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单片机中断触发方式

单片机中断触发方式

发布时间:2022-07-29 05:05:05

㈠ MCS-51单片机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如何设定和选择

1、首先在Proteus软件中添加元器件,如下图所示。

㈡ 应用51系列单片机设计外部中断时如何设置触发方式

一、设置 EX0(IE.0)为1 INT0 中断允许位 二、设置 PX0(IP.0)为1 INT0 的优先权层次 三、设置 IT0(TCON.0) INT0 类型控制位. 为 1 时为上升沿触发,

㈢ 51单片机中断方式

51单片机有两种中断触发方式:低电平触发和下降沿触发;
低电平触发:当检测到外部引脚为低电平触发中断的低电平触发;
下降沿触发:当检测到外部引脚由高电平变以低电平的瞬间时触发中断的为下降触发的.
选择低电平触发中断后,要撤去低电平信号,不然单片机不断检测引脚为低电平就会不断发生中断.而下降沿就不会。

㈣ 51单片机外部中断触发方式

外部中断触发方式有2种,低电平触发方式和下降沿触发方式和低电平触发方式一般单片机能识别的低电平是0.8V,只要低于这个电压就能触发中断。

㈤ 单片机硬件中断如何触发

单片机硬件中断触发方式有两种,后沿触发和低电平触发。当ITn(n=0,1)为1时,后沿触发;为0时,低电平触发。

㈥ 51单片机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

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有两种触发方式可选: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选择电平触发时,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检查中断源口线,检测到低电平,即置位中断请求标志,向CPU请求中断。选择边沿触发方式时,单片机在上一个机器周期检测到中断源口线为高电平,下一个机器周期检测到低电平,即置位中断标志,请求中断。

这个原理很好理解。但应用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几点:

1) 电平触发方式时,中断标志寄存器不锁存中断请求信号。也就是说,单片机把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采样到的外部中断源口线的电平逻辑直接赋值到中断标志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对于请求信号来说是透明的。这样当中断请求被阻塞而没有得到及时响应时,将被丢失。换句话说,要使电平触发的中断被CPU响应并执行,必须保证外部中断源口线的低电平维持到中断被执行为止。因此当CPU正在执行同级中断或更高级中断期间,产生的外部中断源(产生低电平)如果在该中断执行完毕之前撤销(变为高电平)了,那么将得不到响应,就如同没发生一样。同样,当CPU在执行不可被中断的指令(如RETI)时,产生的电平触发中断如果时间太短,也得不到执行。

2) 边沿触发方式时,中断标志寄存器锁存了中断请求。中断口线上一个从高到低的跳变将记录在标志寄存器中,直到CPU响应并转向该中断服务程序时,由硬件自动清除。因此当CPU正在执行同级中断(甚至是外部中断本身)或高级中断时,产生的外部中断(负跳变)同样将被记录在中断标志寄存器中。在该中断退出后,将被响应执行。如果你不希望这样,必须在中断退出之前,手工清除外部中断标志。

3) 中断标志可以手工清除。一个中断如果在没有得到响应之前就已经被手工清除,则该中断将被CPU忽略。就如同没有发生一样。

4) 选择电平触发还是边沿触发方式,TCON 控制寄存器
设置。应从系统使用外部中断的目的上去考虑,而不是如许多资料上说的根据中断源信号的特性来取舍。比如,有的书上说(《Keil C51使用技巧及实战》),就有类似的观点。

㈦ 89c51单片机外中断两种触发方式的区别,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外中断两种方式分为电平触发方式跟跳沿触发方式,区别如下:

一、方式不同

1、电平触发方式:外部中断申请触发器的状态随着CPU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到的外部中断输入线的电平变化而变化。

2、跳沿触发方式:外部中断申请触发器能锁存外部中断输入线上的负跳变。即便是CPU暂时不能响应,中断申请标志也不会丢失。

二、特点不同

1、电平触发方式:在中断服务程序返回之前,外部中断请求输入必须无效(即变为高电平),否则CPU返回主程序后会再次响应中断。

2、跳沿触发方式:相继连续两次采样,一个机器周期采样到外部中断输入为高,下一个机器周期采样为低,则置“1”中断申请触发器,直到CPU响应此中断时才清’0’。


三、适用性不同

1、电平触发方式:适合于外部中断以低电平输入而且中断服务程序能清除外部中断请求源(即外部中断输入电平又变为高电平)的情况。

2、跳沿触发方式:适合于以负脉冲形式输入的外部中断请求。


㈧ 新唐单片机的pin中断误触发

新唐单片机的pin中断误触发:单片机硬件中断触发方式有两种,后沿触发和低电平触发。当ITn(n=0,1)为1时,后沿触发;为0时,低电平触发。

当然会改变,因为使用的低电平触发中断,中断服务程序退出后,P3.2如果还是低电平,当然还会重进中断,你可以修改一下中断服务程序,避免重入,比如:void it0() interrupt 0//中断程序{ d1=0;while(!P3^2);}。

控制器其主要功能有:

(1) 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

(2) 对指令进行译码和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于执行规定的动作。

(3) 指挥并控制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

微处理器内通过内部总线把ALU、计数器、寄存器和控制部分互联,并通过外部总线与外部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联接。外部总线又称为系统总线,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实现与各种外围设备连接。



㈨ 中断请求信号有() 触发和 ()触发两种触发方式

中断请求信号有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两种触发方式。

1、电平触发方式时,中断标志寄存器不锁存中断请求信号。 也就是说,单片机把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采样到的外部中断源口线的电平逻辑直接赋值到中断标志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对于请求信号来说是透明的。这样当中断 请求被阻塞而没有得到及时响应时,将被丢失。

2、边沿触发方式时,中断标志寄存器锁存了中断请求。中断口线上一个从高到低的跳变将记录在标志寄存器中,直到CPU响应并转向该中断服务程序时,由硬件自动清除。

因此当CPU正在执行同级中断(甚至是外部中断本身)或高级中断时,产生的外部中断(负跳变)同样将被记录在中断标志寄存器中。在该中断退出后,将被响应执行。

(9)单片机中断触发方式扩展阅读:

选择电平触发时,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检查中断源口线,检测到低电平,即置位中断请求标志,向CPU请求中断。选择边沿触发方式时,单片机在上一个机器周期检测到中断源口线为高电平,下一个机器周期检测到低电平,即置位中断标志,请求中断。

中断标志可以手工清除。一个中断如果在没有得到响应之前就已经被手工清除,则该中断将被CPU忽略。就如同没有发生一样。

选择电平触发还是边沿触发方式应从系统使用外部中断的目的上去考虑,而不是如许多资料上说的根据中断源信号的特性来取舍。

阅读全文

与单片机中断触发方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权主义pdf 浏览:458
阿里云服务器低价续费 浏览:337
python监控日志脚本 浏览:134
云服务器实例是什么意思 浏览:710
小寻app是做什么的 浏览:649
c语言中编译和运行 浏览:999
画流图找循环编译原理 浏览:143
oppo手机西瓜视频的文件夹 浏览:867
骑手一般用哪个app 浏览:610
程序员老板用什么手机 浏览:848
比心app头像不通过为什么 浏览:105
加密币市值前十走势 浏览:190
单片机学习推荐课程 浏览:473
对数ln的运算法则图片 浏览:735
仿微博app源码 浏览:781
怎么取消调用app 浏览:545
程序员去哪里求助 浏览:834
服务器里的端口是什么 浏览:975
aspnetjavaphp 浏览:399
程序员毕业时间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