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051单片机存储器分为哪两大部分指令格式由什么和什么两部分组成
8051单片机存储器分为数据存储器空间和程序存储器空间两大部分。
而不是(外部数据存储器空间和程序存储器空间,两大部分外部数据存储器空)
指令格式并不一定有两部分组成,应该分什么指令格式。
如:汇编语言指令格式,是有五部分组成。
1,
标号
2,助记符
3,目的操作数
4,源操作数
5,注解·
2. 、MCS 51单片机的存储器从物理结构上和逻辑上分别可划分几个空间
MCS-51单片机在物理结构上有四个存储空间:
1、片内程序存储器
2、片外程序存储器
3、片内数据存储器
4、片外数据存储器
但在逻辑上,即从用户的角度上,8051单片机有三个存储空间:
1、片内外统一编址的64K的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MOVC)
2、256B的片内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
3、以及64K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X)
MCS-51系列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分为系统使用区和用户使用区。其中0000H~002AH为系统使用区,其余为用户使用区。系统使用区固定6个地址为特定程序的入口地址,如下:
ROM地址 功能分配
0000H 系统复位后的入口
0003H 外部中断0服务入口
000BH 定时器/计数器0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0013H 外部中断1服务程序入口
001BH 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0023H 串口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数据存储区也称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MCS-51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分为两个地址空间:内部数据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
内部数据存储器共有256B存储空间,但只有低128B(地址为00H~7FH)是真正的数据存储空间,可供用户进行读或写操作,高128B(地址为80H~FFH)是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区(SFR)。
3. 51单片机的结构组成
上图就是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对象,51单片机摧部结构图了。大家看看上图,中间的一条双横线就是51单片机的内部总线了。其它的部件都是通过内部的总线与CPU相联接的,在第一节课时我们已跟大家讲述过,8051单片机是总线结构的。下面我们就51单片机内部的单个部件与大家进行讲解。
中央处理器(CPU):
刚跟大家讲过,需要提醒的是MCS-51的CPU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或代码。CPU是单片机的主要核心部件,在CPU里面包含了运算器、控制器以及若干寄存器等部件给成。
内部数据存储器(RAM):
MCS-51单片机芯片共有256个RAM单元,其中后128单元被专用寄存器占用(稍后我们详解),能作为寄存器供用户使用的只是前128单元,用于存放可读写的数据。因此通常所说的内部数据存储器就是指前128单元,简称内部RAM。地址范围为00H~FFH(256B)。是一个多用多功能数据存储器,有数据存储、通用工作寄存器、堆栈、位地址等空间。
内部程序存储器(ROM):
在前面也已讲过,MCS-51内部有4KB/8KB字节的ROM(51系列为4KB,51系列为8KB),用于存放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因此称之为程序存储器,简称内部RAM。地址范围为0000H~FFFFH(64KB)。
定时器/计数器
51系列共有2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52系列共有3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并以其定时或计数结果对计算机进行控制。定时时靠内部分频时钟频率计数实现,做计数器时,对P3.4(T0)或P3.5(T1)端口的低电平脉冲计数。
并行I/O口
MCS-51共有4个8位的I/O口(P0、P1、P2、P3)以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具体功能在后面章节中将会详细论述。
串行口
MCS-51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的串行口,以实现单片机和其它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功能较强,既可作为全双工异步通信收发器使用,也可作为移位器使用。RXD( P3.0)脚为接收端口,TXD(P3.1)脚为发送端口。
中断控制系统
MCS-51单片机的中断功能较强,以满足不同控制应用的需要。51系列有5个中断源(52系列有6个中断源),即外中断2个,定时中断2个,串行中断1个,全部中断分为高级和低级共二个优先级别,优先级别的设置我们也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定时与控制部件
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基输入端为XTAL1输出端为XTAL2。MCS-51芯片的内部有时钟电路,但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需外接。时钟电路为单片机产生时钟脉冲序列。
4. 8051单片机内部RAM低128单元划分为哪三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0x00~0x1f 4组通用工作寄存器0x20~0x2f 128位的位寻址0x30~0x7f 用户RAM区
(1)工作寄存器组(00H——1FH)
这是一个用寄存器直接寻址的区域,内部数据RAM区的0—31,共32个单元。它是4个通用工作寄存器组,每个组包含8个8位寄存器,编号为R0——R7。
(2)可位寻址RAM区(20H——2FH)
16个字节单元,共包含128位,这16个字节单元既可以进行字节寻址,又可以实现位寻址。主要用于位寻址。
(3)通用的RAM区(30H——7FH)
用于设置堆栈、存储数据。
(4)8051单片机数据存储器结构扩展阅读:
PC 机的CPU 是基于冯诺伊曼的体系结构,然而MCU(单片机)、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都是基于哈佛结构的体系结构。哈佛结构与冯诺伊曼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在冯诺伊曼体系结构下只有一个地址空间,ROM 和RAM 可以随意安排在这一地址范围内的不同空间,即ROM 和RAM 地址统一分配。
CPU 访问存储器时,一个地址对应唯一的存储单元,可能是ROM,也可能是RAM。而哈佛结构下ROM 和RAM 是分开编址,即程序和数据分开保存,访问时用不同的指令加以区分,并可同时访问,在这样的体系结构下有利于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将详细介绍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
5. 8051单片机的内部硬件结构包括哪五大部分
8051单片机的内部硬件结构包括:
1、中央处理器CPU:它是单片机内部的核心部件,决定了单片机的主要功能特性,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组成。
2、存储器:8051单片机在系统结构上采用了哈佛型,将程序和数据分别存放在两个存储器内,一个称为程序存储器,另一个为数据存储器在物理结构上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有四个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存储空间,即片内ROM和片外ROM,片内RAM和片外RAM。
3、定时器/计数器(T/C):8051单片机内有两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每个T/C既可以设置成计数方式,也可以设置成定时方式,并以其定时计数结果对计算机进行控制。
4、并行I/O口:8051有四个8位并行I/O接口(P0~P3),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
5、串行口:80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可实现单片机和单片机或其他设备间的串行通信。
6、中断控制系统:8051共有5个中断源,非为高级和低级两个级别它可以接收外部中断申请、定时器/计数器申请和串行口申请,常用于实时控制、故障自动处理、计算机与外设间传送数据及人机对话等。
(5)8051单片机数据存储器结构扩展阅读:
单片机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
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
6. MCS-51单片机存储器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MCS-51单片机在物理结构上有四个存储空间:
1、片内程序存储器
2、片外程序存储器
3、片内数据存储器
4、片外数据存储器
但在逻辑上,即从用户的角度上,8051单片机有三个存储空间:
1、片内外统一编址的64K的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MOVC)
2、256B的片内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
3、以及64K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X)
7. 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存储器结构
8051存储器包括内部数据存储器RAM,地址为00~7FH,特殊功能存储器80H~FFH,外部扩展数据存储器,地址:0000H~FFFFH,外部扩展数据存储器:0000H~FFFFH。
内部数据存储器又细分为:
工作寄存器:00~1FH(共四组)
位寻址寄存器:20H~2FH(位地址00H~7FH)
用户寄存器:30H~7FH
位地址20H的具体地址为:24H.0
8. MCS-51单片机存储器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MCS-51单片机在物理结构上有四个存储空间:
1、片内程序存储器;
2、片外程序存储器;
3、片内数据存储器;
4、片外数据存储器。
但在逻辑上,即从用户的角度上,8051单片机有三个存储空间:
1、片内外统一编址的64K的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MOVC);
2、256B的片内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
3、以及64K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MO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