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linux中如何选择挂载点和挂载类型
任意空目录都可作为挂载点,手动挂载建议挂到/mnt/foo/。
挂载类型现在不用制定,mount可以自动识别分区格式。
对于ISO文件,需要制定-o
loop.
常见用法:作为root用户,
#
mount
/dev/sda1
/mnt/mysys
#
mount
-o
loop
~/foo.iso
/mnt/mycd
如果希望制定分区格式,使用-t选项:
#
mount
-t
ntfs
/dev/sda1
/mnt/myntfs
2. Linux中挂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挂载呢又为什么要改变挂载点呢
挂载即把一个分区或磁盘放在一个目录里。
Windows其实也需要挂载,只不过它是把分区或磁盘挂载到A:B:C:……Z:这样开头的特定文件夹里。
Linux用目录名挂载分区或目录的好处是:
一、便于操作,你可以把分区或磁盘挂载到任何你想要的目录或文件夹里。
二、顾名思义,由于挂载的文件夹或目录可以自己指定,所以就可以挂载到自己创建的或相关内容的目录或文件夹里。
三、挂载数量没有限制,windows的分区挂载到Z:就不能继续挂载了,或者说Windows挂载的分区数不能超过26个;而Linux则没有这个限制,特别是网络磁盘映射,你可以挂载任意多的共享文件夹到你的本地文件夹里。
所以,挂载的相关问题,你都明白了吧?
3. linux中的挂载点怎么设置
根据你的需要来设置
你想把挂载点放到那个路径下面,就在这个路径下面先创建一个目录
然后用mount命令挂载就可以了
4. linux系统中可以在开机时自动挂载一些磁盘,只需要通过修改/etc/fstab就可以实现
挂载磁盘的话,修改/etc/fstab就可以,默认情况下需要root权限才能修改。 有些采用特殊架构或者使用特殊存储的系统可能还需做额外设置才能挂载。 关于fstab简单说明一下: 系统开机时会主动读取/etc/fstab这个文件中的内容,根据文件里面的配置挂载磁盘。 文件里共有六列,例如这样的: <file system> <dir> <type> <options> <mp> <pass> /dev/sdb1 /u01 ext3 defaults 1 2 第一列表示要挂载的设备,用设备的label或UUID或磁盘设备文件来表示都可以; 第二列表示挂载点,即要将设备挂载到哪个目录下; 第三列表示文件系统格式; 第四列是参数,具体参数在此不做说明; 第五列的值可使mp 工具通过它决定何时作备份,0表示忽略,1表示备份; 第六列表示是否开机检查扇区 关于这个文件的详细说明网上资料很多,搜索学习一下就行啦
5. 请教如何修改Linux的/etc/fstab使U盘自己挂载
发行版以及出到 fedora11 建议你换新版本的....现在还用4 已经很土了 嘿嘿 而且fedora 11 标准EXT4了 自动挂载可以把挂载 mount 写到fstab里面..系统启动的时候就去读了,不过告诉你哦 重启的时候是不会卸载的..架设普通的fstab/dev/hda2 / ext3 defaults 0 1
/dev/hda3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hda5 /usr ext3 defaults 0 0
/dev/fdo /mnt/flopy ext3 noauto 0 0
/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noauto,ro 0 0
/dev/device 就是需要挂载的设备,/hda2就是第一个IDE插槽上的主硬盘的第二个分区。如果是第二个IDE插槽主硬盘的第三个分区,那就是/dev/hdc3,具体可以在linux下使用fdisk -l 查看。
mountpoint 就是挂载点。/、 /usr、 swap 都是系统安装时分区的默认挂载点。
如果你要挂载一个新设备,你就要好好想想了,因为这个新设备将作为文件系统永久的一部分,需要根据FSSTND(文件系统标准),以及它的作用,用户需求来决定。比如你想把它做为一个共享资源,放在/home下面就是一个不错选择。
type 是指文件系统类形。
rules 是指挂载时的规则。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
auto 开机自动挂载
default 按照大多数永久文件系统的缺省值设置挂载定义
noauto 开机不自动挂载
nouser 只有超级用户可以挂载
ro 按只读权限挂载
rw 按可读可写权限挂载
user 任何用户都可以挂载
请注意光驱和软驱只有在装有介质时才可以进行挂载,因此它是noauto
0 是指mp(系统备份工具)。这一项为0,就表示从不备份。如果上次用mp备份,将显示备份至今的天数。
order 指fsck(启动时fsck检查的顺序)。为0就表示不检查,(/)分区永远都
是1,其它的分区只能从2开始,当数字相同就同时检查(但不能有两1)。
如果我要把第二个IDE插槽主硬盘上的windows C 区挂到文件系统中,那么数据项是:
/dev/hdc1 /c vfat defaults 0 0
(/c 是事先建立的文件夹,作为c盘的挂载点。)
当你修改了/etc/fstab后,一定要重新引导系统才会有效。
fstab中存放了与分区有关的重要信息,其中每一行为一个分区记录,每一行又可分为六个部份,下面以/dev/hda7 / ext2 defaults 1 1为例逐个说明:
1. 第一项是您想要mount的储存装置的实体位置,如hdb或如上例的/dev/hda7。
2. 第二项就是您想要将其加入至哪个目录位置,如/home或如上例的/,这其实就是在安装时提示的挂入点。
3. 第三项就是所谓的local filesystem,其包含了以下格式:如ext、ext2、msdos、iso9660、nfs、swap等,或如上例的ext2,可以参见/prco/filesystems说明。
4. 第四项就是您mount时,所要设定的状态,如ro(只读)或如上例的defaults(包括了其它参数如rw、suid、exec、auto、nouser、async),可以参见“mount nfs”。
5. 第五项是提供DUMP功能,在系统DUMP时是否需要BACKUP的标志位,其内定值是0。
6. 第六项是设定此filesystem是否要在开机时做check的动作,除了root的filesystem其必要的check为1之外,其它皆可视需要设定,内定值是0。
6. 我想挂载一个交换空间,改设置什么挂载点
Linux系统安装过程中选择手动分区,首先创建根挂载点,再创建swap交换分区即可! 如图,创建主分区,设置分区大小1536M(1.5G),设置用途SWAP交换空间分区,确定创建即可。 SWAP就是LINUX下的虚拟内存分区,它的作用是在物理内存使用完之后,将磁盘空间(也就是SWAP分区)虚拟成内存来使用. 它和Windows系统的交换文件作用类似,但是它是一段连续的磁盘空间,并且对用户不可见。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SWAP分区能够作为"虚拟"的内存,但它的速度比物理内存可是慢多了,因此如果需要更快的速度的话,并不能寄厚望于SWAP,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加大物理内存.SWAP分区只是临时的解决办法. 交换分区(swap)的合理值一般在内存的2 倍左右,可以适当加大。实际上具体还是以实际应用为准。Linux下可以创建两种类型的交换空间,一种是swap分区,一种是swap文件。前者适合有空闲的分区可以使用,后者适合于没有空的硬盘分区,硬盘的空间都已经分配完毕。
7. linux更换挂载点对文件的影响
当你先挂载到/home下的时候,就类似于将文件覆盖了/home,只是覆盖上去,并没有删除就像在/home上盖了一层,这个时候/home被隐藏了。当你umount后,卸载的只是你以前挂载在/home上的文件,这个时候/home目录重新出现了。所以/home目录不会在/var中。你可以将挂载这个想象成层次的关系,底层的被上层的盖住而看不到,卸载只是卸载上层的,让下一层的重新出来。
8. linux系统挂载点对应的分区修改了,挂载点下面的文件是怎么处理的,是从一个分区复制到新分区,还是剪切
直接挂新盘过来,会把/home原先的文件覆盖,在/home就看不到以前的文件了,得umount新盘之后将老文件拷贝到其他盘,挂载新盘后再拷贝回/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