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内核参数修改

linux内核参数修改

发布时间:2022-09-01 17:50:27

‘壹’ linux安全优化和内核参数优化方案有那些

入口安全优化

用户权限以及系统安全优化

非root用户添加以及sudo权限控制

用户配置文件锁定

服务控制

默认无关服务都禁止运行并chkconfig xxx off,只保留有用服务。这种如果是云计算厂商提供的,一般都是优化过。如果是自己安装的虚拟机或者托管的机器,那就需要优化下,默认只保留network、sshd、iptables、crond、以及rsyslog等必要服务,一些无关紧要的服务就可以off掉了,

内核参数优化

默认ulinit -n看到的是1024,这种如果系统文件开销量非常大,那么就会遇到各种报错比如:

localhost kernel: VFS: file-max limit 65535 reached 或者too many open files 等等,那就是文件句柄打开数量已经超过系统限制,就需要优化了。

这个参数我们进程级优化文件如下: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

# End of file
* soft nofile 65535
* hard nofile 65535
* soft nproc 65535
* hard nproc 65535

好了,退出当前终端以后重新登录可以看到ulimit -n已经改成了65535。另外需要注意,进程级参数优化还需要修改文件:

/etc/security/limits.d/90-nproc.conf 这个会影响到参数。查看某一个进程的limits可以通过cat /proc/pid/limits查看。默认这个文件参数推荐设置:

[root@21yunwei 9001]# cat /etc/security/limits.d/90-nproc.conf
* soft nproc 65535
root soft nproc unlimited

修改/etc/sysctl.conf添加如下参数:

fs.file-max=65535

内核参数优化(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优化的文件为/etc/sysctl.conf,后尾追加优化参数:

net.ipv4.neigh.default.gc_stale_time=120
net.ipv4.conf.all.rp_filter=0
net.ipv4.conf.default.rp_filter=0
net.ipv4.conf.default.arp_announce = 2
net.ipv4.conf.all.arp_announce=2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32768
net.core.somaxconn = 32768
net.core.wmem_default = 8388608
net.core.rmem_default = 8388608
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net.ipv4.conf.lo.arp_announce=2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2

#参数的值决定了内核放弃连接之前发送SYN+ACK包的数量。

net.ipv4.tcp_syn_retries = 1

#表示在内核放弃建立连接之前发送SYN包的数量。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262144

#这个参数表示TCP三次握手建立阶段接受SYN请求列队的最大长度,默认1024,将其设置的大一些可以使出现Nginx繁忙来不及accept新连接的情况时,Linux不至于丢失客户端发起的链接请求。

设置完以后执行命令sysctl -p使得配置新配置的内核参数生效。系统优化这个内核对系统本身安全以及高并发都非常的有效(可以解决大量TIME_WAIT带来的无法访问使用、系统文件句柄数量超出等等)。

net.ipv4.tcp_timestamps = 1 #开启时间戳,配合tcp复用。如遇到局域网内的其他机器由于时间戳不同导致无法连接服务器,有可能是这个参数导致。注:阿里的slb会清理掉tcp_timestamps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这个参数用于设置启用timewait快速回收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6000 #参数设置为 1 ,表示允许将TIME_WAIT状态的socket重新用于新的TCP链接,该参数默认为180000,过多的TIME_WAIT套接字会使Web服务器变慢。net.ipv4.tcp_mem = 94500000 915000000 927000000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1 #当服务器主动关闭链接时,选项决定了套接字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默认值是60秒。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600 #当keepalive启动时,TCP发送keepalive消息的频度;默认是2小时,将其设置为10分钟,可以更快的清理无效链接。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定义UDP和TCP链接的本地端口的取值范围。fs.file-max=65535 #表示最大可以打开的句柄数;

设置完以后执行命令sysctl -p使得配置新配置的内核参数生效。这个内核对系统本身安全以及高并发都非常的有效(可以解决大量TIME_WAIT带来的无法访问使用、系统文件句柄数量超出等等)。

‘贰’ Linux内核参数之arp_ignore和arp_announce

arp_ignore和arp_announce参数都和ARP协议相关,主要用于控制系统返回arp响应和发送arp请求时的动作。这两个参数很重要,特别是在LVS的DR场景下,它们的配置直接影响到DR转发是否正常。

首先看一下Linux内核文档中对于它们的描述:

arp_ignore - INTEGER

Define different modes for sending replies in response to

received ARP requests that resolve local target IP addresses:

0 - (default): reply for any local target IP address, configured

on any interface

1 - reply only if the target IP address is local address

configured on the incoming interface

2 - reply only if the target IP address is local address

configured on the incoming interface and both with the

sender's IP address are part from same subnet on this interface

3 - do not reply for local addresses configured with scope host,

only resolutions for global and link addresses are replied

4-7 - reserved

8 - do not reply for all local addresses

The max value from conf/{all,interface}/arp_ignore is used

when ARP request is received on the {interface}

arp_ignore参数的作用是控制系统在收到外部的arp请求时,是否要返回arp响应。

arp_ignore参数常用的取值主要有0,1,2,3~8较少用到:

0:响应任意网卡上接收到的对本机IP地址的arp请求(包括环回网卡上的地址),而不管该目的IP是否在接收网卡上。

1:只响应目的IP地址为接收网卡上的本地地址的arp请求。

2:只响应目的IP地址为接收网卡上的本地地址的arp请求,并且arp请求的源IP必须和接收网卡同网段。

3:如果ARP请求数据包所请求的IP地址对应的本地地址其作用域(scope)为主机(host),则不回应ARP响应数据包,如果作用域为全局(global)或链路(link),则回应ARP响应数据包。

4~7:保留未使用

8:不回应所有的arp请求

sysctl.conf中包含all和eth/lo(具体网卡)的arp_ignore参数,取其中较大的值生效。

arp_announce - INTEGER

Define different restriction levels for announcing the local

source IP address from IP packets in ARP requests sent on

interface:

0 - (default) Use any local address, configured on any interface

1 - Try to avoid local addresses that are not in the target's

subnet for this interface. This mode is useful when target

hosts reachable via this interface require the source IP

address in ARP requests to be part of their logical network

configured on the receiving interface. When we generate the

request we will check all our subnets that include the

target IP and will preserve the source address if it is from

such subnet. If there is no such subnet we select source

addres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for level 2.

2 - Always use the best local address for this target.

In this mode we ignore the source address in the IP packet

and try to select local address that we prefer for talks with

the target host. Such local address is selected by looking

for primary IP addresses on all our subnets on the outgoing

interface that include the target IP address. If no suitable

local address is found we select the first local address

we have on the outgoing interface or on all other interfaces,

with the hope we will receive reply for our request and

even sometimes no matter the source IP address we announce.

The max value from conf/{all,interface}/arp_announce is used.

arp_announce的作用是控制系统在对外发送arp请求时,如何选择arp请求数据包的源IP地址。(比如系统准备通过网卡发送一个数据包a,这时数据包a的源IP和目的IP一般都是知道的,而根据目的IP查询路由表,发送网卡也是确定的,故源MAC地址也是知道的,这时就差确定目的MAC地址了。而想要获取目的IP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就需要发送arp请求。arp请求的目的IP自然就是想要获取其MAC地址的IP,而arp请求的源IP是什么呢? 可能第一反应会以为肯定是数据包a的源IP地址,但是这个也不是一定的,arp请求的源IP是可以选择的,控制这个地址如何选择就是arp_announce的作用)

arp_announce参数常用的取值有0,1,2。

0:允许使用任意网卡上的IP地址作为arp请求的源IP,通常就是使用数据包a的源IP。

1:尽量避免使用不属于该发送网卡子网的本地地址作为发送arp请求的源IP地址。

2:忽略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选择该发送网卡上最合适的本地地址作为arp请求的源IP地址。

sysctl.conf中包含all和eth/lo(具体网卡)的arp_ignore参数,取其中较大的值生效。

(1)当arp_ignore参数配置为0时,eth1网卡上收到目的IP为环回网卡IP的arp请求,但是eth1也会返回arp响应,把自己的mac地址告诉对端。

(2)当arp_ignore参数配置为1时,eth1网卡上收到目的IP为环回网卡IP的arp请求,发现请求的IP不是自己网卡上的IP,不会回arp响应。

(3)当arp_announce参数配置为0时,系统要发送的IP包源地址为eth1的地址,IP包目的地址根据路由表查询判断需要从eth2网卡发出,这时会先从eth2网卡发起一个arp请求,用于获取目的IP地址的MAC地址。该arp请求的源MAC自然是eth2网卡的MAC地址,但是源IP地址会选择eth1网卡的地址。

(4)当arp_announce参数配置为2时,eth2网卡发起arp请求时,源IP地址会选择eth2网卡自身的IP地址。

因为DR模式下,每个真实服务器节点都要在环回网卡上绑定虚拟服务IP。这时候,如果客户端对于虚拟服务IP的arp请求广播到了各个真实服务器节点,如果arp_ignore参数配置为0,则各个真实服务器节点都会响应该arp请求,此时客户端就无法正确获取LVS节点上正确的虚拟服务IP所在网卡的MAC地址。假如某个真实服务器节点A的网卡eth1响应了该arp请求,客户端把A节点的eth1网卡的MAC地址误认为是LVS节点的虚拟服务IP所在网卡的MAC,从而将业务请求消息直接发到了A节点的eth1网卡。这时候虽然因为A节点在环回网卡上也绑定了虚拟服务IP,所以A节点也能正常处理请求,业务暂时不会受到影响。但时此时由于客户端请求没有发到LVS的虚拟服务IP上,所以LVS的负载均衡能力没有生效。造成的后果就是,A节点一直在单节点运行,业务量过大时可能会出现性能瓶颈。

所以DR模式下要求arp_ignore参数要求配置为1。

每个机器或者交换机中都有一张arp表,该表用于存储对端通信节点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收到一个未知IP地址的arp请求,就会再本机的arp表中新增对端的IP和MAC记录;当收到一个已知IP地址(arp表中已有记录的地址)的arp请求,则会根据arp请求中的源MAC刷新自己的arp表。

如果arp_announce参数配置为0,则网卡在发送arp请求时,可能选择的源IP地址并不是该网卡自身的IP地址,这时候收到该arp请求的其他节点或者交换机上的arp表中记录的该网卡IP和MAC的对应关系就不正确,可能会引发一些未知的网络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DR模式下要求arp_announce参数要求配置为2。

arp_ignore和arp_announce参数分别有all,default,lo,eth1,eth2...等对应不同网卡的具体参数。当all和具体网卡的参数值不一致时,取较大值生效。

一般只需修改all和某个具体网卡的参数即可(取决于你需要修改哪个网卡)。下面以修改lo网卡为例:

net.ipv4.conf.all.arp_ignore=1

net.ipv4.conf.lo.arp_ignore=1

net.ipv4.conf.all.arp_announce=2

net.ipv4.conf.lo.arp_announce=2

sysctl -w net.ipv4.conf.all.arp_ignore=1

sysctl -w net.ipv4.conf.lo.arp_ignore=1

sysctl -w net.ipv4.conf.all.arp_announce=2

sysctl -w net.ipv4.conf.lo.arp_announce=2

echo "1">/proc/sys/net/ipv4/conf/all/arp_ignore

echo "1">/proc/sys/net/ipv4/conf/lo/arp_ignore

echo "2">/proc/sys/net/ipv4/conf/all/arp_announce

echo "2">/proc/sys/net/ipv4/conf/lo/arp_announce

‘叁’ 如何用命令行设置linux内核参数

Linux设置内核参数的方法

1 内核参数的查看方法
使用“sysctl -a”命令可以查看所有正在使用的内核参数。内核参数比较多(一般多达500项),按照前缀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net.ipv4、net.ipv6、net.core、vm、fs、dev.parport、dev.cdrom 、dev.raid、kernel等等。相同的linux,安装的组件和使用的方式不一样,正在使用的内核参数是不一样的。
所有的内核参数的说明文档是放到/usr/src/linux/Documentation/sysctl中的,如果想知道对内核参数的说明,可以到该目录下查看相应的说明文档。

2 内核参数的的设置方法

由于Linux的内核参数信息都存在内存中,因此可以通过命令直接修改,并且修改后直接生效。也可以通过文件的方式进行设置。下面就介绍这两种修改方法。
2.1 命令设置的方式

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
1、使用“sysctl -w 参数名=值”的方式

假设我们把net.ipv4.ip_forward的值修改为1,使用命令“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2、修改内核参数对应的proc文件

内核参数位于/proc/sys/之下,参数名称是以文件所在的路径,并将“/”以“.”来取代。举例来说,/proc/sys/net/ip_forward的参数名称为net.ipv4.ip_forward。

同样把net.ipv4.ip_forward的值修改为1,使用命令“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注意,这里proc文件跟普通的文件不一样。一般一个文件用echo写入内容之后,会变成一个文本文件,但echo修改proc文件之后还是个空文件。

‘肆’ linux内核优化参数

cat >> /etc/sysctl.conf << EOF
# kernel optimization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2
net.ipv4.tcp_tw_reuse = 1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600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4000 65000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16384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36000
net.ipv4.route.gc_timeout = 100
net.ipv4.tcp_syn_retries = 1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1
net.core.somaxconn = 16384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16384
net.ipv4.tcp_max_orphans = 16384
EOF # 《Linux就该这么学》
将上面的内核参数加入/etc/sysctl.conf文件中,执行如下命令使之生效:
sysctl -p

‘伍’ RedHatLinux修改内核参数,不是很懂,求指点,谢谢

/proc 里面的文件都不是真的,他是一个特殊的文件系统。
修改这些设置我记得是在 /etc/ 里面有一个配置,设置好后用一个软件来刷新这个内核配置。
如果自己直接修改的话,最好是 echo xxxxx > /proc/xxx/xxx/xxx 的方式修改。

‘陆’ 如何修改 Linux 内核配置

由于Linux的内核参数信息都存在内存中,因此可以通过命令直接修改,并且修改后直接生效。但是,当系统重新启动后,原来设置的参数值就会丢失,而系统每次启动时都会自动去/etc/sysctl.conf文件中读取内核参数,因此将内核的参数配置写入这个文件中,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首先打开/etc/sysctl.conf文件,查看如下两行的设置值,这里是: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4294967295
如果系统默认的配置比这里给出的值大,就不要修改原有配置。同时在/etc/sysctl.conf文件最后,添加以下内容:
fs.file-max
=
6553600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net.core.rmem_default
=
4194304
net.core.rmem_max
=
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wmem_max
=
262144
这里的“fs.file-max
=
6553600”其实是由“fs.file-max
=
512
*
PROCESSES”得到的,我们指定PROCESSES的值为12800,即为“fs.file-max
=512
*12800”。
sysctl.conf文件修改完毕后,接着执行“sysctl
-p”使设置生效。
[root@localhost
~]#
sysctl
-p
常用的内核参数的含义如下。
kernel.shmmax:表示单个共享内存段的最大值,以字节为单位,此值一般为物理内存的一半,不过大一点也没关系,这里设定的为4GB,即“4294967295/1024/1024/1024=4G”。
kernel.shmmni:表示单个共享内存段的最小值,一般为4kB,即4096bit.
kernel.shmall:表示可用共享内存的总量,单位是页,在32位系统上一页等于4kB,也就是4096字节。
fs.file-max:表示文件句柄的最大数量。文件句柄表示在Linux系统中可以打开的文件数量。
ip_local_port_range:表示端口的范围,为指定的内容。
kernel.sem:表示设置的信号量,这4个参数内容大小固定。
net.core.rmem_default:表示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以字节为单位)。
net.core.rmem_max
:表示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以字节为单位)
net.core.wmem_default:表示发送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以字节为单位)。
net.core.wmem_max:表示发送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以字节为单位)。

‘柒’ linux内核参数

"The story of _OSI(Linux)"注释.此参数用于修改内核中的操作系统接口字符串(_OSI string)列表默认值,这样当BIOS向内核询问:...

‘捌’ 一般优化linux的内核,需要优化什么参数

首先要知道一点所有的TCP/IP的参数修改是临时的,因为它们都位于/PROC/SYS/NET目录下,如果想使参数长期保存,可以通过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来实现,这里不做详细说明,只针对Linux的TCPIP内核参数优化列举相关参数:

1、为自动调优定义socket使用的内存

2、默认的TCP数据接收窗口大小(字节)

3、最大的TCP数据接收窗口

4、默认的TCP发送窗口大小

5、最大的TCP数据发送窗口

6、在每个网络接口接收数据包的速率比内核处理这些包速率快时,允许送到队列的数据包最大数目

7、定义了系统中每一个端口最大的监听队列长度

8、探测消息未获得相应时,重发该消息的间隔时间

9、在认定tcp连接失效之前,最多发送多少个keepalive探测消息等。

‘玖’ Linux如何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修改内核参数

RedHat向管理员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使我们可以在系统运行时更改内核参数,而不需要重新引导系统。这是通过/PRoc虚拟文件系统实现的。/proc/sys目录下存放着大多数的内核参数,并且设计成可以在系统运行的同时进行更改。下面我们以打开内核的 ip转发功能为例说明在系统运行时修改内核参数的两种方法。IP转发是指允许系统对来源和目的地都不是本机的数据包通过网络,RedHat默认屏蔽此功能,在 需要用本机作为路由器、NAT等情况下需要开启此功能。 方法一:修改/proc下内核参数文件内容 直接修改内核参数ip_forward对应在/proc下的文件/proc/sys/net/ipv4/ip_forward。用下面命令查看ip_forward文件内容: # cat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该文件默认值0是禁止ip转发,修改为1即开启ip转发功能。修改命令如下: # echo 1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修改过后就马上生效,即内核已经打开ip转发功能。但如果系统重启后则又恢复为默认值0,如果想永久打开需要通过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的内容来实现。 方法二.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 默认sysctl.conf文件中有一个变量是 net.ipv4.ip_forward = 0 将后面值改为1,然后保存文件。因为每次系统启动时初始化脚本/etc/rc.d/rc.sysinit会读取/etc/sysctl.conf文件的内容,所以修改后每次系统启动时都会开启ip转发功能。但只是修改sysctl文件不会马上生效,如果想使修改马上生效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 # sysctl –p 在修改其他内核参数时可以向/etc/sysctl.conf文件中添加相应变量即可,下面介绍/proc/sys下内核文件与配置文件 sysctl.conf中变量的对应关系,由于可以修改的内核参数都在/proc/sys目录下,所以sysctl.conf的变量名省略了目录的前面部 分(/proc/sys)。 将/proc/sys中的文件转换成sysctl中的变量依据下面两个简单的规则: 1.去掉前面部分/proc/sys 2.将文件名中的斜杠变为点 这两条规则可以将/proc/sys中的任一文件名转换成sysctl中的变量名。 例如: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 net.ipv4.ip_forward /proc/sys/kernel/hostname =》 kernel.hostname 可以使用下面命令查询所有可修改的变量名 # sysctl –a 下面例举几个简单的内核参数: 1./proc/sys/kernel/shmmax 该文件指定内核所允许的最大共享内存段的大小。 2./proc/sys/kernel/threads-max 该文件指定内核所能使用的线程的最大数目。 3./proc/sys/kernel/hostname 该文件允许您配置网络主机名。

阅读全文

与linux内核参数修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浏览:903
为什么小米app启动广告关不了 浏览:877
空调压缩机一直不停 浏览:511
养殖系统开发源码 浏览:82
pdf的目录 浏览:406
光遇安卓如何一个人拍视频 浏览:277
怨女pdf 浏览:708
扭曲服务器什么时候开 浏览:23
加密货币换平台 浏览:609
手机内存压缩软件 浏览:33
生成树是否与遍历算法有关 浏览:728
python强化学习迷宫 浏览:450
老包子解压视频 浏览:885
服务器注册是什么意思 浏览:418
程序员群体焦虑如何破局 浏览:585
程序员在广州上班 浏览:803
androidlinuxadt 浏览:512
广联达软件加密锁原装芯片 浏览:338
如何打开数据库服务器 浏览:310
kppm是什么app 浏览: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