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1单片机的3个定时器怎样使用
51单片机只有T0,T1。52才有T2的。
定时器设置方法:
做定时用一般采用16位模式,也就是TMOD=0x11(10或01单独一个定时器的话),初值的计算是这样的:
1.
假设时间是X毫秒,晶振为YMhz,那么:
THn=(65536-1000*X*Y/12)/256
TLn=(65536-1000*X*Y/12)%256
2.
之后就是TRn=1(开启定时器)
ETn=1(开启定时器中断)
EA=1
② STC15F2K61F2系列单片机的定时器0或者定时器2怎么配置
void Timer0Init(void) //100微秒@11.0592MHz
{
AUXR |= 0x80; //定时器时钟1T模式
TMOD &= 0xF0; //设置定时器模式
TL0 = 0xAE; //设置定时初值
TH0 = 0xFB; //设置定时初值
TF0 = 0; //清除TF0标志
TR0 = 1; //定时器0开始计时
}
③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 TMOD,配置好工作模式。
第二步:设置计数寄存器 TH0 和 TL0 的初值。
第三步:设置 TCON,通过 TR0 置 1 来让定时器开始计数。
第四步:判断 TCON 寄存器的 TF0 位,监测定时器溢出情况。
写程序之前,我们要先来学会计算如何用定时器定时时间。我们的晶振是 11.0592M,时钟周期就是 1/11059200,机器周期是 12/11059200,假如要定时 20ms,就是 0.02 秒,要经过x 个机器周期得到 0.02 秒,我们来算一下 x*12/11059200=0.02,得到 x= 18432。16 位定时器的溢出值是 65536(因 65535 再加 1 才是溢出),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操作,先给 TH0 和 TL0一个初始值,让它们经过 18432 个机器周期后刚好达到 65536,也就是溢出,溢出后可以通过检测 TF0 的值得知,就刚好是 0.02 秒。那么初值 y = 65536 - 18432 = 47104,转成 16 进制就是 0xB800,也就是 TH0 = 0xB8,TL0 = 0x00。
这样 0.02 秒的定时我们就做出来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如果初值直接给一个 0x0000,一直到 65536 溢出,定时器定时值最大也就是 71ms 左右,那么我们想定时更长时间怎么办呢?用你小学学过的逻辑,倍数关系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好了,我们下面就用程序来实现这个功能。
#include
sbit LED = P0^0;
sbit ADDR0 = P1^0;
sbit ADDR1 = P1^1;
sbit ADDR2 = P1^2;
sbit ADDR3 = P1^3;
sbit ENLED = P1^4;
void main(){
unsigned char cnt = 0; //定义一个计数变量,记录 T0 溢出次数
ENLED = 0; //使能 U3,选择独立 LED
ADDR3 = 1;
ADDR2 = 1;
ADDR1 = 1;
ADDR0 = 0;
TMOD = 0x01; //设置 T0 为模式 1
TH0 = 0xB8; //为 T0 赋初值 0xB800
TL0 = 0x00;
TR0 = 1; //启动 T0
while (1){
if (TF0 == 1){ //判断 T0 是否溢出
TF0 = 0; //T0 溢出后,清零中断标志
TH0 = 0xB8; //并重新赋初值
TL0 = 0x00;
cnt++; //计数值自加 1
if (cnt 》= 50){ //判断 T0 溢出是否达到 50 次
cnt = 0; //达到 50 次后计数值清零
LED = ~LED; //LED 取反:0--》1、1--》0
}
}
}
}
程序中都写了注释,结合前几章学的内容,自己分析一下,不难理解。本程序实现的结果是开发板上最右边的小灯点亮一秒,熄灭一秒,也就是以 0.5Hz 的频率进行闪烁
④ 51单片机定时器配置
这样也可以。TH0=-9,其实,就是TH0=256-9=247=F7H,TL0的值有两种可能:
1.在模式一,TL0为低8位,默认为0
2.在模式二,8位计数方式,TH0保存初值,TL0计数,每次计数溢出后,TH0的初值自动送给TL0,自动开始下一次计数。
⑤ 在单片机中,如何设置一个定时器
无论那种单片机的定时器设置的流程都是一样的。首先是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有的是计数器的值加,有的是减,还有的定时器是PWM,或者是捕获。然后就是计数的初始值。这个值要定多少时间由你来计算。一般是单片机的一个时钟周期进行一次加一或者是减一。如果是加一就是从设定的值加到定时器满,如果是减一就是一直减到零为止。到了这个时候就会跳到定时中断去处理一些事情
⑥ STC单片机定时器怎么用
虽然我对PLC编程并不了解,但据我所知PLC编程的常用的都是图形编程语言,而单片机常用的编程语言为C语言或汇编语言,他们之间没有什么通用性,单片机的定时器T0,T1,PCA是单片机不可或缺的资源,下面就简单的说说你关心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到你。
但凡是用到需要精确定时的控制,都要对片内相关的定时器进行配置,可以是T0也可以是T1,有些单片机或许更多,他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顺序使用。
STC单片机的PCA定时器是配合其硬件PWM功能使用的可编程定时器,一般情况下当使用硬件PWM功能时需要配置PCA定时器,至于其他用途使用可以参看数据手册。
关于“指定定时引脚”,51内核的单片机的定时器的全称呼为“定时/计数器Tx”,字面上既可以知道,它既可以做定时器用也可以做计数器用,当用着计数器时,计数的触发脉冲可以是片内通过编程给出,也可以由片外的相关引脚提供,只有对片外脉冲计数时才用到其外部引脚,这些引脚与其他I/O口引脚并无不同,都是由程序设定配置的,当计数器引脚被配置为计数用时,该引脚上送入片内的脉冲将被计数,当配置为普通引脚时,可以作为普通引脚应用。
最后,如果题主想入门单片机,建议你找一本入门书、购一块最简单的实验板,通过C语言的学习、边学习边实验,没啥难度的,当你初步入门了,你现在提的所有问题也就全部都是浮云了。
⑦ 单片机定时器设置步骤
搜狐网
晴 / -25°
新手入门!如何设置单片机定时器?
嵌入式资讯精选
2018-12-05
订阅
在单片机的学习过程中,单片机定时器的合理设置和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刚开始接触单片机知识的新人工程师们比较容易出错误的一个环节之一。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为大家总结了单片机定时器应用过程中的两大常见问题进行实时解析,希望能够对各位新人工程师的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问题一:51单片机的T0、T1定时器四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在单片机定时器的应用过程中,定时器在进行设置时会有四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合理选择相应的工作方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完成及时设置。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讲解一下这四种不同的计时方式。方式0是单片机计时器的第一种计时方式,这一方式13位计数模式。方式1则采用16位计数模式,方式2采用8位自动重装入计数模式,这两种技术模式也是目前在单片机应用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及时方式。最后一种单片机定时器的计时方式是方式3,这一模式下只有T0有的双8位计数模式。
⑧ 单片机定时器原理及使用
这里通俗的说下C51单片机的定时器的工作原理,C51单片机的定时器是由计数器构成的,所计量的时间是通过计算固定周期的脉冲个数的累计获得的,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可以由16位(高、低两个8位)寄存器模式或其他位数的寄存器模式来计数,以16位计数模式来讨论,那就是无论那种工作模式只有当计数用的寄存器的各个位全部置1,也就是满值后下一个计数脉冲进入时使寄存器产生溢出,而这个溢出才会使计数产生中断从而完成一次定时控制,因此,如果我们想产生某个时长的定时,那么我需要将这个时长根据单片机运行的时钟频率、周期等等相关因素换算成需要计数的个数,进而在这个满值的16位寄存器中扣除需要计数的个数,启动运行后当计数值补充满了寄存器就完成了一次计时,而一个16位寄存器满值为2的16次方=65536,假如一个计数脉冲的周期为1us,那么满值后就会耗时65536us,假如我们需要计时36us,那么我们只需要为寄存器赋值65500就可以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C51单片机的寄存器是8位的,我们需要将这个65500拆分出高8位数据装入THx中计算方法为THx=65500/256,再计算出低8位数据装入TLx中,THx=655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