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芯片pl2303,PDIUSBD12,ch375这三个芯片都可以实现单片机和电脑之间的通信吗。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pl2303是USB1.1接口协议,是USB转tll电平芯片,与单片机UART模块直接通讯,串口通讯
PDIUSBD12 是USB1.1接口协议 ,与单片机是并口通讯。
CH375具有8位数据总线和读、写、片选控制线以及中断输出,可以方便地挂接到单片机/DSP/MCU等控制器的系统总线上。在USB主机方式下,CH375还提供了串行通信方式,通过串行输入、串行输出和中断输出与单片机/DSP/MCU等相连接。CH375的USB主机方式支持各种常用的USB全速设备,外部单片机/DSP/MCU可以通过CH375按照相应的USB协议与USB设备通信。
2. PDI接口单片机怎么烧写程序(xmege16e)
现在还没有发现类似USBasp那样的专用PDI接口的烧写器,还只能使用mkII等兼容的下载器使用官方的开发工具下载。
3. 用单片机控制电脑的幻灯片软件 上下翻页,用PDIUSBD12芯片怎么做
你是打算使用单片机通过USB跟电脑通信了,这个过程有点复杂,
至于控制幻灯片上下翻页 那需要自己写个程序 控制PPT相关动作, VB应该可以做到 网上见到过。
另,使用单片机串口和电脑通信相对简单很多
4. 如何把单片机上采集的数据存到U盘上给个思路就行,谢谢!
思路:
单片机采集----->处理------>保存到U盘。
单片机最好带USB控制器,不带的话有款适合单片机连接的USB控制器,叫pdiUSBd12,再到网上找找相关资料,好好琢磨。回答的比较简单。
5. AVR单片机的发展起源
AVR单片机是 Atmel 公司 1997 年推出的 RISC 单片机。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是相对于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而言的。RISC 并非只是简单地去减少指令,而是通过使计算机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而提高运算速度的。RISC 优先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简单指令,避免复杂指令:并固定指令宽度,减少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的种类,从而缩短指令周期,提高运行速度。由于 AVR 采用了 RISC 的这种结构,使AVR系列单片机都具备了1MIPS/MHz(百万条指令每秒/兆赫兹)的高速处理能力。
早期单片机主要由于工艺及设计水平不高、功耗高和抗干扰性能差等原因,所以采取稳妥方案:即采用较高的分频系数对时钟分频,使得指令周期长,执行速度慢。以后的CMOS单片机虽然采用提高时钟频率和缩小分频系数等措施,但这种状态并未被彻底改观(51以及51兼容)。此间虽有某些精简指令集单片机(RISC)问世,但依然沿袭对时钟分频的作法。
AVR单片机的推出,彻底打破这种旧设计格局,废除了机器周期,抛弃复杂指令计算机(CISC)追求指令完备的做法;采用精简指令集,以字作为指令长度单位,将内容丰富的操作数与操作码安排在一字之中(指令集中占大多数的单周期指令都是如此),取指周期短,又可预取指令,实现流水作业,故可高速执行指令。当然这种速度上的升跃,是以高可靠性为其后盾的。
AVR单片机硬件结构采取8位机与16位机的折中策略,即采用局部寄存器存堆(32个寄存器文件)和单体高速输入/输出的方案(即输入捕获寄存器、输出比较匹配寄存器及相应控制逻辑)。提高了指令执行速度(1Mips/MHz),克服了瓶颈现象,增强了功能;同时又减少了对外设管理的开销,相对简化了硬件结构,降低了成本。故AVR单片机在软/硬件开销、速度、性能和成本诸多方面取得了优化平衡,是高性价比的单片机。
AVR单片机内嵌高质量的Flash程序存储器,擦写方便,支持ISP和IAP,便于产品的调试、开发、生产、更新。内嵌长寿命的EEProm可长期保存关键数据,避免断电丢失。片内大容量的RAM不仅能满足一般场合的使用,同时也更有效的支持使用高级语言开发系统程序,并可像MCS-51单片机那样扩展外部RAM。
AVR单片机的I/O线全部带可设置的上拉电阻、可单独设定为输入/输出、可设定(初始)高阻输入、驱动能力强(可省去功率驱动器件)等特性,使的得I/O口资源灵活、功能强大、可充分利用。
AVR单片机片内具备多种独立的时钟分频器,分别供URAT、I2C、SPI使用。其中与8/16位定时器配合的具有多达10位的预分频器,可通过软件设定分频系数提供多种档次的定时时间。
AVR单片机独有的“以定时器/计数器(单)双向计数形成三角波,再与输出比较匹配寄存器配合,生成占空比可变、频率可变、相位可变方波的设计方法(即脉宽调制输出PWM)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增强性的高速同/异步串口,具有硬件产生校验码、硬件检测和校验侦错、两级接收缓冲、波特率自动调整定位(接收时)、屏蔽数据帧等功能,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方便程序编写,更便于组成分布式网络和实现多机通信系统的复杂应用,串口功能大大超过MCS-51/96单片机的串口,加之AVR单片机高速,中断服务时间短,故可实现高波特率通讯。
面向字节的高速硬件串行接口TWI、SPI。TWI与I2C接口兼容,具备ACK信号硬件发送与识别、地址识别、总线仲裁等功能,能实现主/从机的收/发全部4种组合的多机通信。SPI支持主/从机等4种组合的多机通信。
AVR单片机有自动上电复位电路、独立的看门狗电路、低电压检测电路BOD,多个复位源(自动上下电复位、外部复位、看门狗复位、BOD复位),可设置的启动后延时运行程序,增强了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
AVR单片机具有多种省电休眠模式,且可宽电压运行(5-2.7V),抗干扰能力强,可降低一般8位机中的软件抗干扰设计工作量和硬件的使用量。
AVR系列单片机的选型
AVR单片机系列齐全,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场合的要求。
AVR单片机有3个档次:
低档Tiny系列:主要有Tiny11/12/13/15/26/28等;
中档AT90S系列:主要有AT90S1200/2313/8515/8535等;(正在淘汰或转型到Mega中)
高档ATmega:主要有ATmega8/16/32/64/128(存储容量为8/16/32/64/128KB)以及ATmega8515/8535等。
AVR器件引脚从8脚到64脚,还有各种不同封装供选择。 ⒈型号紧跟的字母,表示电压工作范围。带“V”:1.8-5.5V;若缺省,不带“V”:2.7-5.5V。
例:ATmega48-20AU,不带“V”表示工作电压为2.7-5.5V。
⒉后缀的数字部分,表示支持的最高系统时钟。
例:ATmega48-20AU,“20”表示可支持最高为20MHZ的系统时钟。
⒊后缀第一(第二)个字母,表示封装。“P”:DIP封装,“A”:TQFP封装,“M”:MLF封装。
例:ATmega48-20AU,“A”表示TQFP封装。
⒋后缀最后一个字母,表示应用级别。“C”:商业级,“I”:工业级(有铅)、“U”工业级(无铅)。
例:ATmega48-20AU,“U”表示无铅工业级。ATmega48-20AI,“I”表示有铅工业级。 该系统模块的控制核心是AVR高速单片机ATmega8。AVR单片机是新一代基于哈佛结构的高速RISC微控制器,具有速度快、价格低、可靠性高,I/O口线驱动能力强和片内集成外设资源丰富等特点,其内部集成有可进行ISP下载编程的Flash,EEPROM、熔丝位和锁定位。AVR单片机的ISP下载电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还有免费的下载软件(例如PonyProg)支持。PDIUSBD12是一款高性价比USB接口器件,完全符合USB1.l规范,易于与各种微处理器接口。
系统模块AVR单片机与PDIUSBD12的电路连接如图1所示。
由图1看出,由于AVR单片机具有高速性,可利用I/O端口线以软件方式模拟PDIUSBD12的时序,对其读写。这种方式可根据不同的微处理器速度灵活控制PDIUSBD12的时序和地址,无需译码电路,从而简化硬件设计,降低成本。
由于ATmega8片内集成了UART,SPI,I2C等接口,该接口模块可利用这些接口与其他系统通信,使得该接口模块成为通用的接口转换器。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AVR已被广泛用于: 空调控制板 打印机控制板 智能电表 智能手电筒 LED控制屏 医疗设备 GPS
6. 51单片机可以做成USB的控制器吗
51可以做控制器,不过这个意思是如果你用USB接口芯片(如PDIUSBD12等)的话,51可以做控制器。
但不能用它来模拟USB时序来做接口通信,的确太慢了,你如果是想这么用的话那用avr吧,mega8就可以,而且例子也很多。
集成了USB接口的51也有好几款,1.1的,2.0的都有,如C8051等。
7. 如何给单片机实现usb功能
使用PHILIPS公司的PDIUSBD12芯片,它是一款性能优良、使用简单且具有很高性价比的USB驱动芯片。看下图
8. avr单片机 pdi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PID,是比例/微分/积分的意思。
9. 单片机(可以是51单片机,可以是AVR单片机)用CH376S读写U盘文件,大家有没有实例谢谢大家
你这种要求的可能不太好找,不过推荐你一本书叫《圈圈教你玩usb》,用的是51单片机和PDIUSBD12芯片,实现了U盘的基本功能,非常有借鉴意义,我的毕业设计就是这个。
10. 把单片机和电脑连接需要哪些东西
主要有两种方式连接:串口通信和USB连接
1·串口连接 单片机使用TTL/CMOS电平,电脑则用RS232电平,使用芯片将两者相互转化,例如MAX232芯片。
2·USB连接 如果电脑没有串口,可用USB连接。也是用芯片转化换信号的方式,例如PDIUSB12芯片,做好单片机USB口后,再在电脑上装驱动,这样就可以用USB口模拟串行通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