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android mvp模式中的interactor
resenter起到的其实就是一个粘合剂的角色。
它调度了UI逻辑和数据逻辑,然而UI逻辑和数据逻辑的具体实现,Presenter是不用关心的,只需要处理好如何调度,和状态处理即可。
理解这个之前,你需要理解Model 和 ViewModel,一个Model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JavaBean,例如一个User类,它有自己的基本属性。姓名,年龄,用户名,密码等等。
而ViewModel代表的是视图的Model,例如一个登陆视图,它的ViewModel包含用户名,密码。
所以Model是不能直接被视图使用的,我们需要转换成ViewModel的形式,然后绑定到视图上。
你可能会说,我也可以直接绑定Model的属性到View上,但是这样View和Model就不是相互独立的了,也就违背了我们使用MVP、MVVM的初衷。
Interactor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获取Model(从本地数据库,或者是服务器),转换成ViewModel,回调通知把ViewModel传递给Presenter。
Presenter实现了Interactor的回调接口,可以接收到ViewModel的实例,此时它在回调函数里面只需要将接收到的ViewModel绑定的View上面即可。
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Presenter并没有触及到具体的实现,只是把View 和 ViewModel进行了绑定而已。
当然你也可以把数据逻辑写在Presenter,但是Interactor就不存在了,其实Interactor也是可以重用的。
⑵ Android MVP解释!,
优点:view由Activity承担,Presenter做业务,结构清晰(模式么就是讲究一个套路,结构清晰后来者维护也是受益的)。之前开发都是全写一个类-Activity里面,业务复杂的情况下看着头疼。看一些公司招android还讲究mvc,™Activity到底算v还是c,还是两者都是?缺点:每个view有个presenter,类多了。不说presenter重用,实际工作中我是没法抽象使得presenter重用(技术渣)。有时候业务简单就直接一个Activity搞定了。
⑶ Android为什么要使用MVP
你好!在Android上逻辑接口和数据存取是紧耦合的,这个问题可以看看CursorAdapter这个例子,它既融合了适配器,同时也有显示的成分,而cursor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数据数据存取层的。
MVP模式可以让显示界面和数据分离,开发的应用可以分离至少三层,这样也可以进行独立测试。有了MVP就可以从Activity中分离大部分代码,而且不用单元测试可以对每个模块进行单独测试了。希望帮助你
⑷ Android MVP与MVC的区别和理解
MVP架构:
View不直接与Model交互,而是通过与Presenter交互来与Model间接交互。
Presenter与View的交互是通过接口来进行的。
通常View与Presenter是一对一的,但复杂的View可能绑定多个Presenter来处理逻辑。
MVC架构:
View可以与Model直接交互。
Controller是基于行为的,并且可以被多个View共享。
可以负责决定显示哪个View。
⑸ Android MVP 开发模式有哪些优缺点
MVP概念:
MVP(Model-View-Presenter) 是总所周知MVC模式的一个演变,主要目的都是划分模块职责,降低模块耦合,易测试,提高代码复用。
层级责任
Model:负责数据的检索,持久化等操作。
View: 负责UI的绘制和用户的交互。
Presenter: 作为Model和View的中间协调部分,负责两者之间的业务逻辑处理。
MVC模式的区别
MVC模式允许View层和Model层直接通讯。
当某个View的功能很复杂的时候,View和Model的耦合度可能会很高。
MVP模式就没有这个问题,View会抽象出来一系列操作UI的接口。
Presenter拿到的都是其他两个层级的接口来做业务逻辑的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使View和Model之间的耦合度降低,还可以更易得进行单元测试。
MVP的优缺点
优点:降低耦合,层级职责更明显,易于单元测试。
缺点:造成类数量爆炸,代码复杂度和学习成本高,在某些场景下presenter的复用会产生接口冗余。
⑹ 如何理解android mvp模式中的interactor
Presenter起到的其实就是一个粘合剂的角色。
它调度了UI逻辑和数据逻辑,然而UI逻辑和数据逻辑的具体实现,Presenter是不用关心的,只需要处理好如何调度,和状态处理即可。
理解这个之前,你需要理解Model 和 ViewModel,一个Model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JavaBean,例如一个User类,它有自己的基本属性。姓名,年龄,用户名,密码等等。
而ViewModel代表的是视图的Model,例如一个登陆视图,它的ViewModel包含用户名,密码。
所以Model是不能直接被视图使用的,我们需要转换成ViewModel的形式,然后绑定到视图上。
你可能会说,我也可以直接绑定Model的属性到View上,但是这样View和Model就不是相互独立的了,也就违背了我们使用MVP、MVVM的初衷。
Interactor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获取Model(从本地数据库,或者是服务器),转换成ViewModel,回调通知把ViewModel传递给Presenter。
Presenter实现了Interactor的回调接口,可以接收到ViewModel的实例,此时它在回调函数里面只需要将接收到的ViewModel绑定的View上面即可。
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Presenter并没有触及到具体的实现,只是把View 和 ViewModel进行了绑定而已。
当然你也可以把数据逻辑写在Presenter,但是Interactor就不存在了,其实Interactor也是可以重用的
⑺ android mvc和mvp的区别
区别在于
从上图可以看出:MVC的耦合性还是较高的,View可以直接访问Model,导致3者之间构成了回路。所以两者的主要区别是,MVP中View不能直接访问Model,需要通过Presenter发出请求,View与Model不能直接通信。
2.与MVVM(Model-View-ViewModel)的区别
MVVM与MVP非常相似,唯一区别是View和Model进行双向绑定,两者之间有一方发生变化则会反应到另一方上。MVVM模式有点像ListView与Adapter、数据集的关系,当数据集发生变化时,调用Adapter的notifyDataSetChanged之后View就直接更新,同时它们之间又没有耦合,使得ListView变得更加灵活。
⑻ 如何实现自己的Android MVP框架
前言MVP作为一种MVC的演化版本在Android开发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项目开发中选择一种这样的软件设计模式需保持慎重心态,一旦确定使用MVP作为你App的开发模式那么你就最好坚持做下去,如果在使用MVP模式开发过程中发现问题而且坑越来越大,这时你想用MVC等来重新设计的话基本上就等于推倒重来了。要知道在Android上MVP在现在为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框架,不像SSH这三个成熟稳重强而有力的三剑客支持推动着JavaEE的开发,所以在运用MVP时一定要做好自己的理解,并且尽量预知自己App各模块的需求(客户说改改改,我们就改改改:-()以便提前做好充分的设计工作。当然MVP既然能出现那么必然有它的优点的,不然谁会理会这个冒出来的东西,下面就对Android中MVP做一些阐述。MVP简介相信大家对MVC都是比较熟悉了:M-Model-模型、V-View-视图、C-Controller-控制器,MVP作为MVC的演化版本,也是作为用户界面(用户层)的实现模式,那么类似的MVP所对应的意义:M-Model-模型、V-View-视图、P-Presenter-表示器。从MVC和MVP两者结合来看,Controlller/Presenter在MVC/MVP中都起着逻辑控制处理的角色,起着控制各业务流程的作用。而MVP与MVC最不同的一点是M与V是不直接关联的也是就Model与View不存在直接关系,这两者之间间隔着的是Presenter层,其负责调控View与Model之间的间接交互,MVP的结构图如下所示,对于这个图理解即可而不必限于其中的条条框框,毕竟在不同的场景下多少会有些出入的。在Android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UI的操作基本上需要异步进行也就是在MainThread中才能操作UI,所以对View与Model的切断分离是合理的。此外Presenter与View、Model的交互使用接口定义交互操作可以进一步达到松耦合也可以通过接口更加方便地进行单元测试。MVP结构图MVP之ModelModel是用户界面需要显示数据的抽象,也可以理解为从业务数据(结果)那里到用户界面的抽象(Businessrule,dataaccess,modelclasses)。本文Demo为了简单处理就直接把业务放到了对应的Model之中。MVP之View视图这一层体现的很轻薄,负责显示数据、提供友好界面跟用户交互就行。MVP下Activity和Fragment体现在了这一层,Activity一般也就做加载UI视图、设置监听再交由Presenter处理的一些工作,所以也就需要持有相应Presenter的引用。例如,Activity上滚动列表时隐藏或者显示Acionbar(Toolbar),这样的UI逻辑时也应该在这一层。另外在View上输入的数据做一些判断时,例如,EditText的输入数据,假如是简单的非空判断则可以作为View层的逻辑,而当需要对EditText的数据进行更复杂的比较时,如从数据库获取本地数据进行判断时明显需要经过Model层才能返回了,所以这些细节需要自己掂量。MVP之PresenterPresenter这一层处理着程序各种逻辑的分发,收到View层UI上的反馈命令、定时命令、系统命令等指令后分发处理逻辑交由业务层做具体的业务操作,然后将得到的Model给View显示。演示demo动手写起代码来才有更好的感觉。demo很简单,还是上个图更直观,输入城市的代号,点击按钮获取城市的天气信息然后显示出来,网络操作使用Volley框架,解析用Gson,其它的就手写了。整个项目的包设计如下:包结构项目效果预览包图中明显的三层:Model包、Presenter包、UI包,其中,三者都实现各自的结构,Model为WeatherModel、Presenter为WeatherPresenter、View为Weather,那么具体实现类就是impl包里的了,View层的即为Activity。此外的app和util包无关紧要可以不看。可以看到采用MVP设计后项目明显多了很多东西,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使用原始方法可以使项目开起来简单些但是以后还有维护呢、测试呢、加功能呢、。。。entity里的实体属性基本上对应json里的这些属性了,代码不贴了View里面的接口:publicinterfaceWeatherView{voidshowLoading();voidhideLoading();voidshowError();voidsetWeatherInfo(Weatherweather);}WeatherPresenter的接口:{/***获取天气的逻辑*/voidgetWeather(StringcityNO);}WeatherModel接口:publicinterfaceWeatherModel{voidloadWeather(StringcityNO,OnWeatherListenerlistener);}prestener里面还有个OnWeatherListener,其在Presenter层实现,给Model层回调,更改View层的状态,确保Model层不直接操作View层。如果没有这一接口在WeatherPresenterImpl实现的话,WeatherPresenterImpl只有View和Model的引用那么Model怎么把结果告诉View呢?当然这只是一种解决方案,在实际项目中可以使用Dagger、EventBus、Otto等第三方框架结合进来达到更加松耦合的设计。{/***成功时回调**@paramweather*/voidonSuccess(Weatherweather);/***失败时回调,简单处理,没做什么*/voidonError();}所以demo的代码流程:Activity做了一些UI初始化的东西并需要实例化对应WeatherPresenter的引用和实现WeatherView的接口,监听界面动作,Go按钮按下后即接收到查询天气的事件,在onClick里接收到即通过WeatherPresenter的引用把它交给WeatherPresenter处理。WeatherPresenter接收到了查询天气的逻辑就知道要查询天气了,然后把查询天气的具体业务实现交给WeatherModel去实现同时把WeatherListener即WeatherPresenter自己传给WeatherModel。WeatherModel进行查询天气业务后即把结果通过WeatherListener回调通知WeatherPresenter,WeatherPresenter再把结果返回给View层的Activity,最后Activity显示结果。就这样,拍砖之处请拍。End采用哪种软件设计模式都是为了达到如下目的,找到合适的加以运用就是最好的:易于维护易于测试松耦合度复用性高健壮稳定------------------------------------------------------------------------------------以上内容均参考互联网,希望以上知识对您有所帮助,
⑼ android mvp m层主要是处理请求吗
MVP(Model
View
Presenter)模式是着名的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式的进化版本。
MVP模式:
1.
View:View通常来说是由Activity实现的,它会包含一个Presenter的引用,View要做的就只是在每次有接口调用的时候(比如按钮点击后)调用Presenter的方法。
2.
Model:业务逻辑和实体模型
3.
Presenter:主要作为沟通View和Model的桥梁,它从Model层检索数据后,返回给View层,但是不像MVC结构,因为它也可以决定与View层的交互操作。
MVC模式:
1.
View:对应于布局文件
2.
Model:业务逻辑和实体模型
3.
Controller:控制器,Android中对应于Activity
在MVP模式中,View和Model的交互是需要Presenter来当作一个跳板。Model层负责的就是业务逻辑实现和请求结果回调,实体类也包括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