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05光盘目录
1、一组C-51的程序设计 2、C51设计遥控器
3、Franklin C-51手册 4、一个C51讨论组的压缩包1
5、FrankLin For Windows使用经验谈 6、AT89C 系列单片机解密原理
7、一个C51讨论组的压缩包 8、微型打印机的C语言源程序
9、6B595或74HC595的C语言源程序 10、24C02串行EEPROM的C语言源程序
11、日历时钟DS12887或146818的C语言源程序 12、串行4路DAC TLC5620的C语言源程序
13、串行8位ADC TLC0831或TLC0832的C语言源程序 14、电力载波芯片PM2300与89C2051的接口电路
15、80C31与PC机AT总线接口卡 16、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
17、双音频红外接收和5087键盘电路 18、双音频8870接收电路
19、双音频红外遥控器发射电路 20、用74373,74573锁存器扩展I/O端口的方法
21、用74164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扩展89C2051输出端口 22、用74165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扩展89C2051输入端口
23、6位LED数码管显示模块 24、8位LED显示板
25、MPLAB集成开发环境软件 26、MPASM用户指南(包括MPLINK和MPLIB)
27、1000米语音立体声调频发射
28、315M遥控发射/接收电路的制作
29、微波报警器 30、定时控制器
31、装在火柴盒里的窃听器
32、远距离FM调频发射电路
33、10公里双向可视对讲系统 34、LED显示电脑电子钟
35、可直接用于无线发射的UHF频段调制盒 36、调频广播发射机
37、一个多用途信号发生器
38、实用电动窗帘电路
39、无线电遥控发射、接收头的制作 40、串行E2PROM--24C××读写器
41、PIC单片机编程器的自制 42、初学单片机几个不易掌握的概念
43、用单片机实现通用存贮器IC卡的读写 44、EM78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45、印刷电路板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原则要求 46、Intel hex 文件格式解密
47、自制2051单片机编程器 48、AT89C系列单片机烧写器的自制
49、利用80C31单片机串行口实现多个LED
显示的一种简单方法
50、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IC卡燃气表电控系统设计
51、由单片机和多片DS1820组成的
多点温度测控系统 52、MCS-51系列单片机在SDH系统中的应用
53、异种单片机共享片外存储器及其与微机通信的方法 54、基于Intel80C196的通用伺服控制系统
55、12位A/D转换器ADS7804与51单片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56、12位500KHz六通道同时采样的A/D转换器ADS7864及应用
57、单片机大容量FLASHRAM的扩展
58、单片机外围电路中的低功耗技术
59、基于MC68HC05CL16的可配置型电话计费器的设计和实现
60、W78E516及其在系统编程的实现
61、AVR单片机在柴油机转速测量中的应用
62、串行EEPROM X24128及其与AT89C51的接口及编程
63、用多路复用器扩展MCU串口
64、一种高性能便携式PIC单片机湿度检测仪的研制
65、单片机微处理器AT89C51在时隙变换和
控制中的应用
66、自制MSP430FET140仿真器的原理图和PCB板图
㈡ 51单片机开发板的使用!
单片机开发板要正常工作,一般需要这几个基本条件:
1.供电电源;
一般开发板上提供两种供电方式,USB供电和专用电源供电。使用USB供电你只要用一根USB线将开发板USB电源接口与电脑的USB接口相连即可;使用专用电源(一般开发板配带)供电只要将专用电源一头接220V市电一头接开发板专用电源供电接口即可;
2.系统时钟;
检查你的开发板上晶振是否正确连接,晶振频率是否正确;
3.复位电路;
检查你的开发板上复位电路是否正常;
4.程序下载;
要将编写好的C源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内执行,你需要:
(1)硬件连接:一般使用出串口下载方式,用串口线一头接开发板上程序下载串口一头接电脑上任一串口;
(2)软件准备:编辑好的C源文件,利用集成开发环境(keil C使用较广)调试无误后,编译连接生成相应的hex文件,程序下载软件(如stc isp v4.88)做相应设置,如选择要下载的hex文件,设置下载速度,选择单片机型号等等),保证前3个条件具备,点击下载,出现提示后给开发板上电,等待程序下载成功。复位开发板运行程序。
注:以上回答仅针对一般情况(如采用USB下载,不同集成开发环境,非STC51系列单片机等这些情况会略有差异,可留言咨询)
㈢ 为什么51单片机等嵌入式开发的开发环境主要是windows而不是linux
虽然Linux下面对51开发是完全支持的。但是基于下面几个原因,流行不起来
1、使用困难。很多51单片机的开发者都是嵌入式的入门者,Linux系统的操作复杂度,没有界面的调试工具,各种命令的配置都提高了使用门槛
2、Linux下面的资料并不丰富。开发者在开发51时候遇到的问题,有很多问题都是一些基础问题:计算机原理,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这些问题都是入门者需要遇到的。即使不开发51,直接去使用Linux,也会遇到这些问题。
所以,说白了,大家对windows熟悉,可以减少一些入门问题
㈣ 谁知道51单片机开发板资料全
写给我的兄弟姐妹们五
――――――入门测控之做自己的开发板
从上几讲里我们大概知道了不同系统之间的差别,如果仔细深究那需要专业的知识,截止目前我们知道了“因为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的引入”才使得我们的测控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我们常见的计算机的CPU属于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输出是分开的),而微控制器则是把这些集成到一个芯片里就成了我们通常说的单片机,其实测控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网络通信等等,所以需要努力学习。那么如何来构建自己的测控系统呢?
首先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然后学习些计算机技术,入门的时候最好先学习51单片机系列,实验的时候以AT89S51/52或STC89C51/52来做,如果你想快点入门就学C语言,想比较彻底的搞清楚硬件的工作机理那就学习汇编语言,使用Keil uVision3作为开发程序的环境,自己用单片机来搭建个实验平台,几个按键,几个LED灯就行了,具体的电路非常简单,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的“单片机实践与应用”,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籍03年出的书,幸运的话还可以买的到!不要舍不得投资,即使是几本基础的书籍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投资,不要看不起基础,更不要冒进,总想别人能给点电路图或程序,有的时候竟然“跪求”!人是有尊严的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当你有了书并且学习了一点后就可以开始自己动手做了,以STC52为例子,先做个51最小单元,只所以选STC52是因为他是51系列的,切可以通过串口下载程序,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投资很少,然后先不要扩展RAM或ROM,本身自带的足够学习用了,搞点比较复杂的也问题不大,先搭建自己的“实验板”-----------“复位电路(10uF+8k)”+“晶阵部分(11.0592M+30pF)”+“LED显示灯(LED+1K电阻)”+“通信部分(MAX232+104)”,记得EA脚接5V高电平否则不工作,我开始的时候就犯过这错误!到此硬件算是有了,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还要准备一条串口线。
现在该说说软件,下载一个uVision3用来编程和编译,下载一个“STC_ISP_V3.5”软件用来将编译好的HEX文件下载到单片机。这样实际上你有了自己的简易开发板,可以开始做实验了。
电路图参考如下:
㈤ 如何搭建51单片机开发环境
一个51单片机开发板,一个KEIL编程软件,就可以进行51单片机编程开发了。
本答案来自:智芯锐电子技术社区!
㈥ 会51单片机,想转arm,怎么学 看什么书,看什么视频,买什么开发板
会51单片机,转入ARM开发,建议学习如下内容:
1、LINUX (基于ARM开发也有用WINCE操作系统)
2、ARM的硬件结构和内核编译与运行原理
3、LINUX环境下的C/C++开发,诸如GNU C++
4、ARM的联编环境和程序移植
5、更多交流参考我空间主页文章。
㈦ 如何在centos上搭建51单片机的开发环境
1.下载并安装VM Ware. 之前用Virtualbox来配置,虽然先在强调开源,但作为初学者的我发现相比它繁琐的配置而言,还是VM Ware的一键配置更方便。用VM Ware做调试应该够用了,目前并不需要应用到生产环境。而且听朋友说Virtualbox跑起来很慢,所以...
㈧ 怎样在ubuntu环境下搭建51单片机的开发环境
ubuntu下开发单片机的方式、方法和软件很多呀
如果是51单片机,用SDCC就很好了。
烧写芯片的软件与使用的具体芯片有关,也有很多,网上能找到。例如就连国内大学生用得最多的STC89C51/52也可以使用一个叫做gSTCISP的软件在ubuntu下烧写。
㈨ 51单片机如何入门
入门快不快要看你有没有一定的基础,比如电子电路知识,0基础的话确实是有点难。
零基础的话建议:
1,学习电子元器件基础
2,学习模拟电子电路基础
3,学习数字电路基础
4,熟悉51单片机硬件结构
5,学习编程语言
上面的学完了就入门了 ,我不建议买51单片机开发实验板来学习,开始学就是要增加自己的动手能力,动手才了解电路,排除故障,得到经验,制作一个51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很简单的,再加个8位流水灯,就可以学了,然后再加按键,和流水灯一起学,这样硬件制作也学会,编程也学会,循序渐进才有进步,不要想着一步登天。
有空和我交流交流,我也在学51单片机。
㈩ 学习51单片机怎样才能熟练掌握使用编程
自学MCS-51单片机心得体会
无论是作为一名业余的电子爱好者还是一名电子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掌握单片机技术无疑可以使您如虎添翼,为您的电子小制作或者开发设计电子产品时打开方便的大门! 而且现在学习单片机技术的热潮正在不断升温,时下多家电子类的报刊杂志如:《电子制作》《无线电》《电子报》《电子世界》都开设了详细的单片机学习专栏,对于想学习单片机的朋友来说帮助很大,可以说现在的单片机学习环境是最好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采用单片机来开发设计电子产品已经不再是专业电子工程师的“专利”!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子爱好者完全可以通过一番努力后熟练掌握!国外的电子爱好者采用单片机来设计小制作非常普及,一些智能机器人、智能自动装置内部都离不开单片机的身影~~~
现今单片机学习环境真的是太好了,有网络,有书籍,有报刊杂志,还有视频教程,元件的采购方面也非常充足,相关的器材又多有便宜,相比而言,本人当初的学习条件就只可以“寒碜”二字来形容了:
站长的单片机技术是通过看书、动手自学学会的。 又因为站长的专业不是电子专业,所以单片机对于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最初我对单片机的概念都不清楚,还弄了一年多时间的单板机(i8085)——直到后来在图书城“蹲点”(当时上网还是件奢侈的事情,何况我也没电脑),才总算明白什么是单片机。 当时(7年前,我还上高中的时候),可以供选择的单片机种类并不如现今这么多,因此通常说起单片机就是特指MCS-51,因此我也就学了它。不过,正是因为用它的人多,所以能够获得的资料也多,元件也比较好购,因此我的自学之路才得以顺利走下去。 当时那个穷啊,不敢买新零件,只能在废旧家电上拆,参数不匹配也将就着用,而且还多亏了商铺老板看我可怜而以6折的价给了我一片i8051和一片2864,要知道当时这两个东东加起来有七十多块啊,够我三个月的零花钱了(都高中了,三个月才这么点零花钱!)。 元件基本上差不多了,没有电脑写程序怎么办呢,好在我买的那本书上提供了指令的机器码,所以我就先用笔在纸上把汇编源程序写出来,然后根据书上的指令表把源程序手工翻译成机器码,就是10001111这样的代码,写在源程序旁边。这就是我的“编辑环境”和“编译器”! 程序也有了,可是怎样把它弄到存储器里去呢,买编程器是不现实的,一来没有电脑,二来,当时一只编程器上千元的价格也只能让我啧啧摇头。
那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找来找去,最后我利用以前做小实验的那几块面包板,拼在一块合适大小的木板上,然后把存储器按照要求插好,用插线连好电源和地,用电阻做出高低电平,然后通上电,再根据地址和数据的状态,用镊子把那些连线一根一根插到高或低电平,核对之后再把WR引线接一下地,这样就可以写入一个字节,写下面的字节的时候就重复以上这些步骤就行了。若是程序要改动一点,那个工作量就“非常庞大”了。
这就是我的“编程器”! 我写的第一个MCS-51单片机程序——点亮一只LED,以及后来的流水灯程序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来完成的。 现在,一个最廉价的仿真器也才人民币几十元,一块功能多些的单片机实验板也才上百元,简直就是学习者的天堂了。 网络也给爱好者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资料,例如平凡的单片机网站。平凡的单片机网站上有非常详细的51单片机基础知识教程,写得非常生动朴实,对初学者来说帮助极大,其它还有不少网站也提供这些内容,还有专供爱好者讨论交流的论坛。 学习单片机技术有一定的难度,不花费一番努力是很难学会的,但是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学习单片机永远记住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多动手做,哪怕是从点亮一只指示灯开始,也要动手去做,否则就会永远停留在书本上。 从51系列开始学单片机是个不错的选择:
1.书多、资料多
2.掌握51技术的人多,碰到问题能请教的老师也就多了
3.51系列的实验芯片AT89C51价格低廉而且很容易买到,AT89C51芯片而且可以反复擦写1000次以上,对于初学者来说真是太合适了,就算以后考虑工业运用,也可以先学透51后再学其他类型的单片机,毕竟技术是相通的。
4.相关的器材很廉价,具有绝大多数功能的下载型仿真器才几十元,最简单的专用编程器也才几十元,如果有能力自己做编程器就更便宜。 学习单片机的第一步是看书,单片机是一个知识密集的东东,不看书是绝对不行的,北航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单片机方面的好书,可以直接登录他们的网站进行邮购。本人认为第一本书应该是8051单片机的基础原理书。我看的第一本书是咬牙买的兵器工业出版社的《8051/8098单片机原理几接口设计》,这本书不是别人向我推荐的,也不是教材,但它比较系统地介绍了51芯片的基础知识,我正是通过这本书入门的,可以很系统地了解51单片机。对比我后来买的其它51方面的书籍,我还是推荐这本。虽然这些书籍一开始不一定能懂,不过确实很有用,很有嚼头,可以先大致看一遍,不消化的可以以后在试验实践中反复研究。 学习单片机的第二步是购买工具,单片机芯片必须借助编程器才能写入程序,本人用的编程器是一种性能较好的TOP2003通用编程器,通用编程器的特点是专为开发单片机和烧写各类存储器而设计的通用机型,它的编程可靠性高,支持的器件品种很多,不过这些商品化的设备价格偏高,不太适合初学者,或者说有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本人向初学者推荐一类廉价的编程器,注意,我说的是“一类”,而不是一种特定型号的。
这种编程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没有外壳,而是以裸露的线路板直接销售
2.通常支持常用的单片机和一些其它的芯片,例如存储器等
3.通常不是USB接口,一般采用串行或并行接口连接电脑
4.价格一般在一两百元左右
本站暂时不打算做这样的编程器,但若朋友们有需要,本人也可以考虑做一些提供给大家。
不过从长远的方面考虑,购置一台通用编程器还是有必要的,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单片机编程器”。 学习单片机的第三步是反复编程实践,一个好的实验平台非常重要,实验平台的类型有许多,那些专业的产品动辄几千元,不是普通爱好者能承受的,也完全没有必要使用那样的产品。象编程器一样,有廉价实验板作为替代,有的产品比那些专业器材更好,例如本站推出的MCS-51 Study Board V3.0和V5.0板,就是非常贴近实际使用的设计,如果给它们配上适当的软件,是完全可以直接作为工业控制板而安装在机械设备中使用的。 仿真器对单片机初学者来说既是那么耳熟,同时又有些陌生,这主要是因为市场上传统的仿真器价格都在千元以上,对经济不是非常宽裕的人来说是不小的开支。同时仿真器是用来提高调试程序效率的,也不是非需不可的,所以站长在自学单片机的时候没有用过仿真器,碰到程序出错的时候,只好苦思冥想,或者在程序中插入一些驱动端口的指令,然后再接上一些发光二极管做简单指示,一般调试一个程序,反复烧写几十次芯片是很经常的。 具备了必要的工具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单片机了,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可以采用汇编语言或者C语言,汇编语言的特点是代码紧凑,对初学者的电脑水平要求低、上手快,但是程序编写工作量大,站长网站的程序范例就是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的,这里说的C语言是专用于51单片机的C语言,它的特点是编写效率高,但是对使用者的电脑水平要求高,最好是已经会C语言了,站长网站上也有单片机C语言教程,是磁动力工作室网站明浩站长编写的,站长不会C语言,所以是从汇编语言开始学编程的。我认为初学单片机的人最好懂一些汇编语言,汇编语言可以直接控制单片机的资源,比如具体的单片机引脚、内存地址,掌握这些也是很有必要的,学会汇编语言可以打下比较好的基础,很多参考书也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是专业单片机开发人员,那么C语言效率高,更适合你。 自学汇编语言,首先要学会看懂别人的汇编语言程序,可以将汇编语言的指令翻译成自己容易理解的功能描述性文字,详细注释在程序后面,这样便于自己以后引用或者别人容易看懂。站长看到别人写的一些汇编程序的注释都非常少,这非常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和互相交流,所以只要是站长写的程序都做了非常详细的注释。 学习汇编语言可以参考相关的书,汇编语言有100多条指令,但是常用的指令也就二三十条,可以先记住常用的汇编指令,如果一时记不住可以打印在纸上慢慢熟悉,然后对别人的汇编程序再加以试验验证,最后还可以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对汇编程序的相关参数修改再反复试验。 最后告诉朋友们一个秘密:学习单片机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