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输入输出电路单片机

输入输出电路单片机

发布时间:2022-07-07 21:11:23

单片机常用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有哪些

有8155,8255I/O扩展,74LS245,74LS138等数字电路,此外还有A/D,D/A类的转换电路。

㈡ 怎样在单片机的原理图,电路图上找输入输出管脚

单片机的IO可以同时做输入或者输出
如果有电路图,你可以看外部电路。一般单片机是不能直接带负载,如果所接的是光耦或者放大器之类的信号输入端,那么这个脚基本是用来做输出的

㈢ 单片机系统输入和输出电路工作原理

单片机输入:晶振提供时钟同步
复位电路:系统复位,
外置自动复位电路:程序跑飞时自动复位。继续运行。
电源:系统供电
这是组成最小系统的基本电路。
输出电路:32个I/o口。提供控制输出,程序写入。

㈣ 单片机内部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综述: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它包括微处理器(CPU),用RAM构成的数据存储器,用ROM构成的程序存储器,定时/计数器,各种输入/输出(I/O)接口和功能单元。可独立地进行工作。其中微处理器作用读入和分析每一条指令,根据指令的功能控制单片机的各功能不剪执行指定的运算和操作。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历史沿袭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单片机技术就已经发展起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目前该技术的实践应用日渐成熟,单片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单片机在智能电子技术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单片机的发展进入到新的时期,无论是自动测量还是智能仪表的实践,都能看到单片机技术的身影。

㈤ 关于51单片机输入/输出口电压和电流以及加驱动电路的问题

作为输出端口:P0可吸收可输出电流,多大不是很清楚,驱动LED没问题,驱动NPN、PNP三极管都没有问题。
P1P2P3只能吸收电流,不能输出电流(如第一种说法中提的“这个电流比较小”,而第二种说法里的“驱动NPN三极管也没有问题”就需要实验证明一下了,因为这个电流实在太小了),如特别需要,可外接上拉电阻。
输出电流指得是输出1时带负载,吸收电流指得是输出0时带负载。
另外不同厂家的51单片机具体参数可能不同,不同型号的也不同。
我说的指的是ATMEL的AT89S51,至于Intel的MCS51早停产了,估计要找也不到了。
第三种说法:输入指的是端口做输入端口,比如P0.1做输入,你会给它一个电压,它根据你给的电压是大于2.4V还是小于0.4V来判断你给的是1还是0信号。而输出指的是你将P0.1口作为输出口时:输出1,P0.1引脚的电压接近于这个单片机的电源电压,输出0,P0.1电压接近于0V。

㈥ 单片机输入输出有什么区别

键盘是输入,MCU要扫描你按的哪个键,读取其对应的键值,然后再作处理。单片机的状态就是,一直等按键是不是有按下,也就处于接收外部数据的状态。
单片机控制二极管要发亮,需要通过IO口输出高或者低电平,才可以。比如,如果你把LED一端接电源正,一端接地,那么它是会亮,但这样就不受单片机控制了。若要受控制,LED正极接5V的时候,你需要单片机IO输出个低电平,它才会发光。当然你要在电路中接上电阻,要不然电流太大,LED会烧坏。

㈦ 关于51单片机输入输出的疑问

希望你能有IO的逻辑电路图,不然想要理解这个问题是真的不容易了
IO做输入时,非门关闭,读入引脚值通过缓冲器读入,其中非门关闭必须要通过输出高电平来实现
不是说输出高电平就叫输入,而输出低电平就叫输入,而是要时IO口读取输入值正确必须通过输出1将非门关闭,否则当非门打开时,直接将IO引脚拉低而为定值,外部的电平就无法影响IO引脚电平了。
其实你观察IO口的逻辑电路就可以发现它是通过锁存器输出而通过一个缓冲器读入的,锁存器反相输出端与缓冲器的输出是用一个CMOS非门电路相连的,当CPU输出为1,锁存器反相输出端为0,从而将非门关闭使得引脚为高电平,既输出与CPU输出一致;而当将其作为 输入引脚时必须先将非门关闭,所以CPU要先输出1。这时候IO电平为高电平,即IO引脚为高电平。显然IO的输入是通过缓冲器进入的,且非门关闭的。

㈧ 单片机输入口和输出口的特点是什么

输入/出口的驱动能力,驱动电流大的单片机可以简化外围电路。

51等系列的单片机下拉(输出低电平)时驱动电流大,但上拉(输出高电平)时驱动电流很小。

而PIC和AVR系列的单片机每个输入/出口都可以设置方向,输出口以推挽驱动的方式输出高、低电平,驱动能力强,使得输入/出口资源灵活、功能强大、可充分利用。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输入/出口的功能来设计外围电路,例如用51单片机驱动数码管,我们选用共阳极数码管就是利用输出口下拉驱动电流大的特点。

㈨ 单片机基本结构

单片机,全称单片微型计算机,又称微控制器,是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计数器、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等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

基本结构
1.运算器

运算器由运算部件——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Logical Unit,简称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等几部分组成。ALU的作用是把传来的数据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输入来源为两个8位数据,分别来自累加器和数据寄存器。ALU能完成对这两个数据进行加、减、与、或、比较大小等操作,最后将结果存入累加器。例如,两个数6和7相加,在相加之前,操作数6放在累加器中,7放在数据寄存器中,当执行加法指令时,ALU即把两个数相加并把结果13存入累加器,取代累加器原来的内容6。

运算器有两个功能:

(1) 执行各种算术运算。

(2) 执行各种逻辑运算,并进行逻辑测试,如零值测试或两个值的比较。

运算器所执行全部操作都是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来指挥的,并且,一个算术操作产生一个运算结果,一个逻辑操作产生一个判决。

2.控制器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发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协调和指挥整个微机系统的操作。其主要功能有:

(1) 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

(2) 对指令进行译码和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于执行规定的动作。

(3) 指挥并控制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

微处理器内通过内部总线把ALU、计数器、寄存器和控制部分互联,并通过外部总线与外部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联接。外部总线又称为系统总线,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实现与各种外围设备连接。

3.主要寄存器

(1)累加器A

图1-2 单片机组成框图

累加器A是微处理器中使用最频繁的寄存器。在算术和逻辑运算时它有双功能:运算前,用于保存一个操作数;运算后,用于保存所得的和、差或逻辑运算结果。

(2)数据寄存器DR

数据寄存器通过数据总线向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送(写)或取(读)数据的暂存单元。它可以保存一条正在译码的指令,也可以保存正在送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数据字节等等。

(3)指令寄存器IR和指令译码器ID

指令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

指令寄存器是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中取到数据寄存器中,然后再传送到指令寄存器。当系统执行给定的指令时,必须对操作码进行译码,以确定所要求的操作,指令译码器就是负责这项工作的。其中,指令寄存器中操作码字段的输出就是指令译码器的输入。

(4)程序计数器PC

PC用于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以保证程序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因此通常又被称为指令地址计数器。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必须将程序的第一条指令的内存单元地址(即程序的首地址)送入PC,使它总是指向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5)地址寄存器AR

地址寄存器用于保存当前CPU所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设备的地址。由于内存与CPU之间存在着速度上的差异,所以必须使用地址寄存器来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内存读/写操作完成为止。

显然,当CPU向存储器存数据、CPU从内存取数据和CPU从内存读出指令时,都要用到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同样,如果把外围设备的地址作为内存地址单元来看的话,那么当CPU和外围设备交换信息时,也需要用到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

阅读全文

与输入输出电路单片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温州直播系统源码 浏览:110
程序员在上海买房 浏览:382
生活解压游戏机 浏览:907
季羡林pdf 浏览:716
php支付宝接口下载 浏览:814
ipad怎么把app资源库关了 浏览:301
量柱比前一天多源码 浏览:416
电子书app怎么上传 浏览:66
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怎么开启 浏览:804
全波差分傅里叶算法窗长 浏览:41
程序员如何讲自己做过的项目 浏览:7
程序员要看的书颈椎 浏览:946
php文章cms 浏览:553
CSS权威指南第三版PDF 浏览:496
android怎么搭建框架 浏览:184
正宗溯源码大燕条一克一般多少钱 浏览:917
电脑感染exe文件夹 浏览:916
wpsppt怎么转pdf格式 浏览:88
腾讯文档在线编辑怎么添加密码 浏览:880
本地不能访问服务器地址 浏览: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