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片机片内存储器和片外存储器的作用和概念
单片机片内存储器包括片内ROM和片内RAM,片内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片内RAM包括寄存器和片内扩展RAM,比如STC的很多型号都有片内扩展EEPROM。
片外存储器包括片外ROM和片外RAM,片外ROM用户存储程序代码,片外RAM用于存储用户的可改写数据。
2. 51单片机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有几种方法,各写出范例程序
读,有两种:
MOVX A, @DPTR
MOVX A, @Ri
写,也有两种:
MOVX @DPTR, A
MOVX @Ri, A
3. 请简述51单片机和外部数据存储器利用I/O口传送地址和数据信息的基本过程
I/O数据传送的方式主要有:同步传送、异步传送和中断传送方式。
·同步传送方式
同步传送方式,又称TC4011BP为条件传送。当外部设备速度可与单片机速度相比拟时,常常采用同步传送方式,最典型的同步传送就是单片机和外部数据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异步传送方式
异步传送方式又称为查询传送方式或有条件传送方式,单片机通过查询得知外部设备准备好后,再进行数据传送。异步传送方式的优点是通用性好,硬件连线和查询程序十分简单,但是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单片机的工作效率,通常采用中断传送方式。
·中断传送方式
中断传送方式是利用MCS-51本身的中断功能和I/O接口的中断功能来实现I/O数据的传送。单片机只有在外部设备准备好后,发出数据传送请求,方中断主程序,而进入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送的中断服务程序,进行数据的传送。中断服务完成后又返回主程序继续执行。因此,采用中断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单片机的工作效率。
4. 80c51单片机的片内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内片外数据存储器访问如何区分
管腿EA接高电平,单片机首先访问内部ROM,当地址值超过4K(0FFFH)时自动访问外部ROM。EA接低电平,单片机只访问外部ROM。
对于数据的话,可以通过定义来区分,idata,即片内 RAM 从 0x00~0xFF;pdata,即片外 RAM 从 0x00~0xFF;xdata,即片外 RAM 从 0x0000~0xFFFF。
5. 单片机的片内和片外存储器的功能各是什么
单片机的存储器的按功能分为RAM和ROM,RAM常用作寄存器和数据存储器,ROM都用作程序存储器,片内和片外没什么差别,往往是片内不够用,片外扩充,当然,单片机的特殊寄存器(用作运算或设置单片机功能)一定在片内,而且也是不能扩充的。
6. 单片机外部扩展存储器的四个I/O接口各起什么作用
当单片机外部扩展存储器 一般要采用总线扩展:
1 P0口将作为总线的低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使用
2 P2口将作为总线的高8位地址线使用 没有使用的高位地址线 将作为存储器的片选信号
3 P3口的P3.6和P3.7将作为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写信号、读信号 即做控制总线使用
单片机的29引脚 PSEN将作为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信号。
P3口其它引脚 可作为专用线使用 如定时计数器的输入、外部中断0和1的输入、串行口的
数据输入、输出线。
4 P1口可以做I/O口使用 连接输入/输出设备
7. 单片机中存储器分类,按照内部和外部、ROM和RAM进行分类
单片机中存储器分类,分为内部ROM和外部ROM。数据存储器分为内部RAM和扩展的外部数据存储器RAM。
按照内部ROM分类,分为掩膜ROM,可一次性编程的PROM,多次擦除/烧写的EPROM,可在线编程的FLASH。
8. 单片机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采用什么指令
用MOVX指令。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
9. 单片机 外扩数据存储器地址的问题
若MCS-51外扩16KB×8数据存储器的末地址若为9000H,则首地址为( )H。
需要知道计算的过程
----------------
末地址若为 9000H?
不可能的。
题目,出错了。
末地址,不可能是偶数。
有可能是 8FFFH。
10. 单片机的存储器可以分为几种
单片机的存储器可分为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
程序存储器是专门用来存放程序和常数的。
数据存储器是程序在运行中存放临时数据的,掉电后数据即丢失,现在有些型号的单片机提供了EEPROM,可用来存储掉电后需要保存的关键数据,如系统的一些设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