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0年国内大厂 IoT物联网平台横向对比报告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秋巧遇国庆!
值此佳节,我们为 IoT 物联网领域的广大开发者们带来了《2020年国内 IoT物联网云平台横向对比报告》。
《报告》旨在以开发者视角出发,面向中小型物联网企业 CTO,技术 Leader 等研发人员做技术选型参考。调研对象包括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电信AEP、网络云。
根据调研,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依托于阿里云的十年技术优势,支持主流物联网协议接入,设备端和云端的多语言SDK,开发文档结构清晰,案例丰富。其提供了虚拟设备模拟,在线调试,以及完整日志服务和实时监控告警,内置数据分析和应用可视化搭建。阿里云在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云产品,活跃的云栖开发者社区,以及完备的技术工单体系,成为中小物联网企业IoT设备上云的首选平台。
腾讯云物联网平台起步较晚,借鉴前辈经验,设备端SDK相对弱些,开发文档丰富,最佳实践案例一般。数据流转能力较弱,优势在于腾讯连连微信小程序打通,便利智能家居场景。但涉足工业、农业、城市等复杂领域物联网场景的中小企业需慎重选择腾讯云IoT平台。
华为云物联网平台优势在于NB设备的LwM2M协议支持,但设备端和云端的SDK支持力度不足,开发文档结构一般,最佳实践案例少,配套云产品弱,且默认不提供设备日志服务。除华为合作伙伴交付项目外,中小企业慎重选择华为云IoT平台。
天翼物联AEP平台接入协议丰富,NB-IoT基站部署广泛,NB设备推荐选择天翼物联。但设备端仅有C SDK,云端仅有 Java SDK,开发文档少,无最佳实践案例,开发者不友好。数据存储、分析等云上能力弱,非NB场景的中小企业不推荐选择天翼物联。
网络智能云整体投入不足,未见技术推广活动,设备端和云端的SDK匮乏,开发文档少,开发者生态薄弱,不推荐用于企业生产实践。
综合对比,阿里云在功能、文档、文档案例、服务等方面表现最为全面,适合中小物联网企业。腾讯云在微信小程序集成上有优势,适合轻量级智能家居场景。华为云在NB设备支持上有特色,适合有特定需求的企业。天翼物联在NB-IoT设备支持上有优势,适合NB场景。网络智能云在企业生产实践上不被推荐。具体选择还需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场景进行考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各大云厂商真实水平,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