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单片机Mos管电路求分析
R15和R4两个电阻没什么用的,可以去掉,因为单片机是推挽输出,低电平时栅极电容( 这个电容可不小,要不MOS管栅极完全不需电流)上的电流可以通过单 片机内部快速泄放,无需外部电阻
❷ 单片机控制 MOS 开关管问题
是P沟的好,这样控制可以共地,处理起来方便;IRF5305可以,不过却有20A电流的话,建议两个并一起使用,那样安全多了。
使用MOS管来控制恒流,MOS管上为了恒流,需要消耗功率,那么Ron很低的管反而不太合适,IRF9540是0.2欧姆,还是不错的,但是一定多个并联使用,然后加足够的散热片,必要时加风扇。
做过恒流几个A的电子负载,用的方法是PWM控制导通,然后电流采样反馈,就是简单的:I ↗,PWM -- ,I ↘,PWM++,电流采样是采用一阶RC滤波,也就积分,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对于软件的PID,觉得电流这个东西,响应速度比较快,使用PID的话,响应速度比较慢,导致较大的电流波动,也加重了单片机的负荷,因为经常运行极慢的浮点数。而硬件的PID,则可以考虑其1或2,不必P,I,D都考虑,否则电路设计起来很麻烦,难调试。
❸ 单片机如何控制mos管
如果是普通的开关的话(频率很低)
直接用个三极管就可以驱动
如果考虑两级电压的影响的话(EMC),
也可以使用光耦。
如果用在频率比较高的场合:
如:PWM ,SPWM 发生等,
则需使用专用的驱动芯片
高速光耦,
或者是图腾柱输出电路等。
关于这方面的资料
建议看看《开关电源设计》中的MOSFET的驱动电路一章。
❹ 单片机控制MOS管加热电热片发热步骤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这是基本电路。75NF75工作在“开关状态”,P16输入控制它的导通或截止,相当于开关接通或断开,导通时连接在电源+5V上的加热器通过这个“电子开关”与电源“接地”接通,电流通过加热器加热,控制信号处于低电平时75NF75处于截止状态,相当于开关断开,加热器停止加热。
❺ 用单片机,mos管,二极管,开关组成5V升12V的升压电路
DC-DC升压即可,基本电路如下:升压电路的特点是开关管T1是和负载是并联的,实际上,如果5V电压是稳定的,单片机输出的占空比是一定的,输出电压也是稳定的,不用单片机AD模块测量输出电压
❻ 用8051单片机控制mosfet管做开关的问题
分开说,30分钟定时开关,这个可以通过写程序实现,程序定时控制一个IO,比如说P1.0,30分钟P1.0输出一个高电平,30分钟后再变为低电平。
再说P1.0的控制信号有了,需要通过驱动电路控制MOS管,来控制外部设备,这个驱动电路和MOS管需要根据你的负载来选择,如果负载电流大,电压高,相应的需要选择一个电压高、功率大的MOS管,反之,则仅需要一个小功率的MOS管。MOS的参数不一样,价格、体积相差很多。MOS管还分P沟道和N沟道的。确定了MOS管,再根据MOS管的要求设计一个驱动电路,这个具体要看MOS管的型号来定。
最后,如果是30分钟的开关,可以考虑使用继电器,不一定用MOS管。
❼ 单片机驱动mos管电路
单片机任意一个I/O口通过一个三极管控制SG3525的10脚。I/O口和三极管基极间串个几K的电阻,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SG3525的10脚同时接个10K电阻上拉至15脚。单片机发高电平时工作,低电平时关断。
❽ 求一个单片机控制mos管的电路图
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驱动mos管电路主要根据MOS管要驱动什么东西, 要只是一个继电器之类的小负载的话直接用51的引脚驱动就可以,要注意电感类负载要加保护二极管和吸收缓冲,最好用N沟道的MOS。
如果驱动的东西(功率)很大,(大电流、大电压的场合),最好要做电气隔离、过流超压保护、温度保护等~~ 此时既要隔离传送控制信号(例如PWM信号),也要给驱动级(MOS管的推动电路)传送电能。
常用的信号传送有PC923 PC929 6N137 TL521等 至于电能的传送可以用DC-DC模块。如果是做产品的话建议自己搞一个建议的DC-DC,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MOS管应用
1、低压应用
当使用5V电源,这时候如果使用传统的图腾柱结构,由于三极管的be有0.7V左右的压降,导致实际最终加在gate上的电压只有4.3V。这时候,我们选用标称gate电压4.5V的MOS管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使用3V或者其他低压电源的场合。
2、宽电压应用
输入电压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会随着时间或者其他因素而变动。这个变动导致PWM电路提供给MOS管的驱动电压是不稳定的。
为了让MOS管在高gate电压下安全,很多MOS管内置了稳压管强行限制gate电压的幅值。在这种情况下,当提供的驱动电压超过稳压管的电压,就会引起较大的静态功耗。
❾ MOS管功率放大器电路图的硬件电路设计
采用OP07组成的二阶带阻滤波器的阻带范围为40~60 Hz,其电路如图2所示。带阻滤波器的性能参数有中心频率ω0或f0,带宽BW和品质因数Q。Q值越高,阻带越窄,陷波效果越好。
功率放大电路往往要求其驱动负载的能力较强,从能量控制和转换的角度来看,功率放大电路与其它放大电路在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功放既不是单纯追求输出高电压,也不是单纯追求输出大电流,而是追求在电源电压确定的情况下,输出尽可能大的功率。
本电路采用两个MOS管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电路如图4所示。此电路分别采用一个N沟道和一个P沟道场效应管对接而成,其中RP2和RP3为偏置电阻,用来调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特征频率fT放大电路上限频率fH的关系为:fT≈fhβh,系统阶跃相应的上升时间tr与放大电路上限频率的关系为:trfh=0.35。
对于OCL放大器来说,一般有:PTM≈0.2POM,其中PIM为单管的最大管耗,POM为最大不失真输出管耗。根据计算,并考虑到项目要求,本设计选用IRF950和IRF50来实现功率放大。 此工作可由单片机内部的10位AD转换器完成,但实验发现,单片机的10位AD芯片的处理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本设计采用了两个AD转换芯片来对负载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并使用单片机控制计算,然后送入液晶显示其功率和效率。
AD1674是一片高速12位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该芯片内置双极性电路构成的混合集成转换器,具有外接元件少,功耗低,精度高等特点,并具有自动校零和自动极性转换功能,故只需外接少量的电阻和电容元件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A/D转换器。AD8326是TI公司推出的16位高速模数转换器,其转换速度快,线性度好,精度高。AD8326和A1674的电路连接图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本电路采用12864液晶来实时显示输出的功率、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整机效率。该液晶具有屏幕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功耗低等优点。可以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为了简化电路,本设计采用串口连接。并在单片机的控制下,按照要求的格式显示接收到的数据和字符信息。图7为液晶显示电路的连接图。其中D0~D7为数据口,R/W为液晶读写信号,E是使能端。
由于本系统是低频正弦信号的功率放大,要求能测量并显示输出功率、整机效率等信息,所以要用到AD转换。AD芯片测量的交流信号,所以,测量的电压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最大电压值,此值即为正弦信号的最大值。而要想得到正弦信号的有效值,就要对最大值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有效值。这样,就可以将电源的输出功率和供给功率,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其数值,并将测得的数据用液晶适时的显示出来。
因此,本系统软件实现的功能应当可以实现对正弦信号有效值的测量;同时能够通过液晶准确显示输出功率和系统供给功率和整机效率。
图8所示是本系统软件的设计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