络环境下它才有存在的价值。而个人电脑完全可以在单机的情况下完成主人的数据处理任务。
二:按应用层次划分
按应用层次划分通常也称为"按服务器档次划分"或"按网络规模"分,是服务器最为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它主要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应用的层次(或服务器的档次来)来划分的。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服务器档次并不是按服务器CPU主频高低来划分,而是依据整个服务器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所采用的一些服务器专用技术来衡量的。按这种划分方法,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1、入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最基础的一类服务器,也是最低档的服务器。随着PC技术的日益提高,现在许多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机的配置差不多,所以目前也有部分人认为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服务器"等同。这类服务器所包含的服务器特性并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备以下几方面特性:
·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余,如硬盘、电源、风扇等,但不是必须的;
·通常采用SCSI接口硬盘,现在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
·部分部件支持热插拨,如硬盘和内存等,这些也不是必须的;
·通常只有一个CPU,但不是绝对,如SUN的入门级服务器有的就可支持到2个处理器的;
·内存容量也不会很大,一般在1GB以内,但通常会采用带ECC纠错技术的服务器专用内存。
这类服务器主要采用Windows或者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这种服务器与一般的PC机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干脆就用一台高性能的品牌PC机作为服务器,所以这种服务器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价格上都与一台高性能PC品牌机相差无几,如DELL最新的PowerEdge4000 SC的价格仅5808元,HP也有类似配置和价格的入门级服务器。
入门级服务器所连的终端比较有限(通常为20台左右),况且在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容错冗余性能较差,仅适用于没有大型数据库数据交换、日常工作网络流量不大,无需长期不间断开机的小型企业。不过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有的比较大型的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在后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中也划分出几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一个企业级服务器档次就是称之为"入门级企业级服务器",这里所讲的入门级并不是与我们上面所讲的"入门级"具有相同的含义,不过这种划分的还是比较少。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服务器一般采用Intel的专用服务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构(俗称"IA结构")的,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硬性的标准规定,而是由于服务器的应用层次需要和价位的限制。
2、工作组服务器
工作组服务器是一个比入门级高一个层次的服务器,但仍属于低档服务器之类。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连接一个工作组(50台左右)那么多用户,网络规模较小,服务器的稳定性也不像下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那样高的应用环境,当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应要低一些。工作组服务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通常仅支持单或双CPU结构的应用服务器(但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SUN的工作组服务器就有能支持多达4个处理器的工作组服务器,当然这类型的服务器价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内存和增强服务器管理功能的SM总线;
·功能较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
·采用Intel服务器CPU和Windows/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但也有一部分是采用UNIX系列操作系统的;
·可以满足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数据处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工作组服务器较入门级服务器来说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但容错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满足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但价格也比前者贵许多,一般相当于2~3台高性能的PC品牌机总价。
3、部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属于中档服务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双CPU以上的对称处理器结构,具备比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盘阵列、存储托架等。部门级服务器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组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点外,还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结合标准服务器管理软件,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能够满足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充分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它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的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一般为中型企业的首选,也可用于金融、邮电等行业。
部门级服务器一般采用IBM、SUN和HP各自开发的CPU芯片,这类芯片一般是RISC结构,所采用的操作系统一般是UNIX系列操作系统,现在的LINUX也在部门级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前能生产部门级服务器的厂商通常只有IBM、HP、SUN、COMPAQ(现在也已并入HP)这么几家,不过现在随着其它一些服务器厂商开发技术的提高,现在能开发、生产部门级服务器的厂商比以前多了许多。国内也有好几家具备这个实力,如联想、曙光、浪潮等。当然因为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来规定什么样的服务器配置才能算得上部门级服务器,所以现在也有许多实力并不雄厚的企业也声称其拥有部门级服务器,但其产品配置却基本上与入门级服务器没什么差别,用户要注意了。
部门级服务器可连接100个左右的计算机用户、适用于对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其硬件配置相对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组级服务器要高一些,当然其价格也较高(通常为5台左右高性能PC机价格总和)。由于这类服务器需要安装比较多的部件,所以机箱通常较大,采用机柜式的。
4、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是属于高档服务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产这种服务器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但同样因没有行业标准硬件规定企业级服务器需达到什么水平,所以现在也看到了许多本不具备开发、生产企业级服务器水平的企业声称自己有了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最起码是采用4个以上CPU的对称处理器结构,有的高达几十个。另外一般还具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这种企业级服务器的机箱就更大了,一般为机柜式的,有的还由几个机柜来组成,像大型机一样。企业级服务器产品除了具有部门级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性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还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良的扩展性能、故障预报警功能、在线诊断和RAM、PCI、CPU等具有热插拨性能。有的企业级服务器还引入了大型计算机的许多优良特性,如IBM和SUN公司的企业级服务器。这类服务器所采用的芯片也都是几大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自己开发的独有CPU芯片,所采用的操作系统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能生产高档企业级服务器的厂商也只有IBM、HP、SUN这么几家,绝大多数国内外厂家的企业级服务器都只能算是中、低档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适合运行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或大型企业。企业级服务器用于联网计算机在数百台以上、对处理速度和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网络。企业级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统可靠性也最强。 [编辑本段]服务器硬件 其实说起来服务器系统的硬件构成与我们平常所接触的电脑有众多的相似之处,主要的硬件构成仍然包含如下几个主要部分:中央处理器、内存、芯片组、I/O总线、I/O设备、电源、机箱和相关软件。这也成了我们选购一台服务器时所主要关注的指标。
整个服务器系统就像一个人,处理器就是服务器的大脑,而各种总线就像是分布与全身肌肉中的神经,芯片组就像是脊髓,而I/O设备就像是通过神经系统支配的人的手、眼睛、耳朵和嘴;而电源系统就像是血液循环系统,它将能量输送到身体的所有地方。
对于一台服务器来讲,服务器的性能设计目标是如何平衡各部分的性能,使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如果一台服务器有每秒处理1000个服务请求的能力,但网卡只能接受200个请求,而硬盘只能负担150个,而各种总线的负载能力仅能承担100个请求的话,那这台服务器得处理能力只能是100个请求/秒,有超过80%的处理器计算能力浪费了。
所以设计一个好服务器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平衡各方面的性能,使得各部分配合得当,并能够充分发挥能力。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衡量服务器是否达到了其设计目的;R:Reliability——可靠性;A:Availability——可用性;S:Scalability——可扩展性;U:Usability——易用性; M: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即服务器的RASUM衡量标准。
由于服务器在网络中提供服务,那么这个服务的质量对承担多种应用的网络计算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承担这个服务的计算机硬件必须有能力保障服务质量。这个服务首先要有一定的容量,能响应单位时间内合理数量的服务器请求,同时这个服务对单个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间要尽量快,还有这个服务要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一直存在。
如果一个WEB服务器只能在1分钟里处理1个主页请求,1个以外的其他请求必须排队等待,而这一个请求必须要3分钟才能处理完,同时这个WEB服务器在1个小时以前可以访问到,但一个小时以后却连接不上了,这种WEB服务器在现在的Internet计算环境里是无法想象的。
现在的WEB服务器必须能够同时处理上千个访问,同时每个访问的响应时间要短,而且这个WEB服务器不能停机,否则这个WEB服务器就会造成访问用户的流失。
为达到上面的要求,作为服务器硬件必须具备如下的特点:性能,使服务器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相当数量的服务器请求并保证每个服务的响应时间;可靠性,使得服务器能够不停机;可扩展性,使服务器能够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不断提升性能。因此我们说不能把一台普通的PC作为服务器来使用,因为,PC远远达不到上面的要求。这样我们在服务器的概念上又加上一点就是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保障服务质量的能力。这也是区别低价服务器和PC的差异的主要方面。
在信息系统中,服务器主要应用于数据库和Web服务,而PC主要应用于桌面计算和网络终端,设计根本出发点的差异决定了服务器应该具备比PC更可靠的持续运行能力、更强大的存储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更快捷的故障恢复功能和更广阔的扩展空间,同时,对数据相当敏感的应用还要求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功能。而PC机在设计上则更加重视人机接口的易用性、图像和3D处理能力及其他多媒体性能。 [编辑本段]服务器内存 制约服务器性能的硬件条件中,内存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其性能和品质也是考核服务器产品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对于服务器内存,相信由于大多数人接触不多,还是缺乏了解。本文主要给读者朋友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何谓服务器内存?它与台式机的内存存在着什么本质的差别?
服务器内存重要性阐述
服务器运行着企业关键业务,一次内存错误导致的宕机将使数据永久丢失。本身内存作为一种电子器件,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因此,面临着企业事实的压力和本身的不足,各个厂商都早已积极推出自己独特的服务器内存技术,像HP的“在线备份内存”和热插拔镜像内存;IBM的ChipKill内存技术和热更换和热增加内存技术。而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扩展所需,内存的密度和容量也将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⑤ 串口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一、串口服务器的定义及简介:

串口服务器是为RS-232/485/422到TCP/IP 之间完成数据转换的通讯接口转换器。提供RS-232/485/422终端串口与TCP/IP网络的数据双向透明传输,提供串口转网络功能,RS-232/485/422转网络的解决方案。可以让串口设备立即联接网络。

随着Internet的广泛普及,“让全部设备连接网络”已经成为全世界企业的共识。为了能跟上网络自动化的潮流,不至于失去竞争优势,必须建立高品位的数据采集、生产监控、即时成本管理的联网系统。利用基于TCP/IP的串口数据流传输的实现来控制管理的设备硬件,无需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管理、更换或者升级。

串口服务器就使得基于TCP/IP的串口数据流传输成为了可能,它能将多个串口设备连接并能将串口数据流进行选择和处理,把现有的RS 232接口的数据转化成IP端口的数据,然后进行IP化的管理,IP化的数据存取,这样就能将传统的串行数据送上流行的IP通道,而无需过早淘汰原有的设备,从而提高了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节约了投资,还可在既有的网络基础上简化布线复杂度。串口服务器完成的是一个面向连接的RS 232链路和面向无连接以太网之间的通信数据的存储控制,系统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处理来自串口设备的串口数据流,并进行格式转换,使之成为可以在以太网中传播的数据帧;对来自以太网的数据帧进行判断,并转换成串行数据送达响应的串口设备。

二、串口服务器的特点:

内部集成 ARP,IP,TCP ,HTTP,ICMP,SOCK5,UDP,DNS等协议。RS-485/422转换提供数据自动控制。RS-232/422/485三合一串行接口 , 300-230.4KBPS波特率。支持动态IP(DHCP)和静态IP,支持网关和代理服务器,可以通过Internet传输数据。提供数据双向透明传输,用户不需要对原有系统做任何修改。所有串口内置600W防雷 。10/100M以太网、自动侦测直连或交叉线。可以同时支持多个连接。

三、串口服务器工作方式及通讯模式:

工作方式:

1.服务器方式:在该工作方式下,串口联网服务器作为TCP服务器端, 转换器在指定的TCP端口上监听平台程序的连接请求,该方式比较适合于一个转换器与多个平台程序建立连接(一个转换器不能同时与多个平台程序建立连接)。
2.客户端方式:在该工作方式下,串口联网服务器 作为 TCP 客户端,转换器上电时主动向平台程序请求连接,该方式比较适合于多个转换器同时向一个平台程序建立连接。

通讯模式:

1.点对点通讯模式:该模式下,转换器成对的使用,一个作为服务器端,一个作为客户端,两者之间建立连接,实现数据的双向透明传输。该模式适用于将两个串口设备之间的总线连接改造为 TCP/IP 网络连接。
2.使用虚拟串口通讯模式:该模式下,一个或者多个转换器与一台电脑建立连接,实现数据的双向透明传输。由电脑上的虚拟串口软件管理下面的转换器,可以实现一个虚拟串口对应多个转换器, N 个虚拟串口对应 M 个转换器( N<=M )。该模式适用于串口设备由电脑控制的 485 总线或者 232 设备连接。
3.基于网络通讯模式: 该模式下,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基于SOCKET 协议编写了通讯程序,在转换器设置上直接选择支持 SOCKET 协议即可。

四、串口服务器应用领域:

它主要应用在门禁系统、考勤系统、售饭系统、 POS 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自助银行系统电信机房监控,电力监控等。

五、硬件系统及其模块:

1.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基础,是整个设计实现的关键。

整个串口服务器的关键在于串口数据包与TCP/IP数据报之间的转换以及双方数据因为速率不同而存在的速率匹配问题,在对串口服务器的实现过程中,也必须着重考虑所做的设计和所选择的器件是否能够完成这些功能。

(1)硬件系统组成模块

在制定设计方案和选定器件时遇到的技术难点是如何利用处理器对串口数据信息进行TCP/IP协议处理,使之变成可以在互联网上传输的IP数据包。目前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时候采用32位MCU + RTOS方案,这种方案是采用32位高档单片机,在RTO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平台上进行软件开发,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TCP/IP的协议处理。它的缺点是:单片机价格较高,开发周期较长;需要购买昂贵的RTOS开发软件,对开发人员的开发能力要求较高。

借鉴上述方案的优缺点,我们决定把串口服务器的硬件部分分为几个模块设计,这就是主处理模块、串口数据处理模块和以太网接口及控制模块等几大模块来共同完成串口服务器的功能。

在器件的选择上,选用Intel公司的801086芯片作为主处理模块的处理器芯片,它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嵌入式应用的高性能、高集成度的16位微处理器,功耗低。由于考虑到串口数据速率较低而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高所造成的两边速率不匹配的问题,我们决定采用符合总线规范的大容量存储器来作为数据存储器;由于主处理模块还涉及到数据线/地址线复用、串并转换、器件中断信号译码、时钟信号生成、控制信号接入等功能,若是选用不同的器件来完成,势必会造成许多诸如时延不均等问题,我们选用了一片大容量的高性能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完成上述所提到的功能,这样的优点在于,我们保证了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并且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可编程功能使得对于信号的处理的空间更大,且具有升级的优势。

以太网接口及控制模块在串口服务器的硬件里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所处理的是来自于以太网的IP数据包,考虑到通用性的原则,我们采用一片以太网控制芯片来完成这些功能,并在主处理模块中添加了一片AT24C01来存储以太网控制芯片状态。通过主处理模块对于以太网控制芯片数据及寄存器的读/写,我们可以完成对IP数据包的分析、解/压包的工作。

串口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完成的是对于串口数据流的电平转换和数据格式的处理,判断串行数据的起始位及停止位,完成对数据和校验位的提取。一般的设计采用的是MAX232和一片UART的设计思想,这里我们也是遵从这种设计理念,不过我们采用的是集成了MAX232+UART功能的芯片,小尺寸、低成本、低功耗,而且采用与SPITM/QS-PITM/MICROWIRETM兼容的串行接口,节省线路板尺寸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

这种模块化的方案的优点在于:采用高速度的16位微控制器,外围器件少,系统成本低;并且采用Intel公司的开发平台,可以大幅度地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开发成本。

(2)硬件工作流程及应用架构

主处理器首先初始化网络及串口设备,当有数据从以太网传过来,处理器对数据报进行分析,如果是ARP(物理地址解析)数据包,则程序转入ARP处理程序;如果是IP数据包且传输层使用UDP,端口正确,则认为数据报正确,数据解包后,将数据部分通过端口所对应的串口输出。反之,如果从串口收到数据,则将数据按照UDP格式打包,送入以太网控制芯片,由其将数据输出到以太网中。可以知道,主处理模块主要处理TCP/IP的网络层和传输层,链路层部分由以太网控制芯片完成。应用层交付软件系统来处理,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2.硬件系统模块

根据硬件系统的具体结构和不同功能,我们可以将硬件系统划分为下述的几大模块。

(1)主处理器模块

该模块是串口服务器的核心部分,主要由主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据及程序存储器等器件构成。

主处理模块完成的功能主要有:在串口数据和以太网IP数据之间建立数据链路;通过对以太网控制芯片的控制读写来实现对IP数据包的接收与发送;判别串行数据流的格式,完成对串口设备的选择以及对串行数据流格式的指定;控制串口数据流与IP数据包之间的速率控制,对数据进行缓冲处理;对UART和以太网控制芯片的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并存储转发器件状态;完成16位总线数据的串并行转换;完成总线地址锁存功能;完成对各个串口以及各个存储器件的片选功能;完成对各个串口的中断口的状态判别等功能。

(2)以太网接口及控制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由以太网接口部分和以太网控制部分构成。

以太网接口部分完成的是串口服务器与以太网接口电路的功能,控制器对所有模块均有控制作用,使整个接口电路能协调地配合后续电路完成以太网的收发功能。

以太网控制部分由收端和发端组成,在他们之间还有以太网状态检测和控制单元,以及收发协调控制器,见图5。由于以太网是半双工工作的,所以这个部分必须随时地监视以太网的状态,并且要根据需要对以太网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协调好内部收发端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太网检测单元和收发协调控制器就是完成这样的功能的。以太网状态检测单元与以太网接口的控制器接口,将接口的状态送到收发协调控制器,同时将协调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送到以太网接口的控制器,以控制接口的状态。

在收端,接收到的串行数据流信号通过主处理模块进行串并转换和编码,以太网控制单元控制各部分协调,将产生的地址、数据、写信号送到RAM读写控制单元进行处理。相应的,发端的工作流程和收端相反。

⑥ 串口服务器如何工作

在USB协议发明之后,我们生活中很少见到串口设备。由于现代传输系统的这个原因,大多数制造商不再在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或现代设备上添加串行端口。因此,比如串行打印机、电子秤、条形码扫描仪、串行消费/工业设备、GPS、监控摄像头等设备通常都有一个串口连接的功能,如RS232、RS422或RS485串口与计算机交互。

从远程计算机建立对这组设备的远程访问问题需要串口服务器的帮助。 一个串口服务器 可以把大多数串行设备连接到一个以太网端口,这样就可以直接在计算机或交换机或网络路由器上使用,并远程控制这个设备。

串口服务器是一种小型设备,有时称为 串口联网转换器 、串行TCP/IP服务器或简单的终端服务器。然而,所有这些名称只是对同一种设备的不同称呼而已,这种设备是将串口(RS232、RS422或RS485)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包,以太网数据包双向转换为串口(RS232、RS422或RS485)数据。如果IP/TCP数据包通过ieee802.11a/b/g网络链路传输,它也可以用作无线串口服务器。串口服务器通过网络重定向串行设备。因此,它消除了与计算机物理连接的必要性。串口服务器有其唯一的IP地址。这就是它通常被称为服务器的原因。

首先,当你购买一个串口服务器时,需要先在计算机上安装驱动软件。该程序用于在计算机上创建虚拟COM端口,方便连接了硬件。所有虚拟串行端口都是通过设备软件的助手创建的,这些软件作为本地项到达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中。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需要植入串行到以太网硬件的COM端口上,就好像它是自己的物理端口一样。现在,每次将串行设备连接到串口服务器的COM端口时,外围设备都会重定向到计算机的虚拟串行端口。它会被计算机识别为本地设备。

大多数串口服务器系统都添加了虚拟COM端口驱动程序。在开始使用转换器之前,必须先将其安装在计算机上。安装过程完成后,当硬件连接到计算机时,虚拟COM软件将立即能够在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中创建虚拟COM端口。

要设置串口服务器,只需连接以太网电缆、串行电缆和电源适配器。

在完成前面提到的所有步骤之后,您就可以开始配置串口服务器了。几乎所有的串口服务器都是直接开箱即用的,因为它会自动检测你正在使用的串行接口和所有其他设置。但是,如果需要配置默认设置,则可以登录到串口服务器的设置界面进行设置。有时,您可以通过访问虚拟COM软件登录到“单元管理”面板,但大多数情况下,使用web浏览器会更快、更简单。只需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该转换器的默认IP地址,您将看到串口服务器的管理登录页面。现在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配置串口服务器了。

原文出自: https://www.usr.cn/News/1667.html

⑦ 关于服务器与主机之间的关系

服务器与PC主机是根本不同的。在信息系统中,服务器主要应用于数据库和Web服务,而PC主要应用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终端,根本应用上的差异决定了服务器具备比PC更强大的存储能力、更快捷的故障恢复功能和更广阔的扩展空间,同时服务器还必须提供PC主机所不具备的数据备份功能。这些技术指标都是一台服务器所必备的要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分PC与服务器的标准。这些区别也就体现在服务器所具备的4性(“Scalability”(可扩展性)、“Usability”(可用性)、“Managbility”(可管理性)、“Availability”(实用性))上,服务器的这4性通常缩写成“SUMA”,它是公认的衡量服务器性能的标准。服务器和PC主机之间的根本区别也可从这4性中一一体现。

首先服务器应该是高度可扩展的,可扩展是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如内存、适配器、硬盘、处理器等,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很方便根据需要来增加。服务器具有较多的PCI、PCI-X之类的插槽,较多的驱动器支架及较大的内存扩展能力。提供冗余电源、冗余风扇,使得用户的网络扩充时,服务器也能满足新的需求,保护用户的投资。在服务器的扩展性方面现在有许多品牌都提出“按需扩展”的概念,当然这主要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才有。如在IBM 企业级x架构服务器技术中所提出的“XpandOnDemand”就是这样一种技术 。在中、低档服务器中通常要求主板能提供多处理器支持特性,虽然目前企业只需要用到单CPU,但最好能提供一个以上CPU插座升级余地。对于这些小型企业和新兴企业,较快的业务成长性是其突出特点,这就对其使用的服务器的扩展性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服务器的可用性其实就是要求服务器具有高的可靠性,具有高稳定性,不要时不时死机、出故障,尽量少出现停机待修现象。服务器因为多数情况下是要求连续工作的,所以它的可靠非常重要,在发生故障时需要一种快捷的方式来恢复服务。PC发生系统故障时,一般采用恢复注册表、重新安装系统等方式来排除故障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数据的丢失损失也仅限于单台电脑。服务器则完全不同,许多重要的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上,许多网络服务都在服务器上运行,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丢失大量的数据,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对服务器可靠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目前,提高可靠性的一个普遍做法是部件的冗余配置和内存查、纠错技术。如服务器一般采用具有查、纠错能力的ECC内存,IBM的服务器有的还采用了专门的具有ChipKill超强查、纠错能力的内存、RAID技术、热插拔技术、冗余电源、冗余风扇、等方法使服务器具备容错能力、安全保护能力,从而提高可靠性。当然,最让人想起的“大机箱”也是必需的,因为服务器中的设备多,发热多,有大的机箱才有足够的空间散热,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另外服务器还需要具备系统、数据备份功能,所以也就至少需要提供数据存储设备所需的接口。目前数据备份最常采用的是磁带,而目前的磁带机所用接口通常都是SCSI接口的,所以这就要求服务器主板上留有SCSI接口,以备安装磁带机用(中、高档服务器通常是已自配磁带机的),实现企业系统、数据有效备份。使企业通过最可靠的单键灾难恢复技术,在服务器故障发生时用最短的时间恢复整个系统,为服务器的顺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当然系统、数据备份还可采用光盘库等媒体。

服务器的实用性是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上来讲的,多数情况下讲服务器要求具有高的运算处理能力,处理效率要高,所以所选配置通常是为服务器专门开发的,特别是CPU和主板,要选择服务器专用的。服务器是为网络上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由于服务器要将其数据、硬件提供给网络共享,在运行某些应用程序时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很有可能需要同时响应几十台、几百台甚至上千台计算机的请求,因此服务器的运算速度应该比普通PC快得多,带宽也要宽许多。这时对硬盘的运行速度也就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服务器硬盘通常要选择SCSI接口的。容量当然是比普通PC大许多了。

目前最主要的技术是通过采用对称多处理技术和群集技术来实现的。在总线带宽技术上通常也采用了特殊的技术,当然这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更能体现。

服务器的可管理性方面不仅指软件方面,在服务器的硬件方面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可管理性能,如预报警功能、系统监视功能等。服务器硬件方面的管理性能可以通过ISC(Intel Server Control,Intel服务器控制)技术来实现。EMP(Emergency Management Port,应急管理端口)技术也是一种服务器管理技术。这也是PC主机所不具备的。

通过以上的对比不难看出,服务器和PC是有着严格界定的,而且服务器的功能也是PC所不可能替代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服务器说到底其实也是一种计算机,它也是由PC主机发展过来的,在早期网络不是很普及的时候,并没有服务器这个名称,当时在整个计算机领域只有大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两大类,只不过随着网络,特别是局域网的发展和普及,“服务器”这个中间层次的计算机开始得到业界的接受。

⑧ 求服务器硬件资料详细介绍

不知道你指什么网络哦

那有服务器,路由,交换机,工作站,客户端,还有网线

1、网络硬件组成

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客户机请求、连接外部设备等。
客户机:直接面对用户,提出服务请求,完成用户任务。
传输介质:传输网络数据。按传输方式可划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常用有线传输介质分双绞线和光缆。
通信连接设备:引导网络信息准确到达目标节点。主要有网卡、中继器与接线器、网桥与交换机、路由器等。

2、网络软件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常用的有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2003、Unix、Linux

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媒体播放器、文件上传与下载工具、企业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等P42~43和教材P13~15或者知识拓展栏目中的文章。

更详细的如下:
一个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由下列硬件组成:服务器,工作站,网络接口卡,电缆系统,共享的资源与外围设备。

一、服务器

为网上用户提供服务的结点称为服务器(Server),在服务器上装有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驱动器,它能处理分组的发送和接收以及网络接口的处理。而使用这个服务器的称为该服务器的客户(Clients)或用户。

常见的服务器类型有以下几种。

(1)文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给用户提供了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各种功能,例如生成文件、删除文件、共享文件等。文件服务器涉及的很多问题和操作系统、数据库设计涉及的问题是类似的。所不同的是,这些问题要在网络环境下处理。

一般的文件服务器除了文件管理外还包括用户管理、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2)打印服务器

打印服务器上接有打印机,网上其他结点和该服务器通信,并使用与其相连的打印机打印文件。

(3)终端服务器

终端服务器又称为终端集中器,终端通过终端集中器再接到网上,终端到其他结点之间的通信都通过终端集中器。

二、工作站

使用服务器提供的功能的网络结点就是工作站。工作站可以是基于DOS、Windows 95/98的PC机,Apple Macintosh系统、运行OS/2的系统以及无盘工作站。无盘工作站没有软驱和硬驱,而是使用网络接口卡上固化在引导芯片中的特殊引导程序直接从服务器上引导。

络接口卡的后部。

三、网络接口卡

(1) 网卡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文件包含有卡的配置与诊断、其电缆访问法及其通信特点的信息。

(2)网卡线速度

网卡线速度表示能够多快地产生物理信号,例如:10Mbit/s、100Mbit/s和1000Mbit/s。如果想使网卡的适应性更广,也可以考虑10/100M等多速自适应的网卡。

(3)网卡总线类型

10M以太网卡的总线体系结构仍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ISA总线的特点是:总线只有16位宽;工作时钟频率只有8MHz;不允许猝发式数据传输;大多数ISA总线为I/O映射型,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速度。

ISA总线的理论带宽是5.33MB/S或42.67Mbit/s。网卡实际可用的ISA总线带宽大约只是1/4的理论带宽值,即约为11Mbit/s,刚够覆盖10Mbit/s的信道。

外部设备互连(PCI)总线可提供132MB/S的理论带宽和具有真正的即插即用(PnP)的特点,极像SUN的S-BUS。

PCI总线是得到计算机厂家广泛支持的高性能的与处理器无关的总线。

四、传输介质

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另外,还有通过大气的各种形式的电磁传播,如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

1、双绞线

双绞线是把两根绝缘铜线拧成有规则的螺旋形。双绞线的抗干扰性较差,易受各种电信号的干扰,可靠性差。若把若干对双绞线集成一束,并用结实的保护外皮包住,就形成了典型的双绞线电缆。把多个线对扭在一块可以使各线对之间或其他电子噪声源的电磁干扰最小。

用于网络的双绞线和用于电话系统的双绞线是有差别的。

双绞线主要分为两类,即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Pair)。

EIA/TIA为非屏蔽双绞线制定了布线标准,该标准包括5类UTP。

1类线:可用于电话传输,但不适合数据传输,这一级电缆没有固定的性能要求。

2类线:可用于电话传输和最高为4Mbit/s的数据传输,包括4对双绞线。

3类线:可用于最高为10Mbit/s的数据传输,包括4对双绞线,常用于10BaseT以太网。

4类线:可用于16Mbit/s的令牌环网和大型10BaseT以太网,包括4对双绞线。其测试速度可达20Mbit/s。

5类线:可用于100Mbit/s的快速以太网,包括4对双绞线。

双绞线使用RJ-45接头连接计算机的网卡或集线器等通信设备。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是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形的导体围绕着单根内导体构成的。内导体为实芯或多芯硬质铜线电缆,外导体为硬金属或金属网。内外导体之间有绝缘材料隔离,外导体外还有外皮套或屏蔽物。

同轴电缆可以用于长距离的电话网络,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通道以及计算机局域网络。50Ω的同轴电缆可用于数字信号发送,称为基带;75Ω的同轴电缆可用于频分多路转换的模拟信号发送,称为宽带。在抗干扰性方面,对于较高的频率,同轴电缆优于双绞线。

有5种不同的同轴电缆可用于计算机网络。

3、光导纤维

它是采用超纯的熔凝石英玻璃拉成的比人头发丝还细的芯线。一般的做法是在给定的频率下以光的出现和消失分别代表两个二进制数字,就像在电路中以通电和不通电表示二进制数一样。光纤通信就是 通过光导纤维传递光脉冲进行通信的。

A、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导芯外包一层玻璃同心层构成圆柱体,包层比导芯的折射率低,使光线全反射至导芯内,经过多次反射,达到传导光波的目的。

每根光纤只能单向传送信号,因此光缆中至少包括两条独立的导芯,一条发送,另一条接收。一根光缆可以包括二至数百根光纤,并用加强芯和填充物来提高机械强度。

光导纤维可以分为多模和单模两种。

只要到达光纤表面的光线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便产生全反射,因此可以由多条入射角度不同的光线同时在一条光纤中传播,这种光纤称为多模光纤。

如果光纤导芯的直径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光纤就成了一种波导管,光线则不必经过多次反射式的传播,而是一直向前传播,这种光纤称为单模光纤。

在使用光导纤维的通信系统中采用两种不同的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和注入式激光二极管(ILD)。

发光二极管当电流通过时产生可见光,价格便宜,多模光纤采用这种光源。

注入式激光二极管产生的激光定向性好,用于单模光纤,价格昂贵很多。

B、光纤的特点

光纤的很多优点使得它在远距离通信中起着重要作用。光纤与同轴电缆相比有如下优点:

(a)光纤有较大的带宽,通信容量大。

(b)光纤的传输速率高,能超过千兆位/秒。

(c)光纤的传输衰减小,连接的范围更广。

(d)光纤不受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因而电磁绝缘性能好,适宜在电气干扰严重的环境中应用。

(e)光纤无串音干扰,不易被窃听和截取数据,因而安全保密性好。

目前,光缆通常用高速的主干网络。

4、无线传输介质

通过大气传输电磁波的三种主要技术是:微波、红外线和激光。这三种技术都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有一条视线通路。

由于这些设备工作在高频范围内(微波工作在109-1010Hz,激光工作在1014-1015Hz),因此有可能实现很高的数据的传输率。

在几公里范围内,无线传输有几Mbit/s的数据传输率。

红外线和激光都对环境干扰特别敏感,对环境干扰不敏感的要算微波。微波的方向性要求不强,因此存在着窃听、插入和干扰等一系列不安全问题。

第二节、网络互连设备

一、网络互连设备的分类

网络互连设备通常分成如下4种:

1、中继器:在物理层上透明地复制二进制位,以补偿信号的衰减。它不与更高层次的协议交互作用。

2、网桥:在不同或相同类型的局域网之间存储并转发帧,必要时进行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在其中传送信息包。

3、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在不同的网络间存储并转发分组,根据信息包的地址将信息包发送到目的地,必要时进行网络层上的协议转换。

4、网关(协议转换器):指对高层协议(包括传输层及更高层次)进行转换的网间连接器。

5.2 10Base5网络

10Base5网络也采用总线拓扑和基带传输,速率为10Mbit/s,也称为标准

5、中继器

中继器主要用于扩充局域网电缆线段的距离限制。值得注意的是,中继器不具备检查错误和纠正错误的功能,中继器还会引入延时,一些中继器可以滤除噪声。

1)、中继器的特性

(A)中继器主要用于线性电缆系统,如以太网。

(B)中继器工作在协议层次的最低层,即物理层。两段必须使用同种的介质访问法。

(C)中继器通常在一栋楼中使用。

(D)扩展段上的结点地址不能与现行段上的结点地址相同。

2)、注意事项:

使用中继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A)用中继器连接的以太网不能形成环。

(B)必须遵守MAC协议定时特性,即不能用中继器将电缆段无限连接下去。

6、网桥

多个局域网可以通过一种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连接起来,这种设备叫做网桥。它并不对网络层的头部进行检查,因此,可以同等地复制IP,IPX或OSI分组。

网桥的基本特点

(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它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局域网的互连。

(B)网桥独立于网络层协议

对互不兼容的网络层协议,如IP,IPX,DECnet或Apple talk等都能以无意义的数据封装在帧内经网桥运行。所以网桥各端口分别连接的各网段属于同一个逻辑网络号/子网号。例如,所有网段都应有同一个IP网络号/子网号。

网桥是一个存储转发设备

网桥是一个有源的帧存储转发设备,这使网桥能具有如下功能:

①能匹配不同端口的速度

②对帧具有检测和过滤的作用

③网桥能扩大网络地理范围

④提升网络带宽

7、路由器

随着网络的扩大,网桥在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容错及网络管理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路由器则加强了这方面的功能。

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因而能获得更多的网络信息,为来到的信息包找到最佳路径。路由器与协议有关,利用互连网协议,它可以为网络管理员提供整个网络的信息以便于管理网络。1.路由器与网桥的区别

路由器和网桥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网桥独立于高层协议,它把几个物理网络连接起来后提供给用户的仍然是一个逻辑网络,用户根本不知道有网桥存在;路由器则利用互连网协议将网络分成几个逻辑子网。

使用了路由器,便开始进入广域网和远程通信链路的范畴。

如果存在以下原因,可考虑使用路由器来代替网桥。

(A)需要高级的信息包筛选。

(B)互连网络具有多重协议,且需要使用特殊的协议将业务筛选到特殊的区域。

(C)需要智能路由选择来改进性能。

(D)当使用速度慢、造价高的远程通信线路时,带有高级过滤功能的路由器很重要。

有协议专用的路由器,也有运用多重协议的路由器。

路由器允许网络分割成易于管理的逻辑网络。分段可以用来防止网络“广播风暴”的事故。当结点连接不当,而使网络中的广播信息达到饱和时,就会引起广播风暴。这种情况最初发生在TCP/IP网络上。

购置路由器时,要保证路由器之间的路由选择方法和协议相适合。在所有位置使用相同的路由器可以避免麻烦,尽管路由选择方法一般是标准化的,但失配仍会妨碍局域网之间的连接。

8、交换机

随着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兴起,网络应用越来越复杂,局域网上的信息量迅猛增长,要求速率高、延迟小、有服务质量保证的业务大量出现,对主干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路由器解决方法成为网络通信不可逾越的瓶颈。

(A)第二层交换

交换机通常将多协议路由嵌入到了硬件中,因此速度相当高,一般只限几十微秒。此类交换机称为第二层交换机。第二层交换机是真正的多端口网桥。

第二层交换机的弱点是处理广播包的方法不太有效,当一个交换机收到一个广播包时,便会把它传到所有其他端口去,可能形成广播风暴,降低整个网络的有效利用率。

对局域网来说,路由器速度慢,并且价格昂贵。局域网中使用路由器的局限性,促进了交换技术的发展,并最终导致了局域网中交换机代替路由器。

(B)第三层交换

路由器是工作在第三层的,它通过软件交换信息包。它将网络分为几个管理方便的广播域,在工作组中设置独立的广播域,减少了广播流量并保证了网络的安全。但是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技术复杂,成本昂贵,而且它的接入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的性能。

第三层交换机是实现路由功能的基于硬件的设备。它能够根据网络层信息,对包含有网络目的地址和信息类型的数据进行更好地转发,还可选择优先权工作,交换MAC地址,从而解决网络瓶颈问题。

第三交换机的运行速度通常要比路由器快得多,它还可以运行像RIP这类传统的路由协议。

目前,尽管第三层交换机通常仅支持IP或IPX,但第三层路由交换机要比传统的基于软件的多协议路由器快一个数量级。

路由器的地位:现在路由器的应用已经被挤到网络的边缘上去了,在广域网中需要使用路由器。在局域网中尽量使用交换机,必要时才使用路由器。

第三节、以太网组网配置

以太网。10Base5网络并不是将结点直接连接到网络公用电缆上,而是使用短电缆从结点连接到公用电缆。这些短电缆称为附加装置接口(AUI)电缆或收发电缆。收发电缆通过一个线路分接头(AUI或

1、10Base5网络的组成部件

(1)网卡:网卡背面应带有DIX(AUI)型插座,以连接收发电缆。

(2)收发器:收发器是粗以太网电缆上的接线盒,工作站可与之连接。

(3)收发电缆:收发电缆通常与收发器在一起。

(4)粗以太网电缆:用于粗以太网的电缆是50Ω,直径0.4英寸的RG-8或RG-11型的较粗的同轴电缆。

(5)N系列插头:这种插头连接在所有粗缆段的端头上,用于将粗缆与收发器相连。

(6)N系列桶型插头:它用来将两段电缆连接在一起。

(7)N系列终端连接器:每个电缆段都必须使用50Ω的N系列终端连接器接在两个端头上。每个电缆段都需要一个接地终端连接器和一个不接地终端连接器。

(8)中继器:可选。中继器通过收发电缆与每条电缆中继线上的收发器相连。

2、10Base5网络的一些物理限制

(1)一个网段(中继线段)的最大长度为500米。

(2)收发电缆最大长度为50米。

(3)两站收发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5米。

(4)可使用4个中继器连接5段中继线。只有3段允许连有工作站,其余用于扩展距离的远程连接。

(5)网络最大长度为2500(500x5)米。

(6)每个网段上最多可有100个结点。中继器也算作一个结点。

(7)每个网段的一端必须装有终端连接器,另一端的终端连接器必须接地。

3、10BaseT网络

10BaseT网络不采用总线拓扑,而是采用星状拓扑。10BaseT网络也采用基带传输,速率为10Mbit/s,T表示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4、10BaseT网络的部分组成部件

(1)网卡:网卡背面应带有双绞线接口(RJ-45接口),以连接双绞线。

(2)集线器:集线器(HUB)实际上起着中继器的作用。它可有多个RJ-45端口,如8、12、16、24个端口,用于连接双绞线,还可以有一个用于连接同轴电缆或光纤的端口。

(3)双绞线电缆:10BaseT网络可使用屏蔽双绞线(STP)或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4)RJ-45接头:用于连接在一段双绞线的两个端头。要使用专门的压接工具才能将RJ-45接头接在双绞线上。

5、10BaseT网络的一些物理限制

(1)工作站到集线器和集线器之间双绞线的最大长度为100米。

(2)一般使用RJ-45连接器。引线1、2用于传送,引线3、6用于接收。

(3)集线器相互级连时,最多只允许有4级。

(4)不使用网桥,网络总共可有1024个工作站。

6、100BaseX网络

100BaseX网络也称为快速以太网,采用星状拓扑,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基带传输,速率为100Mbit/s,采用集线器连接,和10BaseT网络一样。在物理层上,100BaseX网络的安装可以使用3种不同介质标准中的任何一种,即100BaseTX,100BaseT4和100BaseFX。

(1)站点数量小于30,速率不超过10M,但每个站点要求独享10M带宽,只是将HUB换成10M的交换机即可。

(2)站点数量大于30,速率不超过10M的共享网络

(1)使用细缆加中继器。

(2)使用双绞线加HUB,只是要多级连几个HUB。

(3)混用细缆和双绞线,利用HUB背面的BNC插座,用细缆将各HUB串联起来,在细缆上的每一个HUB算细缆上的一个结点。

(4)速率不超过100M的共享网络

使用5类双绞线加100M或10/100M的HUB,参见图4-12,只是要多级连几个HUB或使用可堆叠的HUB。

(5)速率不超过100M,各端口独享100M带宽的网络

使用5类双绞线加100M或10/100M的交换机,也可使用可堆叠的交换机。

交换式以太网是在结点之间沿指定路径转发报文。

交换式以太网是个并行系统。

交换式局域网是高度可扩充的,其带宽随着用户的增加而扩张。

交换技术适用于升级任何共享型局域网。

你可以看下这页:

⑨ 服务器内部硬件结构

服务器的cpu是最核心的运算部件。服务器的性能如果,都是由服务器cpu来决定的。在选择cpu的时候,需要考虑cpu的主频、核心以及线程。

主频:服务器cpu的主频主要是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一般来说,主频越高,cpu处理数据的速度也就越快。

核心:一般情况下,每个核心都会有一个线程。几核心就会有几核心。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超线程的技术,可以使单核心具备两个线程,既双核四线程。

线程:服务器的线程数越大,就表明速度也就越快,但相应的消耗功能也就越大。

2.服务器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服务器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3.服务器硬盘
服务器的硬盘主要是用来存储各类数据。硬盘的容量直接影响到数据信息量的存储。目前服务器的硬盘主要分为SATA硬盘、SCSI硬盘、SAS硬盘以及SSD硬盘。

⑩ 纭浠堕氲鍜屾湇锷″櫒阃氲鍖哄埆

1銆佺‖浠堕氲鏄鎸囬氲繃纭浠惰惧囦箣闂寸殑浜や簰𨱒ヨ繘琛屾暟鎹浼犺緭鍜岄氢俊镄勮繃绋嬨傝繖鍖呮嫭钖勭岖‖浠惰惧囦箣闂寸殑阃氢俊鏂瑰纺锛屾瘆濡傝$畻链轰箣闂寸殑缃戠粶阃氢俊銆佷紶镒熷櫒涓庢带鍒跺櫒涔嬮棿镄勬暟鎹浼犺緭銆佽惧囦笌澶栭儴璁惧囩殑杩炴帴绛夈傜‖浠堕氲阃氩父娑夊强鍒扮墿鐞嗗眰闱㈢殑杩炴帴鍜屼紶杈揿岗璁锛屽备互澶缃戙佷覆鍙c乁SB绛夈
2銆佹湇锷″櫒阃氲鍒欐槸鎸囧湪璁$畻链虹绣缁滀腑锛岄氲繃链嶅姟鍣ㄨ繘琛屾暟鎹浜や簰鍜岄氢俊镄勮繃绋嬨傛湇锷″櫒鏄涓绉崭笓闂ㄧ敤浜庡瓨鍌ㄥ拰澶勭悊鏁版嵁镄勯珮镐ц兘璁$畻链猴纴瀹冩彁渚涗简钖勭嶆湇锷″拰璧勬簮锛屽傜绣绔欍佺数瀛愰偖浠躲佹暟鎹搴撱佹枃浠跺叡浜绛夈傛湇锷″櫒阃氲鍙浠ユ槸瀹㈡埛绔涓庢湇锷″櫒涔嬮棿镄勯氢俊锛屼篃鍙浠ユ槸链嶅姟鍣ㄤ箣闂寸殑阃氢俊銆傚湪链嶅姟鍣ㄩ氲涓锛屼娇鐢ㄧ殑阃氢俊鍗忚涓昏佹湁HTTP銆丗TP銆丼MTP绛夈
3銆佹荤粨𨱒ヨ达纴纭浠堕氲鏄鎸囩‖浠惰惧囦箣闂寸殑鏁版嵁浼犺緭鍜岄氢俊锛屾秹鍙婄墿鐞呜繛鎺ュ拰浼犺緭鍗忚锛涙湇锷″櫒阃氲鏄鎸囬氲繃链嶅姟鍣ㄨ繘琛屾暟鎹浜や簰鍜岄氢俊锛屾秹鍙婂埌璁$畻链虹绣缁滃拰鐩稿叧镄勯氢俊鍗忚銆备袱钥呭湪鎶链鍜屽簲鐢ㄤ笂链夋墍宸寮傦纴浣嗕篃瀛桦湪浜ゅ弶鍜屼簰鐩稿叧镵旂殑𨱍呭喌锛屾瘆濡傛湇锷″櫒阃氲鍙鑳介渶瑕佸熷姪纭浠惰惧囱繘琛屾暟鎹浼犺緭銆

阅读全文

与服务器各个硬件之间是如何沟通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苹果7手机微信怎么一键加密 浏览:995
中了加密勒索病毒可以重装吗 浏览:909
当一个程序员是什么体验 浏览:950
java套接字编程 浏览:285
java503 浏览:26
数据分析师算法 浏览:373
文件夹怎么排图片 浏览:979
各大手机编译器 浏览:212
转盘抽奖源码出售 浏览:667
php生成手机号码 浏览:43
海岛纪元如何升级服务器 浏览:9
重庆北斗卫星授时服务器云服务器 浏览:619
如何测量安卓电池健康度 浏览:410
物业加密门禁系统怎么写入手机门禁卡 浏览:816
python爬虫正则案例 浏览:555
极品拉升副图源码 浏览:682
将china编译 浏览:860
柯力仪表加密传感器 浏览:547
买花草用什么app 浏览:683
怎么用记事本写php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