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分析:先看右边部分电路,由于复位时高电平有效,当刚接上电源的瞬间,电容C1两端相当于短路,即相当于给RESET引脚一个高电平,等充电结束时(这个时间很短暂),电容相当于断开,这时已经完成了复位动作。
1)把左边的电路加上,就是带手动复位的复位电路,当按键按下去的时候,即给予一个高电平,同样可以完成复位动作。
2)上电复位,顾名思义可以理解成加上电源就复位了,至于其他复位当然还有很多了,不同的系统对复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不一样嘛。
㈡ 什么是时钟振荡,单片机为什么要有时钟振荡什么是复位单片机为什...
不单单是计算机,所有的数字化的设备都是要有时钟振荡的!你想呀,所谓数字化的电子电路那就是要计数呀。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对吧。那么如果连着都
是1或者0那怎么办呢?!所以要有个衡量尺度,这个尺度就是时钟的脉冲!一边测量着电平的高低,一边计算着脉冲的数量。按照写好的时间间隔就知道二进制的数码了!特别要说的是计算机的CPU等等所有的数字化设备的集成电路,也都是由时钟脉冲来驱动和同步的。关于要复位之事,那是因为数字化设备当中所使用的片了中都在存储器。存储器在接电后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可以是1,也可能是0.如果你不在工作前把它清除,那么计算出的结果氷不对了!
㈢ 单片机复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单片机复位是单片机上的复位电路的复位操作,作用是使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
单片机复位电路主要有四种类型:微分型复位电路;积分型复位电路;比较器型复位电路;看门狗型复位电路。
为确保微机系统中电路稳定可靠工作,复位电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复位电路的第一功能是上电复位。一般微机电路正常工作需要供电电源为5V±5%,即4.75~5.25V。
由于微机电路是时序数字电路,它需要稳定的时钟信号,因此在电源上电时,只有当VCC超过4.75V低于5.25V以及晶体振荡器稳定工作时,复位信号才会撤除,微机电路开始正常工作。
(3)单片机震荡负载导致复位扩展阅读:
复位方式:
1、手动按钮复位
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端。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
2、上电复位
对于CMOS型单片机,由于在RST端内部有一个下拉电阻,故可将外部电阻去掉,而将外接电容减至1uF。如果系统在上电时得不到有效的复位,则程序计数器PC将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初值,因此,CPU可能会从一个未被定义的位置开始执行程序。
3、积分型上电复位
常用的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如图3所示。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㈣ 单片机运行 复位是什么情况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
单片机运行时复位,常见的原因有:
1,掉电或电压过低(我用STC单片机的时候遇到过因为电源电压过低而导致自动复位的情况)。
2,程序跑飞或者死机后,由看门狗引发的复位。
3,复位引脚接收到复位信号(人工产生或者外部看门狗等电路产生)。
4,STC89C52RC单片机在使用汇编语言编程时,出现类似C语言中函数递归的语句时,可以自动复位。这个我在实验时看到过这个现象,但具体原因不明,我没有使用看门狗。
5,有些单片机可以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复位。
㈤ 51单片机控制带光耦合继电器,加负载情况下单片机反复复位
“将单片机和继电器分开供电”是很好的思路,建议就具体做法做一些试验找到问题所在:
电机采用容量足够大的独立电源供电。
两组电源 互相隔离,不共地
单片机的电源入口和靠近单片机芯片处加电容
暂时停用单片机的看门狗功能
如果有可调门限电源检测复位电路,调整一下复位参数。
㈥ 请问51单片机晶振不起振会导致复位引脚一直为高电平吗
不会的,复位电路只是开机一瞬间,通过电容充电给一个高电平的信号给单片机,之后电容充满电就变成低电位了。晶振如果不起振,复位就算变低电平也无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