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asynclinux

asynclinux

发布时间:2022-08-06 15:44:40

‘壹’ linux系统磁盘分区及把磁盘挂载到系统中的方法

fdisk
分区
fdisk
/dev/sdb
-p查看当前分区
-t
改分区号
-w将分区表写进磁盘
-n创建分区
-p主分区
-e拓展分区
partprobe
让内核更新分区信息
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磁盘分区
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文件系统)
mke2fs
-t
ext4
/dev/sda3
-b
blocksize
指定文件系统大小
-c
建立文件系统时检查坏损块
-L
label
指定标
-j
建立文件系统日志
ext3
ext4
默认是带日志
mkfs.ext3
/dev/sdb1
mkfs.evfat
/dev/sda3
查看分区信息
mpe2fs
/dev/sda2
journal日志
ext3
ext4
拥有较强的稳定性,出错可以恢复
磁盘的挂载和卸载
mount
显示所挂载的分区
挂载一个新的磁盘分区
eg:
mount
/dev/sda3
/mnt/
附加参数:
-t
文件系统类型
-o
[选项]指定加载文件系统时的选项。有些选项也可在/etc/fstab中使用。这些选项包括:
ro以只读方式挂载
rw以读写方式挂载
async使用缓存方式挂载
sync
不使用缓存方式挂载
noatime不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
atime
更新文件的访问时间
remount重新挂载
eg:
mount
-o
remount,rw
/dev/mnt/
umount
卸装分区,相当于windows系统中的弹出
eg:
umount
/dev/sda3
或者写挂载点
umount
/mnt/
查看文件系统被哪些进程占用
fuser
-m
/mnt
查看具体的进程信息
ps
-ef
|egrep
'(进程id|进程id)'
|grep
-v
grep
查看哪些文件被打开使用
lsof
/mnt/
自动挂载的设置
(通过修改配置项来实现自动挂载)
/etc/fstab
中定义了哪些磁盘被自动挂载
eg:
/dev/sda3
/mnt
ext4
defaults
0
0
说明:设置路径与写卷标的标签名称等同
eg:
/dev/sda3
《=》label=soft_config
以上内容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linux系统磁盘分区及把磁盘挂载到系统中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贰’ Linux里面杀掉进程命令是什么

方法一: Terminal终端输入: gnome-system-monitor,就可以打开system monitor

如图:

然后找到相应进程,右击选择kill process就可以了

方法二: 通过kill 进程id的方式可以实现,

首先需要知道进程id, 例如,想要杀死firefox的进程,通过 ps -ef|grep firefox,可以查到firefox的进程id:

然后通过 kill 3781 就可以关闭进程了.

补充: 1. kill -9 来强制终止退出, 例如: kill -9 3781

2.特殊用法:

kill -STOP [pid]
发送SIGSTOP (17,19,23)停止一个进程,而并不消灭这个进程。
kill -CONT [pid]
发送SIGCONT (19,18,25)重新开始一个停止的进程。
kill -KILL [pid]
发送SIGKILL (9)强迫进程立即停止,并且不实施清理操作。
kill -9 -1
终止你拥有的全部进程。

方法三: killall 通过程序的名字,来杀死进程

例如: killall firefox
注意: 该命令可以使用 -9 参数来强制杀死进程, killall -9 firefox

方法四: pkill 通过程序的名字, 直接杀死所有进程
例如: pkill firefox

方法五: 通过xkill 可以杀死图形程序应用, 例如firefox崩溃无响应,可以使用该命令.
例如: 用法xkill , 会出现一个白色的x, 然后用鼠标单击想要杀死的应用,如图

以下内容引用自: http://justcoding.iteye.com/blog/1931347

◆编者注:
KILLALL(Section: User (1)/Updated: 1999年9月7日)
———————————————–

NAME (名称)
killall – 以名字方式来杀死进程

SYNOPSIS (总览)
killall [-egiqvw] [-signal] name …
killall -l
killall -V

DESCRIPTION (描述)
killall 发送一条信号给所有运行任意指定命令的进程. 如果没有指定信号名, 则发送SIGTERM.。
信号可以以名字 (如 -HUP ) 或者数字 (如 -1 ) 的方式指定. 信号 0 (检查进程是否存在)只能以数字方式指定。
如果命令名包括斜杠 (/), 那么执行该特定文件的进程将被杀掉, 这与进程名无关。
如果对于所列命令无进程可杀, 那么 killall 会返回非零值. 如果对于每条命令至少杀死了一个进程, killall 返回 0。Killall 进程决不会杀死自己 (但是可以杀死其它 killall 进程)。

OPTIONS (选项)
-e
对 于很长的名字, 要求准确匹配. 如果一个命令名长于 15 个字符, 则可能不能用整个名字 (溢出了). 在这种情况下, killall 会杀死所有匹配名字前 15 个字符的所有进程. 有了 -e 选项,这样的记录将忽略. 如果同时指定了 -v 选项, killall 会针对每个忽略的记录打印一条消息。
-g
杀死属于该进程组的进程. kill 信号给每个组只发送一次, 即使同一进程组中包含多个进程。
-i
交互方式,在杀死进程之前征求确认信息。
-l
列出所有已知的信号名。
-q
如果没有进程杀死, 不会提出抱怨。
-v
报告信号是否成功发送。
-V
显示版本信息。
-w
等待所有杀的进程死去. killall 会每秒检查一次是否任何被杀的进程仍然存在, 仅当都死光后才返回. 注意: 如果信号被忽略或没有起作用, 或者进程停留在僵尸状态, killall 可能会永久等待。
FILES(相关文件)
/proc proc文件系统的存在位置。
KNOWN bugS (已知 BUGS)
以文件方式杀死只对那些在执行时一直打开的可执行文件起作用, 也即, 混杂的可执行文件不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杀死。
要警告的是输入 killall name 可能不会在非 Linux 系统上产生预期的效果, 特别是特权用户执行时要小心。
在两次扫描的间隙, 如果进程消失了而被代之以一个有同样 PID 的新进程, killall -w 侦测不到。

来源:http://www.ubuntuhome.com/ubuntu-kill-command.html

下面来了解相关命令:

一、查看进程的命令 有ps、pstree、pgrep等:

1、ps
显示进程信息,参数可省略
-aux 以BSD风格显示进程 常用
-efH 以System V风格显示进程
-e , -A 显示所有进程
a 显示终端上所有用户的进程
x 显示无终端进程
u 显示详细信息
f 树状显示
w 完整显示信息
l 显示长列表

在终端中执行ps aux,
各列输出字段的含义:

USER 进程所有者
PID 进程ID
PPID 父进程
%CPU CPU占用率
%MEM 内存占用率
NI 进程优先级。数值越大,占用CPU时间越少
VSZ 进程虚拟大小
RSS 页面文件占用
TTY 终端ID
STAT 进程状态
+---D 不可中断 Uninterruptible sleep (usually IO)
+---R 正在运行,或在队列中的进程
+---S 处于休眠状态
+---T 停止或被追踪
+---Z 僵尸进程
+---W 进入内存交换(从内核2.6开始无效)
+---X 死掉的进程

+---< 高优先级
+---N 低优先级
+---L 有些页被锁进内存
+---s 包含子进程
+---+ 位于后台的进程组;
+---l 多线程,克隆线程 multi-threaded (using CLONE_THREAD, like NPTL pthreads do)

PID:进程标识符,系统为每一个进程分配一个识别码,称为PID。

ps命令极为常用,其他命令还有:

2.pstree
树状显示进程信息
-a 显示完整命令及参数
-c 重复进程分别显示
-c 显示进程ID PID
-n 按 PID 排列进程

3.pgrep <进程名>
显示进程的PID
-l 显示进程名和进程PID
-o 进程起始ID
-n 进程终止ID

二、结束进程的命令 有kill、pkill、killall、xkill等:

kill [信号代码] <进程PID>

根据PID向进程发送信号,常用来结束进程,默认信号为 -9
信号代码,可取值如下:
-l [信号数字] 显示、翻译信号代码
-9 , -KILL 发送 kill 信号退出
-6 , -ABRT 发送 abort 信号退出
-15 , -TERM 发送 Termination 信号
-1 , -HUP 挂起
-2 , -INT 从键盘中断,相当于 Ctrl+c
-3 , -QUIT 从键盘退出,相当于 Ctrl+d
-4 , -ILL 非法指令
-11 , -SEGV 内存错误
-13 , -PIPE 破坏管道
-14 , -ALRM
-STOP 停止进程,但不结束
-CONT 继续运行已停止的进程
-9 -1 结束当前用户的所有进程

pkill <进程名>
结束进程族。如果结束单个进程,请用 kill

killall <进程名>
killall和pkill 应用方法差不多,也是直接杀死运行中的程序;如果您想杀掉单个进程,请用kill 来杀掉。

xkill
在图形界面中点杀进程。
当xkill运行时鼠标指针变为骷髅图案,哪个图形程序崩溃一点就OK了。如果您想终止xkill ,就按右键取消。
比如当firefox 出现崩溃不能退出时,点鼠标就能杀死firefox 。
xkill 调用方法:
[root@localhost ~]# xkill

来源: http://www.cnblogs.com/1024-wusuopuBUPT/archive/2012/02/16/2354132.html

linux中pkill的简单用法

pkill 和killall 应用方法差不多,也是直接杀死运行中的程序;如果您想杀掉单个进程,请用kill 来杀掉。

必要参数
-f 显示完整程序
-l 显示源代码
-n 显示新程序
-o 显示旧程序
-v 与条件不符合的程序
-x 与条件符合的程序

选择参数
-p<进程号> 列出父进程为用户指定进程的进程信息
-t<终端> 指定终端下的所有程序
-u<用户> 指定用户的程序

应用方法:

#pkill 正在运行的程序名

举例:

Java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pgrep -l gaim
2979 gaim
[root@localhost beinan]# pkill gaim

也就是说:

kill 对应的是 PID

pkill 对应的是COMMAND

例如在Ubuntu中强制结束一个已成僵尸的名称为:firefox,PID为:1603的进程,可以如下操作:

方法一:

(1)ctrl+alt+t,调出终端,输入 top,然后就可以看到现在系统的进程,是按占用资源从多到少排列的。

找到要关掉的进程,记下该进程第一列的数字编号(假设是xx),然后输入q,退回终端。

(2)输入:sudo kill xx(对应刚才的编号)。

方法二:

ctrl+alt+t,调出终端,输入:sudo pkill firefox

范例1: 杀死指定进程

Java代码
root@snail-hnlinux:~# ps -A //显示所有进程
PID TTY TIME CMD
1 ? 00:00:03 init
2 ? 00:00:00 kthreadd
3 ? 00:00:00 migration/0
4 ? 00:00:00 ksoftirqd/0
5 ? 00:00:00 watchdog/0
……忽略部分
28382 ? 00:00:00 gvfsd-http
28391 ? 00:07:07 software-center
30467 ? 00:00:31 designer-qt4
30487 ? 00:00:06 gnome-terminal
30488 ? 00:00:00 gnome-pty-helpe
30489 pts/0 00:00:00 bash
30670 ? 00:00:00 debconf-communi
30749 pts/0 00:00:17 gedit
31155 ? 00:00:00 dhclient
31325 ? 00:00:01 sshd
31327 ? 00:00:00 sshd
31400 pts/1 00:00:00 bash
31485 pts/2 00:00:00 bash
3 ? 00:00:00 aptd
31658 pts/1 00:00:00 ps
root@snail-hnlinux:~# pidof sshd //查看与sshd相关进程
31327 31325 2095
root@snail-hnlinux:~# pkill -9 sshd //杀死指定进程

范例2:杀死同义终端下的进程

Java代码
root@snail-hnlinux:~# pkill -t tty1 //杀死终端1下的所有进程

范例3: 杀死指定用户进程

Java代码
root@snail-hnlinux:~# pkill -u hnlinux

范例4:反向选择

Java代码
root@snail-hnlinux:~# pkill -vu hnlinux //杀死不属于hnlinux用户的所有进程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MrCoderr”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oderder/article/details/78899823

‘叁’ linux t async 延时多久

能昰
Linux套免费使用自由传播类Unix操作系统基于POSIXUNIX用户、任务、支持线程CPU操作系统能运行主要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网络协议支持32位64位硬件Linux继承Unix网络核设计思想性能稳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诞于1991 10 月5 (第式向外公布间)Linux存着许同Linux版本都使用Linux内核Linux安装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比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型机超级计算机
严格讲Linux词本身表示Linux内核实际已经习惯用Linux形容整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数据库操作系统

鉴于题主问linux昰麼进程应该昰windows系统吧同按键盘ctrl+Alt+del键打资源管理器后选择想要查看程序右键选择打文件位置昰没程序签名未知程序半昰病毒木马

‘肆’ linux 系统下的mount和umount命令

>mount /what /where
其中what是设备的名称例如u盘,光盘等,where是挂载点,通常是/mnt.
例如挂载cd或者dvd执行下面的命令
>mount /dev/cdrom /media/
卸载的时候可以
>umount /media或者>umount /dev/cdrom都可以卸载cd

详细参见man page

‘伍’ Linux 服务器之间如何进行文件目录共享

可以使用比较简单的NFS

一、NFS服务简介
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一种使用于分散式文件系统的协定,由Sun公司开发,于1984年向外公布。功能是通过网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彼此分享个别的数据,让应用程序在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位于服务器磁盘中的数据,是在类Unix系统间实现磁盘文件共享的一种方法。
NFS 的基本原则是“容许不同的客户端及服务端通过一组RPC分享相同的文件系统”,它是独立于操作系统,容许不同硬件及操作系统的系统共同进行文件的分享。
NFS在文件传送或信息传送过程中依赖于RPC协议。RPC,远程过程调用 (Remote Procere Call) 是能使客户端执行其他系统中程序的一种机制。NFS本身是没有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的,但NFS却能让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分享,这是因为NFS使用了一些其它的传输协议。而这些传输协议用到这个RPC功能的。可以说NFS本身就是使用RPC的一个程序。或者说NFS也是一个RPC SERVER。所以只要用到NFS的地方都要启动RPC服务,不论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这样SERVER和CLIENT才能通过RPC来实现PROGRAM PORT的对应。可以这么理解RPC和NFS的关系:NFS是一个文件系统,而RPC是负责负责信息的传输。
二、系统环境
系统平台:CentOS release 5.6 (Final)
NFS Server IP:192.168.1.108
防火墙已关闭/iptables: Firewall is not running.
SELINUX=disabled
三、安装NFS服务
NFS的安装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两个软件包即可,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是作为系统的默认包安装的。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
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
1、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NFS

系统默认已安装了nfs-utils portmap 两个软件包。
2、如果当前系统中没有安装NFS所需的软件包,需要手工进行安装。nfs-utils 和portmap 两个包的安装文件在系统光盘中都会有。
#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 cd /mnt/cdrom/CentOS/
# rpm -ivh portmap-4.0-65.2.2.1.i386.rpm
# rpm -ivh nfs-utils-1.0.9-50.el5.i386.rpm
# rpm -q nfs-utils portmap

四、NFS系统守护进程
nfsd:它是基本的NFS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户端是否能够登录服务器;
mountd:它是RPC安装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统。当客户端顺利通过nfsd登录NFS服务器后,在使用NFS服务所提供的文件前,还必须通过文件使用权限的验证。它会读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来对比客户端权限。
portmap:主要功能是进行端口映射工作。当客户端尝试连接并使用RPC服务器提供的服务(如NFS服务)时,portmap会将所管理的与服务对应的端口提供给客户端,从而使客户可以通过该端口向服务器请求服务。
五、NFS服务器的配置
NFS服务器的配置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在相应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然后启动NFS服务器即可。
NFS的常用目录
/etc/exports NFS服务的主要配置文件
/usr/sbin/exportfs NFS服务的管理命令
/usr/sbin/showmount 客户端的查看命令
/var/lib/nfs/etab 记录NFS分享出来的目录的完整权限设定值
/var/lib/nfs/xtab 记录曾经登录过的客户端信息
NFS服务的配置文件为 /etc/exports,这个文件是NFS的主要配置文件,不过系统并没有默认值,所以这个文件不一定会存在,可能要使用vim手动建立,然后在文件里面写入配置内容。
/etc/exports文件内容格式:
<输出目录> [客户端1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客户端2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a. 输出目录:
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需要共享给客户机使用的目录;
b. 客户端:
客户端是指网络中可以访问这个NFS输出目录的计算机
客户端常用的指定方式
指定ip地址的主机:192.168.0.200
指定子网中的所有主机:192.168.0.0/24 192.168.0.0/255.255.255.0
指定域名的主机:david.bsmart.cn
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bsmart.cn
所有主机:*
c. 选项:
选项用来设置输出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户映射等。
NFS主要有3类选项:
访问权限选项
设置输出目录只读:ro
设置输出目录读写:rw
用户映射选项
all_squash: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nfsnobody);
no_all_squash:与all_squash取反(默认设置);
root_squash:将root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默认设置);
no_root_squash:与rootsquash取反;
anonu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UID=xxx);
anong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GID=xxx);
其它选项
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
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服务器;
sync:将数据同步写入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入磁盘;
wdelay: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默认设置);
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应与sync配合使用;
subtree:若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默认设置);
no_subtree:即使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六、NFS服务器的启动与停止
在对exports文件进行了正确的配置后,就可以启动NFS服务器了。
1、启动NFS服务器
为了使NFS服务器能正常工作,需要启动portmap和nfs两个服务,并且portmap一定要先于nfs启动。
# service portmap start
# service nfs start

2、查询NFS服务器状态
# service portmap status
# service nfs status

3、停止NFS服务器
要停止NFS运行时,需要先停止nfs服务再停止portmap服务,对于系统中有其他服务(如NIS)需要使用时,不需要停止portmap服务
# service nfs stop
# service portmap stop

4、设置NFS服务器的自动启动状态
对于实际的应用系统,每次启动LINUX系统后都手工启动nfs服务器是不现实的,需要设置系统在指定的运行级别自动启动portmap和nfs服务。
# chkconfig --list portmap
# chkconfig --list nfs

设置portmap和nfs服务在系统运行级别3和5自动启动。
# chkconfig --level 35 portmap on
# chkconfig --level 35 nfs on

七、实例
1、将NFS Server 的/home/david/ 共享给192.168.1.0/24网段,权限读写。
服务器端文件详细如下:

# vi /etc/exports
/home/david 192.168.1.0/24(rw)

2、重启portmap 和nfs 服务
# service portmap restart
# service nfs restart
# exportfs

3、服务器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询NFS的共享状态
# showmount -e//默认查看自己共享的服务,前提是要DNS能解析自己,不然容易报错

# showmount -a//显示已经与客户端连接上的目录信息

4、客户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询NFS的共享状态
# showmount -e NFS服务器IP

5、客户端挂载NFS服务器中的共享目录
命令格式
# mount NFS服务器IP:共享目录 本地挂载点目录

# mount 192.168.1.108:/home/david/ /tmp/david/
# mount |grep nfs

挂载成功。
查看文件是否和服务器端一致。

6、NFS的共享权限和访问控制
现在我们在/tmp/david/ 里面建立一个文件,看看权限是什么
# touch 20130103

这里出现Permission denied,是因为NFS 服务器端共享的目录本身的写权限没有开放给其他用户,在服务器端打开该权限。
# chmod 777 -R /home/david/

再次在客户端/tmp/david/ 里面建立一个文件

我用root 用户建立的文件,变成了nfsnobody 用户。
NFS有很多默认的参数,打开/var/lib/nfs/etab 查看分享出来的/home/david/ 完整权限设定值。
# cat /var/lib/nfs/etab

默认就有sync,wdelay,hide 等等,no_root_squash 是让root保持权限,root_squash 是把root映射成nobody,no_all_squash 不让所有用户保持在挂载目录中的权限。所以,root建立的文件所有者是nfsnobody。
下面我们使用普通用户挂载、写入文件测试。
# su - david
$ cd /tmp/david/
$ touch 2013david

普通用户写入文件时就是自己的名字,这也就保证了服务器的安全性。
关于权限的分析
1. 客户端连接时候,对普通用户的检查
a. 如果明确设定了普通用户被压缩的身份,那么此时客户端用户的身份转换为指定用户;
b. 如果NFS server上面有同名用户,那么此时客户端登录账户的身份转换为NFS server上面的同名用户;
c. 如果没有明确指定,也没有同名用户,那么此时 用户身份被压缩成nfsnobody;
2. 客户端连接的时候,对root的检查
a. 如果设置no_root_squash,那么此时root用户的身份被压缩为NFS server上面的root;
b. 如果设置了all_squash、anonuid、anongid,此时root 身份被压缩为指定用户;
c. 如果没有明确指定,此时root用户被压缩为nfsnobody;
d. 如果同时指定no_root_squash与all_squash 用户将被压缩为 nfsnobody,如果设置了anonuid、anongid将被压缩到所指定的用户与组;
7、卸载已挂载的NFS共享目录
# umount /tmp/david/

八、启动自动挂载nfs文件系统
格式:
<server>:</remote/export> </local/directory> nfs < options> 0 0

# vi /etc/fstab

保存退出,重启系统。
查看/home/david 有没有自动挂载。

自动挂载成功。
九、相关命令
1、exportfs
如果我们在启动了NFS之后又修改了/etc/exports,是不是还要重新启动nfs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exportfs 命令来使改动立刻生效,该命令格式如下:
# exportfs [-aruv]
-a 全部挂载或卸载 /etc/exports中的内容
-r 重新读取/etc/exports 中的信息 ,并同步更新/etc/exports、/var/lib/nfs/xtab
-u 卸载单一目录(和-a一起使用为卸载所有/etc/exports文件中的目录)
-v 在export的时候,将详细的信息输出到屏幕上。
具体例子:
# exportfs -au 卸载所有共享目录
# exportfs -rv 重新共享所有目录并输出详细信息
2、nfsstat
查看NFS的运行状态,对于调整NFS的运行有很大帮助。
3、rpcinfo

查看rpc执行信息,可以用于检测rpc运行情况的工具,利用rpcinfo -p 可以查看出RPC开启的端口所提供的程序有哪些。
4、showmount
-a 显示已经于客户端连接上的目录信息
-e IP或者hostname 显示此IP地址分享出来的目录
5、netstat
可以查看出nfs服务开启的端口,其中nfs 开启的是2049,portmap 开启的是111,其余则是rpc开启的。
最后注意两点,虽然通过权限设置可以让普通用户访问,但是挂载的时候默认情况下只有root可以去挂载,普通用户可以执行sudo。
NFS server 关机的时候一点要确保NFS服务关闭,没有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通过showmount -a 可以查看,如果有的话用kill killall pkill 来结束

‘陆’ 说出挂载光盘U盘的基本方法,以及在linux中如何制作ISO镜像文件

1.
挂载的命令为mount,光驱设备文件名是/dev/cdrom。要想挂载光驱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mount
/dev/cdrom
/cdrom
(意思是把光驱挂在到/cdrom目录中,这个目录要事先存在)
2.
挂载U盘的方式和这个是一个的,但是当你把U盘插入之后首先要通过fdisk
-l
命令查看到U盘的设备文件比如是/dev/sdb那么,命令如下
mount
-t
msdos
/dev/sdb
/usb
3.
制作ISO文件。
3.1
把光盘挂载好。
3.2
执行:
cp
/dev/cdrom
/a.iso
(a.iso就是最终的iso文件名

‘柒’ linuxu盘挂接命令

挂接命令(mount)
功能:加载指定的文件系统。
语法:mount [-afFhnrvVw] [-L] [-o] [-t] [设备名] [加载点]
用法说明:mount可将指定设备中指定的文件系统加载到Linux目录下(也就是装载点)。可将经常使用的设备写入文件/etc/fastab,以使系统在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mount加载设备的信息记录在/etc/mtab文件中。使用umount命令卸载设备时,记录将被清除。
1、常用参数和选项:
-a 加载文件/etc/fstab中设置的所有设备。
-f 不实际加载设备。可与-v等参数同时使用以查看mount的执行过程。
-F 需与-a参数同时使用。所有在/etc/fstab中设置的设备会被同时加载,可加快执行速度。
-h 显示在线帮助信息。
-L 加载文件系统标签为的设备。
-n 不将加载信息记录在/etc/mtab文件中。
2、-o 指定加载文件系统时的选项。有些选项也可在/etc/fstab中使用。这些选项包括:
async 以异步的方式执行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动作。
atime 每次存取都更新inode的存取时间,默认设置,取消选项为noatime。
auto 必须在/etc/fstab文件中指定此选项。执行-a参数时,会加载设置为auto的设备,取消选取为noauto。
defaults 使用默认的选项。默认选项为rw、suid、dev、exec、anto nouser与async。
dev 可读文件系统上的字符或块设备,取消选项为nodev。
exec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取消选项为noexec。
noatime 每次存取时不更新inode的存取时间。
noauto 无法使用-a参数来加载。
nodev 不读文件系统上的字符或块设备。
noexec 无法执行二进制文件。
nosuid 关闭set-user-identifier(设置用户ID)与set-group-identifer(设置组ID)设置位。
nouser 使一位用户无法执行加载操作,默认设置。
remount 重新加载设备。通常用于改变设备的设置状态。
ro 以只读模式加载。
rw 以可读写模式加载。
suid 启动set-user-identifier(设置用户ID)与set-group-identifer(设置组ID)设置位,取消选项为nosuid。
sync 以同步方式执行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动作。
user 可以让一般用户加载设备。
-r 以只读方式加载设备。
3、-t 指定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常用的选项说明有:
minix Linux最早使用的文件系统。
ext2 Linux目前的常用文件系统。
msdos MS-DOS 的 FAT。
vfat Win85/98 的 VFAT。
nfs 网络文件系统。
iso9660 CD-ROM光盘的标准文件系统。
ntfs Windows NT的文件系统。
hpfs OS/2文件系统。Windows NT 3.51之前版本的文件系统。
auto 自动检测文件系统。
4、-v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5、-V 显示版本信息。
6、-w 以可读写模式加载设备,默认设置。
7、device 要挂接(mount)的设备。
8、dir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挂接光盘镜像文件
由于近年来磁盘技术的巨大进步,新的电脑系统都配备了大容量的磁盘系统,在Windows下许多人都习惯把软件和资料做成光盘镜像文件通过虚拟光驱来使 用。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一、减轻了光驱的磨损;二、现在硬盘容量巨大存放几十个光盘镜像文件不成问题,随用随调十分方便;三、硬盘的读取速度要远远高于光 盘的读取速度,CPU占用率大大降低。其实linux系统下制作和使用光盘镜像比Windows系统更方便,不必借用任何第三方软件包。
1、从光盘制作光盘镜像文件。将光盘放入光驱,执行下面的命令。
#cp /dev/cdrom /home/sunky/mydisk.iso 或
#dd if=/dev/cdrom of=/home/sunky/mydisk.iso
注:执行上面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将当前光驱里的光盘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
2、将文件和目录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执行下面的命令。
#mkisofs -r -J -V mydisk -o /home/sunky/mydisk.iso /home/sunky/ mydir
注:这条命令将/home/sunky/mydir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光盘卷标为:mydisk
3、光盘镜像文件的挂接(mount)
#mkdir /mnt/vcdrom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o loop -t iso9660 /home/sunky/mydisk.iso /mnt/vcdrom
注:使用/mnt/vcdrom就可以访问盘镜像文件mydisk.iso里的所有文件了。
挂接移动硬盘
对linux系统而言,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插入移动硬盘之前,应先用fdisk –l 或 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root at pldyrouter /]# fdisk -l
Disk /dev/sda: 73 dot 4 GB, 734078208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4 32098+ de Dell Utility
/dev/sda2 * 5 2554 20482875 7 HPFS/NTFS
/dev/sda3 2555 7904 42973875 83 Linux
/dev/sda4 7905 8924 8193150 f Win95 Ext'd (LBA)
/dev/sda5 7905 8924 8193118+ 82 Linux swap

‘捌’ linux 挂载

你的硬盘是sata接口的吧?
你贴的信息里面,fdisk用得不对。
fdisk -l /dev/sda,把信息贴出来
短横后面的参数是小写的L,不是数字1

IDE的话不是sda,你
df -h
一下,把输出贴出来

‘玖’ linux 存储 mount 参数 默认 是sync 还是 async

[root@linux ~]# mount -t auto /dev/cdrom /mnt/cd #将CD挂载到/mnt/cd目录
[root@linux ~]# mount /dev/sda1 /media/usb #挂载u盘
mount参数:
-a, –all 挂载 fstab 中的所有文件系统
-c, –no-canonicalize 不对路径规范化
-F, –fork 对每个设备禁用 fork(和 -a 选项一起使用)
-T, –fstab <路径> /etc/fstab 的替代文件
-h, –help 显示此帮助并退出
-i, –internal-only 不调用 mount.<类型> 助手程序
-l, –show-labels 列出所有带有指定标签的挂载
-n, –no-mtab 不写 /etc/mtab
-o, –options <列表> 挂载选项列表,以英文逗号分隔,有些选项也可在/etc/fstab中使用。这些选项包括:
async 以异步的方式执行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动作。
atime 每次存取都更新inode的存取时间,默认设置,取消选项为noatime。
auto 必须在/etc/fstab文件中指定此选项。执行-a参数时,会加载设置为auto的设备,取消选取为noauto。
defaults 使用默认的选项。默认选项为rw、suid、dev、exec、anto nouser与async。
dev 可读文件系统上的字符或块设备,取消选项为nodev。
exec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取消选项为noexec。
noatime 每次存取时不更新inode的存取时间。
noauto 无法使用-a参数来加载。
nodev 不读文件系统上的字符或块设备。
noexec 无法执行二进制文件。
nosuid 关闭set-user-identifier(设置用户ID)与set-group-identifer(设置组ID)设置位。
nouser 使一位用户无法执行加载操作,默认设置。
remount 重新加载设备。通常用于改变设备的设置状态。
ro 以只读模式加载。
rw 以可读写模式加载。
suid 启动set-user-identifier(设置用户ID)与set-group-identifer(设置组ID)设置位,取消选项为nosuid。
sync 以同步方式执行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动作。
user 可以让一般用户加载设备。
-O, –test-opts <列表> 限制文件系统集合(和 -a 选项一起使用)
-r, –read-only 以只读方式挂载文件系统(同 -o ro)
-t, –types <列表> 限制文件系统类型集合,常用的选项说明有:
minix Linux最早使用的文件系统。
ext2 Linux目前的常用文件系统。
msdos MS-DOS 的 FAT。
vfat Win85/98 的 VFAT。
nfs 网络文件系统。
iso9660 CD-ROM光盘的标准文件系统。
ntfs Windows NT的文件系统。
hpfs OS/2文件系统。Windows NT 3.51之前版本的文件系统。
auto 自动检测文件系统。
–source <源> 指明源(路径、标签、uuid)
–target <目标> 指明挂载点
-v, –verbose 打印当前进行的操作
-V,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w, –rw, –read-write 以读写方式挂载文件系统(默认)
-h, –help 显示此帮助并退出
-V, –version 输出版本信息并退出

阅读全文

与asynclinux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程序员的转行方法 浏览:879
东风启辰车联网安装文件夹 浏览:520
华为怎么设置app时间锁 浏览:660
后宫app视频怎么下载 浏览:525
如何把图片转换从PDF格式 浏览:259
重写和重载的区别java 浏览:233
expressvpnandroid 浏览:84
储存卡被加密怎么解除 浏览:169
地球怎么压缩直径 浏览:780
金铲铲之战服务器爆满怎么进 浏览:160
同仁堂pdf 浏览:935
如何编译原理课程教材 浏览:730
单片机控制显示器 浏览:776
顶好花app下载怎么找不到 浏览:989
手机命令大全 浏览:808
怎么下邮政银行app 浏览:250
不背单词app单词怎么学习 浏览:481
程序员日常操作搞笑 浏览:382
android检查是否安装 浏览:375
苹果手机编辑pdf文件 浏览: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