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nux 查看lv占用哪个pv
/usr 系统应用占用一些再看看 /tmp /var ,时间长了也会占用很多
你说的独立是要把这些文件系统分别建立
你现在用了LVM,扩展文件系统是比较容易的
先看看卷组vg_XXX还有没有空间:
vgdisplay vg_XXX
卷组有空间就可以直接扩展逻辑卷lv_root,没空间就用剩余磁盘或新磁盘扩展卷组:
磁盘分区:pvcreate /dev/sda3
vgextend vg_XXX /dev/sda3
B. Linux 如何拓展/dev/mapper/vg_cloud-lv_root的空间
lvextend:扩展逻辑卷
resize2fs: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
C. linux下如何增加已有空间的容量
/boot只装了10-20M的文件,你给200G干嘛?用到天崩地裂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你那200G都用不完。
/usr存储源码安装的默认路径,软件装得多这个目录要大
/var存储日志,这个目录要大
/home,多用户的时候这个分区要大
先分一个200G分区,把一个关键系统目录内容过去,然后在fstab里修改指向。
D. linux 中的 lv 是 什么意思
呃,貌似没有lv 只有ls 那是用来列出目录下的文件的 也可以以获取文件的属性
具体使用 man ls 或 info ls 可以获得完整的帮助文档
E. 双系统下如何扩充Linux操作系统的LVM
(一)在VM中加一个15G的磁盘
#df –h
挂载正常,可以收工了。
F. linux怎么给逻辑卷lv扩容
可以在线扩充,不影响数据,使用lvextend命令扩展lv,然后resize2fs扩展文件系统,例如增加20G
lvextend -L +20G /dev/vg00/lvname
resize2fs /dev/vg00/lvname
有的低版本的Linux扩展文件系统用ext2online命令这样就好了
G. linux 文件系统和lv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首先,LV是一个基于物理设备(/dev/sdx)的虚拟设备(/dev/vggroup/lv)。在使用之前需要在文件系统层格式化。格式化的时候会将LV设备大小,block大小等数据写入文件系统metadata(中文叫元数据?)。
LV扩容后,在LVM的管理数据,也就是虚拟设备层中,会有更多的物理资源分给虚拟的LV。但是在文件系统层,之前格式化时写入的metadata并没有被改变,所以文件系统并不知道可以利用的容量变大了。这时候就需要对"文件系统进行扩展“,我理解为就是更新metadata,让文件系统更新对虚拟设备大小的认识。你可以看看这两个
#
man
xfs_growfs
#
man
resize2fs
因为只是更新metadata内有关容量大小的指定的数据,所以并不需要太多时间,而且对已有的文件并不造成影响。
H. linux lvm 中的lv扩充影响里面的数据吗 怎么扩充
有种说法是65534乘以你的块大小。
还有种说是ext3支持到1t。
没有什么官方的解释。
印象里没听过有什么限制,而且平时我们也用不到太大的空间。
如果非要知道,可能要查下linux的kernel说明,或者lvm说明了。
I. 请教一个问题,比方说我在安装linux时,给/ 分区分了80G,后来/分区下空间不足,利用lvm给lv扩容后,整个硬盘空
现在的linux的习惯一般是放在/media/data,不用mnt了
swap分区看你的内存,一般可以分个2G吧。就是相当于windows的虚拟内存
除此之外linux最少只要一个/分区就可以了,主要是装的程序等等。不过就像windows一样,很多人希望多分几个区,这样也确实有好处。这个分区建议分30G以上,要是/home单独分出来的话可以分20G。
比如一般把/home单独分一个区,好处是重装的时候可以不影响个人数据(但是系统设置还是得重新搞),坏处也有点,比如从主文件夹往系统里移动文件的时候会比较慢。不过你要是有一定经验,能够自己整理系统设置的话就可以有办法避免这些问题,/home单独分就比较好,新接触的话还是不要单独分出来了。注意要单独分的话,这个分区绝对不能分成fat32,因为fat不支持权限,结果就是你装完系统可能根本没办法登录。
要是你用于特殊目的,比如服务器等等,可以考虑把/var里的某些部分单独分区,但是你作为桌面系统或者不知道这样的好处和坏处就不要这么分。
其他的就随便分了,比如默认的/media/sda*就可以,你也可以分在/home/用户名/data /home/用户名/Downloads /home/用户名/Desktop等等其他地方,根据你的需要。刚接触linux的话就用默认吧。
其他的系统目录比如/boot /usr不建议单独分区,除非你想专门研究操作系统,而且有特殊需要
重装系统的时候/所在的那个分区一般是直接格式化,所有内容清空。桌面系统有用的个人数据一般在/home/你的名字,要是/home或者/home/你的名字没单独分区的话就要提前备份。服务器的话/var里某些东西也会有用,管服务器的人用的时候应该会自然而然的知道是哪部分
分区在所有操作系统里意义都是一样的,都是占硬盘的固定的一部分区域
要是两个系统共存的话,要看你想给windows多少空间,linux多少空间,共享的个人数据多少空间。按以上的分法,linux最少分30G。不过你要是空间实在不够的话分个10G或者6G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以后linux空间不够了可能会比较麻烦,6G的话自己用着都有点紧张。你要是还想用windows的话除了/和/home都建议分成fat32或者ntfs等等在windows里可以用的分区。这样在linux里偶尔会有点小麻烦(功能支持的不够),不过个人电脑的话不是很严重。装完以后,因为d盘变成ext3等等windows不支持的格式了,在windows里d盘就没有了(不过至少windows xp以上的版本,只要你之前启动过windows,e盘还是e盘,d盘就直接空着,所以不会有其他影响)。
linux里确实看不到没有挂载的分区,但是默认情况下会自动挂载。
linux的所有文件都在/下,因为/是根目录。要是你挂载了个分区在比如/home的话,往/home里写的数据就会放在这个分区而不是/。安装的时候也用同样的规则。
挂载是系统内核的操作,格式化的时候是对一个分区单独处理,和怎么挂载无关。就是虽然你把一个分区挂载在/home里,但是这个分区的内容在硬盘上实际上不在/的分区的home文件夹里。所以格式化的时候互不影响。
PS:
建议安装ubuntu版本。
redhat的最新版是rhel和fedora,rh9严重过时了千万不要装。
其他的问题,要是不知道有什么好处或者坏处就尽量用默认设置。
不管你立场如何,搜文章的时候尽量参考中立或者偏向linux而不是偏向windows的作者的文章,因为后者不会对linux了解很多。(但是极端的认为linux绝对完美的人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改回windows)
干某件事有简单和复杂两种方法的时候,新手尽量采用简单的方法,因为可能无法处理复杂方法在以后带来的其他问题。
用linux要自己去找需要的功能而不是有什么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