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配置数据源

linux配置数据源

发布时间:2022-06-19 06:58:00

⑴ 我开发PHP请问linux上的mysql的数据源如何配置,linux有什么象dreamwave一样的可视化开发软件谢谢

在LINUX上无需配置什么数据源,只是要在编译PHP的时侯增加参数包含MYSQL数据库支持即可,这样你的PHP就可以使用mysql_connect函数链接任何MYSQL服务器,并执行SQL语句。

⑵ linux下怎么配置jndi数据源配置

一 首先要配置Tomcat的server.xml文件,在对应的web应用的<Context>中加入<Resource>元素,比如:
<Context path="/Manager" reloadable="true">
<Resource
name="hello"
type="javax.sql.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username="root"
password="123456"
maxIdle="4"
maxActive="4"
maxWait="5000"
url="jdbc:mysql://127.0.0.1/jspdev"
/>
</Context>
其中:
name:指定Resource的JNDI名字
type:指定Resource所属的Java类名
driverClassName:指定连接数据库的JDBC驱动程序
username:指定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
password:指定连接数据库的口令
maxIdle:指定数据库连接池中的最大空闲连接数目,0表示不受限制
maxActive:指定数据库连接池中的最大活动连接数目,0表示不受限制
maxWait:指定连接池中连接处于空闲状态的最长时间,超过会抛出异常,-1表示无限
url:指定连接数据库的URL

二 在Web应用中使用数据源:
javax.naming.Context提供了查找JNDI Resource的接口,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使用数据源对象:
A.获得对数据源的引用:
Context ctx = new InitalContext();
DataSource ds =
(DataSource)ctx.lookup("java:comp/env/hello");
B.获得数据库连接对象:
Connection con = ds.getConnection();

C.返回数据库连接到连接池:
con.close();
在连接池中使用close()方法和在非连接池中使用close()方法的区别是:前者仅仅是把数据库连接对象返回到数据库连接池中,是连接对象又恢复到空闲状态,而非关闭数据库连接,而后者将直接关闭和数据库的连接。

三 如果通过数据源访问数据库,由于数据源由Servlet容器创建并维护,所以必须把JDBC驱动程序拷贝到Tomcat安装目录下的common/lib目录下,确保Servlet容器能够访问驱动程序。

⑶ 帆软 linux下怎么增加数据源

1.设计器本地加好链接后复制DataSource.xml文件到服务器上。
2.设计器远程设计,连到Linux上直接加
3.直接修改DataSource.xml文件
还有问题的话可以到www.fanruan.com/帮助文档中寻找答案或者帆软论坛求助

⑷ Linux下的timesten数据源,PermSize和 TempSize应该配置多大

32位windows的Timesten 7.0.5 数据库缺省的分配内存大小为permsize(2M),tempsize(7M),这样的内存插入多一些数据后就会出现似类如下的错误:
802: Data store space exhausted
6220: Permanent data partition free space insufficient to allocate 36232 bytes of memory

解决的办法是加大permsize,tempsize,windows具体配置方法可以在odbc数据源配置(First Connection)中修改这两个参数,单位是MB,如附件中图片所示

也可以在注册表中直接修改,系统ODBC的注册表地址是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I。

如果是linux,直接改sys.odbc.ini文件对应的参数即可。

⑸ linux更换数据源卡在这一步怎么办

有可能是数据源本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本地网络配置的问题,建议配置那种别人配置好的那种,强烈看看《Linux就该这么学》比着里边配置数据源那一章好好看看。

⑹ 关于linux里的pxe的安装和配置

1、准备CentOS5
2、安装tftp/dhcp/vsftp
yum -y install tftp-server dhcp vsftpd
3、禁用防火墙或者开通相应的端口
设置/etc/sysconfig/selinux
SELINUX=disabled
重启或执行setenforce 0
service iptables stop
4、配置tftp-server
vi /etc/xinetd.d/tftp
server_args = -s /var/lib/tftpboot 这里如果不修改默认是/tftpboot 会提示
PXE-T01:File not found
PXE-E3B:TFTP Error – file not found
PXE……………..
#设置disable的值由yes变为no
disable = no
/etc/init.d/xinetd restart重启xinetd服务
netstat -nulp检查tftp启动是否成功
udp 0 0 0.0.0.0:69 0.0.0.0:*
5、配置dhcp
vi /etc/dhcp/dhcpd.conf或者vi /etc/dhcpd.conf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8.8.8.8, 202.106.0.20;
default-lease-time 86400;
max-lease-time 604800;
authoritative;
ddns-update-style ad-hoc;
filename “pxelinux.0″;
subnet 192.168.209.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209.15 192.168.209.17;
next-server 192.168.209.18;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209.255;
option routers 192.168.209.18;
}
#启动dhcp
/etc/init.d/dhcpd start
#检查dhcp是否启动成功:
netstat -nulp
udp 0 0 0.0.0.0:67 0.0.0.0:* 4741/dhcpd
6、默认配置vsftp即可
/etc/init.d/vsftpd start
netstat -ntlp
tcp 0 0 0.0.0.0:21 0.0.0.0:* LISTEN 4680/vsftpd
7、设置ftp数据源
mount /dev/cdrom /var/ftp/pub
mount -o loop /opt/CentOS-5.9-x86_64-bin-DVD-1of2.iso /var/ftp/pub
8、PXE Boot loader (PXE引导加载程序)
pxelinux.0是syslinux套件提供的,如果没有请安装
yum install syslinux
用以下命令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和存放的目录,
rpm -ql syslinux | grep pxelinux.0
发现pxelinux.0存放在
/usr/share/syslinux/pxelinux.0 或者/usr/lib/syslinux/pxelinux.0
mkdir /var/lib/tftpboot
把pxelinux.0复制到tftpboot
cp /usr/lib/syslinux/pxelinux.0 /var/lib/tftpboot
9、 需要引导文件
cp /var/ftp/pub/images/pxeboot/initrd.img /var/lib/tftpboot
cp /var/ftp/pub/images/pxeboot/vmlinuz /var/lib/tftpboot
cp /var/ftp/pub/isolinux/*.msg /var/lib/tftpboot
mkdir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
cp /var/ftp/pub/isolinux/isolinux.cfg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10、设置开机自启动tftp-server/dhcp/vsftp
chkconfig xinetd on
chkconfig dhcpd on
chkconfig vsftpd on
service xinetd start(或者/etc/init.d/xinetd start)
service dhcpd start(或者/etc/init.d/dhcpd start)
service vsftpd start(或者/etc/init.d/vsftpd start)
11、netstat -ntul 检查服务是否正确启动
tcp 0 0 0.0.0.0:21 0.0.0.0:* LISTEN
udp 0 0 0.0.0.0:67 0.0.0.0:*
udp 0 0 0.0.0.0:69 0.0.0.0:*
12、访问ftp://ip/pub 检查ftp是否生效
13、在其他电脑用网卡引导检查是否可以通过PXE安装CentOS/RHEL
14、无人干预安装CentOS/RHEL,这不是必须的:
用system-config-kickstart 配置ks.cfg
15、配置default文件
vi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label linux
kernel vmlinuz
append initrd=initrd.img ks=ftp://192.168.209.18/ks.cfg

⑺ linux怎么配置163的yum源不成功

首先必须知道你的linux是什么版本的,...
1

然后配置163的yum数据源。需要在/etc/y...
2

我们讲一下,如何确定baseurl。首先登...
3

因为我们的系统是Redhat的,这里选择ce...
4

我们看到网站有很多的信息,现在系统是...
5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选择大版本6,然后...
6

然后执行yum list,会看到列出的信息

⑻ linux配置ftp服务器的过程

第一步:打开终端(快捷键是Ctrl+Alt+t),如果当前用户不是root用户,请输入命令“su”,然后输入root账户密码即可;
第二步:输入命令“apt-get update”,这一步是为了更新下载的数据源,如果不更新可能造成有几个后面的软件包无法下载;
第三步:输入命令“apt-get install vsftpd”完成安装vsftpd;
第四步:判断vsftp是否安装成功,输入命令“service vsftpd restart”重启vsftpd服务,如果他在运行状态说明安装成功;
第五步:新建“/home/uftp”目录作为用户主目录,输入命令“mkdir /home/uftp”回车 ,然后输入命令“ls /home”查看home目录下有uftp这个目录吗,如果有就是创建成功;
第六步:新建用户uftp并且设置密码,输入命令“useradd -d /home/uftp -s /bin/bash uftp”
回车,然后再输入命令“passwd uftp”回车,然后输入两次密码就设置ok了
第七步:使用vi修改配置文件/etc/vsftpd.conf,输入命令“vi /etc/vsftpd.conf”回车,
向文件中添加“userlist_deny=NO””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file=/etc/allowed_users”?,
“seccomp_sandbox=NO”,最后把文件中的“local_enable=YES”保存(如果提示无法保存,直接退出来,把读写和执行权限给这个文件,具体操作为:输入命令: “chmod 777 /etc/vsftpd.conf”回车就可以了);
第八步:新建文件/etc/allowed_users,输入命令“vi /etc/allowed_users”,打开后再这个文件内写入“uftp”保存即可;《Linux就该这么学》
第九步:查看/etc/ftpusers文件(不能访问ftp服务用户清单)的内容,输入命令“vi /etc/ftpusers”回车,如果里面有uftp,就把他删除;
第十步:安装winscp软件,进行远程登录访问;下载直接在网络下载就行

⑼ linux下的tomcat6的详细配置,

Tomcat 是一款优秀的JSP/Servlet容器,最初由SUN开发,后来被贡献给了Apache社区。Tomcat现在的版本已到6。Tomcat6实现了Servlet2.5和JSP2.1规范。针对web开发和web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新功能。本文使用的版本为Tomcat6.0.14,要求的JDK版本至少为1.5。Tomcat不同版本间的配置有差异,如果读者使用的是其他版本,请仔细阅读Tomat官方文档,或者到网上寻找相关的资料。

Tomcat有安装版和解压缩版两种版本,安装版除了提供一个图形界面的后台和Windows服务外,其他的和解压缩版没有区别。我使用压缩版。

第一步,我们需要下载Tomcat,下载地址是http://tomcat.apache.org。下载完成后,解压缩,我的Tomcat位于C:\Tomcat6下,以下用$TOMCAT表示这个目录。

$TOMCAT\bin下面是Tomcat用到的脚本程序,扩展名为.bat是用于windows平台的批处理文件,扩展名为.sh的是用于linux或Unix平台的脚本。我们通常用到的是startup.bat、shutdown.bat脚本。我们也可以用catalina.bat start启动Tomcat,用catalina.bat stop关闭Tomcat,事实上,startup.bat正是catalina.bat start的别名,同理shutdownup.bat 是catalina.bat stop的别名。

第二步,启动和停止

Catalina.bat才是操作Tomcat的核心脚本,可以通过catalina –help查看catalina可以使用的参数及其说明。启动Tomcat后,我们输入如下网址:http://localhost:8080/,如果看到Tomcat的页面,证明安装成功,如果不成功,请检查是否设置了正确的JAVA_HOME,JDK的版本是否太低。如果还是不成功,可能是端口冲突,下面将会介绍如何修改端口号。

TOMCAT配置

$TOMCAT\conf下是Tomcat的配置文件,最重要的配置文件是Servler.xml。Server.xml可以重新指定,方式是catalina.bat –config,比如指定config.xml取代Servler.xml,命令如下:

catalina.bat run –config conf\config.xml

Server.xml中可以配置部署应用需要的所有信息,从Tomcat5开始,应用配置可以从Server.xml独立出来,这也是Tomcat现在所推荐的配置方式,带来的一个好处,显而易见,更容易维护了。另一个好处,是在Servler.xml的修改,只能通过重启Tomcat才能发生作用,分拆后,修改完成,可以不用重启Tomcat就发生作用。本文就采用这种配置方式。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端口的修改

Server元素下可以有多个Service,端口就是在Service元素下配置的。Connector元素的配置如下:

<Connnector port="8080" protocal="HTTP/1.1"connectionTimeout="20000"redirectPort= "8443"/>

其中protocal制定了该端口侦听的协议类型,HTTP/1.1表示侦听的是客户的HTTP请求,即我们通过浏览器访问需要输入的端口,当端口号是80的时候,可以不用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端口号,这就是我们访问很多网站不需要指定端口的原因。有时候protocal没有指定,这时候默认的是HTTP/1.1。注意这个端口必须是闲置的。

Service下面可以配置多个端口,用于侦听不同的协议。

(2) 虚拟主机

Service元素下必须有一个Engine元素,Engine有一个名称,和一个默认的虚拟主机名,形式如下:

<Engine name="Catalina" defaultHost="localhost">

虚拟主机就配置在Engine元素下。形式如下:

<Host name="localhost" appBase="webapps"

unpackWARs="true" autoDeploy="true"

xmlValidation="false" xmlNamespaceAware="false">

</Host>

name是虚拟主机的名字,appBase是虚拟主机指向的目录,Tomcat启动时,会自动加载appBase下的应用。unpackWARs表示是否自动解压缩appBase下已打成WAR包的应用,autoDeploy表示在服务器运行的时候,将一个应用放入appBase下,是否自动部署。

Tomcat应用部署

应用可以配置在Server.xml中,这里介绍分拆后的配法。

应用的独立配置文件应该配置在路径$TOMCAT\conf\engineName\hostName\下,其中engineName是应用所在的Engine的名字,对于本例而言是Catalina,hostName是应用所在的虚拟主机的名字,本例为localhost。配置文件的名字是这样约定的:如果访问路径就在虚拟主机下,那么名字为空,如 .xml,其他情况下,文件名就是访问路径,不过需要用#替换路径中的/。本例中访问路径为/struts,相应的文件名是struts.xml,内容如下:

<Context docBase="C:/WAP/struts" reloadable="true"/>

其中docBase指定应用所在的目录,如果是相对目录,对应的就是虚拟主机下appBase的目录,也可以是绝对目录,这个时候应用在什么地方都可以。reloadable表示是否支持热部署,比如class更新,如果reloadable为true,应用会重新部署。注意:在分拆后,Context的path属性将不再起作用,这是Tomcat6和之前的版本不同的地方。

以上配置完成,我们就可以访问应用了,访问地址是http://localhost:8080/struts

下面介绍资源的配置

这里指的主要是数据源的配置。Tomcat6使用的是DBCP数据源,它的配置方式如下:

<Resource name="jdbc/test" auth="Application" type="javax.sql.DataSource" maxActive="100"

maxIdle="30" maxWait="10000" username="sa" password="123456" driverClassName="com.microsoft.jdbc.sqlserver.SQLServerDriver"

url="jdbc:microsoft:sqlserver://localhost:1433;DatabaseName=test"/>

它可以直接配置在Context元素下,这时数据源就只有他所属的应用能够访问。如果需要所有的应用能够访问,可以配置在$TOMCAT\conf\context.xml中,直接配置下根元素下即可。这个文件在启动tomcat的时候,所有的应用都会加载。

如果需要节省资源,共享同一个数据源,可以配置在Server.xml的GlobalNamingResources节点下,在应用中可以通过别名访问,提供别名的方式是在应用所在的元素下添加如下的子元素,例:

<ResouceLink name=”jdbc/test2” global=”jdbc/test” type=”javax.sql.DataSource”/>

name就是别名,global是在GlobalNamingResources所定义的资源。

阅读全文

与linux配置数据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hp中怎么注释 浏览:994
adxl345与单片机 浏览:281
服务器世界第一是什么公司的 浏览:21
精通编程入门 浏览:16
99单片机原理 浏览:61
linuxssh互信 浏览:288
支持128加密的浏览器 浏览:293
程序员下载器 浏览:48
退出云服务器代码 浏览:900
军状如命令 浏览:263
如何安卓系统更新 浏览:74
linux命令在哪里输入 浏览:497
编程语言集合类怎么选 浏览:93
如何将pdf转化为word 浏览:11
迈克菲隔离区解压密码 浏览:785
怎么用伟福编译 浏览:867
计算机算法专家 浏览:501
什么app清理垃圾 浏览:643
android流媒体服务器 浏览:183
各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