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配服务器 > 云墨剑舞没有服务器

云墨剑舞没有服务器

发布时间:2022-04-12 14:39:46

A. 名言名句,和诗

名言名句
16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7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17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17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17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74.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17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76.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1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7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7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18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8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82.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8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8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8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8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187.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8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8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9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9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19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193.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9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195.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9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19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9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9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0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0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0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0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0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20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论语》)
20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0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0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0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10.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211.朝闻道,夕死可也。(《论语》)
2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2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1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21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1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21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2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2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22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2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2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2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2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
228.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229.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孙子》)
230.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
23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23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3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3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23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23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2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2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23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24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24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4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2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24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45.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24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247.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
24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24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25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
25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2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25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司马迁《史记》)
25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
25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
256.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司马迁《史记》)
25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马迁《史记》)
258.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史记》)
25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史记》)
26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26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26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
26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26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26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
26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陈寿《三国志》)
26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26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6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7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71.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272.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现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7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7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27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27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7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27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
27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28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8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28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28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8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
28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28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8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说苑》)
288.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事空。(范晔《后汉书》)
28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290.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29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9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9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瑀 》)
29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9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9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9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9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9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0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30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0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0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0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0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0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0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0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1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1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1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1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1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1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18.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3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2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2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2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2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32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2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8.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
32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奉入京使》)
33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3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32.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33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
33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33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3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37.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33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39.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
34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4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4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4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34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二韵》)
345.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4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347.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34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4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5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5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5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35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5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5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35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35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35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调张籍》)
35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6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36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62.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363.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36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36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36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36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上草送别》)
368.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6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7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7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372.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37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374.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37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7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377.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37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37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38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81.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38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8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8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85.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386.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
38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8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8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90.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9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9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
39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39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39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9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397.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39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9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400.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401.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40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40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0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伤田家》)
40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0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0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0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40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4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41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
412.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1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414.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415.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41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4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41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42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42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2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2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25.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42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427.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28.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夜直》)
42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43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31.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3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底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3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3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43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夜》)
43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3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43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43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440.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兄弟。(黄庭坚《竹枝词》)
441.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
44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44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4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44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44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447.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44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49.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5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5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5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抒怀》)
45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文章》)
454.汝果欲写诗,工夫在诗外。(陆游《示子遹》)
45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45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457.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
45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45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60.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46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46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46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6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6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诗》)
466.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46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46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46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470.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
471.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472.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47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7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7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绝词》)
476.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唐庚《文录》)
47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78.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47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为春。(苏麟《断句》)
48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81.无缘对面不相识,有缘千里能相会。(臧晋叔《元曲选》)
482.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臧晋叔《元曲选》)
483.

B. 历史名人的资料

在我的认识里,评价一个君主到底是暴君还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么事来判断,亦或者是功大于过亦或者是过大于功来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战国的末期,当时战国七雄之间彼此攻伐无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国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时间里,诸侯国之间频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几百个诸侯国,发展到最后变成七个诸侯国之间彼此攻打。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秦始皇的功劳绝对大过他的过错,在我看来,修皇陵确实奢侈了一些,但正因为如此,还给我们留下了足以震慑世人的秦兵马俑。

总之我认为,秦始皇算是个明君。

C. 有没有好听些的网名

花开墨香
踏香而来
诀尘而归
默雪微凉
诗海旭阳
尘封缘
只能谈情
不能说爱
往事如昨
墨尘音
疏楼龙宿
云涛梦笔
秋月梧桐
瑶琴巧韵
雅瑟风流
风笛妙音
剑舞琴扬
心随风逝
繁华似锦
淡若如初
望秋而零
经霜弥茂
寒于往昔
涟姿荷映
云中之月
薄暮
空城
琴音袅袅
梅林落英
--
浮生素描
夜寂静
寒声碎
纯音留香
羽獍弦歌
琴声寄语
步云登月
月灵犀
回首京华
暮色音尘
紫华弦筝
孑然一生成注定,红颜轻笑已梦远奈何

D. 推荐和书法有关的古诗词。

1、《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2、《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3、《饮中八仙歌》

唐代: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译文: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

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4、《草书歌行》

唐代: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5、《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译文: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E. 李白的资料

李白
[编辑本段]【生平概述】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他是继屈原以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汉族,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一说生于四川江油青莲乡),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集诗人、神仙家、驴友、纵横家为一身的伟大天才。
民间流传,高力士曾为他脱靴,杨贵妃曾为他磨墨。
杜甫赞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编辑本段]【史书传记】
《新唐书·卷202·李白传》
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着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
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为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
《唐才子传·李白》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着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
[兴圣皇帝]
兴圣皇帝是十六国时西凉武昭王李暠。李暠是汉代前将李广的第16代世孙,又是唐朝李世民的世祖,唐王朝在修撰史书时,追谥他为“兴圣皇帝”。
[编辑本段]【详细生平】
一、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ruí]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着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着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李白有三个老婆,第一个是许宰相的孙女,姓许。第二个,不详其姓。第三个宗宰相的孙女,姓宗。此外还有一个姓刘的。他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阳 ;另一子名:天然,小名“颇黎”。李白之所以为子女取名如此,是与他家曾居碎叶有关。西亚、中亚当时盛行拜火教和明教,祀天地日月水火。
第一个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郁闷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婚姻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
第一个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李白带着这个女人曾经到安徽买了一套房子,但不久两人就分开了。
第二个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寂寞的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当下便领了结婚证。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三个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着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保洁员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洁员,不擦掉是会被扣工钱的。无奈,宗氏实在是被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唉,羡慕啊。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现在的这个妻子应该和李白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学道德情操,应该算有记载的李白的第一次爱情,注意是爱情。但是,也可能是信仰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有时候甚至会超过爱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邝山学道去了。于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人了,此后便不复再娶,男人要是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视天下女人如无物了。但是由于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从磷冤案时多次施救。得一此女为妻,足矣。
二、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承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的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她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殴打致死)。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伟,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着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三、一进长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己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四、赐金放还的详情:
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由道士吴筠引荐)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李阳冰《草堂集序》谓:“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但唐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 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五、再次远游
1.漫游梁宋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这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2.东去吴越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徜徉山水之中,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美丽妇女。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3.探幽燕,走江南
李白在吴越漫游了几年,漂泊不定。这时国家混乱,情况一年比一年差。在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心情引导下,他决计去幽燕(今北京一带),以探虚实。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形势己很危急,自己却无能为力。安史之乱前两三年,李白漫游于宣城、当涂、南陵、秋浦一带,仍然衣食依人,经常赋诗投赠地方官,以求帮助。在此次漫游期间,李白因夫人许氏病亡,又娶宗氏。家庭多变,国家多事,李白一面求仙学道,一面企图为国建功,对于国家安危,颇多关切,虽然仍事漫游,已与过去有所不同。
六、病逝途中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策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完全出乎意料。因为当时永王幕下的武将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发生变故,可能与崔涣、张镐这批人的失势有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着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F. 轩辕剑4<黑龙舞兮云飞扬>三个人有哪些技能几级能学到

至于黑龙舞兮云飞扬的技能,总之都是靠等级上去了才能学到,至于多少级学到,你可以自行体会,或者网络查阅,总之技能数量还是相当多的,但是实用的就那么几招。
水镜的最实用招式是聚劲+惊天动地拳,好像是30-40级左右能学到惊天动地拳,配合天仙酒可以打出6个9999的伤害。
姬良配合天书里的仙术工厂,可以学习非常丰富的法术,不过要抓到妖怪放工厂里然后积累学习经验才能学习,最厉害的就是在天书玄冥宫里的99级的水鱼民,学到后一出手就是伤害9999.
疾鹏不提也罢。。。攻击虽然最高,但是技能伤害只有前期比较高,后期。。。

G. 剑侠情缘三 双梦服是什么意思是一个服务器的名字么但是我今天上去看没有这个服务器的名字啊

宋上听诵为您专业解答剑网3疑问(纯手打,复制可耻)
双梦服解释:
因为运营商数据互通(俗称合服,就是把两个服务器合并在一起)
2010年8月2日,原电信五区梦江南服务器与原电信五区如梦令服务器正式进行数据互通。
数据互通后统入电信五区,梦江南/如梦令 服务器。
因为是两个区合并的,而且两个区都带梦字,所以被称为双梦服。
适合老区还是新区:
老区优势:专业人士较多。新人进入容易找师傅。发展速度快,可以迅速完成出师任务。从此笑傲江湖。
老区劣势:出师快,但是想要拉近与其他人的差距,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新区优势:人数基数大,各种新鲜的血液以及老服转服而来的人员鱼龙混杂。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也许有天赋与运气的你,可以从此叱咤风云!
新区劣势:不熟悉的玩家很容易落后。千人同时升级的场景经常出现,可能一个怪刚刷出来,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别人杀了。
点卡区新开服务器问题:
最近最新的一个电信点卡区是2011年5月19日开启的电信五区——华山论剑服务器。
最近无新开点卡区的消息,小道消息放出。起码7月份不会开。
万花与七秀:
万花,
“春兰秋菊夏清风,三星望月挂星空。
不求独避风雨外,只笑桃园非梦中。”
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万花的飘逸,如云四散弥空。因为你不喜欢打架,我们单从其他说,如同诗中所说,万花代表了一种世外隐居的心境。刚玩剑网3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万花,就是因为这一句,“不求独避风雨外,只笑桃园非梦中。”的豁达情怀。万花衣服更是以黑色为主调,其间红,白,蓝,相间,给人以宁静,和舒心。
潇洒指数:★★★★★☆ 飘逸的手法,水墨风格的技能,总是很迷人。
上手指数:★★★★★☆ 玩万花容易,玩好一个万花难。不会的万花很容易死。
推荐指数:★★★★★★ 顶万花,帅气潇洒不解释。
七秀,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七秀,昔有公孙氏一曲名动四方,开辟七秀坊。剑舞歌酒生平,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江湖高手,都以能观得七秀剑舞为荣。小宋在这里斗胆用一首诗附和下,“舞姬挥袖天下闻,三千秦淮月相垂。轻扇素骨仙音出,独得一曲鹊踏梅。”在歌舞生平中长大的七秀,世人只知其台上婀娜多姿,却不知其背后心酸苦辣。
潇洒指数:★★★★☆☆ 虽然不想说,但是必须说,七秀的衣服= =就是唱戏的.....
上手指数:★☆☆☆☆☆ 小宋曾经人妖过一次玩了2个月,相当好上手,容易,简单。
推荐指数:★★★★★☆ 为的不是人前的繁华,为的是背后的夜凉。

H. 唐代书法家和东晋书法家有哪些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着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

褚遂良 (596~658)
唐初大臣,书法家。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晋末南迁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西)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骑常侍。遂良博通文史,贞观十年(636),由秘书郎迁起居郎。精于书法,以善书由魏征推荐给太宗,受到赏识。十五年,他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同年由起居郎迁谏议大夫。贞观中,太宗宠爱第四子魏王泰,遂良提出太子、诸王的待遇应有一定规格。十七年太子承乾以谋害魏王泰罪被废,遂良与长孙无忌说服太宗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唐高宗李治)。次年遂良被任为黄门侍郎,参预朝政。太宗策划东征高句丽时,他持不同意见,尤其反对太宗亲征。二十二年为中书令,二十三年,太宗临终时他与无忌同被召为顾命大臣。高宗永徽元年(650),遂良以抑价强买中书译语人的土地被劾,出为同州刺史。三年,召还,任史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复为宰相。四年,为尚书右仆射。六年,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他认为王皇后出自名家,并无过错,竭力反对废立,由此被贬为潭州都督,转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又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死于任所。
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他传世的书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圣教序》、《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墨迹相传有《倪宽赞》。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怀素(737~799)
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永州)人。自幼出家为僧。擅草书,好饮酒,每至酒酣兴发必挥毫书之,笔走龙蛇,人称醉僧。其草书笔法瘦劲圆转,飞动自然,法度完备。时称他作书时“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与当时草书大家张旭合称颠张狂素。今有墨迹《自叙帖》、《藏真帖》、《苦笋帖》、《论书帖》、《食鱼帖》、《律公帖》、《小草千字文》等传世。

孙过庭,648年生,703年逝世,字虔礼,其籍贯有二说: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孙书迹,比作魏的钟繇,可见对孙氏的书法造诣推崇备至。过庭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着有《书谱》,深得书法之旨趣。至今流传,成为学习草书的楷范。宋高宗评述:“《书谱》匪特文词华美,且草法兼备。”可见此《书谱》不但书法浓润圆熟,而且文中有很多精辟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是书文并茂的典范。他还书有《千字文》、《景福殿赋》等。他的名迹《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着,提出他着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孙过庭书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着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 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美誉。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 《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也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颜真卿的主要作品有:

1、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此碑额篆“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唐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时年颜真卿四十六岁。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此碑为清雄。字间不失清远,其后见王右军本,乃知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

2、祭侄文稿:行草书。安史之乱,鲁公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事后鲁公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乃有此作。时年鲁公五十岁。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本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元代张敬晏题跋云:“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

3、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4、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楷书。颜真卿撰文并书。时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正值其仕途失意之际,故时有问道向禅之心。当年四月游览南城县麻姑山并撰文记述麻姑得道成仙之事,即是此时心情的反映。此碑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臻完善,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5、颜勤礼碑:此碑全称《秘书省着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七十一岁。除《集古录》、《金石录》着录外,他书无言及者。现藏于西安碑林。此碑因久埋土中,故未受损,历历如新,雄迈遒劲能传颜书之本来面目。

6、中兴颂:全称《大唐中兴颂》,楷书。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于摩崖,时年六十三岁,现在湖南祁阳县浯溪。元结是唐代着名文学家,罢官后居于浯溪,溪边山岩峰峦叠障,石壁嶙峋。《中兴颂》就刻在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壁上。此文记平安禄山之乱,颂唐中兴之事。此刻石书风磊落奇伟,石质坚硬,经千年尚保存完整。《集古录》称赞此摩崖刻石“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广川书跋》评为:“太师以书名,中兴颂尤瑰玮,故世贵之。”

7、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颜真卿撰文并书。唐建中元年(780)七月立,碑在陕西西安。明赵涵《石墨镌华》云:“此书结法与《东方赞》正同,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王世贞云:“余尝评颜鲁公《家庙碑》以为今隶中之有玉筋体者。风华骨格,庄密挺秀。真书家至宝。”

8、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行草书。是唐广德二年(764)颜真卿与郭英之书信稿。宋时曾归长安安师文,安氏以此上石,石现在陕西西安碑林,墨迹不传。苏轼曾于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此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通观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璧”。

9、自书告身帖:楷书。书法苍劲谨严,结衔小字亦一丝不苟,清淡绝伦。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此帖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是后人学习楷书不可多得的良范。

李邕(678~747)
中国唐代书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左拾遗、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因遭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杀。擅行书,师法王羲之,后自创一体。以行书写碑文,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无墨迹流传,今有《叶有道先生碑》、《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东林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传世。
东晋的就知道:王羲之,王献之了

I. 谁有伊格赛听的《谪仙》mp3,给我一个,谢谢

《谪仙》mp3

链接: https://pan..com/s/1ELZLs9UluBUswtLj_ELQ_A

提取码: ex2e

《谪仙》收录于专辑《七不诗》,由银临作曲、王爽冰作词、黄雨勋编曲。

阅读全文

与云墨剑舞没有服务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文件夹内总页数 浏览:639
米3怎么升级到安卓系统 浏览:40
安卓接口以外还有什么接口 浏览:176
服务器怎么修改文件 浏览:931
看pdf用什么软件 浏览:947
生存战争中怎么加入服务器 浏览:492
压缩面膜能干嘛 浏览:8
猜测memberphp 浏览:486
江淮瑞风压缩机断断续续空调不制冷 浏览:440
程序员有时光机你最想干什么 浏览:673
app资源库怎么设置字体 浏览:33
击溃外国公司服务器是什么水平 浏览:218
单片机怎么检查管脚pwm 浏览:81
核心源码怎么解读 浏览:400
自己的服务器ip地址怎么查询 浏览:968
腾讯无量编译器 浏览:290
武器换算法伤 浏览:473
可以加密文件的软件 浏览:72
cnc编程师傅 浏览:579
苹果app怎么看评论 浏览: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