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1单片机P0口问题
P0.0——P0.7是P0口的8位双向口线。第一功能为基本输入输出;第二功能是在系统扩展时,分时做为数据总路线和低8位地址总线。
它由一个输出锁存器、两个三态锁存器(1、2)、输出控制电路(一个非门(3)、一个与门(4)、一个多路控制开关(MUX))、输出驱动电路(两只场效应管Q1、Q2)组成。
功能1:做基本I/O口使用
CPU发出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使多路控制开关MUX接通B端,即与输出锁存器的“!Q”连接,同时使与门输出为低电平,场效应管Q1截止。
当P0输出数据时,写信号加在锁存器的R引脚上,内部总线上的数据通过S脚由锁存器的“!Q”端反相输出到Q2的栅极。若内部总线上数据为1,则Q2栅极上为0,此时Q2截止,Q2处于漏极开路的开漏状态,因此为了保证P0.0输出高电平,必须外接上拉电阻,否则P0端口不能正常工作!若内部总线上数据为0,则Q2栅极为1,此时Q2导通,P0.0输出低电平。
当P0输入数据时,分为读引脚和读锁存器两种方式,分别用到两个输入缓冲器。
读引脚操作,即单片机执行端口输入指令(如MOV A,P0)时的操作。这时由“读引脚”信号将三态缓冲器2打开,引脚上的数据经三态缓冲器2输入到内部总线。
读锁存器操作,即单片机执行“读—修改—写”类指令(如ANL A,P0)时的操作。在执行这类指令时,由“读锁存器”信号使三态锁存器1打开,读入P0口在锁存器中的数据,然后与累加器A中的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再反结果写回到P0口。这类操作不直接从P0口引脚上读入数据,而是从锁存器Q端读数据,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出错,确保得到正确结果
功能2:系统扩展时分时做为数据总路线和低8位地址总线
此时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多路转换开关MUX接通A端,且与门的输出由“地址/数据”端的状态决定。
⑵ 51单片机复位后,P0~P3状态为什么是FFH而不是00H
这是51单片机IO口在作为输入时,IO口必须置1,这样做可以免除你在用IO口做输入时的置1步骤。
⑶ 复位的作用是什么有几种复位方法复位后单片机中PSW,SP,P0,TCON的状态如何这是简答题
复位的作用是让单片机恢复到原始状态。
方法有高电平复位和低电平复位,这要因单片机不同有所不同。
复位后单片机的IO口都是高阻态
⑷ 51单片机在复位后为什么p0到p3口是高电平,而不是低电平
51单片机的电路内部电路决定了它复位以后P0到P3口都是高电平。记住就行。
希望能帮到你!
⑸ 当8051复位时p0p3四个并行接口输出什么电平
当8051单片机复位时,P0,P1,P2,P3四个并行接口,全部输出高电平。
但P0需要加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否则为高阻态,因P0口是开漏输出的。
⑹ 某80C51单片机复位后P0的状态是
太简单了,选C。
8051单片机复位后,SFR和寄存器值都是0,只有四个并行口值是FFH。
shiweicl1314网友回答不对,P0口没有上拉电阻,所以引脚为高阻态,不能算是0,而且P0口对应的SFR的值为0FFH。
⑺ 51单片机p0口复位后是什么状态,高阻态(不接上拉电阻时的情况)求解释
开漏状态 一般用P0口的话要加上拉电阻
⑻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 _____________ 电平.
P0口八个脚电平不确定,因为是开漏输出,只有外接上拉或下拉电阻时才会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P1-P3都输出高电平
⑼ 51单片机p0口复位后是什么状态,高阻态
51单片机p0口复位后可以说是高阻态,其它口是高电平
因P0口没有上拉电阻,输不出高电平
⑽ 单片机(如AT89S52)复位时 空置的P0口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低手莫进)
AT89S52始终使RST脚接高电平——这时单片机是没有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
一定要使RST脚接高电平后再悬空,单片机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P0口是悬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