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MCS-51单片机的ALE引脚发出什么信号,他的用途是什么
MCS-51单片机的ALE为地址锁存信号,每个机器周期输出两个正脉冲。
在一般情况下,ALE以晶振六分之一的固定频率输出脉冲,可用来作为外部定时器或时钟使用。
在访问片外存储器时,下降沿用于控制外接的地址锁存器锁存从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在没有接外部存储器时,可以将该引脚的输出作为时钟信号使用。
MCS-51单片机的引脚
Pin20:接地脚。
Pin40:正电源脚,工作时,接+5V电源。
Pin19:时钟XTAL1脚,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
Pin18:时钟XTAL2脚,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8051的时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片内时钟振荡方式,但需在18和19脚外接石英晶体(2-12MHz)和振荡电容,振荡电容的值一般取10p-30p。另外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即将XTAL1接地,外部时钟信号从XTAL2脚输入。
Pin39-Pin32为P0.0-P0.7输入输出脚。
Pin1-Pin8为P1.0-P1.7输入输出脚。
Pin21-Pin28为P2.0-P2.7输入输出脚。
❷ 51单片机的引脚结构和功能
mcs-51
单片机引脚功能
mcs单片机都采用40引脚的双列直插封装方式。图2-9为引脚排列图,
40条引脚说明如下:
1、主电源引脚vss和vcc
①
vss接地
②
vcc正常操作时为+5伏电源
2、外接晶振引脚xtal1和xtal2
①
xtal1内部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是外接晶体的一个引脚。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地。
②
xtal2内部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是外接晶体的另一端。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外部振荡源。
3、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rst/vpd,ale/
,
和
/vpp
①
rst/vpd
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由低到高跳变),将使单片机复位
在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
图2-9
8051引脚排列图
上备用电源,由vpd向内部提供备用电源,以保持内部ram中的数据。
②
ale/
正常操作时为ale功能(允许地址锁存)提供把地址的低字节锁存到外部锁存器,ale
引脚以不变的频率(振荡器频率的
)周期性地发出正脉冲信号。因此,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但要注意,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ale
端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八个lsttl电路。
对于eprom型单片机,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接收编程脉冲(
功能)
③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在从外部程序存储取指令(或数据)期间,
在每个机器周期内两次有效。
同样可以驱动八lsttl输入。
④
/vpp
、
/vpp为内部程序存储器和外部程序存储器选择端。当
/vpp为高电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当
/vpp
为低电平时,则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eprom型单片机,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上加21伏eprom编程电源(vpp)。
4、输入/输出引脚p0.0
-
p0.7,p1.0
-
p1.7,p2.0
-
p2.7,p3.0
-
p3.7。
①
p0口(p0.0
-
p0.7)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是分时传送的低字节地址和数据总线,p0口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八个lsttl负载。
②
p1口(p1.0
-
p1.7)是一个带有内部提升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四个lsttl负载。。
③
p2口(p2.0
-
p2.7)是一个带有内部提升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输出高8位地址。p2口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四个lsttl负载。
④
p3口(p3.0
-
p3.7)是一个带有内部提升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四个lsttl负载
❸ MCS-51系列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是什么
XTAL1(19脚):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时钟振荡器电路的输入端。
XTAL2(18脚):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补充:XTAL1(19脚)、XTAL2(18脚)是外接时钟引脚。XTAL1为片内震荡电路的输入端XTAL2为片内震荡电路的输出端。8051的时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片内时钟震荡方式,需在这两个引脚之间接石英晶体和震荡电容(一般取10p~30p),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即将XTAL1接地,外部时钟信号从XTAL2脚引入。
❹ 51单片机TH0,TL0是哪个引脚
51单片机的TH0,TL0,这是两个寄存器,TH0是定时器T0的高8位,TL0是低8位。不是外部引脚。内部寄存器,与外部引脚是两个不同的事情。
❺ 51单片机一个外部按键控制两个外部引脚交替的输出并且不要保持状态
sbitKEY=p0^0;
sbitA=p0^1;
sbitB=p0^2;
intb=0;//b=0时A闭合,b=1时B闭合
intGetKey(){intk1,k2,k3,r;//利用3次读取按键状态防抖
k1=KEY;k2=KEY;k3=KEY;if((k1==k2)&&(k2==k3))r=k1;elser=-1;
}
intmain(){intk;
A=B=0;//假定闭合时输出1,打开输出0,KEY=1时是按下,释放读到0
while(1){
k=GetKey();//按键按下返回1,按键抬起返回0,按键抖动期间返回-1
if(k==1){//按下时根据b的状态接通A或B
if(b==0)A=1;elseB=1;
}
elseif(k==0){//确实抬起按键后,A和B都停止输出1,并且切换b状态
A=0;B=0;b=1-b;
}
}
}
❻ 80C51单片机引脚图及引脚功能介绍
单片机的40个引脚大致可分为4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
1、电源:
(1)VCC - 芯片电源,接+5V;
(2) VSS - 接地端;
2、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3、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
(1)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2)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
(3)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VPD功能:在Vcc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
(4)EA/Vpp:内外ROM选择/片内EPROM编程电源。
EA功能:内外ROM选择端。
Vpp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6)51单片机两个引脚扩展阅读:
80c51单片机简介:
MCS-51具有典型的结构,完善的总线,SFR集中管理模式,位操作系统和丰富的控制功能指令统,为MCU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MCS-51系列的典型芯片是80C51(CHMOS 8051)。出于这个原因,许多制造商已经开始以80C51为代表的8位微控制器的开发,如飞利浦,达拉斯,ATMEL等。我们将这些公司生产的80C51兼容微控制器称为80C51系列。
特别是近年来,80C51系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主要是为了提高单片机的控制功能,如高速I / O口,ADCPWM,WDT,低电压,微功耗,电磁兼容性,串行扩展总线和控制网络总线。
此外,ATMEL公司开发的89CXX系列将闪存(EEPROM)集成到80C51作为用户程序存储器,不改变80C51的结构和指令系统。
❼ 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尤其P30的复用功能
51单片机的引脚,其p30和31这两个gpio,除具有串口通信功能外,还可以当做普通的Io口。只需要在写程序时,先定义即可。
❽ 51单片机键盘的原理图中只有两个引脚,平面图形,在实物电路连接中键盘是四个引脚的,那要怎么连接电路
你把那个四角的微动开关反过来看
中间有一个矩形框
在矩形框同一边的两个脚是相连的图中1,4内部相连2.3内部相连
所以你要是用两个脚就一个连1一个连2就好了
当然如果你有万用表一测就出来了
❾ MCS–51单片机引脚准双向的概念是什么
“准”:可视为/认为双向的意思,即不完全正式的双向。需要另外的要求。
“双向”:引脚即可作为输入,或者作为输出。
MCS-51有4个双向并行IO口:P0、P1、P2、P3;其中,P0为三态双向口,其驱动能力比较大,可驱动高达8个TTL电路;
P1、P2、P3为准双向口(作为输入时,口线需要被拉成高电平,故称准双向口),其负载能力比较低,只能驱动4个TTL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