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1单片机既然有推挽输出,为什么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用三极管驱动LED呢(20mA的电流就够了啊)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想原因有二,其一,低能儿的设计,他根本连技术手册的电气参数都不看甚至看不懂,别人这么设计(早期51没推挽输出)他只好跟着。其二,部分51单片机虽然有推挽输出,但整个芯片有功耗限制,如果推挽输出总电流比较大,只好用三极管驱动LED,这属于无奈之举。但也不尽然,如果对电源功耗没什么限制,可以使用排阻配合共阴极数码管实现无三极管驱动。
② 什么是51单片机
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该系列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单片机,后来随着Flashrom技术的发展,8031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机型推出,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占有大量市场。51单片机是基础入门的一个单片机,需要注意的是52系列的单片机一般不具备自编程能力。成为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好的单片机可以去朱有鹏的某宝店进行购买,品牌的,不会有差错。
③ 51单片机推栈的操作特点
特点是后进先出,SP始终是栈顶位置,堆栈占用空间是内部寄存器,普通51是08H~7FH,52可以使08H~FFH
④ 谁能给推荐一个51单片机
看到你的要求我只有推荐MSP430单片机了
MSP430 单片机的特点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主要取决于以下的特点。 强大的处理能力 MSP430 系列单片机是一个 16 位的单片机,采用了精简指令集(RISC)结构,具有丰富的寻址方式( 7 种源操作数寻址、 4 种目的操作数寻址)、简洁的 27 条内核指令以及大量的模拟指令;大量的寄存器以及片内数据存储器都可参加多种运算;还有高效的查表处理指令;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在 8MHz 晶体驱动下指令周期为 125 ns 。这些特点保证了可编制出高效率的源程序。 在运算速度方面, MSP430 系列单片机能在 8MHz 晶体的驱动下,实现 125ns 的指令周期。 16 位的数据宽度、 125ns 的指令周期以及多功能的硬件乘法器(能实现乘加)相配合,能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某些算法(如 FFT 等)。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中断源较多,并且可以任意嵌套,使用时灵活方便。当系统处于省电的备用状态时,用中断请求将它唤醒只用 6us 。 超低功耗 MSP430 单片机之所以有超低的功耗,是因为其在降低芯片的电源电压及灵活而可控的运行时钟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电源电压采用的是 1.8~3.6V 电压。因而可使其在 1MHz 的时钟条件下运行时, 芯片的电流会在 200~400uA 左右,时钟关断模式的最低功耗只有 0.1uA 。 其次,独特的时钟系统设计。在 MSP430 系列中有两个不同的系统时钟系统:基本时钟系统和锁频环( FLL 和 FLL+ )时钟系统或 DCO 数字振荡器时钟系统。有的使用一个晶体振荡器( 32768Hz ) , 有的使用两个晶体振荡器)。由系统时钟系统产生 CPU 和各功能所需的时钟。并且这些时钟可以在指令的控制下,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总体功耗的控制。 由于系统运行时打开的功能模块不同,即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芯片的功耗有着显着的不同。在系统中共有一种活动模式( AM )和五种低功耗模式( LPM0~LPM4 )。在等待方式下,耗电为 0.7uA ,在节电方式下,最低可达 0.1uA 。 系统工作稳定。上电复位后,首先由 DCOCLK 启动 CPU ,以保证程序从正确的位置开始执行,保证晶体振荡器有足够的起振及稳定时间。然后软件可设置适当的寄存器的控制位来确定最后的系统时钟频率。如果晶体振荡器在用做 CPU 时钟 MCLK 时发生故障, DCO 会自动启动,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如果程序跑飞,可用看门狗将其复位。 丰富的片上外围模块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各成员都集成了较丰富的片内外设。它们分别是看门狗( WDT )、模拟比较器 A 、定时器 A ( Timer_A )、定时器 B ( Timer_B )、串口 0 、1( USART0 、1 )、硬件乘法器、液晶驱动器、 10 位 /12 位 ADC 、16位Sigma-Delta AD、直接寻址模块( DMA )、端口 O ( P0 )、端口 1~6 ( P1~P6 )、基本定时器( Basic Timer )等的一些外围模块的不同组合。其中,看门狗可以使程序失控时迅速复位;模拟比较器进行模拟电压的比较,配合定时器,可设计出 A/D 转换器; 16 位定时器( Timer_A 和 Timer_B )具有捕获 / 比较功能,大量的捕获 / 比较寄存器,可用于事件计数、时序发生、 PWM 等;有的器件更具有可实现异步、同步及多址访问串行通信接口可方便的实现多机通信等应用;具有较多的 I/O 端口,最多达 6*8 条 I/O 口线; P0 、 P1 、 P2 端口能够接收外部上升沿或下降沿的中断输入; 12/14 位硬件 A/D 转换器有较高的转换速率,最高可达 200kbps ,能够满足大多数数据采集应用;能直接驱动液晶多达 160 段;实现两路的 12 位 D/A 转换;硬件IIC串行总线接口实现存储器串行扩展;以及为了增加数据传输速度,而采用直接数据传输( DMA )模块。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这些片内外设为系统的单片解决方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方便高效的开发环境 目前 MSP430 系列有 OPT 型、 FLASH 型和 ROM 型三种类型的器件,这些器件的开发手段不同。对于 OPT 型和 ROM 型的器件是使用仿真器开发成功之后在烧写或掩膜芯片;对于 FLASH 型则有十分方便的开发调试环境,因为器件片内有 JTAG 调试接口,还有可电擦写的 FLASH 存储器,因此采用先下载程序到 FLASH 内,再在器件内通过软件控制程序的运行,由 JTAG 接口读取片内信息供设计者调试使用的方法进行开发。这种方式只需要一台 PC 机和一个 JTAG 调试器,而不需要仿真器和编程器。开发语言有汇编语言和 C 语言。 MSP430 单片机目前主要以 FLASH 型为主。 适应工业级运行环境 MSP430 系列器件均为工业级的,运行环境温度为 -40~+ 85 摄氏度 ,所设计的产品适合用于工业环境下。
⑤ 求51单片机定时时间与计数初值关系式的推导过程
不要去记什么公式,知道原理就行了。以16位方式计数为例,51单片机的计数方式是向上计数,16位计数器如果计数初值为0,则计数器从0计到65535,每计一个1微秒,也就是当计数初值为0时计数时间为65535*1微秒,约为65毫秒。所以如果你想定时1毫秒,即让计数器计数1000次,那么初值就是65535-1000=64535,将64535用16进制表示是FC17,所以寄存器TH写FC,TL写17。
只要记住两点:一是51单片机是向上计数的,也就是从初值计到65535,再记一次就溢出触发中断。二是定时器的计时周期为1微秒
⑥ 学51单片机推荐书籍,要求是入门的
单片机入门书籍,推荐3本书给你吧。
1.《新型单片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技术》
⑦ 51单片机推动喇叭发声阻值选取、三极管作用灯
1.电阻R是用来防止基极电流过大烧坏三极管,根据三极管参数来算,一般选1K就可以啦,驱动能力不减少。
2.IO 口输出电压 U>=VCC时 ,8550截止,Vcc-U>0.7时,导通。也就是说如果是同电源,单片机VCC,三极管 VCC时,输出高电平,8550截止,低 8550导通。如果你单片机用的是5V,三极管用 12V,就不能用 8550 PNP三极管,要用8050,9013等NPN三极管。
3.发声是看喇叭是有源的还是无源的,无源的要靠频率来驱动,有源的有电流经过就有声音。有源的话,低电平喇叭发声。
4.是程序确定的。
⑧ 关于51单片机跟推拉力计的通信问题
中断只负责接收,处理在外部处理
⑨ 51单片机教材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单片机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这本《单片机原理》根据21世纪高等院校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对单片机技术开发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写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本书前两版持续畅销,累计印数3万余册。优秀作者,历经10年,打造单片机系列(3本)教材,覆盖单片机领域课程绝大部分需求。提供配套电子课件、习题参考答案和程序代码。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共分11章,第1章介绍单片机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第3~4章介绍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51单片机使用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堆栈不能放在片外,所以要在51系列单片机上开发操作系统的话就要少用它的片内RAM。
但是不用片内RAM是办不到的,因为操作系统也要传递参数,也要使用堆栈。C51单片机的C函数传递参数是通过寄存器和存储器的,不能通过堆栈。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使得操作系统代码少用片内RAM。
⑩ 51单片机的优缺点
一、51单片机
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当然也是初学者们最容易上手学习的单片机,最早由Intel推出,由于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的指令系统,堪称为一代“经典”,为以后的其它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1单片机之所以成为经典,成为易上手的单片机主要有以下特点:
特性
1、从内部的硬件到软件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统,称作位处理器,处理对象不是字或字节而是位。不但能对片内某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某位进行处理,如传送、置位、清零、测试等,还能进行位的逻辑运算,其功能十分完备,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2、同时在片内RAM区间还特别开辟了一个双重功能的地址区间,使用极为灵活,这一功能无疑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乘法和除法指令,这给编程也带来了便利。很多的八位单片机都不具备乘**能,作乘法时还得编上一段子程序调用,十分不便。
缺点
(虽然是经典但是缺点还是很明显的)
1、AD、EEPROM等功能需要靠扩展,增加了硬件和软件负担
2、虽然I/O脚使用简单,但高电平时无输出能力,这也是51系列单片机的最大软肋
3、运行速度过慢,特别是双数据指针,如能改进能给编程带来很大的便利
4、51单片机保护能力很差,很容易烧坏芯片
应用范围:目前在教学场合和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大量被采用。
使用最多的器件:8051、80C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