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用linux \iso文件安装系统
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把ISO用UltraISO之类的工具刻录成光盘
然后把光盘放入要装系统的电脑的光驱里,开机时进BIOS设置从CD/DVD ROM启动,保存退出,重启后从光盘启动开始安装。
刻录盘建议使用型号中带W的光盘,因为这种盘可以复写。
2. 把ISO用量产的工具量产到U盘中
量产后的U盘,要进BIOS设置从usb CD/DVD ROM启动才可以成功启动。量产只量产一部分,剩下的作为附属盘。附属盘可以正常读写,但是量产后的分区不能写入,只能读取。
量产有风险,会损坏U盘。
3. 把ISO放到支持从ISO\IMG镜像启动的启动盘中
以老毛桃为例,用老毛桃把U盘制作成启动盘,然后在U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LMT目录,把ISO放进去。
然后把U盘插到要装系统的电脑上,开机时进BIOS设置从U盘启动,保存退出,重启后从U盘启动。在启动盘菜单中选择从ISO镜像启动,然后选择之前放进去的镜像开始安装。
这种方式不只U盘可以,内存卡也可以
⑵ linux iso文件怎么安装需要的工具
用虚拟光驱或 RAR 打开你下载的镜像安装文件,将:“isolinux”目录
中的 vmlinuz 和 initrd.img 两个文件拷到 C 盘(你当前系统的安装盘)里,具体是
NTFS 还是 FAT32,无所谓。提取 images 文件夹到 Fedora DVD 镜像所在目录,
不
然系统会抱怨找不到镜像文件。 比如你将 Fedora 镜像放在 F 盘根目录,则应该
将 images 也放在 F 盘根目录。
第二步,下载 Grub for DOS 工具(http://download.gna.org/grub4dos/)
,这是在开机
时引导进入 Linux 安装过程用的。将下载好的 Grub for DOS 里面的文件(包括了
menu.lst ,grldr,grub.exe)解压缩到 C 盘根目录下。而不是将解压后的文件夹拷到
C 盘根目录下。
第三步,修改 boot.ini,在 C 盘根目录打开文件 boot.ini,在该文件的最后一行,添
加 C:\grldr="Grub",保存,退出。boot.ini 是系统文件,修改方法:
1、
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系统——高级——启动和故障恢复——设置——
编辑,这时会弹出一个打开的记事本,里面是原先的 boot.ini 内容,将其修改即可。
2、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属性--系统--高级--启动和故障恢复--设置-
-编辑,接下来同上一步。
(这时 重启 系统你就会发 现启 动时 多了个系统选 项选 择单 ,一 个是 Microsoft
Windows XP,另一个是 Grub,这里不需要重启电脑)
第四步,修改刚才复制到 c 盘的 menu.lst 文件,用记事本打开,在末尾添加以下三
行:
title Install-Fedora /*这是个菜单标识,显示 Install-Fedora */
kernel (hd0,0)/vmlinuz /*文件 vmlinuz 所在地址为(hd0,0)*/
initrd (hd0,0)/initrd.img /*文件 initrd.img 所在地址为(hd0,0)*/
保存退出。
第五步,重新启动电脑重新启动电脑。在开机后的系统选项里,选择 Grub。然后
在列表里选择 Install Fedora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安装就已经开始了。
这时候,系统开始自动运行安装,你所要做的就是选择语言、键盘类型。接下来就
是选择 hard disk,
在硬盘列表中选择要安装的 Fedora 的镜像文件所在的盘,
这时
选则列表中分别有 sd1,sd2,sd3......这里假设 Fedora 的镜像文件所在的盘是 sd5,
接下来就是和光盘安装一样的安装界面了......
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果忘记了修改 menu.lst 文件,安装过程中出现提示符
GRUB>,依次输入:
kernel (hd0,0)/vmlinuz 回车
initrd (hd0,0)/initrd.img 回车
boot 回车
⑶ linux Ubuntu的ISO镜像怎么安装啊解压出来后运行那个文件
1、首先在Windows上下载安装UltraISO。
⑷ 下载了个iso的linux操作系统文件.怎么安装啊
一、安装前的准备Linux安装光盘支持由光驱启动安装,用户只要对BIOS进行相应设置,就可以由光盘直接启动进入Linux的安装界面。在正式安装Linux操作系统之前,用户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硬盘空间Linux需要在硬盘上建立自己的磁盘分区,如果用户不希望对现有系统下的硬盘进行重新分区,建议使用一些第三方工具软件,如Partition Magic等,对硬盘上已经存在的分区进行压缩,从而为安装Linux腾出足够空间。用户需要为Linux预留大约500兆硬盘空间,既可以位于已经存在的扩展分区,也可以是没有被划分分区的硬盘空间。Red Hat Linux 6.0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自己创建分区,所以用户所要做的只是为Linux操作系统预留足够的硬盘空间即可。2.记录用户机器硬件配置信息虽然Linux的安装过程已经被尽可能的简化,但是Linux仍然有可能不能自动检测到用户系统中的所有硬件配置。用户在安装过程中可能要回答某些硬件的设置问题,为了保证安装的系统可用,好用,建议用户在安装之前记录下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在Windows下用鼠标右击“我的电脑”,选中“属性”,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点击“设备管理”。其中包含了用户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用户尤其应当注意显示器、显卡和声卡的配置情况。二、开始安装注意,在启动Linux的安装过程之后,没有类似Windows系统安装中“退出安装”的功能选项。如果用户在安装过程中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不能继续进行安装时,可以同时按下“Ctrl+Alt+Delete”键退出安装过程,等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之后重新进行安装。Red Hat Linux的安装过程采用图形界面,由键盘进行控制。其中“Tab”键用于在不同的选项之间移动,空格键用于选定或取消对某一项的选择,“Enter”键用于按动屏幕中高亮度突出显示的按钮。在屏幕的底部显示可能会用到的键盘命令。1.启动安装过程安装过程一开始,首先出现欢迎对话框,用户按“Enter”键继续。Red Hat先会询问用户使用何种语言、用户使用的键盘类型(默认选项为美式键盘”)以及安装软件的位置(选择“本地CD-ROM)。在随后的升级或安装系统的询问中选择“安装”,使用何种安装类型选择“自定义安装”。Red Hat在用户对上述问题作出答复之后,检测用户系统中是否存在SCSI 设备。如果Linux自己没有找到任何的SCSI 设备,就会询问用户是否使用了SCSI 设备。大多数用户可以回答“否”,如果用户确实使用了SCSI 设备,就要在列出的SCSI 设备驱动中进行选择,并提供一些基本的配置参数以便使Linux系统能够正常使用该设备。2.使用Disk Druid建立Linux文件系统在第1个过程结束之后,Red Hat将会提示用户建立Linux文件系统。在被询问使用何种工具时,选择Disk Druid。(见^22020305a^1)现在用户需要在预留的硬盘空间中创建两个分区。第一个分区作为Linux的根(root)分区,用于安装Linux文件。第二个分区作为交换分区,用于补充用户的物理内存。该分区相当于Windows 系统中的交换文件,但是Linux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交换分区。在硬盘预留空间添加分区的方法如下:按“F1”键添加分区,输入“/”作为安装点(mount point),选择Linux Native(Linux本地分区)作为分区类型,然后在设定完分区大小之后按“OK”完成分区添加过程。用户可以按照同样的步骤添加一个交换分区。注意“安装点”一项空出,选择“Linux Swap”作为分区类型,交换分区的大小不能低于用户物理内存的实际大小。例如,如果用户内存为36MB,交换分区的大小至少应当为36MB。Disk Druid将会显示出用户添加的两个分区的信息:一个较大的根分区和一个较小的交换分区。用户选择“OK”,当Red Hat询问用户是否将所做的改动保存到分区表时回答“是”。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分区的添加过程。在添加完分区之后,用户需要对新分区进行格式化。Red Hat首先格式化交换分区,然后再格式化根分区。建议用户在格式化过程中选择“检查损坏的区块”选项。3.安装可选软件包用户可能已经发现在Red Hat Linux光盘中,除了核心操作系统之外,还含有大量功能强大的实用软件。如图像处理功能可以与Photoshop媲美的Gimp,使用广泛的Web服务器Apache等。Linux的安装程序规定了一组默认安装的软件,包括E-mail客户端软件、Telnet、 FTP 以及Web浏览器等。但是在默认情况下将不安装打印机支持程序和DOS/Windows 连接程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安装哪些软件。(见^22020305b^2)下面对Linux的X Window系统做一个简单介绍。X Window系统为用户提供了Linux系统下类似于Windows系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但是与Windows不同,X Window支持多个接口,其中包括最着名的GNOME和KDE。X Window并不直接决定用户的桌面环境,而是由X Window的一个部件窗口管理器进行控制。目前流行的窗口管理器有几十种之多,其中一些采用类似Win 95/98 的用户接口,而另外一些则模仿Mac系统的用户接口。GNOME和KDE都属于桌面环境,在窗口管理器之上提供一系列方便用户使用Linux系统的工具和应用程序。这里笔者对X Window系统进行介绍的目的是希望用户理解。如果需要在Linux系统中使用图形界面,就应当确保在系统的安装过程中选择安装了所有必需的X Window软件包,包括GNOME和KDE。GNOME 有可能已经被设定为默认安装软件,用户只有通过手动选择安装KDE。一旦用户选择了需要安装的所有软件包,点击“OK”,然后Red Hat 就会告诉用户将要创建安装记录,再次选择“OK”之后,安装程序开始将用户选定的软件复制到硬盘上。当复制过程中出现黑屏时,用户大可不必紧张,因为这是安装程序启动了自带的屏幕保护程序。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任何一个键盘键回到安装界面。4.配置硬件支持在软件安装完毕之后,Red Hat进入硬件安装阶段,安装程序将会搜索系统的各种硬件,添加必要的驱动程序和库文件。虽然这一阶段的过程大多数都是由安装程序自动完成,但是用户还是需要回答一些安装程序提出的问题。首先安装程序将检测用户是否使用鼠标,如果是,Red Hat需要用户确认检测结果是否正确。注意,如果用户使用双键鼠标,则应当选择“模拟3键鼠标”的选项。然后,安装程序询问用户是否需要进行网络配置。如果用户在自己的系统中没有安装网卡,则可以回答“否”;否则,可以选择进行网络配置,Red Hat 将会找到用户机器中的网卡并要求用户输入一些建立网络连接所必须的信息。接着,在设定用户所在时区之后,需要选择用户使用的打印机的类型和型号。除非用户使用网络打印机,否则在打印机连接中选择“本地打印机”。接着,设置根用户的口令,这是安装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作为一个支持多用户的操作系统,Linux使用一个用户名为“root”的账号作为系统管理员。用户应当为“root”账号选择一个安全性强、容易记忆的口令。在随后的验证设置对话框中提供了几种Red Hat采用的口令服务,用户选择默认选项即可。在此之后,安装程序建议用户创建一张紧急启动盘以备不时之需。到此为止,整个安装过程已经接近尾声,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配置Linux Loader(即LILO)。该程序在计算机启动时运行,支持多系统启动,用户可以选择是启动到Linux系统,还是进入到以前的Windows 系统。当Red Hat 询问用户希望将LILO安装到何处时,选择主启动记录(Master Boot Record)。在随后的LILO附加选项对话框中选择“OK”之后,将会出现一个可以通过LILO启动的分区列表。如果用户不希望将Linux 作为主操作系统,可以选定被标识为“DOS”的Windows 系统作为LILO的默认启动选项(见^22020305c^3)。5.第一次启动系统现在,用户可以设置自己的计算机使用X Window系统。Xconfigurator 程序会询问用户一些有关显卡和显示器的设置问题,然后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并运行测试程序检验设置是否正确。用户可能会在这一阶段碰到许多问题。如果Xconfigurator的设置不正确,安装程序将会一直重复进行设置直到找到正确的配置。用户可以选择“Cancel”略过该过程。如果Xconfigurator 设置正确,用户可以选择在Linux启动之后立即运行X Window。如果用户选中该选项,在每次启动Linux之后,将会直接出现一个类似于NT登录界面的用户名/口令窗口;否则,将会出现命令行式的登录界面。在安装程序完成整个安装过程之后,Red Hat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祝贺用户安装成功。在取出安装盘之后,按回车,计算机将重新启动。计算机重新启动之后,屏幕左上角将会显示出LILO字样,表示LILO程序正在等候用户输入将要启动的操作系统。如果用户按下回车键,将会启动默认系统,按照本文的安装情况将会启动Windows系统。用户如果希望启动Linux,可以在LILO字样后输入“linux”后回车。在显示过一连串的启动信息之后,将会出现登录界面。在用户名处输入“root”,按回车,然后在口令处输入用户在安装过程中为“root”账号设定的口令(注:用户在输入口令时屏幕上不会有任何显示),再次按回车之后,用户就将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到Linux系统。“root”账号拥有对整个Linux 系统的管理权限,为了防止对系统的意外改动,建议用户建立一个新的账号。这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使用其它账号,而只有在需要对系统进行管理和设置的时候才使用“root”账号。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创建用户账号。如果用户现在正处在Red Hat默认的GNOME桌面环境下,可以点击屏幕下方任务条中用一个计算机显示器作为图标的按钮,从而启动命令行窗口。在命令行方式下,首先输入命令“useradd username”按回车,其中username代表用户将要创建的账号名。然后为创建的用户账号设定口令,输入命令“passwd username”按回车。其中username代表已经创建的用户账号名。为确保输入的口令正确无误,Linux 将会要求用户再一次输入口令以进行确认。现在用户可以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logout”命令退出“root”账号,然后以新建立的用户账号重新登录。三、上网浏览使用Linux 可以做什么呢?我想大多数用户都会迫不及待希望到网上浏览一番。下面就介绍以一下Linux 操作系统下最简单的网络连接方式——KDE程序Kppp(这就是为什么本人建议读者除GNOME之外,安装KDE 的缘故)。如果用户正处在命令行界面中,可以通过输入“startx”命令启动X Window和GNOME。在运行Kppp程序之前,用户须要对系统进行相应设置。点击任务条中显示器形状的按钮图标启动一个命令窗口,然后输入以下命令:su在出现提示之后输入root账号和口令,然后输入:chmod +s /usr/sbin/pppdchmod a+x /usr/sbin/pppdmv /etc/ppp/options /etc/ppp/options.backupexitexit点击任务条中屏幕形状的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KDE菜单——Internet-Kppp”(见^22020305d^4)。启动Kppp之后,选择“Setup”,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Account”标签,然后选择“New”,在弹出的窗口中进行连接配置。点击“Dial”标签,输入一个任意的连接名称和用户的ISP电话号码。点击“IP Setup”标签,如果用户使用固定IP连接ISP,选择“Static”选项;如果用户使用ISP分配的动态IP,则选择“Dynamic”选项。再点击“DNS”标签,输入用户使用的ISP的域名和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其他选项,如网关,登录脚本和计费信息等可以空出不填。点击“OK”,返回Kppp“setup”主界面。现在,用户需要告诉Kppp建立连接使用的Modem的位置。在“Device”标签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用户机器中Modem的位置。默认设置为“/dev/modem”。当用户尝试与ISP建立连接时,如果Kppp找不到Modem就会向用户发出警告。这时,用户需要选择新的位置直到Kppp能够找到Modem(注:“/dev/cua1”是最有可能的选项)。现在万事俱备。回到Kppp对话框,输入用户名和口令之后,点击“connect”。如果一切正常,Linux将会与ISP建立起点对点的连接,用户就可以实现网上冲浪了
⑸ 如何用iso文件安装linux系统
是linux系统吧!
我用的是mount命令
一:使用fdisk命令查看磁盘分区情况,主要看设备与文件系统的对应关系(命令是fdisk
-l)
二:用dir
/mnt/命令,查看/mnt/下的挂载点,你也可以在该目录下创建新的挂载点。
三:用mount
-t
vfat
/dev/hda5
/mnt/dos命令将设备/dev/hda5(Windows中的D:盘)挂载到目录下,文件系统类型为vfat,即FAT32。
其实你可以把安装信息写入到/etc/fatah安装配置文件中,可以让某些文件在系统启动时被自动安装
⑹ 如何在linux下安装ISO文件
首先要保证磁盘有未使用的空间(准确来说,是未分配的空间)然后将linuxiso镜像刻录为启动光盘,剩下的和用光盘安装linux就一样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磁盘分区的时候选择“使用为分配的空间”,剩下的就一样了。
⑺ 有了linux的iso文件,怎么安装linux系统
1、你要在实体机安装还是虚拟机安装。
2、如果是实体机安装,那么以下几个步骤:
1)服务器需要做raid,或者引导过程
2)刻录光盘或者U盘
3)如果是U盘 那么修改bois启动项
4)安装
3、如果是虚拟机,那么有挂载iso的地方的,直接挂载上去,安装下去就好了
4、如果是自己笔记本,那么你可以使用虚拟光驱点击一下,然后安装。
⑻ 我有linux的iso文件,要怎么安装系统
1、第一步,在虚拟机中运行linux。
⑼ 如何在linux系统下用.iso文件重新安装系统
你好,
首先选择安装源文件,也就是ISO文件,将其添加到vmware的虚拟光驱中。
选择ISO文件作为安装源文件,不要忘了勾选上面的【启动时连接】
虚拟机开机
按下i键开始进入安装界面,Oracle Linux使用的是图形界面为默认安装方式。
进入安装选择界面,直接按下Enter进入安装,按下text +enter开始进入纯文字安装模式。
这是anaconda安装引导界面,这里的anaconda是个引导工具,建议参考anaconda的官方文档
anaconda的官网有boot optoins的一些配置说明,
这里的boot option使我们要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