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单片机的捕捉功能
建议你不要加,因为电容放电过程会使得波形不标准,你如果有示波器的话就会发现。如果你想保护单片机的话可以在I/O口那里对地加一个5.1V的稳压二极管。
⑵ 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捕获的比较是什么意思怎么用
“捕获”相当于一种中断的形式,比如来一个下降/上升沿,也就是电平发生跳变,单片机就会“捕捉”到这个信号,从而产生一个信号,标志内部相应的标志位,程序查到这个标志就知道发生了某件事了,就会去处理。
如你在家里,有客人来,会敲门,你耳朵就会“捕获”到输入的敲门声了,然后你就知道是有人来了要去开门。
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比较/捕获
一般要配合定时器一起用,输入比较/捕获一般用来检测频率,每来一个脉冲就会自动读一次定时器的值,这个值就是输入频率的周期,用公式f=1/T不就可以算出频率值了吗?
输出比较/捕获则刚好反过来,可以用来输出你所设定的频率脉冲,多用于PWM控制。
⑶ 单片机采集的数据如何即时显示在电脑显示器上并存储
1、首先做一块电路板(或者买一块带USB通讯的开发板),将PIC32的USB通讯管脚D+、D-通过USB座子引出来连接到电脑上。
⑷ 单片机—输入捕捉
你要搞清楚一个概念,输入捕获的中断和counter的溢出中断是两种类型的中断,当counter溢出时,如果使能了溢出中断,则会触发溢出中断,不会触发通道的捕获中断,通道的捕获中断只有当该通道有信号触发(比如上升沿,下降沿,或相应电平)时才会产生中断标志置位,中断发生。
⑸ 单片机中输入捕捉和输出比较什么意思
嗯,是二个和定时器有关的运用。
输入捕捉:如具有此功能的一个管脚,定时器在内部时钟的作用下在运行,此时管脚来了个中断,假如上升沿吧。在中断的作用下,定时器停止工作,此时可以读出定时器的数值,读出后再开启定时器,等待下次中断,再读取一次定时器数值,二次相减,就可求出二次中断的间隔时间
输出比较:有一寄存器先存放你要定时的数,例如50.定时器在内部时钟下有0开始慢慢向上加,没加一次都会和那个寄存器比较,当等于那个寄存器值时 如50,此管脚就会跳变(输出一高电平或低电平)
⑹ 单片机采集捕捉脉冲并上传串口
分析一下:
一、由于TTL电平只有低高0,1两种变化,最小位宽20us,如果除去空闲时,高低电平都是20us的整数倍还好办,问题是又存在30us的间隔,这个间隔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或者两种情况都有?
二、由于要不断采集,并且发送,如果合并8位作一个字符发送,以51单片机串口模式1发送,则至少要在0.02ms*8=0.16ms内发送一个字符,中间还要有计算开销等,所以串口波特率建议为标准115200。但是由于有特殊间隔字符标志,除非这个间隔前后的数据位为8的整数倍,否则,只能一个数据位一个数据位传输(转化为‘0’,‘1’字符),则波特率至少为500kbps,标准波特率为921600,这么高的传输速率,如果要用串口,最好使用模式0(同步方式),需要上位机能接收同步串口信号。
三、检测TTL波形比较好办,利用PCA实现外部脉冲捕捉,当连续高电平时间足够长(例如>400us)后的第1个下跳沿为第1个数据位0,连续捕捉上跳沿和下跳沿的时间点,发现已经有80个数据位后,连续2个高电平为帧结束,可能会有更好的判断依据。由于是捕捉每个上跳和下跳沿的时间点,所以每2个点的间隔时间是可以计算出来,可以判断是单个20us的数据位还是多个20us整数倍的连续数据位,当然也可以判断是否为30us的特殊间隔位。
四、由于实时应用,建议使用AVR单片机或增强型的51单片机,如C8051系列和STC系列单周期指令单片机。
⑺ 如何获取单片机发送来的串口数据并实时计算、显示出来
用上位机程序处理就行了,串口通信。单片机、电路、计算机软件可找我。
⑻ 单片机中的输入捕捉与输出比较是什么意思
输入捕捉可以用来捕获外部事件,并为其赋予时间标记以说明此事件的发生时刻。
外部事件发生的触发信号由单片机中对应的引脚输入(具体可以参考单片机的datasheet),也可以通过模拟比较器单元来实现。
时间标记可用来计算频率,占空比及信号的其他特征,以及为事件创建日志
输出比较:定时器中计数寄存器在初始化完后会自动的计数。从bottom计数到top。并且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另外还有个比较寄存器。一旦计数寄存器在从bottom到top计数过程中与比较寄存器匹配则会产生比较中断(比较中断使能的情况下)。
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计数寄存器将清零或者计数到top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