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单片机的机器周期,震荡周期和指令周期
(1)振荡周期:也称时钟周期,是指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一般实验板上为11.0592MHZ,12MHZ和24MHZ用的也比较多。
■ (2)状态周期:每个状态周期为时钟周期的2倍,是振荡周期经二分频后得到的。
■ (3)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包含6个状态周期S1~S6,也就是12个时钟周期。在一个机器周期内,CPU可以完成一个独立的操作。
■ (4)指令周期:它是指CPU完成一条操作的所需的全部时间。
❷ 单片机扫描周期为100ms 定时周期为多少 ps:步骤
//100个1ms不就是100ms.
#include <reg51.h>
typedef unsigned char BYTE;
typedef unsigned int WORD;
BYTE N=1; //次数
void main(void)
{
InitTimer0();
Timing_cycle100ms();
}
void Timing_cycle100ms() //定时100ms
{
if(N=100)
{
//...............
}
}
void Timer0Interrupt(void) interrupt 1
{
TH0 = 0x1C;
TL0 = 0x18;
N++;
//add your code here!
}
void InitTimer0(void)
{
TMOD = 0x04;
TH0 = 0x1C; //计时1ms
TL0 = 0x18;
EA = 1;
ET0 = 1;
TR0 = 1;
}
❸ 单片机的周期
单片机的周期一般可以使用的话,十点左右,但是周期的可以设置自定义时间,这个时间的话,是你自己设定的,如果是程序里面的话。
❹ 单片机的机器周期和时钟周期分别怎么算的,还请举例说明下
单片机的机器周期=12秒/晶振频率,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等于单片机晶振频率的倒数,如常见的外接12M晶振,那它的时钟周期=1/12M。
时钟周期以时间动作重复的最小周期来度量,度量单位采用时间单位。在单个时钟周期内(现代非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这个时间一般都短于1纳秒),逻辑零状态与逻辑一状态来回切换。由于发热和电气规格的限制,周期里逻辑零状态的持续时间历来要长于逻辑一状态。
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通常用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也就是 计算机通过内部或外部总线进行一次信息传输从而完成一个或几个微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它一般由12个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组成,也是由6个状态周期组成。
(4)单片机扫描周期扩展阅读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由于时钟脉冲是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脉冲,它控制着计算机的工作节奏(使计算机的每一步都统一到它的步调上来)。显然,对同一种机型的计算机,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就越快。
但是,由于不同的计算机硬件电路和器件的不完全相同,所以其所需要的时钟周频率范围也不一定相同。我们学习的 8051单片机的时钟范围是1.2MHz-12MHz。
一个机器周期包含六个状态周期(用S表示)。一个状态周期有两个节拍(用P1、P2表示)。80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同6 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也就是说一个机器周期=6个状态周期=12个振荡周期(即时钟周期)。
❺ 51单片机数码扫描时间时间的问题
是50毫秒吧! 51/12MHZ的晶振能定50000毫秒? 1秒=1000毫秒 50000毫秒,循环20次是1000秒=16.5分钟。
数码管动态扫描j每个管扫描时长为10~20毫秒合适,也就是每个管子通电时间。先将一个管通电送段码,延时让它通10~20毫秒,通然后关掉再给另一个通电送段码,延时让它通10~20毫秒,如此循环,如果你用定时器做延时当然和定时器有关系了,在程序别的地方修改了定时器就会产生冲突。
❻ 单片机中的晶振周期、系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晶振周期:晶振的振荡周期就是时钟周期,比如12M晶振时钟周期是1/12M;机器周期是单片机执行指令所消耗的最小时间单位。比如51是12分频,51的1个机器周期划分为6个状态周期、12个节拍;12M晶振机器周期是1/12M*12=1S;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 定义为时钟脉冲的倒数 (可以这样来理解,时钟周期就是单 片机外接晶振的倒数, 例如 12M 的晶振, 它的时间周期就是 1/12 us) , 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 最小的时间单位。
机器周期:单片机完成一次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动作所需的时间周期。如一次完整的读操作或写操作对应的时间。一个机器周期=6个状态周期。【指令周期】: 执行完某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周期,一般需要1~4个机器周期,如MUL AB指令是四机器周期指令。一个指令周期=1~4个机器周期。
关系:时钟周期,是晶振频率的倒数。 状态周期,是时钟周期的二倍。机器周期,是时钟周期的12 倍。 如:晶振频率是 12MHz,时钟周期就是,(1/12)us。 状态周期就是,(2/12)us。机器周期就是,(12/12)=1us。
例如:在MCS-51单片机的时钟周期与振荡周期是相等的,12M晶振,振荡周期就是(1/12M)s,
机器周期的时序,由12个时钟周期(12T)组成,在一些增强型的51单片机中,机器周期缩短为6T,甚至1T,以提高总线访问速率。(飞利浦降为6T,STC已降为1T)
❼ 单片机程序的整个扫描周期是120ms,我如果加看门狗的话,看门狗的溢出时间设为多少合适呢
你要是有把握“整个扫描周期是120ms”,就选131ms;要是没把握,或是系统要求不严格,考虑到以后程序会加长周期,就选长点的。
要我就选最长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