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比较常用的单片机有哪些
单片机品种非常多,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8051单片机
2.AVR单片机
3.Motorola单片机
4.Microchip单片机
5.EM78系列0TP型单片机
面对众多的单片机,进行机型选择时,通常从单片机的性能要求和单片机的可开发性进行考虑。
‘贰’ 51、AVR、PIC、MSP430、ARM、DSP这几种单片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先弄清这些“单片机”的基本特点才能比较。51是传统8位单片机,对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仍有许多兼容型号,但性能提高很多,AVR是现今的主流8位单片机,据说出货量最多,和许多增强型51单片机性能相当,PIC也是8位单片机,在可靠性、抗干扰方面更胜一筹,MSP430是当今一枝独秀的16位单片机,ARM是当今比较先进的32位单片机架构,有许多厂商生产基于ARM架构的单片机,大有取代8位和16位的趋势。DSP不是单片机,专门进行复杂的数字运算。
‘叁’ 几种主流单片机的比较
int
short
的大小是因机器而异嘛(准确点应该是编译器)。你都说了人家规定的是“最小”为16位,又不是只能是16位,也没有说两者应该相等(事实上是short不超过int就OK啦)。所以当然可以short类型为半个机器字长,而int类型则为一个机器字长的啦。
“C++标准规定了每个算术类型的最小存储空间,但他并不自知编译器使用更大的存储空间
”
说简单点就是C++规定了个最小的值,但是将你的代码编译成机器码的编译器则确定了你这个长度值为多少。因为C++是一种语言,一个规范,或者说只是一种规定,然后要将你按这种规范写的代码编译成能在机器上运行的代码的是编译器。而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的程序的实际结构是不一样的,比如单片机与PC相差就很大。要将按相同规范写的程序在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机器上运行,就需要相应的编译器了。所以实际的大小是由你编译代码的编译器确定的。
PS:当然当前一般的PC上int都是32位,short16位的。因为现在32位的机子是主流嘛。如果你不写什么单片机的程序可以不用太在意这个问题。但是写单片机程序时就要注意了,因为一般一个单片机的编译器可以编译很多种型号芯片的代码,而这些型号有可能从8位到32位都有……
‘肆’ 单片机的比较
MSP430是16位单片机。其他两个是8位单片机。(这里指的是PIC16F系列,和ATmega系列单片机)如果在同样晶振的条件下,当然是16位单片机速度最快了。AVR单片机不分频。PIC是4分频的。所以同样晶振条件下,AVR速度快于PIC。但是如果是PIC18F系列的就两样了。因为它里面有PLL倍频电路,速度当然快的多了。dsPIC(16位单片机)甚至可以进行数字信号处理。速度就更快了。实际项目中要看具体要求的,并非芯片的速度越快越好。还要综合功耗,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考虑。一般来说芯片跑的越快,功耗越大,抗干扰能力越低。
TI公司产品的功耗低是世界闻名的。不过嘛事情也不是绝对的。近年来Mircochip也宣称它的MCU功耗最低。但是各个公司提供的计算方法不一样。它们的结果当然就不一样了。我去过Micochip的培训,跟他们原厂的人也探讨过PIC的功耗问题。不过有的地方功耗低他们是以牺牲抗干扰为代价的。所以这也不能一概而论的。各人的角度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了。
从出货量来说目前8位单片机是PIC最多。不过AVR也不算很少。最近一段时间有人经常在比较PIC和AVR的特点,其实各有各的长处,关键看各人喜欢了。16位单片机从使用角度来说用的并不多,目前主要使用的就是8位单片机和32位的(ARM内核)单片机。
‘伍’ 各类单片机的性能比较
按处理速度来看的话,ARM>>AVR>51 ARM远大于AVR,AVR大于51
同时ARM也有不同分类比如我们常见的ARM7,ARM9甚至ARM11他们在同一架构和指令集下肯定数大的运算能力强,处理速度快。他们的速度是百兆甚至G为单位的。当然ARM也有不同分类或分工,有致力于运算处理的,比如A8,A10,还有致力于控制方面运算的比如M3,M0等当然这个就属于低端些的了,主要就是抢占传统51,AVR,PIC等
还有个MSP430主打就是低功耗。运行速度可能低些,但省电,全速运行也都不超过1,2MA这是其他MCU不能比拟的。
另外上面提到PIC顺道说下,这是MCU中的个怪胎。。字长不是我们常见的8位而是7位。指令集也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指令,但他高抗干扰性能使他在汽车电子应用比较广泛。
AVR和51有差别但悬殊就不是那么大了,AVR的速度和内配比如ADC。PWM等要优于51。当然有些特殊的51如AT89C51SND1C这款内部自带有MP3解码器。而AVR一般不行。还需外扩VS1003这类的硬件解码器。或是80C51有的运行频率也在百兆甚至内部还带有USB,LAN等网络配置。
‘陆’ 什么单片机好
具体而言,国产大厂就那么几家。平心而论,通用系列国产的同国外的,台湾的差距已经不大了。主要在于客户认可度和市场推广程度。
比如说我就是做华大单片机,目前来看64引脚以内,32位单片机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国外的。例如,ST,TI430,PIC等。 目前在使用我们片子 的用户,主要还是消费类,简单控制类产品。例如:温控器,充电宝,电动玩具,消防探头,简单电机控制等。 工业用,目前还是真的干不过国外的。 这个路线主要在于工程师们用一种用习惯了,除非公司要求降成本,基本不会去研究国产的。毕竟国外的品牌,工程师脑子里对他们的认可度,才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将来看,国产的 单片机,会陆续向主频更高,功率更低上面发展。这个路线比较长久,更任重道远。 工业推广成本优势不是主要考量方向,稳定,口碑品牌积累才是漫长的工作。
国内的工程师们都想用国产的,毕竟用中国自己的MCU不但价格更低,而且国内厂商价格厮杀,工程师会有“爷爷”般儿服务的感受。
总结,国产的MCU没啥奥秘,中国已经可以自己研发,稳定生产了通用类产品国产的已经完全可以不需要国外的了。陆续看市场推广吧,工程师什么时候认可了,我们才是真的成功了。国外的品牌垄断利润也快到头了。 这个过程是漫长但是是必然的,因为我大中国第一商业大国,会把全世界产品的价格都给砍下来,让全世界人民享受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 中国的商业思维就是这样。 而非贵外国人那种研究高精尖,注册专利,拿垄断利润的强盗逻辑。 从这点看,中国是世界的希望也不为过。
‘柒’ 常用的单片机有哪些
一般来说,8位单片机最常用的是三个系列:
1、51系列:以intel MCS51为核心,很多公司都买了它的核心,生产自己的51单片机,主要有ATMEL公司(AT89S52等等),STC公司的(比如STC89C52RC),华邦,摩托罗拉,ST都有生产。
2、AVR系列:以ATMEL公司的ATmega16为代表。
3、PIC系列:以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为代表。
另外,还有专用的工业单片机,平时看到得比较少,比如台湾的合泰、义隆,三星,这些单片机往往体积小,功能很强但比较专一,价格很便宜,比如开发设备很贵,一般人用不起。
前两年出现的STM8实力也非常强。
16位单片机,比较有名的是MSP430以及飞思卡尔系列的诸多产品。
32位的单片机也比较多,不过一般都包含了ARM内核,已经开始向ARM过渡了,比如STM32等等。
‘捌’ 单片机类型有哪些
按总线分有:8位机、16位机、32位机、64位机。
单片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4位、8位、16位和32位等阶段。8位单片机由于功能强,被广泛用于工业控制、智能接口、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8位单片机在中、小规模应用场合仍占主流地位,代表了单片机的发展方向,在单片机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80年代初,Intel公司推出了8位的MCS-51系列的单片机。MCS-51单片机的逻辑部件,包括一个8位CPU及片内振荡器、 80514B掩膜ROM、87514KBEPROM、8031无ROM。
特殊功能寄存 器SFR128BRAM、定时器/计数器T0及T1、并行I/O接口:P0、P1、P2、P3;串行接口:TXD、RXD;中断系统:INT0,INT1。
(8)各种单片机比较扩展阅读
硬件特征
1、单片机的体积比较小, 内部芯片作为计算机系统,其结构简单,但是功能完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可以模块化应用。
2、单片机有着较高的集成度,可靠性比较强,即使单片机处于长时间的工作也不会存在故障问题。
3、单片机在应用时低电压、低能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首要选择, 为生产与研发提供便利。
4、单片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较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应用,且有着较强的控制能力。
‘玖’ 各单片机的差异
我就比较PIC,和51的不同
应该说有三个主要特点:
(1)总线结构:MCS-51单片机的总线结构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在同一个存储空间取指令和数据,两者不能同时进行;而PIC单片机的总线结构是哈佛结构,指令和数据空间是完全分开的,一个用于指令,一个用于数据,由于可以对程序和数据同时进行访问,所以提高了数据吞吐率。正因为在PIC单片机中采用了哈佛双总线结构,所以与常见的微控制器不同的一点是:程序和数据总线可以采用不同的宽度。数据总线都是8位的,但指令总线位数分别位12、14、16位。
(2)流水线结构:MCS-51单片机的取指和执行采用单指令流水线结构,即取一条指令,执行完后再取下一条指令;而PIC的取指和执行采用双指令流水线结构,当一条指令被执行时,允许下一条指令同时被取出,这样就实现了单周期指令。
(3)寄存器组:PIC单片机的所有寄存器,包括I/O口,定时器和程序计数器等都采用RAM结构形式,而且都只需要一个指令周期就可以完成访问和操作;而MCS-51单片机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周期才能改变寄存器的内容。
更详细的区别可参考相关书籍.
‘拾’ 几种用过的单片机比较
市面上基本是C51 AVR ARM
C51 老古董,但是毕竟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学习简单容易上手,当然指的是一般的具有C51内核的单片机,C51也有比较复杂的
AVR 目前个人感觉竞争力不太够,现在跟C51比没什么太大优势。
ARM 可以说目前芯片中的老大了,性能没得说,成本稍稍高了一些。
等等·,打字累了,430自己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