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MCS-51单片机片内256B的数据存储器可分为几个区分别作什么用
片内有256个数据存储器的只能是52或者更高级的51系列单片机,应该是分成五个区:
1、工作寄存器区,00H~1FH,四组工作寄存器R0~R7
2、位址寄存器区,20H~2FH ,可以位寻址的区域,位址范围00H~7FH
3、普通用户存储器区,30H~7FH,可以随意使用。
4、高218字节区,80H~FFH,只能通过间接寻址访问。
以上是可以读写的区域
5、特殊功能寄存器区,80H~FFH,只能通过直接寻址访问。
② 单片机8051内256个RAM可以分为几个区分别做什么用
如果是内部256RAM的话,分四个区:
00~1F是工作寄存器
20~7F为可直接寻址的数据寄存器,【其中20~2f还可以进行位寻址,也就是程序中做标志位的必须定义在这个区,这个区共有128位】
80~ff为只能间接寻址的寄存器,也就是通过@R0,@R1去访问,当然也是可以作为堆栈使用的。
③ 简述51单片机片内ram存储器的构成
我晕 网络就有 不懂你这个 这些都是给你找的 内部RAM:共256个单元,用户使用前128个单元,用于存放可读写数据,后128个单元被专用寄存器占用。
前128单元具体分为:
1.工作寄存器区:共4个组,每组为8个存储单元,即00H-07H,08H-0FH,10H-17H,18H-1FH,具体选择哪一个由程序状态字(PSW)中的RS1和RS0的组合决定(在此我就不展开了,呵呵……)
2.位寻址区:20H-2FH,共16个单元,每一位可以进行位寻址(16*8=128个位地址),就是每一个触发位,就是bit可以寻址
3.便笺区:从30H-7FH,共80个单元,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或作堆栈区使用。
4.从80H-FFH为专用寄存器占用,其中还离散的分布SFR(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 51内部RAM分配:
工作寄存器区 00H--1FH
位寻址区 20H--2FH
便笺区 30H--7FH
共128字节;
片外的80H--FFH为特殊功能寄存器;
④ C51单片机内部RAM多大,有的书上说128B,有的书上说256B,弄得我晕了都。
在 51 系列单片机内部的字节单元,共有 256 个地址。
分为低 128 字节、高 128 字节。
其中:
低 128 字节,是“片内 RAM”;
高 128 字节,是“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必须“直接寻址”。
-------
对于 52 系列,在高 128 字节,增加了“片内 RAM”,则必须“间接寻址”。
-------
SFR,其地址与“高 128 的片内 RAM”地址相同,
但是,寻址方法不同,操作的目的地,就不同。
所以,SFR,不属于片内 RAM。
⑤ 单片机里RAM有256个字节,是不是就可以定义256个8位的无符号字符变量,可是我怎么定义了二三十
他256个RAM首先堆栈占用一部分,其次,程序运算占用一部分,实际你可以用的也就2,30个,如果程序小,而且没有中断可能还能多点,也就是100多个吧。毕竟内部定义一个变量他就要占用一个到多个内存。而运算时A,B寄存器,还有别的运算都是需要R0-R7这些的,这些几乎不能用又去了8个。。所以51RAM不大。。省点用
⑥ MCS-51单片机内共有多少字节单元的RAM有人说128有人说256
嘿嘿 俺来帮你回答吧
MCS-51单片机有2个子系列:
一个是51子系列 :
如 AT89C51、8051、 8751 、 8031 它们的片内数据存储器是128个字节。
另一个是52子系列:
如 AT89C52、8052、 8752 、 8032 它们的片内数据存储器是256个字节。
呵呵 满意 就选满意回答
⑦ 80c51单片机片内RAM只有128字节,为什么却可以划分为低128字节和高128字节
严格来说,51单片机内部RAM是256字节,高128字节被SFR占用,为什么一般认为内部RAM为128字节呢,是为了区分SFR和低128字节空间,两者寻址方式不一样。至于为什么不一样取决于要分辨51单片机和52单片机,52单片机高位128不是作为SFR,属于内部RAM,但是规定只能使用间接寻址(区分51内部RAM高128位)
⑧ 51单片机具有256字节的内部RAM需要使用高128字节的内部RAM则定义是存储方式为()
unsigned char 后面加 idata 就可以了
unsigned char idata a;//代表用高128字节
unsigned char idata *a;//高128字节的指针
unsigned char idata a[100];//高128字节数值
unsigned char idata a _at_ 0x9f;//定义a的地址为0x9f
⑨ 对于内部有256个RAM单元的51系列单片机,分成高端和低端2部分
对于内部有256个RAM单元的52单片机,分成高端和低端2部分,其中低端可以有(间接寻址和直接寻址两种)寻址方式,而高端只能用(间接)寻址方式。
⑩ 51单片机的结构组成
上图就是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对象,51单片机摧部结构图了。大家看看上图,中间的一条双横线就是51单片机的内部总线了。其它的部件都是通过内部的总线与CPU相联接的,在第一节课时我们已跟大家讲述过,8051单片机是总线结构的。下面我们就51单片机内部的单个部件与大家进行讲解。
中央处理器(CPU):
刚跟大家讲过,需要提醒的是MCS-51的CPU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或代码。CPU是单片机的主要核心部件,在CPU里面包含了运算器、控制器以及若干寄存器等部件给成。
内部数据存储器(RAM):
MCS-51单片机芯片共有256个RAM单元,其中后128单元被专用寄存器占用(稍后我们详解),能作为寄存器供用户使用的只是前128单元,用于存放可读写的数据。因此通常所说的内部数据存储器就是指前128单元,简称内部RAM。地址范围为00H~FFH(256B)。是一个多用多功能数据存储器,有数据存储、通用工作寄存器、堆栈、位地址等空间。
内部程序存储器(ROM):
在前面也已讲过,MCS-51内部有4KB/8KB字节的ROM(51系列为4KB,51系列为8KB),用于存放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因此称之为程序存储器,简称内部RAM。地址范围为0000H~FFFFH(64KB)。
定时器/计数器
51系列共有2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52系列共有3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并以其定时或计数结果对计算机进行控制。定时时靠内部分频时钟频率计数实现,做计数器时,对P3.4(T0)或P3.5(T1)端口的低电平脉冲计数。
并行I/O口
MCS-51共有4个8位的I/O口(P0、P1、P2、P3)以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具体功能在后面章节中将会详细论述。
串行口
MCS-51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的串行口,以实现单片机和其它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功能较强,既可作为全双工异步通信收发器使用,也可作为移位器使用。RXD( P3.0)脚为接收端口,TXD(P3.1)脚为发送端口。
中断控制系统
MCS-51单片机的中断功能较强,以满足不同控制应用的需要。51系列有5个中断源(52系列有6个中断源),即外中断2个,定时中断2个,串行中断1个,全部中断分为高级和低级共二个优先级别,优先级别的设置我们也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定时与控制部件
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基输入端为XTAL1输出端为XTAL2。MCS-51芯片的内部有时钟电路,但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需外接。时钟电路为单片机产生时钟脉冲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