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linux怎么用光盘修复模式恢复系统
命令行(不是你装的linux),比如liveCD也行,linux安装盘的维护模式也行,都可以。进入后自动以root登录且没密码。但此时这个linux的根分区是在光盘上的,它的挂载点一般是/mnt/runtime/。 2.所以你要用mount把你的linux的根分区挂载上来。比如把它挂到/tmp/oldroot/这个目录,然后 /tmp/oldroot/etc就是你原linux中的/etc了 接下来不用多说了吧,cp命令侍候。 PS:大多数linux的维护模式会自动检测你的linux系统并会挂载到/mnt/sysimage上,也就是说/mnt/sysimage就是你的linux的/目录,/mnt/sysimage/etc就是你原来的/etc。《Linux就该这么学》里有相关介绍,建议看看。
‘贰’ 双系统xp和linux xp重装后修复linux引导光盘修复方法。怎么办
"进rescue模式时,有1个选项问是不是要挂载linux的文件系统(System),要选是(Continue)别选SKIP,这样系统(System)就会自动帮你把根分区和BOOT分区挂载在相应的挂载点上;
之后chroot
/mnt/sysimage
这样就会进你自己的系统(System)而不是光盘中的image。
之后
grub-install
/dev/hda6(boot分区)
#一般都能将根文件系统(System),boot分区自动挂载上,假如实在自动挂载不了,尝试
mkdir
-p
/mnt/sysimage/boot
;
mount
-t
ext3
/dev/hda2
(系统(System)的根分区)/mnt/sysimage
;用这种方法把根文件系统(System)和手动挂载到/mnt/sysimage下
;同理
mount
-t
ext3
/dev/hda6
/mnt/sysimage/boot
之后chroot
/mnt/sysimage
grub-install
/dev/hda6
#假如怎麽都挂不上
尝试在救援模式下
root
(hd0,2)
回车
之后setup
(hd0)
PS:没有用过REDHAT9,
这个系统(System)版本太老了,我是在RHEL6的虚拟机上测试了一下,假如是学习的话建议换成RHEL5,RHEL6,fedora14
fedora15等."
‘叁’ 因对/etc/fstab文件的误操作导致无法进入系统,如何使用Linux安装光盘进行修复
你用livecd启动,然后livecd是可以进入linux分区的,你进入硬盘的 /etc/fstab,用文本编辑器把这个文件改成正确的就行了。
‘肆’ linux硬盘坏道应该怎么修复
用PE启动盘进行修复硬盘坏道和硬盘主引导
方法如下:
准备好u盘或光盘pe启动盘,插入电脑。
开机按启动快捷按键
修复好以后再用鼠标右键选择硬盘,点重建主引导记录MBR
然后回到pe桌面点击windows引导修复,选择C盘进行修复
‘伍’ 如何修复Linux引导
多种方式安装Linux系统
1. 制作安装启动盘
方法一、在DOS/Windows下制做
G:\dosutils> rawrite
Enter dis image source file name:bootdisk.img
Enter target diskette drive:a
Please insert a formatted diskette into drive A:and press –ENTER--:[Enter]
注:光盘\images\有以下几个IMG文件
l bootdisk.img 安装引导盘映像文件
l drvnet.img 网卡驱动盘
l drvblock.img 块设备驱动盘
l pcmciadd.img PCMCIA设备驱动盘
方法二、在Linux下制做启动盘
#dd if=boot.img of=/dev/fd0 bs=1440
2. 光盘安装Linux系统
(1)使用1#光盘启动计算机
(2)直接按回车键/linux text选择安装界面
(3)开始安装向导
3. 硬盘安装Linux系统
(1)将安装光盘的ISO文件复制到硬盘的某个分区中
(2)利用1#光盘/安装启动盘启动计算机
(3)输入linux askmethod选择安装介质
(4)开始安装向导
4. FTP/HTTP安装Linux系统
(1)准备安装文件,制作HTTP/FTP服务器
(2)利用1#光盘/安装启动盘启动计算机
(3)输入linux askmethod选择安装介质
(4)开始安装向导
二.启动linux系统
1.Linux启动过程分析
(1)BIOS自检
l 硬件检测及初始化
l 引导启动设备
(2)引导启动设备
l 软盘(0磁道第一个扇区)
l 光盘(最外围存储轨道)
l 硬盘(MBR)
l USB存储设备
(3)调用Linux引导程序至内存中
l Linux的引导程序可以使用GRUB/LILO等引导软件
l GRUB/LILO可以安装在MBR/引导分区的引导扇区中
(4)运行Linux内核
l 内核放在/boot目录中,Linux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版本内核
l 解压缩内核
l 检测硬件
l 加载root文件系统
(5)执行init进程
l 启动新进程或关闭进程
l 选择启动模式
l 建立虚拟终端
(6)用户登录
l 输入用户名及口令
l 加载用户配置文件
l 加载shell程序
2.引导盘的创建
方法一:安装过程中创建
方法二:mkbootdisk
#mkbootdisk --device /dev/fd0 2.4.20-8
方法三:使用dd命令
# dd if=/boot/vmlinuz of=/dev/fd0
3.GRUB
(1)安装GRUB
l 安装软件包
#rpm –ivh grub-0.934.i386.rpm
l 使用安装命令安装GRUB到MBR
#grub
grub>root (hdx,y)
grub>setup (hdx[,y])
(2)GRUB的配置
#vi /boot/grub/grub.conf
grub.conf中常用的配置命令有:
default=菜单项序号/saved
设置启动菜单的默认启动项
hiddenmenu
隐藏菜单界面
splashimage =图像文件全路径名
指定某文件作为启动菜单的背景图像
timeout=延迟秒数
设置启动菜单的启延时
title 菜单项名称
开始一个菜单项的配置,设置菜单项的名称
root (hdx,y)
设置GRUB的根设备为linux内核所在的分区
kernel 内核文件名称
指定内核文件的名称及加载内核所需的参数
initrd initrd文件名
指定镜像文件的位置
map (hdx[,y]) (hdx[,y])
建立虚拟磁盘
rootnoverify (hdx,y)
指定windows启动引导器的位置
makeactive
标识指定分区为活动分区
chainloader +n/文件名称
调用指定windows启动文件
password 口令/--md5 口令密文
设置GRUB启动菜单和菜单项口令
lock
利用password设置的全局口令锁定菜单项
savedefault
保存当前启动菜单项为默认启动
文件实例:
# grub-md5-crypt(产生口令的MD5密文)
# vi /etc/grub.conf
default=0
timeout=50
splashimage=(hd0,0)/grub/splash.xpm.gz
password --md5 #!dfdasdf34123!#@$!#@
title RedHat Linux 9.0
root (hd0,2)
kernel /Vmlinuz-2.4.20-8 ro root=/LABEL=/
initrd /initrd-2.4.20-8.img
password linux
tile windows 2000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1
lock
(3)GRUB的FAQ
l 编辑模式的使用
用于临时修改菜单的选项,在菜单界面中按E键进入
l 命令行模式的使用
利用命令行命令设置GRUB,在菜单界面中按C键进入
grub命令行中常用的命令有:
grub>root (hdx,y) //设置根设备所对应的分区
grub>kernel 内核文件 //设置内核文件的名称
grub>initrd 镜像文件名 //设置镜像文件名
grub>boot //启动指定操作系统
grub>rootnoveify (hdx,y) //设置根设备所对应的分区,但不检查加载点
grub>chainloader 文件名 //加载指定的文件
grub>help //获取帮助
grub>reboot //重启系统
grub>md5-crypt //生成口令的MD5密文
grub>setup (hdx[,y]) //安装GURB到MBR/指定分区的引导扇区中
grub>hide 分区 //隐藏分区
grub>cat 文件名 //显示文件内容
grub>find 文件名 //查找文件
l 如果MBR中的GRUB引导程序被其它程序覆盖,应该如该恢复
放入第一张安装启动盘,开始启动计算机:boot:linux rescue(启动linux的修复模式,加载硬盘上的LINUX系统到/mnt/sysimage)
#grub
grub>root (hdx,y)
grub>root (hdx)
l 恢复GRUB的配置文件
由于grub.conf设置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恢复:
放入第一张安装启动盘,开始启动计算机:boot:linux rescue(启动linux的修复模式)
#vi /mnt/sysimage/boot/grub/grub.conf
l 如何利用GRUB进入单用户模式,找回丢失的root用户口令
在GRUB菜单界面中按e编辑linux菜单项,给内核添加参数single
l 如何卸载GRUB
#rpm -e grub
C:\>fisk/mbr
l 如何制作GRUB启动盘
#grub-install /dev/fd0
3.init 进程
(1)init进程的作用
init进程是系统启动第一个进程,它负责加载其它进程、管理系统的其它进程。
(2)init的配置-----inittab文件
/etc/inittab文件用于设置init进程在执行时加载哪些程序,inittab文件由若干个记录构成,每条记录格式如下:
ID:RUNLEVEL:ACTION:COMMAND
以下为默认inittab文件内容:
id:3:initdefault:
si::sysinit:/etc/rc.d/init.d/rc.sysinit
l0:0:wait:/etc/rc.d/rc 0
l1:1:wait:/etc/rc.d/rc 1
l2:2:wait:/etc/rc.d/rc 2
l3:3:wait:/etc/rc.d/rc 3
l4:4:wait:/etc/rc.d/rc 4
l5:5:wait:/etc/rc.d/rc 5
l6:6:wait:/etc/rc.d/rc 6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pf::powerfail:/sbin/shutdown -f -h +2 “power failure;power shutting down”
pr:12345:powerokwait:/sbin/shutdown –c “power restored;shutdown cancelled”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6
x:5:respawn:/etc/X11/prefdm -nodaemon
说明:
(3) 修改/etc/inittab文件,可以设置默认启动模式、各运行级别所加载的程序、CTRLALTDEL的动作、开设虚拟用户终端
(4)/etc/rc.d 的目录内容
1)/etc/rc.d/init.d目录
l 保存所有运行等级需要的所有脚本
l 启动、停止、重启某些服务
2)/etc/rc.d/rc
l 系统改变运行等级,通过此脚本检查/etc/rc.d/rcX.d目录和文件可存在,以及是否正在运行等,以及运行/etc/rc.d/rcX.d中所有S开头的脚本
3)/etc/rc.d/rcX.d目录
l 存放每一运行等级默认启动项,该目录中的文件链接到:/etc/rc.d/init.d
l 文件名格式为K{Two-digit number} {script name}/S{Two-digit number} {script name},K:以stop参数运行,S:以start参数运行;Two:数字代表执行顺序
4)/etc/rc.d/rc.local
l 该脚本在2,3,5运行等级结束时执行
5)/etc/rc.d/rc.sysinit
l 系统初始脚本,用于设置系统的时钟、加载键盘、加载系统字体、加载其他文件系统、激活交换分区、生成日志文件
三.linux系统修复模式
1. 系统修复模式的简介
使用安装光盘启动修复模式,用于检测和加载硬盘上已安装的linux系统到/mnt/sysimage目录中。该模式主要用于修复损坏的系统,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使用修复模式.
2.启动修复模式
使用1#安装启动系统
在boot:提示符下输入linux rescue启动修复模式,按照启动向导启动系统
linux修复模式的应用
修复系统
找加丢失的用户口令
修复系统配置
‘陆’ 光盘损坏了读不出来有没有办法修复光盘
一、光盘清洗法1、清洁光盘。即使光盘没有被划伤或磨损,灰尘、油污及其他的表面污物也会使它不能正确播放。因此,清洁光盘总是第一个步骤。2、用温水擦拭损坏的光盘以去除灰尘。3、如果光盘上有顽固的污垢或油脂,在清洗的时候用手指轻轻揉搓,同时使用温和的洗涤剂、液体肥皂,并加入水或擦洗酒精进行擦洗。擦拭光盘时,从光盘中心开始向边缘直着擦,以防止进一步划伤。当用擦洗酒精清洁光盘时,推荐你用棉签蘸着酒精进行清洁,因为棉签上的棉花是清洁光盘的推荐用品。4、把光盘上的水甩掉,然后让光盘风干(不要用毛巾或布擦干,也不要晒干)。5、尝试播放光盘。良好的清洁总是需要的。但清洗后问题可能仍然存在,如果是这样,可以尝试用其他播放机播放这个光盘。有些播放机能更好地处理光盘上的划伤,电脑光驱和汽车音响往往就是最好的。6、刻录新盘。如果光盘可以在一个播放机中播放但是其他的不行,可以试试刻录新的光盘。你的光盘刻录机也许能够很好地读取这个光盘以刻录一个完美的新拷贝。即使光盘在电脑上已经不能完整地播放了,你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二、划伤识别法定位划伤。如果你能找到哪儿有划痕,那么直接查看光盘是很容易的方法。目视检查光盘的播放表面是否有划伤或磨损。1、垂直于光盘旋转方向的划痕--即那些大致是中心到边缘这个方向的划痕,可能根本不会影响光盘的播放,而且一般来说总是比那些大致与旋转方向相同的划痕损害要小。后者会带来连续数据位的丢失,这可能使Reed-Solomon纠错算法很难去猜测丢失的数据是什么。2、如果有几个划痕,但播放光盘时只跳过了一个或两个地方,这时你可以根据跳过的曲目大致判断有损害的划痕的位置。第一首曲目在光盘的中心附近,然后随着曲目的播放逐渐向边缘扩展。3、确认光盘确实划伤了。如果光盘没有明显的划痕,问题可能出在其它地方。比如光盘表面的污垢或是光盘播放机故障。三、箔划伤修复法1、要确定光盘的箔是否被划伤,可以把光盘放在明亮的灯光下,闪亮的一面朝上。把整个盘面都看看,是否有哪个区域看起来像是箔缺失了。再看看箔上是否有小孔。箔上有孔的光盘一般都修不好,即使专业人士也没办法。2、把光盘翻过来正面朝上,用白板笔在箔上有划伤的区域作上标记。3、剪两个小胶带条,然后将其贴在刚才标记区域的上面。再播放这个光盘,可能声音会有点大,但是小箔片缺损有7成以上的可能被修复了。四、进行数据恢复1、进行数据恢复。很多刻录程序可以设置为遇到“错误”继续读盘(“错误”可能是由于划伤导致某部分数据不能够读取)。如果程序读盘时有部分读不出来,它会用随机数据填充这些部分。它也会尝试用很慢的速度多次读取损坏的这部分,看能不能读出来。2、在Windows下,Nero可以做这些事情,而Linux下Ddrescue也可以。这样通常可以修复损坏的光盘,对音频光盘(其精度不是太重要)尤其有效。
‘柒’ cd光盘损坏怎么恢复
光盘损坏而导致光驱读不出来的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变形和划伤,根据光盘的不同损坏程度,可以使用不同的修复方法:
(1)变形。
要修复变形的光盘,可先准备两块比光盘略大的玻璃;两三个特大号的夹子,且夹子弹力一定要足;再准备一壶热水。
首先将变形的光盘用这两块玻璃夹在中间,再用夹子夹牢(注意一定要夹紧,如果不紧,也可以在夹子中间垫上点东西),把它们放在盆里,然后向盆里倒进一些七八十摄氏度的热水,浸泡几分钟后趁热拿出来,取下夹子,把两块玻璃放在比较平的桌子上,找一些重一点的东西压在上面,七八公斤重的东西即可,不要过重,以免压碎玻璃,这样再等上十几分钟,就可以将光盘拿出来了。放进光驱中试一试,看是否可以顺利读盘。如果读盘还有点不畅,可重复上面的工作,一般重复两次即可。
(2)划伤。
如果光盘表面有划伤的痕迹,可准备一些颗粒细小的研磨剂,在工业品市场上可以买到,如果没有也可以用牙膏加洗洁精代替;再准备一块软布,一些清水。
首先在光盘的数据面,也就是比较光亮的那一面倒上研磨剂(或牙膏洗洁精),用手轻轻均匀抹平,再在软布上蘸一点牙膏,沾一点清水在有划痕的地方轻轻摩擦。要注意摩擦时的方向是顺着半径的方向由外至内,由内至外,但千万不能作圆周运动。在划痕深的地方稍用力大一些,划痕浅的地方用力小一些,这样一直磨到划痕变浅、消失为止。另外,在打磨的时候要打磨整个盘面,不管有没有划痕,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激光头读盘时每个区域的折射角度均匀。最后用水冲干净并晾干,再放进光驱中,光盘就会像新的一样可以正常使用了。
‘捌’ 谁知道Linux系统的fstab文件坏了怎么用光盘修复啊
通过livecd打开已坏系统的fstab文件 将UUID 换成具体的盘符即/dev/sda* .其中的*你可以通过df -h 来查看你的系统具体是装在硬盘的sda几上。修改后保存重启计算机,就可已正常登录了。
‘玖’ 双系统xp和linux xp重装后修复linux引导光盘修复方法
在重装系统之后,开机启动界面的ubuntu引导不见了,直接进入新安装的window系统中。下面是如何恢复ubuntu引导的方法:
一、准备一张ubuntu系统安装盘;
二、将ubuntu系统安装盘放入光驱,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BIOS,将开机启动设置为光驱(CD/ROM)启动方式;
三、然后保存设置退出,等待片刻就进入到ubuntu的安装界面,此时有两个选择。
1、在该光盘上试用ubuntu系统。
2、将ubuntu系统安装到计算机上。
3、选择"在该光盘上试用ubuntu系统",进入到ubuntu系统之后,打开终端(快捷键组合是Ctrl+Alt+T);
4、在终端下输入sudo -i(获得管理员权限)。5、在终端下输入fdisk -l(是小写的字母'L',查看盘符列表)。
会出现类似下面的信息:
Disk /dev/sda: 320.1 GB, 32007293337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8913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70f7ab9c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1627 13060096 27 Unknown
Partition 1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2 * 1627 1639102400 7 HPFS/NTFS
Partition 2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3 1639 8166 52429859 7 HPFS/NTFS
/dev/sda4 8167 38913 246975277+ 5 Extended
/dev/sda5 8167 32385 194539082+ 7 HPFS/NTFS
/dev/sda6 32386 38788 51432066 83 Linux
/dev/sda7 38789 38913 1004031 82 Linux swap / Solaris
然后找到ID为83的盘符,根据上面显示的信息可知当时装ubuntu时是装在sda6这个分区。
6、在终端输入mount /dev/sda* /mnt(*代表ubuntu系统所在的分区,即上一步显示结果中ID为83的分区号,如上面显示的是在sda6这个分区,所以输入的是mount /dev/sda6 /mnt注意:mount后面有一个空格,sda6后面也有一个空格,这两个空格千万不要漏掉,否则会报错)
7、上一步结束之后,继续在终端中输入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mnt /dev/sda
稍后出现Installationfinished,No Error Reported则表示成功了。(注意:grub-install之间没有空格,--root前面有一个空格,--root前面是两个'-',/mnt后面有一个空格)
8、到此,ubuntu引导基本恢复,重启电脑后,就可以看到熟悉的ubuntu引导界面了,进入ubuntu系统,打开终端输入:sudo update-grub
等待片刻显示以下信息:
Generating grub.cfg ...
Found linux image: /boot/vmlinuz-2.6.31-20-generic
Found initrd image: /boot/initrd.img-2.6.31-20-generic
Found memtest86+ image: /boot/memtest86+.bin
Found Windows Vista (loader) on /dev/sda1
Found Windows 7 (loader) on /dev/sda2
done
恢复工作便全部完成了。
‘拾’ 如何修复Linux无法正常启动故障
没有操作系统能够确保100%可靠。终有一天,即使Linux也会无法启动。本文为你提供一些在Linux工作站无法正常启动时所采用的策略。
不管你多么喜爱你的Linux机器,有时候你都必须恢复你的系统。是的,即使一台Linux机器也可能遭受系统崩溃:不管是由于视频配置错误、内核更新出错、或是由于init脚本配置错误,这种情况都是必然的。我看到过大量这种情况——即使在我自己的机器上,大多数是由于X配置出错——这确实令人沮丧。
在我看来,重新安装系统并不是最佳救援计划。有时候,最佳救援计划甚至不需要从救援磁盘启动。本文将为如何避免系统崩溃提供一些提示和诀窍,帮助你建立恢复崩溃的Linux机器所需的工具。
使用正确的运行级别
安装好一个新的Linux系统后,我立即采取措施以确保灾难不会轻易发生。其中一个措施就是编辑系统的运行级别。运行级别告诉系统离采用引导过程还有多远。运行级别分为六个等级:
0级:停止(不设置initdefault)
1级:单用户模式
2级:多用户模式,没有NFS(与3级相同,如果你没有建立网络)
3级:完整的多用户模式
4级:不使用
5级:X11
6级:重新启动(不设置initdefault)
新型的Linux系统几乎总是默认使用运行级5(X11),表示系统在引导完成后,将会在图形登录界面处停止。在某物(或某人)使用X配置前,系统一切正常。
然后你必须找到一个登录方法。你可以按下[Ctrl][Alt][F7]进入一个基于文本的虚拟窗口,但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相反,我总是在/etc/inittab文件中将运行级更改为3级。你更改的代码为:
id:5:initdefault:
它被更改为:
id:3:initdefault:
当X出错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系统恢复方法。
多内核
另一个明显的磁盘恢复方法是总是安装一个正常运转的内核。我通常在一个通过yum更新的内核上工作。有时候,内核会出现一些错误,使得我的一台或几台机器无法启动。
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一直保证在机器上使用至少一个正常运行的内核。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在/etc/yum.conf文件中添加plugins=1,然后应用这段脚本(由RedHat的Jeremy Katz编写),并将它命名为n-installonly.py,保存在/usr/lib/yum-plugins文件中。你可以通过修改tookeep变量(默认为2)的方法更新系统所使用内核的数量。
知道系统上有一个正常运转的内核,你就可以进行安全升级。如果新内核出错,只需启动旧内核就可以解决新内核上的问题(不管是删除、重新编译还是升级)。
救援模式
如果你在使用Red Hat和LILO引导加载器,你就可以插入产品光盘1,并在引导提示符下输入Linuxrescue进入救援模式。启动机器后,你就会看到bash#提示符。在这个模式下,你可以使用许多工具。
如你所见,有检查硬盘完整性、修复硬盘、检查内核模块、装配设备、以及创建文件系统等的工具。此时是进行救援尝试的最佳时机(如果你使用的是一个Red Hat,或基于Red Hat的系统)。
另一个救援方法是进入单用户模式,这里你的计算机引导进入运行级1。系统装配你的本地文件系统,但不激活网络。你得到一个可用的系统维护外壳。要进入单用户模式,在LILO提示符下输入:
Linuxsingle
或
Linuxemergency
建立一张救援CD
如果你正在使用LILO引入加载器,可以使用一个叫做mkrescue的强大工具。这个工具一般用于创建引导软盘,但也可用来创建ISO。其用法如下。
如果你使用Mandriva:
mkrescue --iso --initrd /boot/initrd-KERNEL-NUMBER.img --
kernel /boot/vmlinuz-KERNEL-NUMBER
注意:这里的KERNEL-NUMBER指内核的版本号。
如果你不能确定内核的版本,可以用以下命令找到intrd和vmlinuz的号码:
uname –r
运行这个命令后,你就会在运行mkrescue命令的目录中发现一个rescue.iso文件。现在你可以用以下命令建立镜像:
首先,检查建立CD的设备号码:
cdrecord –scanbus
然后用以下命令建立镜像:
cdrecord dev=0,0,0 rescue.iso
注意:这里的dev=0,0,0是用上面的scanbus命令查出的号码。
如果你使用Slackware,使用这些步骤建立一张引导CD:
mkrescue –iso
注意:Slackware自动获知在ISO中放入何种内核。
然后,你可以用建立Mandriva镜像同样的方法建立镜像。
SystemRescueCD
SystemRescueCD是一个保存在可引导光盘上的Linux系统,用于在系统崩溃后修复系统和数据。它还可在计算机上方便地执行管理任务,如建立和编辑硬盘分区。它由许多系统实用工具(parted、partimage、fstools)和基本实用工具(编辑器、midnight commander文件管理器和网络工具)构成。
它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需要从光盘启动你就可以执行一切操作,就像从硬盘启动一样。系统内核支持大多数重要的文件系统(ext2/ext3, reiserfs, reiser4, xfs, jfs, vfat, ntfs, iso9660)和网络(samba和nfs)。
SystemRescueCD可能是市面上最优秀的救援系统。你不仅可以从光盘上使用这种救援方法,还可以将这个救援系统放在U盘上使用。
要在一个U盘上建立一个SystemRescueCD,你需要大于256MB的磁盘空间。从Sourceforge下载iso镜像并把它烧制到光盘上。现在你必须在U盘上创建文件系统。使用dmesg命令找出U盘名称,然后用以下代码擦写U盘:
dd if=/dev/zero of=/dev/sda
这里的/dev/sda是U盘的名称。
现在在U盘上安装主引导记录:
install-mbr /dev/sda
或
install-mbr --force /dev/sda(如果命令出错)
现在建立分散分区:
parted /dev/sda
(parted) mkpartfs primary fat32 0 100% // use help or help mkpartfs command to see help
(parted) print // check if the write was ok
(parted) quit
现在已经建立好文件系统,然后将用SystemRescueCD镜像烧制的CD中的文件复制到U盘中。保证你复制的文件等级和CD上的相同。
现在,使得U盘可以用sysLinux命令启动:
sysLinux/dev/sda1
这里的/dev/sda1是磁盘的名称。
现在你已经建立了一个你可以整天随身携带的救援U盘。由于你使用Linux,你并不需要经常用到它。
最后总结
Linux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环境,但由于该系统中还有许多其它系统,它们可能会出现错误。虽然我们很容易会由于使用Linux而洋洋自得(因为它存在诸多优点),但了解如何拯救一个系统崩溃的机器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当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救援系统都能100%地恢复你的系统,因此你可能希望考虑为你的Linux服务器和桌面系统实施一个灾难恢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