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配服务器 > 服务器L12是什么意思

服务器L12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7-27 18:19:09

A. SVN的操作说明以及备份策略

2.1 文件检出
安装TortoiseSVN后,SVN会跟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完美集成。点击右键,我们可以在菜单栏中选择“SVN检出”选项,输入要检出代码的文件库的URL地址,我们就可以检出该URL地址下的文件库的文件。默认情况下是检出最新版本的代码,如果需要,我们可以通过浏览日志,根据日志来找出想要的版本,然后在“版本”选项中指定相应版本就可以检出相关代码了 。
之后,对于同一个项目的主干开发,我们都在这个检出的代码文件目录下操作,而不是每一次提交或更新都重新检出一次。
2.2 文件添加
我们在本地创建的文件(包括目录)不会受SVN的控制,为了让其接受SVN的控制必须将其添加到文件库中。对于团队其他成员需要的文件,如代码文件、某些模块的.a文件(由于某些需要,该模块代码不公开),我们必须让它们接受SVN的控制,并且保持最新的版本。
2.3 文件删除
当我们需要删除无用的文件(包括目录)时,不能使用Windows的资源管理工具,而必须使用SVN本身的删除文件功能。这样该文件被删除后,其所有修改历史仍然保存在SVN服务器中,以后仍然可以获得该文件的修改历史。
2.4 文件改名
当我们需要对文件(包括目录)进行改名的时,不能使用Windows的资源管理工具,而必须使用SVN本身的文件改名功能。这样该文件被改名后,其改名前的所有修改历史仍然保存在SVN服务器中,保持连续的修改信息。
2.5 文件更新
其他团队成员提交到SVN上的改动不会自动更新到你的本地拷贝中来,我们需要通过更新文件操作来获取其他成员对项目文件所做的修改。SVN更新文件操作会把文件库里的文件与本地文件进行合并,从而达到了同时保留其他成员的修改及本地的修改的目的。如果无法自动合并则会发生冲突,需要使用文件比较工具进行手工合并,合并完成后才能提交已解决冲突的文件。冲突的详细解决方法见第三章——冲突解决。
在团队开发时,更新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可以保持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内容一致,因此要注意经常更新自己的工作拷贝,以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最新的修改内容。
2.6 改动提交
我们对文件(包括目录)所做的一切改动,包括添加、删除、修改文件都必须提交到SVN服务器文件库中才能正式生效,之后团队的其他成员才可以获取你所作的修改。
提交是很重要的一项操作,要求做到:
 提交代码之前一定要保证修改后的代码能编译通过,不能提交编译不通过的代码。
 比较修改前及修改后的代码,把调试信息或其他不相关的信息去掉,再次确保提交的代码是正确的并且提交的是需要提交的文件。
 不要等到修改了很多代码才提交,而是相关小功能完成时就应该提交一次。这样以后发现问题时就很容易撤销有问题的代码——因为撤销只能针对一次提交,所以在一次提交里涉及过多的功能是不推荐的。
 提交时必须填写log信息,说明这次提交增加了什么功能或者修正了什么bug。这些信息有助于自己和其他团队成员了解整个项目的历史。当出现问题时也方便定位到对应的版本代码,所以log信息必须足够详细。
 事务性提交。也就是说提交要么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即提交出现错误时会自动回滚,实际上没有提交任何东西。出现错误时,解决错误,再次提交上次提交的全部内容即可。
3. 冲突解决
冲突的解决是我们使用SVN过程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所以独立一节来谈论。
3.1 冲突的产生
冲突发生在多个成员同时对同一个文件进行修改的情形下。即当有其他成员已经提交了修改,而自己在本地拷贝中也对该文件进行了修改,而且修改的是同一个地方,那么在进行本地文件的更新时,SVN会不知道该选择那个修改(SVN上的修改还是本地的修改)来进行合并,所以冲突就产生了。
举例说,假如受SVN控制的文件Day.txt在SVN服务器上的当前内容如下:
图表 3 Day.txt文件在本地的修改
我们可以看到,在文本的第一行,SVN上及本地都做了修改。这样当在本地进行更新(提交之前必须先更新),SVN合并时就不知道monday后面到底该是work还是sleep,所以冲突就产生了。
而第三、五行是各自进行了修改,并没有冲突,所以这两行可以顺利合并,合并后可以看到所有人所做的修改。
3.2 冲突的解决
冲突发生后,SVN会在本地保存该文件的不同修改版本,见下图蓝色图标:

图表 4 Day.txt文件的不同版本
 Day.txt.r35是版本35的Day.txt文件(本地拷贝最新版本)
 Day.txt.r37是版本37的Day.txt文件(SVN上最新版本)
 Day.txt.mine的是本地修改后的Day.txt文件
 Day.txt文件中包含了合并后的内容
3.2.1 简单冲突解决
对于简单的内容冲突,我们可以直接在合并后的文件上修改。在上例中,我们打开Day.txt文件,可以看到SVN合并后的内容:

图表 5 Day.txt合并后内容
我们看到没有冲突的修改:(play basketball)及(meeting)顺利地合并了,而冲突的部分出现了一些标记。其中标记
<<<<<<< .mine
=======
之间包含的是本地修改的冲突部分的内容,即monday(work)。而标记
=======
>>>>>>> .r37
之间包含的是版本37(SVN上最新版本)该部分内容,即monday(sleep)。
不失一般性,假如我们现在要保留的内容是monday(work),那么我们只要把标记及monday(sleep)部分内容去掉即可:

图表 6 Day.txt解决冲突后内容
确保修改正确后,把Day.txt文件设置为“已解决的”。

图表 7 Day.txt标记为已解决
之后,后缀为mine,r35,r37文件全部消失,仅保留已解决冲突的Day.txt文件,提交到SVN即可。
3.2.2 复杂冲突解决
对于文件内容复杂的文件,上述的解决方法容易漏掉一些要修改的部分,解决起来也耗时耗力。这时要通过SVN提供的工具来解决。
选择SVN功能“编辑冲突”,打开冲突编辑工具:

图表 8 冲突编辑工具
上半部分的两个内容栏分别显示的是版本37的内容及本地修改的内容。
下半部分的内容栏显示的是合并后的内容。
每个内容栏左边的标记清楚地标识了该文件做了那些修改。
文件冲突的部分用红色显眼地表示了出来。在合并栏,点击冲突部分,点击右键,我们可以选择用哪个内容(SVN上最新内容或者本地修改内容)来解决冲突部分,也可以选择两个内容都使用,同时选择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
逐一解决各个冲突。确保所有冲突都解决后,保存文件,并标记为“已解决”的,退出该工具即完成冲突的解决。
4. 加锁策略
事实上,解决冲突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严格加锁”。
“严格加锁”要求在编辑文件之前必须先对文件加锁,然后才能进行编辑。此时团队其他成员不能对该文件进行编辑,即保证了同一时刻只有一个人在编辑该文件,因此避免了冲突的出现。
那么,什么类型的文件我们应该采取“严格加锁”呢?
 Excel、图片等不可合并的文件,我们必须对其“严格加锁”。“严格加锁”的文件都标记为“可读”的,即不可编辑。要编辑这些“严格加锁”的文件,必须先对其加锁,加锁后文件更改为“可读可写”。编辑完这类文件后要第一时间提交。提交完成时,SVN会自动解开任何你拥有的锁 。
 文本文件,比如程序代码,SVN通常可以为我们合并改动,无须“严格加锁”。对于一些大家都频繁改动的重要源代码文件,可能会引起大量冲突,我们也不推荐“严格加锁”,因为加锁会导致大家持续得走来走去去询问加锁情况。正确做法是把文件分成数个逻辑单元,大家都修改各自的单元,减少合并时的冲突。
5. 标签&分支
一个项目最初存放的目录我们称之为主干(trunk)。下面我们讨论除了主干之外其他存放项目的目录——标签(tag)和分支(branch)。
5.1 标签(tag)
版本号可以区分多次的代码修改,我们可以使用版本号来检出需要的代码,但对于重要版本的代码,如第三版发布代码,我们不希望记住r37这样的数字。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创建标签来对SVN中这个发布版本的文件的这个时刻的状态创建一个“快照”,以后就可以通过这个标签名字来检出第三发布版本的代码。
标签其实是当前项目文件的简单拷贝,保存在标签所在的目录下。创建标签也是挺简单的,不过要注意:
 标签的名字一定要有描述性,可以仅凭名字就知道为什么要创建标签。
 不能过多地使用标签,只有在重要时刻或者发布版本时才可以创建标签。
 标签是项目文件在某个时刻的状态,不能对其进行修改 。
5.2 分支(branch)
分支跟标签一样,也是当前项目文件的简单拷贝,保存在分支所在的目录下。
分支跟标签的根本区别在于,标签不能对其进行修改,而分支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的修改而建立的。在检出代码时检出指定分支即可,分支的操作跟主干上的操作完全相同。
5.2.1 何时创建
遇到下述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分支来解决问题:
 发布分支
当我们快要发布一个版本了,一个开发小团队要为这次发布做好准备,比如说修改一些收尾的bug。这时他们需要的是项目的稳定性,而同时我们还有其他团队要开发预计下次发布才会添加进去的功能,显然他们不能在同一份代码上工作,因此我们需要从主干中建立出一个发布分支,发布团队都从这个发布分支检出及提交代码。当程序被发布之后,这个分支依然是活动的。这样,如果客户报告了一些bug,团队会在这个发布分支中修正它们并视情况合并到主干中去。
 试验分支
当我们需要对项目做大范围的改动,并且这改动对系统的其余部分有深远的影响,而我们又不能保证这次改动一定能成功的时候就可以建立试验分支。如果试验失败了,可以废弃这个分支;成功了我们只要把分支的改动合并到主干代码中去就可以了。
其他情况,我们不建议创建分支,更不推荐在分支上创建分支,因为分支过多,合并时的冲突将会是一种难于解决的灾难。
5.2.2 合并分支
我们在分支上所修正的bug很可能在主干上或者其他分支上也存在,因为它们往往来自同一份代码,所以我们在分支上所做的改动有必要合并到主干或者其他分支中去。
对于简单的bug,一次提交就能解决问题的,那么我们只要记住提交新版本号,然后使用新版本号把改动合并到其他的受影响的主干及分支中去就可以了。
对于复杂的bug,可能需要多个开发者花几天的时间提交多次才能修好。这时光用版本号来记住修改的内容就有点勉为其难了。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标签来标记我们修正过程的开始和结束,然后使用这些标签帮助我们把修正的代码合并到主干和其他分支中去。整个过程如下:
① 给分支打个标签,标记bug修改开始。
② 测试重现bug,修正代码让新测试通过。
③ 提交你的改动到SVN上。
④ 重复步骤2、3,直到确定bug已经修正。
⑤ 再给分支打个标签,标记bug修正结束。
⑥ 使用两个标签来把修正的代码合并到所有其他受影响的主干和分支上。
6. 注意事项
经常更新
 由于文件可能有多个人修改,应该经常更新你的工作拷贝中的文件,这样能降低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测试提交
 提交前先在本地进行测试。不允许将有错误的文件提交到SVN服务器上。
填写备注
 提交时一定要写备注:备注有助于其他人(包括三个月后的你自己)理解你对文件所做的修改。
整体提交
 提交文件时注意要提交一项改动所对应的所有文件,不要一次提交一个文件或者一次提交修改了很多功能的一堆文件。
发布标签
 对于每一个发布的版本都要建立标签:当用户告诉你发生某个问题时,你可以迅速地追踪到问题是在哪个版本引入的 。

附:测试自动化小组SVN使用指导原则
1. Project的构建
Project在SVN服务器上的目录架构如下:

SVN上的项目文件:
1. 必须保证Trunk上的代码是最新的!定期对Trunk上的代码进行更新,各小组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自己把握
2. Tag是根据项目需要所打的标签,每一个发布的版本都要打Tag,主要是方便有需要时可以直接根据Tag返回到之前的状态,以便于分析、测试;Tag中必须包含相应的release文件及当时编译或发布时的源代码,必须有相关的文档注明项目背景、发布情况等。
3. Branch文件夹可以用作备份用,可以用个人名字命名文件夹;此外,Branch分支主要用来进行短暂或者探索性的开发使用,最终的软件版本必须更新、合并到Trunk主干上。
4. 关于同一项目组开发环境的建议:同一项目组成员的开发环境最好一致,软件安装路径和Project文件存放路径最好一致。
2. 版本号
关于版本号命名规则:主版本号.子版本号.修正版本号
1. 项目初版本时,版本号为0.1.0;
2. 当项目在进行了局部修改或 bug 修正时,主版本号和子版本号都不变,修正版本号加 1;
3. 当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功能时,主版本号不变,子版本号加 1,修正版本号复位为 0;
4. 当项目在进行了重大修改或局部修正累积较多,而导致项目整体发生全局变化时,主版本号加 1,子版本号和修正版本号复位为0;
5. 编译版本号一般是编译器在编译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我们只定义其格式,如果编译器不能自动生成,人手添加,数值代表为当前的系统时间。
例子:V1.0.1 Build090305 Rel111123
其它版本使用规则:
1. α(alphal)内部测试版
此版本表示该软件仅仅是一个初步完成品,只在组内内部交流,该版本软件的 bug 较多,限内部测试使用。
例子:V0.1.1 Build090305 alphal1
2. β(beta)外部测试版
该版本相对于α版已有了很大的改进,经过组内的测试,消除了严重的错误,但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经过大规模测试来进一步消除。
例子:V0.1.2 Build090305 beta1
3. demo 演示版
仅限评审或讲解时做介绍使用。
例子:V0.1.3 Build090305 demo1
4. release 最终版
该版本意味“最终释放版”,在出了一系列的测试版之后,终归会有一个正式版本,一般情况下,release不会以单词形式出现在软件封面上,取而代之的是符号 (Rel) 。release版本发布时,必须将待发布的软件和相应版本更新记录打包在一起发出。
例子:V1.0.1 Build090305 Rel111123
3. 权限限制
如果项目本身需要对项目组成员作不同的权限控制,可以考虑维护两个工程:一个工程里面有相应的源文件,一个则只有编译后的文件。
4. 模块的版本维护
1. 文件一般不需要版本,但要有详细的更新历史记录;
2. 模块可以以版本来维护,具体可以不同的文件夹区分。

B. 如何将电脑当成云终端使用

首先进行服务器虚拟化,我们知道云桌面的工作模式就是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维护的,也就是把桌面所有的数据和计算都集中在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终端不在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计算的。即通过服务器强大计算和存储能力,在服务器上进行服务器和桌面虚拟化的配置,给终端桌面分配比就电脑更高配置的虚拟桌面的,旧的电脑不在进行计算和存储的,而是通过分配好的虚拟桌面来进行计算和通过服务器来说进行存储的。



其次安装云桌面软件和协议,那么在服务器上安装好虚拟桌面好,旧的电脑是不是就可以直接连接使用了的呢?显然不是的,第二步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些旧电脑上安装好云桌面软件的客户端,我们需要通过这个云桌面软件和协议去连接服务器上已经安装和分配好的虚拟桌面进行使用的。

最后登录使用,最后我们只需要打开电脑通过在旧电脑上已经安装好的云桌面软件和协议,然后去连接在服务器上安装好的虚拟机就可以使用到一个比旧电脑更优的桌面体验的了。


为什么要使用云桌面对旧电脑进行利旧升级的,进行利旧升级后它具有哪些意义的呢?


1、实现了统一管理,通过对旧电脑的利旧升级,不仅使得终端桌面的性能得到了提高,同时数据和计算都集中在服务器上,使得管理和维护变得更加集中的,实现了统一管理和统一维护的。


2、节省了升级成本,我们知道这些旧电脑大多数都用了比较久,配置很多已经跟不上现在办公的需求,采购新的电脑不仅成本高而且不易管理的,而使用云桌面后只需购买服务器或者对原有服务器进行硬件的升级即可,节省了采购上的成本。

C. 内存知识

内存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内存的“金手指”?
即内存的电路板与主板内存插槽的插脚,因其表面镀金且为手指型故名“金手指”,而我们一般所说的168线等就是这些金属插脚的数目。

什么是PCB?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称为”印刷电路板”,由环氧玻璃树脂材料制成,按其信号层数的不同分为4、6、8层板,以4、6层板最为常见。芯片等贴片元件就贴在PCB上.

什么是DRAM?
DRAM(Dynamic 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

什么是SDRAM?
SDRAM(Synchronous DRAM): 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目前的168线64bit带宽内存基本上都采用SDRAM芯片,工作电压3.3V电压,存取速度高达7.5ns,而EDO内存最快为15ns。并将RAM与CPU以相同时钟频率控制,使RAM与CPU外频同步,取消等待时间。所以其传输速率比EDO DRAM更快。

什么是DDR SDRAM?
DDR(Double Data Rate)SDRAM。其核心建立在SDRAM的基础上,但在速度上有了提高。SDRAM仅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读取数据,而DDR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读取数据,因此,它的速度是标准SDRAM的2倍。

什么是RDRAM?
RDRAM(Rambus DRAM):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储器,是由RAMBUS公司与INTEL公司合作提出的一项专利技术,它的数据传输率最高可达800MHZ,而它的总线宽度却仅为16bit,远远小于现在的SDRAM的64bit。

什么是SPD?
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 SPD是一颗8针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容量为256字节,里面主要保存了该内存的相关资料,如容量、芯片厂商、内存模组厂商、工作速度等。SPD的内容一般由内存模组制造商写入。支持SPD的主板在启动时自动检测SPD中的资料,并以此设定内存的工作参数。

什么是内存的峰值带宽?
峰值带宽=工作频率*内存总线宽度,如PC100内存峰值带宽=100MHz*64bit=800MByte,DDR266内存峰值带宽=266MHz*64bit=2.1GByte,PC800的Rambus内存峰值带宽=800MHz*16bit=1.6GByte。
1. 内存的单面与双面,单Bank与双Bank的区别?

单面内存与双面内存的区别在于单面内存的内存芯片都在同一面上,而双面内存的内存芯片分布在两面。而单Bank与双Bank的区别就不同了。Bank从物理上理解为北桥芯片到内存的通道,通常每个通道为64bit。
一块主板的性能优劣主要取决于它的芯片组。不同的芯片组所支持的Bank是不同的。如Intel 82845系列芯片组支持4个Bank,而SiS的645系列芯片组则能支持6个Bank。如果主板只支持4个Bank,而我们却用6个Bank的话,那多余的2个Bank就白白地浪费了。双面不一定是双Bank,也有可能是单Bank,这一点要注意。

2. 内存的2-2-3通常是什么意思?

这些电脑硬件文章经常出现的参数就是在主板的BIOS里面关于内存参数的设置了。通常说的2-2-3按顺序说的是tRP(Time of Row Precharge),tRCD(Time of RAS to CAS Delay)和CL(CAS Latency)。tRP为RAS预充电时间,数值越小越好;tRCD是RAS到CAS的延迟,数值越小越好;CL(CAS Latency)为CAS的延迟时间,这是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也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支持不同规范的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

3.内存的双通道技术和单通道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双通道DDR技术呢?需要说明的是,它并非我前面提到的D D R I I,而是一种可以让2条D D R内存共同使用,数据并行传输的技术。双通道DDR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内存带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这对于P 4处理器的好处可谓不言而喻。400M H z 前端总线的P 4 A处理器和主板传输数据的带宽为3.2G B /s,而533 M Hz 前端总线的P4B处理器更是达到了4.3G B/s,而P4C处理器更是达到了800MHZ 前端总线从而需要6. 4 G的内存带宽。但是目前除了I850E支持的R ambus P C10 66规范外,根本没有内存可以满足处理器的需要,我们最常用的DDR333本身仅具有2.7G B/s的带宽。DDR400也只能提供3.2G /s的带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搭建双通道DDR400的内存,理论上提供2倍DDR400的带宽。将从而根本的解决了CPU和内存之间的瓶颈问题。

4.DDR-Ⅱ和现在的DDR内存有什么不同?

DDR-II内存是相对于现在主流的DDR-I内存而言的,它们的工作时钟预计将为400MHz或更高。主流内存市场将从现在的DDR-400产品直接过渡到DDR-II。目前DDR-II内存将采用0.13微米工艺,将来会过度到90纳米,工作频率也会超过800MHZ。

大家总是碰到种种故障,而内存的故障也经常伪装成软件的故障,比如开机总是显示注册表加载错误等等,以下罗列几种常见故障:
一、最常见故障:内存损坏,导致开机内存报警

这种故障大家经常遇到,多数是头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早晨一开机,听到的不是平时“嘀”的一声,而是“嘀,嘀,嘀...”响个不停,显示器也没有图像显示。这种故障多数时候是因为电脑的使用环境不好,湿度过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内存的金手指表面氧化,造成内存金手指与内存插槽的接触电阻增大,阻碍电流通过,因而内存自检错误。表现为一开机就“嘀嘀”的响个不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存报警”。

处理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取下内存,使用橡皮将内存两面的金手指仔细的擦洗干净,再插回内存插槽就可以了。

注意:在擦洗金手指时,一定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手指,因为手上汗液会附着在金手指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再次造成金手指氧化,重复出现同样的故障。

不过,此类内存报警还有其他几种原因:

1.内存与主板兼容性不好

把内存插在其他主板上,长时间运行稳定可靠;把其他内存插在故障主板上也运行可靠稳定,没有报警出现。但是把二者放在一起,就出现“嘀嘀”的报警声。此类故障只能更换内存来解决。

2.主板的内存插槽质量低劣

表现为更换多个品牌内存都出现“嘀嘀”的报警声,偶尔有某一个内存不报警,但可能关机重启后又会报警。此类故障的主要出现在二三百元的低档的主板上,原因是主板的价格低,使用的内存插槽质量也差,只能更换主板解决。

3.内存某芯片故障

此类故障相对比较严重,在开机自检时主机能够发现内存存在错误缺陷,不能够通过自检,发出“嘀嘀”的报警声,提示用户检查内存。这种故障要把内存插在其他主机上,检查是否有同样的“嘀嘀”声。如果有,就可以断定是内存有问题;如果没有,就可能属于上述第1个或每2个原因。

4.其他故障造成的内存报警

这类故障不常见,有可能是主板故障或CPU故障,造成内存报警,只能用排除法逐一替换解决。

二、常见故障1:内存损坏导致系统经常报注册表错误

这类故障比较常见,表现为能够正常启动系统,但是在进入桌面时,系统会提示注册表读取错误,需要重新启动电脑修复该错误,但是再次启动电脑后,仍旧是同样的故障。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可以进入安全模式,在运行中敲入“MSCONFIG”命令,将“启动”项中的ScanRegistry前面的“V”去除,然后再重新启动电脑。如果故障排除,说明该问题真的是由注册表错误引起的;如果故障仍然存在,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该机器内存有问题,这时需要使用替换法,换上性能良好的内存条检验是否存在同样的故障。

有时候,长时间不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没有进行错误检查时,也会造成系统错误而提示注册表错误,但对于此类问题在禁止运行“ScanRegistry”后,系统就可以正常运行,但速度会明显的变慢。对于此类问题,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先备份重要资料,然后重新安装系统。 :)

三、常见故障2:内存损坏导致安装系统时出错。

提示“解压缩文件时出错,无法正确解开某一文件”

这类故障常见于安装系统过程中,会经常意外的退出安装。实际上这也经常是因为内存的质量不良或稳定性差造成的,多数问题在更换内存后故障解决。此类问题无论是直接从光盘安装还是从硬盘安装都会出现同样的提示信息。虽然有点类似于我们在安装WIN98、WIN2K及XP过程遇到的无法正常读取某一文件,请选择“忽略,终止,放弃”,但那类问题多数是因为光盘的质量差或光驱的使用时间过久,读盘性能下降造成的,同时还会有光驱灯慢闪,并伴随着间断读盘时的“哗哗”声。

如果我们在维修电脑故障过程中遇到此问题时,最好直接更换内存检测,看是否仍旧出现同样的故障。如故障消失,说明原来内存有问题;如果故障依旧,多数是因为光盘质量差或光驱读盘下降造成的,也可能是硬盘上的系统安装文件损坏。

四、内存短路导致主机无法加电

这种情况内存损坏得比较严重,但是内存芯片表面,金手指、阻容并不一定有明显的烧灼痕迹,有时和完好的内存条子一模一样。不过将此内存插入主板后,主板无法加电。当把电源插入电源插头后,按下电源开关,主机无任何反应,CPU风扇和电源风扇都不工作,电源指示灯也不亮,和没有加电时一模一样。

故障的判别也很简单,使用排除法和最小系统法。如果遇到一台主机是此类的故障现象,第一步是排除电源故障,如果手中有其他正常电源最好,直接替换。如果没有,可将电源取下,用导线直接短路绿线和黑线,观察电源风扇是否工作,并用耳朵仔细聆听电源内部是否有吱吱的异响。如果有说明电源有问题,质量不稳定,需要更换。第二步是将声卡、Modem、硬盘、光驱、软驱、显卡、内存、CPU全部去除,只留下CPU风扇,再插入DEBUG卡(如果没有,那需要观察CPU风扇和电源风扇是否转动),开始对主板加电,观察DEBUG卡的指示灯和数码管是否有指示;然后再插入CPU,加电试机;接着再插入内存,一步一步的添加其他部件。如果到某一部件时出现上述的故障现象,那就说明是该部件有问题,需要更换或维修。此方法对于排除系统启动速度慢,死机等也适用。

五、内存损坏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

经常出现蓝屏或无法正常顺利安装系统,总无规律的提示文件读取或解压错误

对于此类问题,首先应排除软件问题。第一步,先对C盘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然后使用“Format C:/u /c /s”命令对C盘进行强制完全格式化,并仔细观察格式化过程,是否格式化顺利,硬盘是否有坏道。因为硬盘坏道会使系统文件被破坏,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容易死机。第二步,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并注意观察在安装过程中是否有文件无法打开,文件找不到之类的错误。如果没有,基本上就说明硬件方面没有问题,系统不稳定,容易死机,很有可能是系统长时间使用,没有定期进行磁盘扫描和碎片整理,造成系统文件过多的丢失或破坏,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稳定的工作。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蓝屏,就需要使用排除法,对内存和CPU进行替换排除。在对CPU和内存替换后故障依旧时,那就必须更换主板进行查验。

说明:有些光驱的读盘性能非常好,在使用两三年后,还是“呜呜”的高速读盘,但是此时因其纠错率下降,使光驱读入的错误数据过多。这些数据如果是用来播放VCD,那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但是这类光驱读入的数据用于安装系统就极可能会出现上面的类似错误,报文件找不到或解压错误,即使偶尔安装成功,也经常出现“非法操作”,系统非常的不稳定。这类故障比较难于判断,会被判别为内存和CPU的问题,而耽误好多维修时间。

六、内存损坏,导致计算机频繁重启,无法正常运行

对于此类故障,先直接更换内存,看故障是否还仍然出现。如果故障消失,就可以直接判断是内存故障。如果故障依旧,那就需要按第五种故障的排除方法,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检查是不是由于系统的原因造成的。

计算机自动重启的故障原因比较多,较常见的是电源功率不足。当计算机满负荷工作,消耗的电力大时,就容易自动重启。还有就是市电电压不稳,变化范围太大或者市电的电源插座接触不良也会产生计算机自动重启故障。但内存损坏后造成计算机自动重启的故障并不多见。

七、内存损坏导致系统启动后不能正常运行,快进入桌面时就自动关机

此问题也需要采用第五类故障中的排除方法解决。

提示一点:因为WIN98系统本身的问题,该操作系统很容易遭到破坏。如果我们把C:\WINDOWS\FONTS的目录名改为其他字母,这时当你再启动系统时,系统就会在出现蓝天白云后,快进入桌面时自动关机。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在启动时按住“CRTL”进入DOS状态,使用REN命令将该目录名改为“FONTS”就可以了。如果是人为的破坏系统,那将会使计算机维修人员费很大的周折,浪费好多的时间,所以做为计算机的服务人员,也应该了解一些操作系统的启动原理和主要文件。

其余几种故障

八、内存损坏导致光驱狂读

此类问题我遇到过两次,都是一模一样的表现。只要一开机,自检过后,快进入系统时,光驱开始“呜呜”的高速旋转。即使你不放入光盘它也照转,挺吓人的。在自检过程中也没有任何错误提示,但是在使用替换法更换内存后故障消失。把故障内存放在别的机器上(主板不一样),开机就“嘀嘀”的报警。

九、内存损坏但加电后主机不报警,也不能正常启动

故障机器:主板为硕泰克SL-85DR-C(845D),CPU为PIV1.6G,显卡为GForce2 Ti 64M,内存为Kingston DDR 128M,硬盘为迈拓40G。

故障现象:主机能够加电,按下电源开关后,CPU风扇,显卡风扇转动,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亮,但是没有正常启动时“嘀”的一声,显示器显示“请检查信号线连接”字样。

故障排除:仔细观察发现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插入DEBUG卡,加电后,显示“03”,大约4秒钟时,主机断电,电源指示灯熄。再过大约2秒钟,主机再次得电,此时“DEBUG”指示由00经03再跳至“AD”后停止,CPU风扇一直转动,但是始终主机不启动。

对于此类黑屏不启动的故障,采用最小系统逐一排除法最有效,首先去掉内存,加电试机,这时主机会叫了,连续报“嘀嘀嘀”三短声一组的报警声。查知: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检查失败。这不同于一般内存报警的连续“嘀”声,但可以估计是内存出现问题。

于是把内存插到验机台上,一开机就是连续的“嘀嘀”声,果真内存坏了。

十、内存有问题,但开机后却是连续的八声短“嘀”报警

我们平时遇到的内存报警都是“嘀嘀”的断续长音,但是在华擎主板ASROCK M266A主板上,内存损坏时,报警声却是连续的八声短“嘀”,八声一组。在我第一次遇到此类故障时,也不知道原因所在,因为系统不启动,只有使用DEBUG卡,发现错误代码指示的是内存,就再用替换法,发现是内存问题。把该内存插在其他主板上,提示的错误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连续短“嘀”了。

因为PC机使用的是通用插卡,维修起来也非常简单,只要遵循“先软后硬,最小系统,逐一排除,望闻问切”这十六个字,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解决。再有就是在维修过程中,我们必须经常总结,把平时自己遇到的问题写下来,发现其规律,就能获得新的知识,更加进步。
呵呵,DDR2(也写作DDRII),与双通道不是一回事。
双通道其实是一种技术,需要两根内存条来实现,
而且要求主板支持此项技术;
而DDRII则是指内存类型,与SD、DDR相区别,也可以理解为
“第二代DDR”,所以与“双通道”一点关系也没有。

阅读全文

与服务器L12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查看公司邮箱服务器地址 浏览:571
php可忽略大小写的模式符 浏览:946
白熊app稿费怎么样 浏览:463
新建的命令为 浏览:425
数组两种查找算法集合 浏览:757
dw怎么将源码拆成几个文件 浏览:230
验算法复核法 浏览:996
电脑管机就删除文件夹 浏览:480
建筑的书pdf 浏览:355
历史考研11本pdf 浏览:381
pdf膜官网 浏览:606
游戏资源文件存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10
mc怎么用命令方块无限生成僵尸 浏览:796
英文虾皮app怎么登录 浏览:436
同花顺app怎么确定盘中个股买入点 浏览:871
程序员摸底考试考什么 浏览:529
如果编译器是中文 浏览:519
程序员升职怎么谈 浏览:112
android机顶盒ui 浏览:363
tb编译器 浏览: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