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凯离开百度2年半造出两颗AI芯片落地三大场景是真的吗
12月20日消息,今天嵌入式AI创企地平线发布其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征程”1.0处理器和“旭日”1.0处理器,面向智能驾驶和智能摄像头,并落地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商业三大场景。至此,历时两年半,地平线的“芯片梦”尘埃落定。
在会后的采访中,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表示,这两款芯片都是基于高斯架构,针对不同场景的两个封装,并在今年成功流片,而且走的是量产流片,但并没有表明具体的量产量。该芯片具备低功耗、高性能、低延迟三个特点,通过“芯片+算法”面向三大场景提供解决方案。此外,地平线的芯片架构演进更快,明年会推出伯努利架构的芯片。
地平线由前网络研究院副院长、网络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余凯于2015年7月创办,致力于面向B端提供完整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前不久地平线刚刚完成由英特尔领头的近亿美元A+轮融资,目前投资方包括英特尔、红杉资本、高瓴资本、晨兴资本、金沙江创投、创新工场等。
一、从算法出发 定义芯片
地平线做AI芯片这件事可以追溯到2015年5月,当余凯从网络离开时,就谈到创业要做“AI芯片”,主要面向智能驾驶和智能家居领域。
结语:火热的AI芯片行业
近期,随着华为麒麟970芯片、苹果A11芯片、高通845芯片等的发布,推动着AI芯片不断走向火热,也使AI芯片、端智能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AI芯片的火热也催生了地平线、寒武纪、深鉴科技、启英泰伦等一批创业公司走向前台,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随着AI的发展,端侧智能的需求越来越多,将一些简单、实时、涉及隐私的需求放在本地去做计算,更加及时、稳定、安全的满足行业或用户的需求已是一种趋势。智东西(公众号:dxcom)围绕智能芯片产业已累计进行了近30篇重磅报道,AI芯片快速发展正成为人工智能产业落地的一大助推引擎。
而各家的发展也使AI芯片呈现不同的路径,比如高通845芯片走的是一种相对“温和”的通用路线,深鉴科技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地平线此番发布的则属于ASIC专用芯片。
此次地平线推出的嵌入式视觉AI芯片以及解决方案再一次推动AI芯片,使更多的设备智能化,推进AI芯片在智能驾驶、智慧城市、以及智慧商业等场景的落地。
但是从落地场景来看仍是几个竞争激烈的场景,以智能摄像头的应用为例,主要一个就是安防领域,在这方面有安防巨头海康威视、大华等,也有独角兽计算机视觉公司商汤科技、Face++等,包括芯片领域的深鉴科技等都在围绕摄像头等安防场景进行布局,竞争尤为激烈。
如何快速落地场景,如何发现更新的落地场景和商业模式,都是地平线接下来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