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个51单片机如图,有两个蓝牙模块,怎么连接单片机和蓝牙并进行工作呢求连接与代码。。
51单片机上的蓝牙模块编程方法如下:
常用的方法有:
1.通过通过电脑上的蓝牙设备给单片机上的蓝牙设备,给单片机指令起到控制作用。
2.通过串口232或485或直接串口通讯链接到单片机的串口通讯引脚给单片机指令从而达到控制单片机。
3.通过电脑上的wifi给单片机上的wifi指令不过这样麻烦。
第一种方法最好把,不过电脑上要有蓝牙设备或外界usb的蓝牙。
第二种方法是有线的,可以通过电脑上的232接口直接跟单片机通讯。
② 如何在一片51单片机中实现两个不同模块的主程序
什么叫“不同模块的主程序”?
如果您的意思是,要在单片机内宏观上“同时”执行两个任务的程序,那么,有很多种办法。
其一,道理最简单的,是将这两个任务合理安排好其中各个步骤的时间次序,编到同一个程序中。
这个方法最容易理解,但是,假如这两个任务各有其灵活性,难以固定编排其执行的步骤次序,就不好用这种方法了。
另外的方法,就是编成两个进程的程序,然后采用进程调度的办法,使CPU可以分时轮流交替来执行这两个进程。只要交替的频度足够,宏观上就可以看做两个任务在“同时”执行。
具体的办法有很多种,“操作系统”教材中有专门的介绍。
在单片机上,常用的一种办法是利用中断机制。
例如,这两个进程中,某一个进程可以安排成周期性的操作,那么可以利用定时器的周期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这个进程的任务,每个节拍(即每次中断)执行一步。而另一个进程,则可以放在主程序中,编成一个“死循环”的形式持续执行其任务。
这样,主程序中执行第二个任务的期间,每当定时间隔时间到,就会打断第二个任务,进入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第一个任务,第一个任务这一节拍执行完后,中断返回,就会回到主程序中继续执行刚才被打断了的第二个任务。
编程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个进程的程序中,如果有某些操作是不允许打断的,可以在这些操作前关中断,操作后开中断。这样,第一个进程的中断响应如果碰巧发生在关中断的瞬时,中断虽不会马上响应,但中断“挂号”依然有效,只不过稍微迟了一点响应。总体上不会有错。
③ 单片机设计技巧:如何实现8051模块化编程
最佳答案第一阶段:是先浏览教科书里的硬件部分,大至了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如ROM、RAM、地址、I/O口等,以及看一些厂家的MCU资料(Data Sheet),来加强MCU所提供各项资源的印象。呵呵,还是得先看书。看不懂的就问老师,问知道的人。可以理解,我以前在学校也是对单片机一点儿也不理解,其实简单点的说单片机就是一块集成芯片,但是不同的地方就是可以通过编程来改变其引脚的电平高低。大二学了数电没有?学过数点你就会理解高低电平的含义。另外,大一的时候学过计算机基础了吧。你可以用计算机的原理来理解单片机。比如说 ROM 其实就像计算机的硬盘一样,是用来装东西的,装你运行的程序。
第二阶段:就是了解二进位数字、十六进位数和软件方面的内容。尽管有很多高级语言可用于单片机的编程,但我觉得初学还是以汇编语言为好,更有利于和硬件结合,掌握硬件结构。知道汇编语言、机器语言、指令、 程序等概念后,从MOV指令开始,学习汇编语言和编程,在此如51的MCU汇编语言系统有11条指令,简单又好理解它们怎样和硬件联系,更有助于一般学习单片机的指令整合与运用.因此其方法可先了 解几条基本的MOV指令和它的机器语言,大致建立起单片机的硬件和软件概念,来知道单片机的硬件是由指令控制指挥的。
第三阶段按照编程环境的使用手册,熟悉使用编程环境。现在的编程环境一般都和电脑相连,只要具备基本电脑知识的人都可很快掌握操作步骤。
第四阶段是依靠实验板,学习掌握单片机的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简单编程。同时和前面所学硬件知识结合组装,起到主学软件,巩固硬件的双重作用。
开始 时可用别人编的简单程式在实验板上进行验证、分析,主要是熟悉该学习方法,在应用方面主要针对单片机I/O各项接口的使用,如A/D,D/A,PWM输出的应用,LCD与VFD的控制,以及如何规范各项串行输出入口的通讯协定等,对其所控制的各项元器件须先分析驱动能力,如电流电压问题等。
汇编语言熟悉后,建议尽快学习C语言的编程,毕竟C语言有功能丰富的库函数、运算速度快、编译效率高、有良好的可移植性,而且可以直接实现对系统硬件的控制。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它支持当前程序设计中广泛采用的由顶向下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此外,C语言程序具有完善的模块程序结构,从而为软件开发中采用模块化 程序设计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已成为软件 开发的一个主流。用C语言来编写目标系统软件,会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且明显地增加软件的可读性,便于改进和扩充,从而研制出规模更大、性能更完备的系统。
另外,我觉得一开始很多的概念可能你都不怎么理解的,光看书也难理解,还得多问人,还有找一样好的仿真软件,一定要会用。在学指令的时候一条一条的验证,那样才会理解。
就比如一个非常简单的 REG 0000H
AJMP 30H
MOV 20H #05H
END
看看仿真软件的寄存器,内部数据存储器里面的数据有什么改变。当你看到20H单元上的值变成了5,你就知道 MOV 20H #05H 的含义。但是光看书,可能就理解不出来。
④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接收模块的c编程
#include<reg52.h> //包含单片机寄存器的头文件
#include<intrins.h> //包含_nop_()函数定义的头文件
sbit IR=P3^2; //将IR位定义为P3.2引脚
sbit RS=P2^0; //寄存器选择位,将RS位定义为P2.0引脚
sbit RW=P2^1; //读写选择位,将RW位定义为P2.1引脚
sbit E=P2^2; //使能信号位,将E位定义为P2.2引脚
sbit BF=P0^7; //忙碌标志位,,将BF位定义为P0.7引脚
sbit BEEP = P3^6; //蜂鸣器控制端口P36
unsigned char flag;
unsigned char code string[ ]= {"1602IR-CODE TEST"};
unsigned char a[4]; //储存用户码、用户反码与键数据码、键数据反码
unsigned int LowTime,HighTime; //储存高、低电平的宽度
/*****************************************************
函数功能:延时1ms
***************************************************/
void delay1ms()
{
unsigned char i,j;
for(i=0;i<10;i++)
for(j=0;j<33;j++)
;
}
/*****************************************************
函数功能:延时若干毫秒
入口参数:n
***************************************************/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n)
{
unsigned char i;
for(i=0;i<n;i++)
delay1ms();
}
/*********************************************************/
void beep() //蜂鸣器响一声函数
{
unsigned char i;
for (i=0;i<100;i++)
{
delay1ms();
BEEP=!BEEP; //BEEP取反
}
BEEP=1; //关闭蜂鸣器
delay(250); //延时
}
/*****************************************************
函数功能:判断液晶模块的忙碌状态
返回值:result。result=1,忙碌;result=0,不忙
***************************************************/
unsigned char BusyTest(void)
{
bit result;
RS=0; //根据规定,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状态
RW=1;
E=1; //E=1,才允许读写
_nop_(); //空操作
_nop_();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个机器周期,给硬件反应时间
result=BF; //将忙碌标志电平赋给result
E=0;
return result;
}
/*****************************************************
函数功能:将模式设置指令或显示地址写入液晶模块
入口参数:dictate
***************************************************/
void WriteInstruction (unsigned char dictate)
{
while(BusyTest()==1); //如果忙就等待
RS=0; //根据规定,RS和R/W同时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
RW=0;
E=0; //E置低电平(根据表8-6,写指令时,E为高脉冲,
// 就是让E从0到1发生正跳变,所以应先置"0"
_nop_();
_nop_(); //空操作两个机器周期,给硬件反应时间
P0=dictate; //将数据送入P0口,即写入指令或地址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个机器周期,给硬件反应时间
E=1; //E置高电平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个机器周期,给硬件反应时间
E=0; //当E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开始执行命令
}
/*****************************************************
函数功能:指定字符显示的实际地址
入口参数:x
***************************************************/
void WriteAddress(unsigned char x)
{
WriteInstruction(x|0x80); //显示位置的确定方法规定为"80H+地址码x"
}
/*****************************************************
函数功能:将数据(字符的标准ASCII码)写入液晶模块
入口参数:y(为字符常量)
***************************************************/
void WriteData(unsigned char y)
{
while(BusyTest()==1);
RS=1; //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RW=0;
E=0; //E置低电平(根据表8-6,写指令时,E为高脉冲,
// 就是让E从0到1发生正跳变,所以应先置"0"
P0=y; //将数据送入P0口,即将数据写入液晶模块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个机器周期,给硬件反应时间
E=1; //E置高电平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空操作四个机器周期,给硬件反应时间
E=0; //当E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开始执行命令
}
/*****************************************************
函数功能:对LCD的显示模式进行初始化设置
***************************************************/
void LcdInitiate(void)
{
delay(15); //延时15ms,首次写指令时应给LCD一段较长的反应时间
WriteInstruction(0x38); //显示模式设置:16×2显示,5×7点阵,8位数据接口
delay(5); //延时5ms
WriteInstruction(0x38);
delay(5);
WriteInstruction(0x38);
delay(5);
WriteInstruction(0x0C); //显示模式设置:显示开,有光标,光标闪烁
delay(5);
WriteInstruction(0x06); //显示模式设置:光标右移,字符不移
delay(5);
WriteInstruction(0x01); //清屏幕指令,将以前的显示内容清除
delay(5);
}
/************************************************************
函数功能:对4个字节的用户码和键数据码进行解码
说明:解码正确,返回1,否则返回0
出口参数:dat
*************************************************************/
bit DeCode(void)
{
unsigned char i,j;
unsigned char temp; //储存解码出的数据
for(i=0;i<4;i++) //连续读取4个用户码和键数据码
{
for(j=0;j<8;j++) //每个码有8位数字
{
temp=temp>>1; //temp中的各数据位右移一位,因为先读出的是高位数据
TH0=0; //定时器清0
TL0=0; //定时器清0
TR0=1; //开启定时器T0
while(IR==0) //如果是低电平就等待
; //低电平计时
TR0=0; //关闭定时器T0
LowTime=TH0*256+TL0; //保存低电平宽度
TH0=0; //定时器清0
TL0=0; //定时器清0
TR0=1; //开启定时器T0
while(IR==1) //如果是高电平就等待
;
TR0=0; //关闭定时器T0
HighTime=TH0*256+TL0; //保存高电平宽度
if((LowTime<370)||(LowTime>640))
return 0; //如果低电平长度不在合理范围,则认为出错,停止解码
if((HighTime>420)&&(HighTime<620)) //如果高电平时间在560微秒左右,即计数560/1.085=516次
temp=temp&0x7f; //(520-100=420, 520+100=620),则该位是0
if((HighTime>1300)&&(HighTime<1800)) //如果高电平时间在1680微秒左右,即计数1680/1.085=1548次
temp=temp|0x80; //(1550-250=1300,1550+250=1800),则该位是1
}
a[i]=temp; //将解码出的字节值储存在a[i]
}
if(a[2]=~a[3]) //验证键数据码和其反码是否相等,一般情况下不必验证用户码
return 1; //解码正确,返回1
}
/*------------------二进制码转换为压缩型BCD码,并显示---------------*/
void two_2_bcd(unsigned char date)
{
unsigned char temp;
temp=date;
date&=0xf0;
date>>=4; //右移四位得到高四位码
date&=0x0f; //与0x0f想与确保高四位为0
if(date<=0x09)
{
WriteData(0x30+date); //lcd显示键值高四位
}
else
{
date=date-0x09;
WriteData(0x40+date);
}
date=temp;
date&=0x0f;
if(date<=0x09)
{
WriteData(0x30+date); //lcd显示低四位值
}
else
{
date=date-0x09;
WriteData(0x40+date);
}
WriteData(0x48); //显示字符'H'
}
/************************************************************
函数功能:1602LCD显示
*************************************************************/
void Disp(void)
{
WriteAddress(0x40); // 设置显示位置为第一行的第1个字
two_2_bcd(a[0]);
WriteData(0x20);
two_2_bcd(a[1]);
WriteData(0x20);
two_2_bcd(a[2]);
WriteData(0x20);
two_2_bcd(a[3]);
}
/************************************************************
函数功能:主函数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i;
LcdInitiate(); //调用LCD初始化函数
delay(10);
WriteInstruction(0x01);//清显示:清屏幕指令
WriteAddress(0x00); // 设置显示位置为第一行的第1个字
i = 0;
while(string[i] != '\0') //'\0'是数组结束标志
{ // 显示字符 www.RICHMCU.COM
WriteData(string[i]);
i++;
}
EA=1; //开启总中断
EX0=1; //开外中断0
ET0=1; //定时器T0中断允许
IT0=1; //外中断的下降沿触发
TMOD=0x01; //使用定时器T0的模式1
TR0=0; //定时器T0关闭
while(1); //等待红外信号产生的中断
}
/************************************************************
函数功能:红外线触发的外中断处理函数
*************************************************************/
void Int0(void) interrupt 0
{
EX0=0; //关闭外中断0,不再接收二次红外信号的中断,只解码当前红外信号
TH0=0; //定时器T0的高8位清0
TL0=0; //定时器T0的低8位清0
TR0=1; //开启定时器T0
while(IR==0); //如果是低电平就等待,给引导码低电平计时
TR0=0; //关闭定时器T0
LowTime=TH0*256+TL0; //保存低电平时间
TH0=0; //定时器T0的高8位清0
TL0=0; //定时器T0的低8位清0
TR0=1; //开启定时器T0
while(IR==1); //如果是高电平就等待,给引导码高电平计时
TR0=0; //关闭定时器T0
HighTime=TH0*256+TL0; //保存引导码的高电平长度
if((LowTime>7800)&&(LowTime<8800)&&(HighTime>3600)&&(HighTime<4700))
{
//如果是引导码,就开始解码,否则放弃,引导码的低电平计时
//次数=9000us/1.085=8294, 判断区间:8300-500=7800,8300+500=8800.
if(DeCode()==1) // 执行遥控解码功能
{
Disp();//调用1602LCD显示函数
beep();//蜂鸣器响一声 提示解码成功
}
}
EX0=1; //开启外中断EX0
}
⑤ 求大神关于51单片机模块化编程问题
你好:
你只要在iic的.
c文件
中包含iic的.h文件就可以了。
另,如果iic的.c文件涉及操作到51中的寄存器,还要包含reg51.h。
且,.c和.h文件都要放到
编译器
所在文件的include下。
先试试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⑥ 在51单片机中,定时器0中断用模块化方法编程
#include<reg51.h>
#defineu16unsignedint
#defineu8unsignedchar
codeu16sj_tab[]={800,400,200,100};//每个档位对应的时间
u8setsj=0;//档位
u16jsflag;
#defineLEDP2
codeu8led_tab[]={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LED亮的方式
u8ledflag=0;
/****************************************/
voidinit() //初始化函数
{TMOD=0x01;
TH0=(65536-1000)/256;
TL0=(65536-1000)%256;
EA=1;
ET0=1;
}
/*********按键扫描******/
sbitk=P3^2;
u8key(){
staticu8ms;
if(k==0){//检测到0
if(ms<10)ms++;
if(ms==5)return0;//连续5次扫描都为0,
}
elsems=0;
return1;
}
/***********************************/
u8count=0; //计数
voidmain()//主函数
{
init();//系统初始化
jsflag=sj_tab[setsj];//初始加载时间
TR0=1;//定时器开始计时
while(1){
if(key()==0){//按键按下
if(++setsj>=4)setsj=0;//档位+1,加到最大后归0
}
LED=led_tab[ledflag];
}
}
/****************************/
voidtimer0()interrupt1//1ms定时器
{
TH0=(65536-1000)/256;//重载初值
TL0=(65536-1000)%256;
if(jsflag>0)jsflag--;//1ms减1
if(jsflag==0){//减到0
jsflag=sj_tab[setsj];//重载时间
if(++ledflag>=8)ledflag=0;
}
}
⑦ 51单片机汇编如何进行模块化编程希望高人提供系统资料
汇编精确度很高,但是移植性不好,
写完一个程序,
不能很好地马上移到另一个工程中使用,,我使用的C语言,
对于你的问题,暂时帮不了
⑧ 51单片机用汇编可以进行模块化编程吗
可以的。只是在模块调用时注意输入输出数据的衔接,哪些寄存器存什么数,执行完后用哪个寄存器带出来数据,都要考虑好。
可以参考和学习一下,汇编子程序库。
⑨ 51单片机模块化编程怎么位定义
模块不太了解,对于位的话.
就是bit和sbit,就搞定位定义了.
⑩ 红外发射模块怎么用51单片机编程使用
红外发射模块用51单片机编程使用:用定时器中断来做,红外发送引脚连接到P1.0口, 计数一下定时初值(让P1.0的翻转频率为38KHZ),进定时器中断就对P1.0取反,这样红外就发送出去了。
红外线发射管(IR LED)也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属于二极管类。它是可以将电能直接转换成近红外光(不可见光)并能辐射出去的发光器件。
红外线发射管(IR LED)也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属于二极管类。它是可以将电能直接转换成近红外光(不可见光)并能辐射出去的发光器件,主要应用于各种光电开关、触摸屏及遥控发射电路中。红外线发射管的结构、原理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近,只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通常使用砷化镓(GaAs)、砷铝化镓(GaAlAs)等材料,采用全透明或浅蓝色、黑色的树脂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