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单片机的复位方式包括
2、上电复位
AT89C51的上电复位电路如图2所示,只要在RST复位输入引脚上接一电容至VCC端,下接一个电阻到地即可。对于CMOS型单片机,由于在RST端内部有一个下拉电阻,故可将外部电阻去掉,而将外接电容减至1?F。上电复位的工作过程是在加电时,复位电路通过电 容加给RST端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随着VCC对电容的充电过程而逐渐回落,即RST端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充电时间。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复位,RST端的高电平信号必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上电时,VCC的上升时间约为10ms,而振荡器的起振时间取决于振荡频率,如晶振频率为10MHz,起振时间为1ms;晶振频率为1MHz,起振时间则为10ms。
在图2的复位电路中,当VCC掉电时,必然会使RST端电压迅速下降到0V以下,但是,由于内部电路的限制作用,这个负电压将不会对器件产生损害。另外,在复位期间,端口引脚处于随机状态,复位后,系统将端口置为全“l”态。如果系统在上电时得不到有效的复位,则程序计数器PC将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初值,因此,CPU可能会从一个未被定义的位置开始执行程序。 单片机与上点复位电路如图1-2所示。
3、积分型上电复位
常用的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如图3所示。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积分电路如图1-3所示
4、参数设置
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下面给出这种复位电路的电容、电阻参考值。C=1uF,R1=1k,R2=10k
5、proteus中仿真的现象
很多玩proteus的在仿真中都发现复位电路没法用,出现的问题确实和仿真器本身有关系,按键复位电路用的比较多,但是仿真却出现问题了。我弄来弄去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在4参数设置中说了参考典型值,但仿真中就有问题了见下面几幅图对比下可以看出问题。完全按照图1-1 按键复位电路仿真。结果如图1-4 按键复位电路仿真1所示。
⑵ c51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S22复位键按下时:RST经1k电阻接VCC,获得10k电阻上所分得电压,形成高电平,进入“复位状态”
当S22复位键断开时:RST经10k电阻接地,电流降为0,电阻上的电压也将为0,RST降为低电平,开始正常工作
(2)单片机复位电路有几种方法扩展阅读:
复位电路是一种用来使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的电路设备,它的操作原理与计算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启动原理和手段有所不同。复位电路,就是利用它把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就像计算器的清零按钮的作用一样,以便回到原始状态,重新进行计算。
和计算器清零按钮有所不同的是,复位电路启动的手段有所不同。一是在给电路通电时马上进行复位操作;二是在必要时可以由手动操作;三是根据程序或者电路运行的需要自动地进行。复位电路都是比较简单的大都是只有电阻和电容组合就可以办到了,再复杂点就有三极管等配合程序来进行了。
单片机复位电路主要有四种类型:
(1)微分型复位电路:
(2)积分型复位电路:
(3)比较器型复位电路:
比较器型复位电路的基本原理。上电复位时,由于组成了一个RC低通网络,所以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比负相端输入电压延迟一定时间.而比较器的负相端网络的时间常数远远小于正相端RC网络的时间常数。
因此在正端电压还没有超过负端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经反相器后产生高电平.复位脉冲的宽度主要取决于正常电压上升的速度.由于负端电压放电回路时间常数较大,因此对电源电压的波动不敏感.但是容易产生以下二种不利现象:
(1)电源二次开关间隔太短时,复位不可靠:
(2)当电源电压中有浪涌现象时,可能在浪涌消失后不能产生复位脉冲。
为此,将改进比较器重定电路,如图9所示.这个改进电路可以消除第一种现象,并减少第二种现象的产生.为了彻底消除这二种现象,可以利用数字逻辑的方法和比较器配合,设计的比较器重定电路。此电路稍加改进即可作为上电复位和看门狗复位电路共同复位的电路,大大提高了复位的可靠性。
⑶ 常用的单片机复位电路有哪些
低电平复位电路有MAX705、MAX706、MAX809、MAX811、IMP705、IMP706、IMP809、IMP811、STM809、STM811、TCM809、TCM811、CAT809、CAT811、ICL88705、ICL88706等器件,高电平复位电路有MAX810、MAX812、IMP810、IMP812、STM810、STM812、TCM810、TCM812、CAT810、CAT812等器件,而MAX707、MAX708、MAX813L、IMP707、IMP708、IMP813L、TL7705、ICL88707、ICL88708、ICL88013、CAT707、CAT707、CAT708、CAT813等同时有高、低电平复位输出信号和看门狗输出,这些都是最常用的。
⑷ STC12C5A60S2单片机复位方式有哪些
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有5种复位方式:外部RST引脚复位,外部低压检测复位(新增第二复位功能脚RST2复位,实现外部可调复位门槛电压复位),软件复位,掉电复位/上电复位(并可选择增�额外的复位延时200mS,也叫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其实就是在上电复位后增�一个200mS复位延时),看门狗复位.
⑸ 关于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51单片复位:高电平复位,低电平工作。
此复位电路包含两种复位方式:上电复位、手动复位。
上电复位——
因为51机要求复位正脉冲持续20us以上方有效,故R2的作用就是C1的充电延时电阻,并将充电电流反馈成高电位。显然,若无R2,RST端接地,将持续为低电平。
上电时,+5V电压经C3、R2回路对C1充电,刚开始,充电电流很大,此电流在R2上产生压降,RST端呈正电位(高电平);随着充电的持续进行,在C1上逐步建立起左正右负的电压,右端负压使RST电位逐步下降,最后将RST端电位锁定在低电平。
手动复位——
如果需要重启程序,则按下RET1后松开即可。按下时,+5V电压使RST为高电平,松 开后,RST端变为低电平。R1为手动复位时的限流电阻,同时又与R2构成串联分压电路,使RST端的电压,电流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保护51单片不受大电流、高电压的冲击。
⑹ 如何选择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让我回答你问题,其实单片机复位电路有两种,一种是下载线的复位,一种是外接电路复位,外接电路复位又分好几种,常用的就有3种。他们的区别都是实线复位,不管是下载线复位还是外接复位电路,都是接在9脚。当烧程序时候,它的复位电路就有作用了,如果没有接下载线的复位电路,直接了外接电路复位,那你烧时候复位就得一直按住外接电路复位开关来代替下载线的自动复位。建议两种电路都接上,自己多尝试就懂了。外接电路复位比较常用的是:一个10k电阻1k电阻10uf电解电容,一个小按钮来构成,把1k的电阻和按钮串联,电容和它们并联,并联后接一端接5伏电压,一边接9脚,10k电阻也接9脚,另一端接地…初学者复位电路用得不多,建议你如果是想学就从基础学起,最好多实例的书,书内涉及的电子元件多点最好,我看的是郭天祥的书。
⑺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及其三种复位方式
单片机的三种复位方式,上电复位,按键复位,看门狗软件复位吧,给复位端超过固定长度脉宽的电平
⑻ 复位电路的分类
单片机复位电路主要有四种类型:
(1)微分型复位电路:
(2)积分型复位电路:
(3)比较器型复位电路:
比较器型复位电路的基本原理。上电复位时,由于组成了一个RC低通网络,所以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比负相端输入电压延迟一定时间.而比较器的负相端网络的时间常数远远小于正相端RC网络的时间常数,因此在正端电压还没有超过负端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经反相器后产生高电平.复位脉冲的宽度主要取决于正常电压上升的速度.由于负端电压放电回路时间常数较大,因此对电源电压的波动不敏感.但是容易产生以下二种不利现象:
(1)电源二次开关间隔太短时,复位不可靠:
(2)当电源电压中有浪涌现象时,可能在浪涌消失后不能产生复位脉冲。
为此,将改进比较器重定电路,如图9所示.这个改进电路可以消除第一种现象,并减少第二种现象的产生.为了彻底消除这二种现象,可以利用数字逻辑的方法和比较器配合,设计的比较器重定电路。此电路稍加改进即可作为上电复位和看门狗复位电路共同复位的电路,大大提高了复位的可靠性。
(4)看门狗型复位电路.
看门狗型复位电路主要利用CPU正常工作时,定时复位计数器,使得计数器的值不超过某一设定的值;当CPU不能正常工作时,由于计数器不能被复位,因此其计数会超过某一值,从而产生复位脉冲,使得CPU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此复位电路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软件设计,即将定时向复位电路发出脉冲的程序放在何处是最优的设计。一般设计,将此段程序放在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 然而,有时这种设计仍然会引起程序走飞或工作不正常。原因主要是:当程序"走飞"发生时,定时器初始化以及开中断之后的话,这种"走飞"情况就有可能不能由Watchdog复位电路校正回来.因为定时器中断一真在产生,即使程序不正常,Watchdog也能被正常复位.为此提出定时器加预设的设计方法.即在初始化时压入堆栈一个地址,在此地址内执行的是一条关中断和一条死循环语句.在所有不被程序代码占用的地址尽可能地用子程序返回指令RET代替.这样,当程序走飞后,其进入陷阱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而一旦进入陷阱,定时器停止工作并且关闭中断,从而使Watchdog复位电路会产生一个复位脉冲将CPU复位.当然这种技术用于实时性较强的控制或处理软件中有一定的困难。
⑼ 80c51单片机的RST引脚有什么作用有哪几种复位方式复位后的状态是什么
1、RST:引导内部复位程序或电路。可以看到SFR的复位值,同时等待时钟电路稳定工作,提高抗干扰能力,提供一种有效的重启方式,目的就是单片机重生。
2、复位方式:要求RST保持高电平一段时间,通常上电RC电路或专用电源监控芯片做到。
3、状态:是运行状态,于是CPU从0000H地址开始干活。
51单片机是高电平复位的,如果RST引脚维持2个机器周期时间长的高电平,那么内部寄存器将会被置为合适的数值,使得系统顺序启动,正常工作时,RST 脚保持低电平。
(9)单片机复位电路有几种方法扩展阅读:
RST引脚是复位端,高电平有效。在该引脚输入至少连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单片机复位。RST引脚内部有一个斯密特ST触发器以对输入信号整形,保证内部复位电路的可靠,所以外部输入信号不一定要求是数字波形。
使用时,一般在此引脚与VSS引脚之间接一一个约8.2k2的下拉电阻,与VCC引脚之间接一个约10UF的电解电容,即可保证上电自动复位。复位也是使单片机退出低功耗工作方式而进入正常状态一种操作。
⑽ 1.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有哪几种,分别画出电路图
发点图片格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