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单片机前三章

单片机前三章

发布时间:2022-06-15 04:51:36

1. 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 有哪些章节

自己看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二进制数及其在计算机中的使用1.1.1二进制数的进位计数特性1.1.2机器数与机器数表示形式1.1.3计算机中二进制数的单位1.1.4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数的原因1.2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1.2.1二进制算术运算1.2.2二进制逻辑运算1.3供程序设计使用的其他进制数1.3.1十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1.3.2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1.4计算机中使用的编码1.5微型计算机概述1.5.1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1.5.2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1.5.3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练习题第2章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2.1单片机的概念2.280C51单片机的逻辑结构及信号引脚2.2.180C51单片机的内部逻辑结构2.2.280C51单片机的封装与信号引脚2.380C51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22.3.1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单元区2.3.2内部数据存储器高128单元区2.3.3堆栈操作2.3.4内部程序存储器2.480C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2.4.1P0口逻辑结构2.4.2P1口逻辑结构2.4.3P2口逻辑结构2.4.4P3口逻辑结构2.580C51单片机的时钟与定时2.5.1时钟电路2.5.2定时单位2.680C51单片机的系统复位2.6.1复位方式与初始化状态2.6.2复位电路2.7单片机低功耗工作模式2.7.1单片机低功耗的意义2.7.2两种低功耗工作模式2.7.3低功耗模式的应用练习题第3章80C51单片机指令系统3.1单片机指令系统概述3.280C51单片机指令寻址方式3.380C51单片机指令分类介绍3.3.1数据传送类指令3.3.2算术运算类指令3.3.3逻辑运算及移位类指令3.3.4控制转移类指令3.3.5位操作类指令练习题第4章80C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1单片机程序设计语言概述4.1.1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4.1.2单片机使用的高级语言4.1.380C51单片机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4.2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形式4.2.1顺序程序结构4.2.2分支程序结构4.2.3循环程序结构4.380C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4.3.1算术运算程序4.3.2定时程序4.3.3查表程序4.4单片机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和汇编4.4.1手工编程与汇编4.4.2机器编辑与交叉汇编4.580C51单片机汇编语言伪指令练习题第5章80C51单片机的中断与定时第6章单片机并行存储器扩展第7章单片机并行I/O扩展第8章80C51单片机串行通信第9章单片机串行扩展第10章单片机A/D及D/A转换接口第11章8位单片机的发展第12章单片机应用参考文献

2. 单片机原理、应用与PROTEUS仿真的章节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嵌入式系统、单片机、AT89C51单片机
1.1.1 嵌入式系统、单片机
1.1.2 单片机发展概况
1.1.3 应用广泛的AT89系列单片机
1.2 单片机应用系统及其应用领域
1.2.1 单片机应用系统
1.2.2 单片机应用领域
1.3 单片机应用研发工具和教学实验装置
1.3.1 单片机软件调试仿真器
1.3.2 单片机仿真器
1.3.3 编程器和ISP在系统编程
1.3.4 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平台
1.3.5 单片机课程教学实验装置
1.4 实训1:单片机研发工具、应用产品
1.4.1 单片机产品、常用安装工具
1.4.2 单片机应用产品
1.4.3 AT89C51单片机研发工具操作演示
练习与思考1
第2章 AT89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基础
2.1 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2.1.1 内部结构框图和主要部件
2.1.2 引脚功能
2.2 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
2.2.1 时钟电路
2.2.2 复位电路
2.3 存储器结构
2.3.1 存储器组成
2.3.2 程序存储器ROM
2.3.3 数据存储器RAM
2.4 实训2:单片机复位、晶振、ALE信号的观测
2.4.1 电路安装
2.4.2 信号观测
练习与思考2
第3章 AT89C51指令系统
3.1 基本概念
3.1.1 指令、指令系统、机器代码
3.1.2 程序、程序设计、机器语言
3.1.3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指令格式、常用符号
3.1.4 汇编(编译)和编程(固化)
3.2 指令寻址方式
3.2.1 寻址、寻址方式、寻址存储器范围
3.2.2 直接寻址
3.2.3 立即寻址
3.2.4 寄存器寻址
3.2.5 寄存器间接寻址
3.2.6 变址寻址
3.2.7 相对寻址
3.2.8 位寻址“bit”
3.3 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
3.3.1 数据传送指令
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
3.3.3 逻辑运算指令
3.3.4 控制转移指令
3.3.5 位操作指令
3.4 实训3:软件调试仿真器Keil ?Vision及其应用(1)
3.4.1 Keil ?Vision快速入门
3.4.2 Keil的初步应用
习题与思考3
第4章 AT89C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伪指令、程序设计
4.1.1 伪指令
4.1.2 程序设计
4.1.3 程序结构
4.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4.2.1 延时程序
4.2.2 查表程序
4.2.3 码制转换程序
4.2.4 数据排序程序
4.2.5 算术计算程序
4.3 实训4:软件调试仿真器Keil?Vision应用(2)
4.3.1 用Keil设计延时子程序并进行仿真调试和延时测量
4.3.2 用Keil设计分支结构程序并仿真调试
4.3.3 用Keil设计查表程序并仿真调试
习题与思考4
第5章 AT89C51输入/输出口及其简单应用
5.1 I/O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5.1.1 P1口
5.1.2 P3口
5.1.3 P2口
5.1.4 P0口
5.2 I/O口的负载能力
5.3 I/O口的简单应用
5.3.1 单片机控制的跑马灯
5.3.2 单片机控制数码管静态显示实验
5.3.3 单片机用开关控制LED显示实验
5.3.4 单片机用开关控制数码管显示实验
5.4 PROTEUS仿真
5.5 实训5:编程器使用和I/O口的简单应用
5.5.1 编程器使用初步
5.5.2 单片机I/O口简单应用实训
习题与思考5
第6章 AT89C51中断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
6.1 中断系统
6.1.1 中断基本概念
6.1.2 中断系统结构
6.1.3 与中断控制有关的寄存器
6.1.4 中断过程
6.2 中断应用
6.2.1 中断初始化和中断服务程序
6.2.2 中断应用举例
6.3 定时器/计数器
6.3.1 定时器/计数器概述
6.3.2 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
6.3.3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6.3.4 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容量及初值
6.4 定时器/计数器应用
6.4.1 定时器/计数器应用的基本步骤
6.4.2 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举例
6.5 PROTEUS仿真
6.6 实训6:中断系统和定时器/计数器的综合应用
6.6.1 基于AT89C51的60s倒计时装置
*6.6.2 基于AT89C51的按键发声装置
习题与思考6
应 用 篇
第7章 AT89C51单片机的存储器扩展技术
7.1 用EPROM扩展单片机程序存储器
7.1.1 基础知识
7.1.2 扩展ROM电路设计
7.1.3 扩展ROM程序设计
7.1.4 运行与思考
7.1.5 片外ROM的操作时序
7.2 用SRAM扩展单片机数据存储器
7.2.1 基础知识
7.2.2 扩展RAM电路设计
7.2.3 扩展RAM程序设计
7.2.4 运行与思考
*7.2.5 片外RAM的操作时序
7.3 用E2PROM扩展单片机ROM、RAM
7.3.1 基础知识
7.3.2 E2PROM扩展ROM、RAM电路设计
7.3.3 E2PROM扩展ROM、RAM程序设计
7.3.4 运行与思考
*7.4 用串行E2PROM扩展单片机存储器
7.4.1 基础知识
7.4.2 串行E2PROM扩展存储器电路设计
7.4.3 串行E2PROM扩展存储器程序设计
7.4.4 运行与思考
7.4.5 串行E2PROM扩展存储器操作时序
7.5 PROTEUS 仿真
7.6 实训7:用SRAM 6264扩展单片机RAM实验
7.6.1 实训目的
7.6.2 实训内容
第8章 AT89C51人机交互通道的接口技术
8.1 单片机与LED数码管动态显示的接口技术
8.1.1 基础知识
8.1.2 接口电路设计
8.1.3 接口程序设计
8.1.4 运行与思考
*8.2 单片机与字符型LCD显示器的接口技术
8.2.1 基础知识
8.2.2 接口电路设计
8.2.3 接口程序设计
8.2.4 运行与思考
8.3 单片机与矩阵式键盘的接口技术
8.3.1 基础知识
8.3.2 接口电路设计
8.3.3 接口程序设计
8.3.4 运行与思考
8.4 单片机与BCD拨码盘的接口技术
8.4.1 基础知识
8.4.2 接口电路设计
8.4.3 接口程序设计
8.4.4 运行与思考
8.5 PROTEUS 仿真
8.6 实训8:单片机与矩阵式键盘的接口技术实验
8.6.1 实训目的
8.6.2 实训内容
第9章 AT89C51单片机前向通道接口技术
9.1 单片机与ADC0809(0808)的接口技术
9.1.1 基础知识
9.1.2 接口电路设计
9.1.3 接口程序设计
9.1.4 运行与思考
*9.2 单片机控制的水位检测的接口技术
9.2.1 基础知识
9.2.2 接口电路设计
9.2.3 接口程序设计
9.2.4 运行与思考
9.3 PROTEUS 仿真
9.4 实训9:单片机与ADC0809(0808)接口技术实验
9.4.1 实训目的
9.4.2 实训内容
第10章 AT89C51后向通道接口技术
10.1 单片机与DAC0832的接口技术
10.1.1 基础知识
10.1.2 接口电路设计
10.1.3 接口程序设计
10.1.4 运行与思考
10.2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的接口技术
10.2.1 基础知识
10.2.2 接口电路设计
10.2.3 接口程序设计
10.2.4 运行与思考
*10.3 单片机控制直流电动机的接口技术
10.3.1 基础知识
10.3.2 接口电路设计
10.3.3 接口程序设计
10.3.4 运行与思考
10.4 PROTEUS 仿真
10.5 实训10:单片机与DAC0832的接口技术实验
10.5.1 实训目的
10.5.2 实训内容
第11章 AT89C51串行通信通道接口技术
11.1 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接口技术
11.1.1 基础知识
11.1.2 接口电路设计
11.1.3 接口程序设计
11.1.4 运行与思考
*11.2 单片机与PC间的通信接口技术
11.2.1 基础知识
11.2.2 接口电路设计
11.2.3 接口程序设计
11.2.4 运行与思考
11.3 PROTEUS 仿真
11.4 实训11:单片机之间通信的接口技术实验
11.4.1 实训目的
11.4.2 实训内容
第12章 单片机的实际应用
12.1 基于单片机和DS1302的电子时钟
12.1.1 功能与操作
12.1.2 应用电路设计
12.1.3 应用程序设计
12.1.4 技术要点
12.2 基于单片机的带存储播放功能的简易电子琴
12.2.1 功能与操作
12.2.2 应用电路设计
12.2.3 应用程序设计
12.2.4 技术要点
*12.3 基于单片机和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
12.3.1 功能与操作
12.3.2 电路设计
12.3.3 应用程序设计
12.3.4 技术要点
12.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LED点阵显示屏
12.4.1 功能与操作
12.4.2 应用电路设计
12.4.3 应用程序设计
12.4.4 技术要点
*12.5 基于单片机的纯水机控制电路板设计
12.5.1 功能与操作
12.5.2 应用电路设计
12.5.3 应用程序设计
12.5.4 技术要点
12.6 PROTEUS 仿真
12.7 实训12: 制作基于单片机和DS1302的电子时钟
12.7.1 实训目的
12.7.2 实训内容
PROTEUS仿真篇
第13章 单片机系统PROTEUS 设计与仿真基础
13.1 PROTEUS ISIS窗口与基本操作
13.1.1 ISIS窗口
13.1.2 PROTEUS基本操作
13.2 单片机系统PROTEUS设计与仿真初步
13.2.1 PROTEUS电路设计
13.2.2 源程序设计和生成目标代码文件
13.2.3 仿真
13.2.4 调试窗口、带调试窗口的仿真调试
13.2.5 断点设置、带断点的仿真调试
13.2.6 用PROTEUS虚拟示波器观测信号
13.2.7 用PROTEUS高级图表仿真(ASF)观测信号
第14章 原理篇实例的PROTEUS 设计与仿真
14.1 单片机控制数码管静态显示的设计与仿真
14.2 单片机用开关控制LED显示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3 单片机用开关控制数码管显示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4 单片机外中断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5 单片机中断优先级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6 单片机中断优先权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14.7 基于AT89C51的60秒倒计时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14.8 基于AT89C51的按键发声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第15章 应用篇实例的PROTEUS 设计与仿真
*15.1 EPROM 27C64扩展单片机ROM的设计与仿真
15.2 SRAM 6264扩展单片机RAM的设计与仿真
*15.3 串行E2PROM 24LC16B扩展单片机存储器的 设计与仿真
15.4 单片机与LED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5 单片机与字符型LCD显示器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6 单片机与矩阵式键盘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7 单片机与BCD拨码盘的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8 单片机与ADC0809(0808)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9 单片机与DAC0832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10 单片机与直流电动机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11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接口的设计与仿真
15.12 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接口设计与仿真
*15.13 单片机与PC间的通信接口设计与仿真
15.14 基于单片机、DS1302的电子时钟的设计与仿真
15.15 带存储播放功能的简易电子琴的设计与仿真
*15.16 基于单片机、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仿真
15.17 基于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屏的设计与仿真
*15.18 基于单片机的纯水机控制板的设计与仿真 附录A AT89S51相对AT89C51 增加的功能
附录A.1 AT89S51单片机内部结构、引脚图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附录A.2 增加功能的应用
附录B BCD码和ASCII码
附录B.1 8421 BCD码
附录B.2 BCD码运算
附录B.3 ASCII码
附录C AT89C系列单片机指令表 ……

3. 单片机第三章作业,用移位的方法实现16位二进制数乘3的程序,16位二进制数在R0R1中,结果在R2R3中。

最要练习的是带进位移位,带进位加法 clr c;RLCR1,RLC R0.这个结果再加上(R0R1)。就是乘以3的结果。结果放到R2R3,很久没有用51了,指令都忘了。但是这个题目没有考虑溢出。比如FFFF×3后就不止16位了。R2R3放不下了

4.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胡汉才版第三章习题3.21的答案

你把题目打上啊!大部分人没有那本书吧

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的第3章习题,帮帮忙吧

17,ORG 0
MOV A,R2
ANL A,#0F0H
MOV R2,A
MOV A,R1
ANL A,#0FH
ORL A,R2
MOV R1,A
END
18, ORG 0
MOV A,20H
MOV B,21H

MUL AB
SJMP $
END
19,P1口为10111011B,P3口为00111100B
20,DELAY: MOV R5,#20
D1: MOV R6,#20
D2: MOV R7,#248
DJNZ R7,$
DJNZ R6,D2
DJNZ R5,D1
RET
缺点:占用系统资,延时中CPU不能做别的事.]
优点:简单.

6. 单片机的C语言的目录

第1章 单片机的C语言概述
1.1 C语言与MCS-51单片机
1.2 Keil C51开发工具
1.3 C51语言的程序结构与编程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1 C51语言数据类型及存储类型
2.2 C51语言对单片机主要资源的控制
2.3 C51语言的基本运算与流程控制语句
2.4 C51语言的构造数据类型
2.5 C51语言函数
2.6 C51语言程序设计的其他问题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单片机内部资源的C51编程
3.1 单片机的并行口
3.2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3.3 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
3.4 单片机的串行口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单片机外部扩展资源的C51编程
4.1 并行口扩展的C51编程
4.2 键盘接口的C51语言编程
4.3 LED显示器接口的C51编程
4.4 键盘与LED控制芯片HD7279A
4.5 模拟量接口的C51编程
4.6 串行E2PROM的C51编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5.1 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
5.2 用Vision2建立工程
5.3 用Vision2调试工程
5.4 C51程序调试举例说明—HELLO.C
5.5 Keil C51的调试技巧
本章小结
附录A 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A.1 主要功能部件
A.2 内部结构框图
A.3 外部引脚说明
A.4 硬件资源说明
A.5 CPU
A.6 存储器结构
A.7 外部三总线的形成
附录B ASCII码字符表
附录C 单片机技术及嵌入式系统常用网站
参考文献

7. 单片机基本结构

单片机,全称单片微型计算机,又称微控制器,是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计数器、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等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

基本结构
1.运算器

运算器由运算部件——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Logical Unit,简称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等几部分组成。ALU的作用是把传来的数据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输入来源为两个8位数据,分别来自累加器和数据寄存器。ALU能完成对这两个数据进行加、减、与、或、比较大小等操作,最后将结果存入累加器。例如,两个数6和7相加,在相加之前,操作数6放在累加器中,7放在数据寄存器中,当执行加法指令时,ALU即把两个数相加并把结果13存入累加器,取代累加器原来的内容6。

运算器有两个功能:

(1) 执行各种算术运算。

(2) 执行各种逻辑运算,并进行逻辑测试,如零值测试或两个值的比较。

运算器所执行全部操作都是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来指挥的,并且,一个算术操作产生一个运算结果,一个逻辑操作产生一个判决。

2.控制器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发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协调和指挥整个微机系统的操作。其主要功能有:

(1) 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

(2) 对指令进行译码和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于执行规定的动作。

(3) 指挥并控制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

微处理器内通过内部总线把ALU、计数器、寄存器和控制部分互联,并通过外部总线与外部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联接。外部总线又称为系统总线,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实现与各种外围设备连接。

3.主要寄存器

(1)累加器A

图1-2 单片机组成框图

累加器A是微处理器中使用最频繁的寄存器。在算术和逻辑运算时它有双功能:运算前,用于保存一个操作数;运算后,用于保存所得的和、差或逻辑运算结果。

(2)数据寄存器DR

数据寄存器通过数据总线向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送(写)或取(读)数据的暂存单元。它可以保存一条正在译码的指令,也可以保存正在送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数据字节等等。

(3)指令寄存器IR和指令译码器ID

指令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

指令寄存器是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中取到数据寄存器中,然后再传送到指令寄存器。当系统执行给定的指令时,必须对操作码进行译码,以确定所要求的操作,指令译码器就是负责这项工作的。其中,指令寄存器中操作码字段的输出就是指令译码器的输入。

(4)程序计数器PC

PC用于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以保证程序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因此通常又被称为指令地址计数器。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必须将程序的第一条指令的内存单元地址(即程序的首地址)送入PC,使它总是指向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5)地址寄存器AR

地址寄存器用于保存当前CPU所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设备的地址。由于内存与CPU之间存在着速度上的差异,所以必须使用地址寄存器来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内存读/写操作完成为止。

显然,当CPU向存储器存数据、CPU从内存取数据和CPU从内存读出指令时,都要用到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同样,如果把外围设备的地址作为内存地址单元来看的话,那么当CPU和外围设备交换信息时,也需要用到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

阅读全文

与单片机前三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java调用另一个类中的方法 浏览:846
三菱空调压缩机型号 浏览:772
南诏pdf 浏览:745
windows如何代码bat启动服务器 浏览:454
软件太卡与服务器有什么关系 浏览:402
给心理治疗师pdf 浏览:220
robinhood加密交易条件 浏览:313
卫生间解压方法 浏览:452
u盘如何做加密文件放照片 浏览:331
文件夹自己加了exe 浏览:262
小猪cms直播系统源码 浏览:878
山东广电云服务器 浏览:354
javadate与mysqldate 浏览:244
javalong比较 浏览:12
加密大师看不见加密文件 浏览:307
想做一个业余程序员 浏览:793
python选出行 浏览:249
cat命令windows 浏览:910
python算术游戏 浏览:532
常微分方程第二版pdf 浏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