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单片机加上拉电阻

单片机加上拉电阻

发布时间:2022-09-03 04:35:46

‘壹’ 为什么说单片机加上拉电阻能增大驱动

你在追问里写到:“如果是输出低电平,那么经过上拉电阻的电流也会流入单片机端口,那么单片机的吸收电流比不接时不是反而更小”,这句话我认为是正确的。首先明确一下两个名词:拉电流、吸收电流。拉电流:高电平时从单片机里流向负载的最大电流。暂且称之为高电平驱动能力。吸收电流:低电平时从负载流向单片机的最大电流。暂且称之为低电平驱动能力。单片机提供拉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I/O口的晶体管导通电阻的大小和晶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这两样都是不变的,增加上拉电阻能增加拉电流(把电阻也看作单片机的一部分),也就是增加了驱动能力。驱动能力能增加多少取决于上拉电阻的大小和上拉电阻所接的电压大小。但上拉电阻不但不能增加吸收电流,反而会减小灌电流,原因跟你写的一致。不过单片机的拉电流要比吸收电流大的多,增加上拉电阻对吸收电流影响不是很大,除非电阻阻值非常小。所以,准确的说法是:上拉电阻能增加高电平时的驱动能力,但会减小低电平时的驱动能力。

‘贰’ 单片机上拉电阻的作用和接法

1.一般
51单片机
的P0口在作为地址/数据复用时不接上拉电阻。
2.作为一般的I/O口时用时,由于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故要接上上拉电阻!!
3.当p0口用来驱动PNP时,需接上上拉电阻 接法:一端接电源,一端接
单片机
输出

‘叁’ 单片机键盘电路的上拉电阻一般加多大的

51单片机I/O口都是开漏输出,P1~P4都内置弱上拉电阻,(为了输出1时能拉高输出电平),P0口没内置上拉,但用作普通I/O口时必须外接弱上拉电阻,
单片机键盘都不一定要用上拉电阻,因为加的话性能也稳定不了多少,加的话就加4.7K/5.1K/10K吧,不能太小,防止灌电流过大。
注:按键的程序上一般会有10MS左右的消抖。

‘肆’ 单片机中数码管显示,加上上拉电阻是为了什么

你用的51系列的单片机,如果是普通,没有强输出的的话,很难驱动数码管,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需要添加三极管驱动的,数码管的电流计算:每个段的电流x8,就当你用的是红色管,这样电流可以设计在5~10ma,这样的话,当显示数字8带点时,电流就是40~80ma,单片机是很难直接输出这么大的电流的,所以需要加驱动.用共阳数码管,p0口做a~dot就无需加上拉电阻了.

‘伍’ 单片机引脚为何接上拉电阻

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总结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68
文章录入:admin
上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
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
高低电平的设定。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4.
频率特性。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OC门输出高电平时是一个高阻态,其上拉电流要由上拉电阻来提供,设输入端每端口不大于100uA,设输出口驱动电流约500uA,标准工作电压是5V,输入口的高低电平门限为0.8V(低于此值为低电平);2V(高电平门限值)。
选上拉电阻时:
500uA
x
8.4K=
4.2即选大于8.4K时输出端能下拉至0.8V以下,此为最小阻值,再小就拉不下来了。如果输出口驱动电流较大,则阻值可减小,保证下拉时能低于0.8V即可。
当输出高电平时,忽略管子的漏电流,两输入口需200uA
200uA
x15K=3V即上拉电阻压降为3V,输出口可达到2V,此阻值为最大阻值,再大就拉不到2V了。选10K可用。COMS门的可参考74HC系列
设计时管子的漏电流不可忽略,IO口实际电流在不同电平下也是不同的,上述仅仅是原理,一句话概括为:输出高电平时要喂饱后面的输入口,输出低电平不要把输出口喂撑了(否则多余的电流喂给了级联的输入口,高于低电平门限值就不可靠了)。

‘陆’ 为什么说单片机加上拉电阻能增大驱动

你在追问里写到:“如果是输出低电平,那么经过上拉电阻的电流也会流入单片机端口,那么单片机的吸收电流比不接时不是反而更小”,这句话我认为是正确的。
首先明确一下两个名词:拉电流、吸收电流。
拉电流:高电平时从单片机里流向负载的最大电流。暂且称之为高电平驱动能力。
吸收电流:低电平时从负载流向单片机的最大电流。暂且称之为低电平驱动能力。
单片机提供拉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I/O口的晶体管导通电阻的大小和晶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这两样都是不变的,增加上拉电阻能增加拉电流(把电阻也看作单片机的一部分),也就是增加了驱动能力。驱动能力能增加多少取决于上拉电阻的大小和上拉电阻所接的电压大小。但上拉电阻不但不能增加吸收电流,反而会减小灌电流,原因跟你写的一致。不过单片机的拉电流要比吸收电流大的多,增加上拉电阻对吸收电流影响不是很大,除非电阻阻值非常小。
所以,准确的说法是:上拉电阻能增加高电平时的驱动能力,但会减小低电平时的驱动能力。

‘柒’ 单片机中P0口作为输出为什么要上拉电阻

上拉电阻就是从电源高电平引出的电阻接到输出。P0口作为IO口输出的时候时输出低电平为0输出高电平为高组态(并非5V,相当于悬空状态)。也就是说PO口不能真正的输出高电平,给所接的负载提供电流,因此必须接上拉电阻(一电阻连接到VCC),由电源通过这个上拉电阻给负载提供电流。

由于P0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是开漏的,不管它的驱动能力多大,相当于它是没有电源的,需要外部的电路提供,绝大多数情况下P0口是必需加上拉电阻的。

(7)单片机加上拉电阻扩展阅读:

如果电平用OC(集电极开路,TTL)或OD(漏极开路,CMOS)输出,那么不用上拉电阻是不能工作的, 这个很容易理解,管子没有电源就不能输出高电平了。

如果输出电流比较大,输出的电平就会降低(这是电路中已经有了一个上拉电阻的情况下,但是电阻太大,压降太高),就可以用上拉电阻提供电流分量, 把电平“拉高”。其实这些都是按需要,工作在线性范围的上拉电阻不能太小,当然也会用这个方式来实现门电路电平的匹配。

阅读全文

与单片机加上拉电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加密货币换平台 浏览:609
手机内存压缩软件 浏览:33
生成树是否与遍历算法有关 浏览:727
python强化学习迷宫 浏览:449
老包子解压视频 浏览:885
服务器注册是什么意思 浏览:418
程序员群体焦虑如何破局 浏览:584
程序员在广州上班 浏览:803
androidlinuxadt 浏览:512
广联达软件加密锁原装芯片 浏览:338
如何打开数据库服务器 浏览:310
kppm是什么app 浏览:538
python多个数组命名 浏览:192
a算法csdn 浏览:23
r720服务器什么年代 浏览:975
本地电脑怎么设置传奇服务器 浏览:1002
安卓10框架怎么制作 浏览:959
程序员退休工资待遇 浏览:609
湛江中文编程数控系统代理 浏览:419
openglandroid书 浏览: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