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常见错误

linux常见错误

发布时间:2022-07-15 18:54:11

1. linux 报错 错误代码如下:

有可能是硬盘有问题了,检查下硬盘线、更改下BIOS中的硬盘模式、重新格式化下硬盘,如果不行用厂家的硬盘测试软件检测一下,有坏道低格,再不成只能换硬盘了。

2. Linux系统服务器提示错误

有关网卡eth5的网络配置有问题,需要先排查下相应得配置文件看看有没有乱码,或者是写错的地方

3. linux启动出现这个错误是怎么回事

建议清理主机箱内部灰尘
是你电脑不兼容的原因
建议从装系统打安全补丁
在用驱动精灵(网络上面找、下载自己安装)升级所以驱动程序
显卡最好是到他的官方网站去升级把

4. linux 编译内核几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第一次把自己编译的驱动模块加载进开发板,就出现问题,还好没花费多长时间,下面列举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出现insmod: error inserting 'hello.ko': -1 Invalid mole format
法一(网上的):是因为内核模块生成的环境与运行的环境不一致,用linux-2.6.27内核源代码生成的模块,可能就不能在linux-2.6.32.2内核的linux环境下加载,需要在linux-2.6.27内核的linux环境下加载。
a.执行 uname -r //查看内核版本
b.一般出错信息被记录在文件/var/log/messages中,执行下面命令看错误信息
# cat /var/log/messages |tail
若出现类似下面:
Jun 4 22:07:54 localhost kernel:hello: version magic '2.6.35.6-45.fc14.i686.PAE
' should be '2.6.35.13-92.fc14.i686.PAE'
则把 Makefile里的KDIR :=/lib/moles/2.6.35.6-45.fc14.i686.PAE/build1 改为
KDIR :=/lib/moles/2.6.35.13-92.fc14.i686.PAE/build1 //改成自己内核源码路径
(这里的build1是一个文件链接,链接到/usr/src/kernels/2.6.35.6-45.fc14.i686.PAE和13-92的)
然并卵,我的fedora 14 /usr/src/kernels下并没有2.6.35.13-92.fc14.i686.PAE,只有2.6.35.13-92.fc14.i686,虽然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区别,但改成2.6.35.13-92.fc14.i686还是不行,照样这个问题,还好后来在看教学视频的到启发
法二:改的还是那个位置
KDIR :=/opt/FriendlyARM/linux-2.6.32.2 //把这里改成你编译生成kernel的那个路径
all:
$ (MAKE) -C $ (KDIR) M = $ (PWD) moles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加这句
2. [70685.298483] hello: mole license 'unspecified' taints kernel.
[70685.298673] Disabling lock debugging e to kernel taint
方法:在模块程序中加入: MODULE_LICENSE("GPL");
3. rmmod: chdir(2.6.32.2-FriendlyAR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错误解决
方法:lsmod 可查看模块信息
即无法删除对应的模块。
就是必须在/lib/moles下建立错误提示的对应的目录((2.6.32.2)即可。
必须创建/lib/moles/2.6.32.2这样一个空目录,否则不能卸载ko模块.
# rmmod nls_cp936
rmmod: chdir(/lib/moles):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但是这样倒是可以卸载nls_cp936,不过会一直有这样一个提示:
rmmod: mole 'nls_cp936' not found
初步发现,原来这是编译kernel时使用make moles_install生成的一个目录,
但是经测试得知,rmmod: mole 'nls_cp936' not found来自于busybox,并不是来自kernel
1).创建/lib/moles/2.6.32.2空目录
2).使用如下源码生成rmmod命令,就可以没有任何提示的卸载ko模块了[luther.gliethttp]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errn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onst char *modname = argv[1];
int ret = -1;
int maxtry = 10;
while (maxtry-- > 0) {
ret = delete_mole(modname, O_NONBLOCK | O_EXCL);//系统调用sys_delete_mole
if (ret < 0 && errno == EAGAIN)
usleep(500000);
else
break;
}
if (ret != 0)
printf("Unable to unload driver mole \"%s\": %s\n",
modname, strerror(errno));
}
3).把生成的命令复制到文件系统
# arm-linux-gcc -static -o rmmod rmmod.c
# arm-linux-strip -s rmmod
# cp rmmod /nfs/
cp /nfs/rmmod /sbin
代码如下:
proc.c
[html] view plain
<span style="font-size:18px;">#include <linux/mo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proc_fs.h> /* Necessary because we use the proc fs */
#define procfs_name "proctest"

MODULE_LICENSE("GPL");
struct proc_dir_entry *Our_Proc_File;
int procfile_read(char *buffer,char **buffer_location,off_t offset, int buffer_length, int *eof, void *data)
{ int ret;
ret = sprintf(buffer, "HelloWorld!\n");
return ret;
}

int proc_init()
{ Our_Proc_File = create_proc_entry(procfs_name, 0644, NULL);
if (Our_Proc_File == NULL) {
remove_proc_entry(procfs_name, NULL);
printk(KERN_ALERT "Error: Could not initialize /proc/%s\n",procfs_name);
return -ENOMEM; }
Our_Proc_File->read_proc = procfile_read;//
// Our_Proc_File->owner = THIS_MODULE;
Our_Proc_File->mode = S_IFREG | S_IRUGO;
Our_Proc_File->uid = 0;
Our_Proc_File->gid = 0;
Our_Proc_File->size = 37;
printk("/proc/%s created\n", procfs_name);
return 0;
}
void proc_exit()
{ remove_proc_entry(procfs_name, NULL);
printk(KERN_INFO "/proc/%s removed\n", procfs_name);
}
mole_init(proc_init);
mole_exit(proc_exit);</span></span></span></span></span>
[html] view plain
<span style="font-size:18px;">

ifneq ($(KERNELRELEASE),)
obj-m :=proc.o
else
KDIR :=/opt/FriendlyARM/linux-2.6.32.2
#KDIR :=/lib/moles/2.6.35.13-92.fc14.i686.PAE/build1
PWD :=$(shell pwd)
all:
$(MAKE) -C $(KDIR) M=$(PWD) moles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clean:
rm -f *.ko *.o *.mod.o *.mod.c *.symvers
endif</span></span></span></span></span>
make后生成proc.ko,再在开发板上insmod proc.ko即可
执行 dmesg 就可以看到 产生的内核信息啦

5. linux系统管理常见错误有哪些

linux管理常见错误一:随意许可,原因是不理解许可
如果对许可配置不当,就会给黑客留下机会。处理许可问题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所谓的RWE方法,即Read(读取)、Write(写入)、Execute(执行)。假设你想让一个用户能够读取一个文件但不能写入文件。为此,你可以执行:chmod
u+w,u-rx 文件名,一些新用户可能会看到一个错误,说他们没有使用文件的许可,因此他们就使用了:Chmod 777
文件名,以为这样能够避免问题。但这样做实际上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因为它给了文件的可执行的权限。
记住这一点:777将一个文件的读取、写入、执行的许可给了所有用户,666将一个文件的读取、写入权限给了所有用户,而555将文件的读取、执行权限给了所有用户,还有444、333、222、111等等。
linux管理常见错误二:忽视更新
这并不是说Linux管理员缺乏技巧。不过,许多Linux管理员在运行了Linux之后,以为日后就无事可做了,以为它安全可靠。其实,新的更新可以为一些新的漏洞打上补丁。维持更新可以在一个易受损的系统与一个安全的系统之间构造分水岭。Linux的安全来自于不断地维护。为了实现安全性,为了使用一些新的特性和稳定性,任何管理员都应当跟上Linux的更新步伐。
linux管理常见错误三:不经过严格审核,从多种渠道下载安装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乍看起来,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如果你在运行Ubuntu,你会知道包管理程序使用的是。deb软件包。不过,你找到的许多应用程序是以源代码的形式提供的。没有问题吗?这些程序安装后也许能够正常工作。但是你为什么不能随意安装程序呢?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以源的形式安装了程序,那么,你的软件包管理系统将无法跟踪你所安装的东西。
因此,在程序包A(以源的形式安装)依赖于程序包B(从一个。deb库安装的),而软件包B是从更新管理器更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程序包A可能运行,也可能无法运行。不过,如果程序包A和B都从。deb库安装的话,二者都能运行的机会将更高。此外,在所有的程序包都来自于同样的二进制类型时,更新程序包将更为容易。
linux管理常见错误四:将服务器启动进入到X
在一台机器是专用服务器时,你可能会想到安装X,这样一些管理任务就会简单一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用户需要将服务器启动进入到X.这样会浪费珍贵的内存和CPU资源。相反地,你应当在级别3上停止启动过程,进入命令行模式。这样做不但会将所有的资源留给服务器,而且还会防止泄露机器的机密。要登录到X,用户只需要以命令行方式登录,然后键入startx进入到桌面。
linux管理常见错误五:糟糕的口令
记住,root
的口令通常是linux王国的关键。所以为什么要让root的口令那么容易被破解呢?保障你的用户口令的健壮性至关重要。如果你的口令比较长,且难于记忆,可将这个口令存放在一个可被加密的位置。在需要这个口令时,可用解密软件解开这个口令使用之。
linux管理常见错误六:没有备份关键的配置文件
许多管理员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升级到某个X版本,如X11之后,却发现新版本破坏了你的xorg.conf配置文件,以至于你再也无法使用X?建议你在升级X之前,先对以前的/etc/x11/xorg.conf作一个备份,以免升级失败。当然,X的升级程序会设法为用户备份xorg.conf文件,但它却在/etc/x11目录内备份。即使这种备份看起来不错,你最好还是自己做一个备份吧。笔者的一个习惯是将其备份到/root目录中,这样,用户就可以知道只有根(root)用户能够访问此文件。记住,安全第一。这里的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的关键备份,如Samba、Apache、Mysql等。
linux管理常见错误七:忽视日志文件
/var/log的存在是有理由的。这是存放所有的日志文件的唯一位置。在发生问题时,你首先需要看一下这里。检查安全问题,可看一下/var/log/secure.笔者看的第一个位置是/var/log/messages.这个日志文件保存着所有的一般性错误。在此文件中,你可以得到关于网络、媒体变更等消息。在管理一台机器时,用户可以使用某个第三方的应用程序,如logwatch,这样就可以创建为用户创建基于/var/log文件的各种报告。
linux管理常见错误八:没有安装一个可正常运行的内核
你可能不会在一台机器上安装10个以上的内核。但你需要更新内核,这种更新并没有删除以前的内核。你是怎么做的呢?你一直保持使用最近的可正常工作的内核。假设你目前正常工作的内核是2.6.22,而2.6.20是备份内核。如果你更新到2.6.26,而在新内核中一切都工作正常,你就可以删除2.6.20了。
linux管理常见错误九:逃避使用命令行
恐怕很少有人愿意记住那么多命令。在大多数情况下,图形用户界面是许多人的最爱。不过,有时,命令行使用起来更加容易、快捷、安全、可靠。逃避使用命令行是Linux管理的大忌。管理员至少应当理解命令行是如何工作的,至少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管理命令。
linux管理常见错误十:以根用户身份登录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错误。如果用户需要根特权来执行或配置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在一个标准的用户账户中使用su切换到root用户。登录到root为什么不是一件好事儿?在用户以标准用户身份登录时,所有正在运行的X应用程序仍拥有仅限于此用户的访问权。如果用户以根用户身份登录,X就拥有了root的许可。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一、如果用户由GUI犯了一个大错,这个错误对系统来说,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二、以根用户的身份运行X使得系统更易于遭受攻击。

6. linux 启动时有错误 怎么查看

cat或者
tail -f命令

日 志 文 件 说 明

/var/log/message 系统启动后的信息和错误日志,是Red Hat Linux中最常用的日志之一
/var/log/secure 与安全相关的日志信息
/var/log/maillog 与邮件相关的日志信息
/var/log/cron 与定时任务相关的日志信息
/var/log/spooler 与UUCP和news设备相关的日志信息
/var/log/boot.log 守护进程启动和停止相关的日志消息
系统:

# uname -a # 查看内核/操作系统/CPU信息
# cat /etc/issue
# cat /etc/redhat-release #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
#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设备
#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设备
#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 env # 查看环境变量 命令需求可查看“linux命令大全”

7. 求linux常见的一些错误提示;例如permission denied

这是没有权限的意思,比如:你修改了系统级的文件,安装应用等等。这时你可以在命令前面加上sudo ,比如:sudo apt-get install 。祝你好运~~

8. Linux非正常关机后系统文件错误,导致无法进入系统。如何修正这些错误

在某些情况下,非正常关机可能造成文件系统的损坏,甚至无法正常启动系统。比较常见的系统提示是:
……
Give root password for maintenance
(or type Control-D for normal startup):
这时可以直接输入root密码,然后回车进入修复模式,运行:
fsck /dev/hda1
fsck /dev/hda2
……
一般只需要检查Linux根分区,如果系统最终提示passed,说明检查和修复通过。重新启动即可正常进入Linux。《linux就该这么学》非常值得您一看。

阅读全文

与linux常见错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java迭代器遍历 浏览:301
闽政通无法请求服务器是什么 浏览:48
怎么做积木解压神器 浏览:203
王者荣耀解压玩具抽奖 浏览:49
12位是由啥加密的 浏览:868
程序员编迷你世界代码 浏览:895
php取现在时间 浏览:246
单片机高吸收 浏览:427
怎么区分五代头是不是加密喷头 浏览:244
hunt测试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510
2013程序员考试 浏览:641
毕业论文是pdf 浏览:736
服务器跑网心云划算吗 浏览:471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浏览:801
win7控制台命令 浏览:567
猫咪成年app怎么升级 浏览:692
360有没有加密软件 浏览:315
清除cisco交换机配置命令 浏览:751
华为删除交换机配置命令 浏览:473
shell打包命令 浏览: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