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锐龙单片机评测

锐龙单片机评测

发布时间:2022-09-12 12:28:55

A. 锐龙r3700能达到什么水平

摘要 锐龙7-3700u是一款定位商务轻薄笔记本的移动处理器,属于移动锐龙二代产品,但它并不是采用7纳米工艺,而是采用了12nm+制程工艺,4核心8线程。有很多玩家们对锐龙7-3700u的性能还是很感兴趣的,锐龙7-3700u相当于英特尔的什么水平?接下来我们看下评测对比。锐龙7 PRO 3700U最大加速频率4.0GHz,热功耗设计15W,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处理器的cTDP范围在12~35W,凭借突出的体质设计和出色的散热管理,这款锐龙7 PRO 3700U处理器的实际TDP经过调校在17W,峰值性能也相当不错,为各项应用带来稳定的高性能输出。此外,这款处理器还集成Radeon Vega 10核显,拥有更优秀的能耗比,可帮助笔记本获得更长续航时间。

B. 内“芯”强悍 全能轻薄 戴尔灵越 14 Pro锐龙版评测

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笔记本市场的强劲增长,尤其是轻薄本更受用户的青睐。一方面是混合办公形态促进了用户对便携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来自产品本身技术的进步,使得轻薄笔记本电脑无论是在性能方面,还是在续航时间、快速连接等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而AMD正是这个时代的推动者,自从推出高能效的Zen架构以来,以及领先的7nm工艺加持,锐龙移动处理器凭借高性能低功耗的突出特性,迅速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AMD YES”的时代来到笔记本市场。


近日,我们收到了一款戴尔灵越 14 Pro笔记本,搭载了AMD锐龙5 5625U处理器,基于“Zen 3”核心,采用7nm制造工艺,到底这款产品的性能如何,赶紧来看看吧。



一、AMD锐龙5 5625U内“芯”强悍



通过上面的信息表格可见,新推出的AMD锐龙5 5625U采用了7nm工艺制程,采用“Zen 3”架构核心,拥有6核心12线程,默认频率2.3GHz,最大动态频率达到4.3GHz,L2+L3缓存为19MB,TDP 15W,与上一代的锐龙5 5500U处理器相比,基准和动态频率都有所提升。


·CPU-Z基准测试


在CPU-Z的基准测试中,锐龙5 5625U的单核成绩为596.6,多核成绩为3962.8。对比同为6核12线程的英特尔i7-8700K处理器,约有7%的提升。



·CINEBENCH基准测试


CINEBENCH基准测试中,R15单核性能226cb,多核性能1358cb;R20单核性能545pts,多核性能3164pts,R23单核性能1389pts,多核性能8076pts。可以看到在单核性能的成绩中,锐龙5 5625U均高于十一代的英特尔酷睿i7-1165G7处理器,多核性能上,核心数更多的锐龙5 5625U更是大幅领先i7-1165G7。与上代锐龙5 5500U相比也有相当的提升,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多任务处理。



·7-Zip基准测试


压缩解压缩的基准测试中,总体评分55.5 GIPS,这个成绩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锐龙5 5625U还内置了 AMD Radeon Graphics显卡,拥有7颗频率为1800 MHz 的 CU。我们在3DMark中的测试中,Night Raid的显卡得分为14149,综合得分12981,在预估的游戏效能中,1080P高清下的战地V帧率为30+,如果只是运行LOL这样的游戏,是可以流畅运行的。



二、硬盘存储与内存


继续来看看硬盘存储,我们评测的这款戴尔灵越 14 Pro搭载了512GB PCIe NVMe固态硬盘,最高支持1TB大容量,可以满足办公应用的存储需求。



使用CrystalDiskMark检测,顺序读取速度为3584.56 MB/s,写入速度为2411.30MB/s。能够轻松应对大文件的Copy,毕竟现在固态硬盘已经几乎没有瓶颈,主要还是容量需求的差别。



AIDA64内存测试,读取速度38973 MB/s,写入速度 32266 MB/s,处于主流水平。当然,戴尔灵越 14 Pro还提供了最大32GB DDR4 3200MHz的支持,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升级,能够满足未来数年的使用需求。



三、办公与内容创作


轻薄本的主要功能还是用于办公,日常浏览网页、Office办公文档处理,当然现在随着CPU性能的提升,在内容创作方面也有了发挥的余地。使用PCMark 10的现代办公模式,常用基本功能得分为9380,生产力得分7427,数位内容创作得分为5127,可以看出,戴尔灵越 14 Pro在应用程序启动、视频会议、网页浏览以及电子表格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四、散热与烤机


这款笔记本所采用的金属机身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效率,以及在机身背部设计了较大面积的进风格栅,能够大大促进机身内的空气循环。



锐龙5 5625U的TDP为15W,使用AIDA 64的FPU进行压力烤机,环境温度约25°C,运行14分钟,CPU功耗可以稳定在23-25W,可见这款戴尔灵越 14 Pro在散热设计方面还是比较给力的。



五、续航时间


前面我们也说了,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不仅在性能上有了很大提升,同时还带来更好的续航时间。戴尔灵越 14 Pro内置了54Whr超大容量电池,并支持快充技术,一小时可快充80%。


使用PCMark 10的现代办公模式进行续航测试,满电100%,屏幕亮度设置为40%,最终获得11小时17分钟的续航,系统还剩余19%,这样长久的续航能力,即便是全天办公,也是可以轻松满足的,加上快速充电技术,完全可以摆脱用电焦虑。



了解了AMD锐龙5 5625U处理器的性能,以及戴尔灵越 14 Pro所提供的良好散热设计、超长续航时间,作为一款轻薄笔记本,戴尔灵越 14 Pro在外观设计、屏幕素质、接口等方面,又有着怎样特性,我们继续来看看。


六、外观设计


戴尔灵越 14 Pro的AC两面采用了金属材质,银色的配色以及A面中的DELL logo,看上去非常时尚,颜值在线。机身最厚处约19mm,前面薄处约15.7mm,整机重量约1.54kg,可以放在双肩背包里轻松上下班通勤而不会感到有负担。



屏幕与机身的连接处采用了下沉式转轴,而且还在底部设计了一个具有防滑功能的脚垫,当打开屏幕后,底部的脚垫可以与桌面形成支撑,不仅防滑,还略抬高了机身,有助于底部的通风。



值得一提是,目前所有 Inspiron 灵越系列笔记本电脑均经过 EPEAT Silver 认证,此外,100% 的上漆部件使用低 VOC 水性漆,而转轴盖使用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生物材料。同时,包装托盘 100% 由回收纸张制成,而其他包装组件的制作材料中高达 90% 是回收材料,支持绿色低碳。


屏幕方面是这款笔记本的一大亮点,戴尔灵越 14 Pro最高可配 2.2k FHD+高分辨率显示屏,配备 16:10 的屏幕宽高比,身躯依旧小巧,显示屏却变得更高。同时,还提供了100%sRGB高色域覆盖,10亿色深,300nits高亮度,即便是在很明亮光线环境下也能清晰还原画质,此外,还搭配了硬件级防蓝光,DC调光低屏闪,针对长时间办公用眼,可有效呵护用眼健康。



这款笔记本还搭载了FHD 摄像头,配备时域降噪硬件和宽动态范围软件,无论光照如何,您的面容均清晰可见。当您需要断开连接时,机械摄像头隐蔽快门可给予妥善保护,让您安心无忧。内置的双麦克风,并采用 AI 技术,可降低背景噪音,确保您的声音纯静清晰。




戴尔灵越 14 Pro搭载了全尺寸标准背光键盘,亲肤的按键手感相当细腻,打字时既有段落感又很顺滑。超大面积的触控板,相比上一代增加了14%。使用手感丝般顺滑,定位精准。



接口方面,戴尔灵越 14 Pro的机身左侧除了圆形的电源接口,还提供了HDMI 1.4标准接口,可支持4K@30Hz的视频输出,1个USB 3.2 Type-A 端口,1个USB 3.2 Type-C 端口,支持功率传输和 DisplayPort。



机身右侧提供了一个全尺寸SD读卡器,对于喜欢摄影的朋友非常有帮助,外出时无需专门携带转换器,就能轻松备份文件。此外还有1个USB 3.2 Type-A 端口,1个3.5mm二合一音频接口。丰富的接口可以满足大多数办公应用场景,以及主流外设连接的需求。



评测总结


得益于新的AMD锐龙5 5625U处理器的突出性能和能效,使得戴尔灵越14 Pro能够拥有更轻薄便携的机身,良好的散热设计,以及超长的续航时间。此外,这款笔记本无论是在外观设计,还是更高的屏幕素质以及丰富的接口等方面,都让这款产品无可挑剔,成为一款主流价位的全能本理想之选。


最后想要说的是,随着更多搭载AMD锐龙系列处理器产品的推出,相信对于英特尔酷睿产品的市场会带来很大压力,毕竟锐龙处理器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温度控制和续航时间上,不论对日常用户还是针对办公、内容创作等用户,都将带来更强、更好的体验。

C. AMD锐龙5 Pro强劲助力 小而弥坚的ThinkPad A285评测

【IT168 评测】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AMD锐龙移动处理器凭借出众的图形性能,成为了轻薄本领域的宠儿,几乎所有主流笔记本品牌都推出了对应的机型。而联想在2019年第一季度推出的新一代“飞行家”系列ThinkPad A285,可以理解为ThindPad X280的锐龙版,依靠AMD锐龙5 Pro商用移动平台的加持,实现了高便携性、高性能和高安全性的兼顾。

从外观来看,ThinkPad A285延续了“飞行家”系列低调简约的设计,外壳左上角的ThinkPad LOGO展现了它的纯正血统。相比以往的ThinkPad系列笔记本而言,ThinkPad A285的三围尺寸更显轻薄和小。307.7mm(长)x209.8mm(宽)x17.8mm(厚)的体积犹如一张A4纸,搭配1.3kg的轻薄重量,放在背包里随身携带一点都不累赘。

作为一款12.5英寸的轻薄本,ThinkPad A285提供了1080P高清FDH屏幕,并且采用非镜面设计,在户外完全杜绝了“眩光”发生的几率。此外,ThinkPad A285还可以通过HDMI 2.0接口输出5120x2880分辨率的图像,配合家用或商用显示器实现屏幕的扩展。

值得一提的是,ThinkPad A285还采用了红外摄像头装置,可以不受环境、光线及妆容影响,全程无接触精准快速识别,通过3D立体扫描提高安全系数。此外配合ThinkShutter黑阀防窥摄像头物理开关,可以杜绝隐私泄露的隐患。

ThinkPad A285延续了经典的C面设计,搭配了“小红点”指点杆和舒适的触控板。同时采用了全尺寸、防泼溅的键盘,基于X型支撑、鼓形结构的1.8毫米键程,键帽微凹贴合手指弧度,拥有更好的敲击感和回弹力回馈。此外ThinkPad A285采用两极背光键盘,通过FN+空格键就可以开启/关闭背光,灯光柔和不刺眼。

此外,在触控板右侧,还有一个目前市面上识别率最高的指纹识别器,配合Windows Hello能快速登录Windows 10系统,即便手指沾染了少量油渍和灰尘,甚至沾水的手指也可以轻松识别。此外,AMD锐龙5 Pro商用移动平台内置强大的安全协处理器,通过AMD GuardMI 技术实现运行期间的全程保护。

ThinkPad A285延续了“飞行家”系列一贯的丰富接口设计,机身左侧分别有USB-C接口x 2、扩展坞接口、USB 3.0接口、HDMI 2.0接口和耳机/麦克风接口。如果还嫌不够用,那么可以选配新一代底座式扩展坞,实现更多接口的轻松扩展。

ThinkPad A285右侧的设计就比较简单,采用了一个USB 3.0接口和锁孔,其中这个USB 3.0接口支持关机替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充电,在部分场合可以做应急移动电源使用。

AMD锐龙5 Pro强劲助力,性能超越预期

由于ThinkPad A285搭载了新一代的AMD锐龙5 Pro 2500U 移动处理器,性能比英特尔第八代酷睿i5-8250U更加出色,但却拥有更低的17W TDP热功耗。根据CINEBENCH R15测试软件的跑分结果,最终CPU综合成绩为537cb,算是很不错了。尤其在单核性能方面,CINEBENCH R15给出了134cb的单核成绩,当处理器低温运行时,处理器能以 25MHz 递增幅度适时提升时钟频率,从而优化性能。实测在office三件套的场景应用下,无论是制作PPT幻灯片、还是编辑Excel大型表格,AMD锐龙5 Pro 2500U 移动处理器足以轻松应对。

根据PCMARK 10基准性能测试软件的跑分,ThinkPad A285凭借AMD锐龙5 Pro 2500U获得了3318的好成绩。这样的成绩能够确保用户在多任务线程操作下的流畅度和切换效率,帮助商务办公人士更好的灵活运用辅助软件,比如一边制作商务PPT,一边开启多个网页查阅市场调研数据。

↑3DMARK测试:Fire Strike模式1244分

↑3DMARK测试:Cloud Gate模式9406分

最惊喜的是,AMD锐龙5 Pro 2500U 移动处理器搭载了Radeon Vega8 Graphics图形显示芯片,相比英特尔第八代酷睿处理平台集成的UHD Graphics 620 GPU更加强大和均衡。在3D Mark Fire Strike测试环节获得了1244分的好成绩,甚至追赶了低功率的Nvidia MX150独立显卡的成绩。看得出来,APU经过多年你的打磨和优化,终于实现了CPU与GPU的协同发力在性能上的突破。

ThinkPad A285得益于AMD锐龙5 Pro 2500U 移动处理器的17W TDP热功耗,因此在电池续航方面有一定优势。根据PC Mark 8实测续航时间,在高负荷状态下ThinkPad A285能够连续使用5小时15分钟18秒,而在WiFi离线模式以及低功耗模式下,可以获得更长的续航使用时间。同时ThinkPad A285支持ThinkPad快充技术,在关机状态下充电1小时可达80%电量,为会议应急充电和商旅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供电保障。

小编手头这台ThinkPad A285是16GB DDR4 2400MHz内存+512GB PCIE NVME固态硬盘的高配版本,根据Crystal DiskMark 3.0.1软件实测,读取速度最高可达2035MB/s、写入速度可达1573MB/s。这样高效的读写成绩无愧于商务本的定位,能够在关键时刻快速载入和读取大型文件,让商务办公和会议演示更有效率!

最后,再来看下发热情况,当小编手头这台ThinkPad A285连续工作5小时后,用热感仪扫描键盘和掌托区域。最高的温度位于键盘右侧,也就是45℃,平均温度只有41.3℃,而掌托部分还算比较清凉,手摸上去只有温热的感觉。底部的温度更是上乘表现,最高温度在D壳上方,达到了50.3℃,平均温度却只有40.8℃左右。

通过小编与ThinkPad A285这几天的接触来看,这是一款配置均衡、小巧精致的轻薄本产品!。基于新一代的AMD锐龙5 Pro 2500U 移动处理器平台,比英特尔第八代酷睿i5-8500U更加强大和省电。同时ThinkPad A285传承了“飞行家”系列精湛的模具和稳固的质量表现,能够满足长时间外出办公的需要,极其适合商旅用户!

目前ThinkPad A2855已上架京东,锐龙5 Pro 2500U+8GB内存+256GB固态版本仅需5899元,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购买:【京东商城】

D. 核显也能流畅玩网游!AMD锐龙3200G评测

AMD在2019年中所推出的锐龙3000系列桌面级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大都采用了7nm工艺和Zen2微架构,拥有极强的性能和出色的功耗控制,无论是定位于中端主流市场的锐龙5 3600、还是像旗舰产品锐龙9 3950X,都在DIY市场中广受欢迎。

但在锐龙3000系列家族的产品线中,也还有两颗新的锐龙APU——锐龙5 3400G和锐龙3 3200G,这两款产品定位于500-1000元的低端市场,是此前锐龙5 2400G和锐龙3 2200G的改良版,CPU方面采用了改进后的12nm工艺和Zen+微架构,在IPC和能耗比上相比初代Zen也有着一定的升级。笔者目前已经拿到了锐龙3 3200G,下面就将通过评测来测试下它的性能表现。

"

产品解析:

锐龙3 3200G的在包装风格上与其他型号的锐龙桌面处理器基本相同。

盒子左下角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表明了锐龙3 3200G依旧采用了Zen+微架构,这也符合AMD以往的产品迭代规律,同期APU的架构与主流桌面处理器之间差了一代。

右上角顶部的标识表明了锐龙3 3200G内部集成了Radeon VEGA架构的核显,有8组NCU单元,共512个SP流处理器,32个纹理单元,16个ROP,GPU最高工作频率1250MHz,在核显中规格很高,有挑战入门级独显的潜力。

盒装的锐龙3 3200G的原装散热器为幽灵Stealth散热器(定位更高的锐龙5 3400G则采用了幽灵Spire)

下图为锐龙3 3200G的实物图,依旧为AM4接口,对现有B450、X470等芯片组的主板保持兼容。

全新的锐龙3 3200G是一款4核心4线程处理器,基础频率为3.6GHz、最大睿频加速4.0GHz,核显频率为1250MHz,相比上代产品锐龙3 2200G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是由于工艺的改进所带来的,当然价格也略微有所上涨,达到了749元。

作为锐龙3 3200G的直接竞品,酷睿i3-9100F也是一款4核心4线程的处理器,基础频率3.6GHz、最大睿频4.2GHz,售价569元,但没有集成核显,需要搭配独显使用。

"

测试平台简介:

首先介绍下平台的硬件配置,我们使用了华硕TUF B450M-PRO GAMING来搭配锐龙3 3200G处理器,至于酷睿i3-9100F则使用了华硕TUF B360M-PLUS GAMING S,内存方面两套平台都选择了十铨火神系列 16GB套装 DDR4 3200(酷睿i3-9100F搭配B360芯片组主板,内存只能跑到2400MHz频率)。

由于酷睿i3-9100F没有核显,所以笔者又找来了一块铭瑄GeForce GT 1030变形金刚2G独显来搭配平台进行测试,GT 1030工艺制程为16nm、Pascal架构、GP108核心、共有384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为1227MHz、Boost频率1468MHz,支持GDDR5显存、显存频率6000MHz、位宽64bit。

由于锐龙3200G搭配B450芯片组主板是可以解锁倍频的,使用Ryzen Master软件可以对CPU及GPU频率、电压等参数进行调节。经过操作后,笔者成功将CPU频率调整为全核心4.1GHz、GPU频率超频到1650MHz,这也体现了工艺的优化对处理器效能的改进。

"

CPU及GPU理论性能测试:

CPU-Z是一款家喻户晓的CPU检测软件,是CPU测试使用程度最高的一款软件,在1.91版本的Version 17测试中,锐龙3 3200G单核心453分、多核得分1786分,与酷睿i3-9100F相差不大;而经过超频至全核心4.1GHz后,多核分数已经反超了酷睿i3-9100F。

GeekBench5是一项跨平台测试软件,默频情况下,锐龙3 3200G单核分数1014、多核分数3264,超频至全核心4.1GHz后也有了一定提升,多核分数反超了酷睿i3-9100F。

Cinebench R20跑分反映了Cinema 4D软件的渲染能力,锐龙3 3200G在默频情况下与酷睿i3-9100F相差较大,但超频后差距有所缩小。

在国际象棋测试中,锐龙3 3200G与酷睿i3-9100F跑分基本相当。

V-Ray是由专业的渲染器开发公司CHAOSGROUP开发的渲染软件,是目前业界最受欢迎的渲染引擎之一,在这项测试中,锐龙3 3200G与酷睿i3-9100F差距相对较大。

由于酷睿i3-9100F搭配B360芯片组主板,内存频率只支持2400MHz,所以在AIDA64的内存与缓存测试中,无论是内存读取速度、复制速度、还是写入速度,锐龙3 3200G都大幅领先酷睿i3-9100F。

当然,由于Ring环形总线的先天优势,所以酷睿i3-9100F有着更低的内存延迟。锐龙3 3200G使用了Zen+架构,相比与初代Zen架构的锐龙3 2200G,内存延迟也有所降低,测试中为75.4ns。

在3DMark反应CPU性能的物理测试中,锐龙3 3200G相比酷睿i3-9100F差距也很小,超频至全核4.1GHz后成功完成了反超。

"

核显及游戏性能测试

我们首先使用3DMark来测试锐龙3 3200G集成Vega8核显的理论性能,在默频1250MHz的情况下,Vega8的跑分相比GT 1030已经相差不大了;而通过Ryzen Master软件将其超频至1650MHz后,无论是代表DX12的Time Spy测试,还是代表DX11的Fire Strike测试,跑分都小幅领先了GT 1030,表现令人惊喜。

除了跑分以外,笔者又选择了5款流行的网络游戏来检测锐龙3 3200G的实际游戏性能。

在知名射击游戏《CS:GO》中,将特效开至最高后,锐龙3 3200G在观看比赛录像时的平均帧数也有92FPS,将CPU核心超频4.1GHz、核显1650MHz后,同样的观战场景平均帧数提高到了103FPS,小幅超越了酷睿i3-9100F+GT 1030的组合。

热门MOBA游戏《英雄联盟》,锐龙3 3200G可以轻松畅玩全高特效,CPU/GPU双超后,平均帧数同样获得了10%左右的提升。

《彩虹六号:围攻》对硬件的要求比前面两个游戏都大一些,将特效调整为最低后,运行自带的Benchmark程序,锐龙3 3200G的平均帧数为56FPS,超频后平均帧数进一步提升,达到了64FPS,基本可以流畅运行。

在《守望先锋》中,锐龙3 3200G相对酷睿i3-9100F+GT 1030的组合有一定差距,当然经过CPU/GPU双超后,也可以在低特效下60FPS以上运行。

"

总结:性能均衡,低预算攒机的理想选择

如果只看CPU的化,锐龙3 3200G的性能表现中规中矩,与酷睿i3-9100F相差不是很大,通过Ryzen Master软件进行超频后,还可将差距进一步缩小,部分项目完成反超。作为定位于1000元以下的低端处理器,锐龙3 3200G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集成了Radeon VEGA架构的核显,经过实测,Vega8核显和GT 1030独显的理论性能基本相当,在实际网游中的表现也能做到互有胜负。

虽然锐龙3 3200G的749元指导价要比酷睿i3-9100F略贵点,但考虑到使用酷睿i3-9100F装机还必须额外购买一张独立显卡,而一张二线品牌的GT 1030价格就要500元左右了,而锐龙3 3200G的性能表现就可以做到和酷睿i3-9100F+GT 1030基本一个档次,这么来看在中低价位装机,使用锐龙3 3200G性价比更高。

此外,购买锐龙3 3200G搭配B450芯片组主板,不但可以支持Zen2架构的锐龙3000系列中高端处理器,未来还能支持Zen3架构的锐龙4000系列,平台的后期升级潜力也是极其出色的。

购买链接:

AMD 锐龙3 3200G 处理器 (r3) 4核4线程 搭载Radeon Vega Graphics 3.6GHz 65W AM4接口 盒装CPU

京东价:749.00

去购买

E. 3代锐龙的稳定性怎么样

3代锐龙基于7nm工艺制造,第三代锐龙使AI两家在产品上基本达成了平等,在同等级别上性能相近,甚至要高于I家。至于稳定性方面别说三代锐龙,就是更早期的AM3平台U,稳定性也都不是问题,所以稳定性方面大可不必担心。

我们以三代锐龙5 3600举例说明一下,有专业评测人士专门对比评测了三代锐龙5 3600处理器和Intel处理器的性能,得到的结论是:

CPU性能方面:R5 3600大致相当于95%的R5 3600X主要区别源自频率差异,所以两者是极为接近的。

搭配独显后的 游戏 性能上:R5 3600的 游戏 性能同样十分接近R5 3600X的水平,会略高于i5-9400F但略低于i7-9700K。

系统功耗方面:由于R5 3600与R5 3600X十分接近,所以功耗上也是基本相当,算是同一水平。

总体来说,R5 3600的性能上相当接近R5 3600X,明显高于R5 3500X。对比Intel的话大致是8700K的水平。 游戏 性能略超i5-9400F。R5 3600是目前主流价位段上性价比比较高的一款锐龙产品。

AMD第三代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代处理器采用7纳米工艺,Zen2架构,并首款支持PCIE 4.0 。这代总共发布了以下几个型号 R5 3600 3600X 3700X 3800X,3900X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鲁大师跑分情况(注意这里我之所以选择鲁大师是因为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看懂,对于专业的评测数据对于新手小伙来说并不一定能看懂,但鲁大师跑分含有一点 娱乐 成分只能仅供参考)

先来看看R5 3600数据,AM4接口,6核12线程 3.6GHz最高4.2GHz,而二缓3M,三级缓存32MB功耗65W ,支持双通道DDR4 3200,下面我们来看看鲁大师跑分情况;

3600总体跑分在14W左右,搭配3200GHZ内存条,显卡用5700系列,鲁大师跑分轻轻松松实现50W,目前3600行货价格在1500左右,性价比还是非常不错的,理论上对标的是英特尔i7 9700。

再来看看3700X具体参数;AM4接口,8核12线程 3.6GHz最高4.4GHz,二缓4M,三级缓存32MB功耗65W ,支持双通道DDR4 3200,下面是鲁大师跑分情况;

3700X总体跑分在19W左右,比3600高了4到5W分,搭配16G 3200HGZ内存,2060显卡也是可以上到50W分,价格目前在2599左右,理论上对标英特尔i9 9900不知道小伙伴对此价格有什么看法。

最后再来看看3800X具体参数;AM4接口,8核16线程 基础频率3.9GHz最高4.5GHZ,二缓4M,三级缓存32MB功耗 105W ,下面是鲁大师跑分情况;

可以看出3800X跑分基本上在20W左右,搭配3200GHZ内存条,2080显卡上60W分没任何问题,不过目前价格也不便宜,行货盒装价格在3199左右,性能对标英特尔9900K。

最后再来看看3900X的具体参数;AM4接口,8核16线程 基础频率3.8GHz最高4.6GHZ,二缓6M,三级缓存64MB 功耗 105W ,下面是鲁大师跑分情况;

3900X综合跑分27到30W之间,上面这套是3900X搭配2060基本上小超一下轻轻松松上60W,就价格来说3900X行货盒装在3999左右,基本上和i9 9900K差不多,但是多核性能要比9900K高的多,不过单核性能不如9900K也就是说在 游戏 性能上要比9900K稍微弱一点,整体综合性能对标应该是i9 9920X,不知道小伙伴对此款U有什么看法请留言。

别听那些没用过的瞎吹,我现在用的3700x,体质不太好,超到4.2以上内存就会出错,不调电压温度会直接撞墙重启,可以认为很不稳定。

在ces 2019上AMD正式公布了第三代的锐龙处理器,该款的Ryzen处理器基于7nm工艺,虽然ces苏妈带来的并不是第三代的完全体,但仅仅爆料的信息就让粉丝为之疯狂,更何况还有锐龙三代还将会有16核心的版本的媒体爆料。

说到处理器就不得不说主板啊,毕竟好马要能配好鞍,才能跑得快,这次针对锐龙三代推出的x570主板,更为良心的是AMD锐龙三代将会支持b350和b450的一代二代锐龙主板只需要更新BIOS就能完美支持三代,支持CPU升级这就是比英特尔良心的地方,英特尔就会忽悠大家换主板。

除了上面向下兼容以外,x570的PCle 4.0接口也将能够通过升级主板BIOS让老主板支持,当然x570系列也有它的优势,比如内存优化和加速上就处理更好,所以要更换更高内存频率和更好兼容性还是x570主板。不过就算更新了,主板性能方面提升,恐怕大家很难感知出来,除非用专业的软件来跑分,所以呢,用第一代b350主板我觉得就可以了。

我用过AMD的一代锐龙1700和三代锐龙3700X,加起来算是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了,锐龙1700的稳定性就非常好,不管是玩大型 游戏 还是从事视频剪辑处理,从来没有因为CPU的问题出现稳定性问题,只是内存频率不好超,但是保持默认频率也是足够稳定的。

去年刚换的3700X不管性能还是稳定性就更强了,内存超频能力提升,单核性能提升,稳定性更是刚刚的,只是CPU本身的超频潜力比一代锐龙低了不少,出厂基本就是最高频率,稍微超频就可能不稳定,所以我不建议对三代锐龙进行超频,否则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你可不要赖AMD。

AMD的处理器因为全系不锁倍频,所以可玩性比英特尔的要强,于是很多人给锐龙处理器各种超频,有时候貌似正常开机,但是实际上很难通过一系列稳定性测试,当遇到死机卡顿的情况其实并不是处理器稳定性不行,而可能是你的超频方法或者CPU体质不好的问题,从之,对于现在的锐龙3代来说,我并不建议普通用户超频,默认用的性能绝对够用好用而且非常稳定。

随着三代锐龙处理器的发布,关于新AU的期待与讨论也越来越多。不过新锐龙“新”的地方太多了,从制程到架构,玩家们对此感到不明觉厉的同时也眼花缭乱,反而搞不太清对于一般用户来说,锐龙3000系列到底比上代/竞品强了多少,强在了哪些地方。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好好捋一捋头绪,认真品品从体验角度看,新锐龙的提升究竟在何处。

单线程和 游戏 性能:最高提升21%,R5默秒全

但凡提及 游戏 ,单线程性能就是绕不过去的坎,AMD当然很懂玩家的心理,所以就把自家上代旗舰R7 2700X拿出来作为靶子“吊打”了一番。

AMD以目前最新的测试环境Cinebench R20作为性能测试基准,PPT显示即便是R5 3600的单线程性能都比上代旗舰强出了9%,相同定位的R7 3800X则整整提升了19%,R9 3900X是21%。对比隔壁,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提升幅度,但结合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只是常规操作。

AMD官方PPT给出的结论是,这21%的性能提升,40%得益于7nm工艺和频率提升,60%则得益于架构方面的优化。而在其他方面,Zen3相较Zen2的提升还有L3缓存翻倍、内存频率从DDR4-2667提升至DDR4-3600、指令集更新、以及内存管理方面的显着进步等。这些很复杂,就不详细讲了。

在这样的提升下,3代锐龙自 游戏 方面“吊打”自家上代是毫无争议的,即便是与Intel相同定位下的产品之间直接对比也是难分伯仲。1080P环境下,R9 3900X和i9-9900K的帧率表现完全处于同一水平线,AMD单核弱鸡不能玩 游戏 的帽子终于能摘掉了。

也就是说,使用同等定位的AU和IU进行主流 游戏 时,将几乎感受不到差异。

Windows深层优化:反应更快、更适合 游戏

新锐龙的进步并不只有硬件层面,指令集的更新和微软针对其的深层次优化也是同步安排上滴。

先说Windows方面的优化。事实上,对PC发展有一定了解的读者都知道所谓“Wintle”联盟的存在,事实上Windows针对Intel微架构布局的优化做得相当到位——换一个角度来说,对非Intel微架构就很不友好了。

不过这次微软对AMD的支持就相当的深入且到位,具体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线程分配策略,从混合线程扩展转向线程分组。简而言之,就是在面对任务时,集中分配至少数CCX(核心复合体)上以保证高性能和高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以前所谓的“一核有难,多核围观”,而是基于性能提升与架构组成制定的合力计算资源调配。AMD认为其虽然可能造成部分CCX闲置,但对于整体性能仍然有益。

这样的策略转变会让三代锐龙处理器在线程数较少的任务场景下表现更优,例如 游戏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更倾向于普通家用/ 游戏 用户的调整。

其二,则是频率提升时间的大幅优化。我们都知道,更快的ramp-to-load频率跳变能力能够让CPU应付突发驱动工作负载(burst-driven workload)时更占优势,Intel通过“Speed Shift”技术使得Kaby Lake处理器的频率提升速度下降至15毫秒,这一数字在Zen架构上是30毫秒。

AMD在Zen2上通过Collaborative Power Performance Control 2技术, 将Zen2架构的频率提升时间降低至仅为1-2毫秒,远胜于Intel。AMD称,在PCMark10的应用程序启动子测试中,启动时间性能有着6%的提升。

落实到使用层面,用户会发现打开程序的速度更快了。

这两者都需要5月10日的Windows更新以及相应的BIOS更新,从日期上看AMD和微软真是准备已久了。

PCIe 4.0:对专业用户的吸引力更大

最后,就是广为外界关注、却没有被AMD在技术日着力吹嘘的PCIe 4.0了。我想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PCIe 4.0目前相配套的硬件环境还不成熟,二是在普通用户层面的体验并不能带来质的飞跃。

不过,尽管目前PCIe 4.0 SSD的价格远谈不上亲民,一般用户也不会去配一块来玩 游戏 ,但对于专业领域,尤其是对多媒体创作者、AI开发者来说,超高速的SSD所能带来的优势是无法替代的。尽管AMD目前为止在第三代锐龙处理器上的调优策略都多多少少地倾向于家用/ 游戏 用户,但无论是核心数的飙升,还是对超高速SSD的支持,都会吸引到专业用户的青睐。

感谢平台激请回答

凭借Zen 2架构、7nm工艺,以及对PCIe 4.0技术的支持,第三代锐龙处理器从单核心性能、多线程性能、功耗,以及内存超频能力、技术规格上,都获得了全面升级,目前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已经成为暑期市场上的装机热点之一。不过作为一款新品,第三代锐龙也带来了一些前代处理器没有的新特性,因此要想发挥出其最高的性能,要想稳定运行,还需要用户在装机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采购最合适的硬件。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从理论上来看,接口带宽翻倍的PCIe 4.0显卡、SSD对于第三代锐龙平台来说都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显卡方面,由于目前只有Radeon RX 5700与Radeon RX 5700XT两款产品支持PCIe 4.0,且定位、技术规格只算中流,因此没有太多好讲的——如果你需要顶级显卡的话,那么PCIe 3.0的GeForce RTX 2080之类的产品仍是更好的选择,PCIe 4.0暂时对于显示性能的提升没有太大帮助,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不会介绍PCIe 4.0显卡的导购。

主板:供电系统的设计、用料依然是重中之重

尽管第三代锐龙处理器采用了7nm工艺,TDP热设计功耗看起来也并不高,还未发布的16核心锐龙9 3950X的TDP也只有105W。但其实处理器对供电系统的要求还是很高,根据主板厂商透露的数据,锐龙9 3950X在默认设置下对电流的安规要求就达到了200A。同时从专为第三代锐龙处理器设计的X570主板宣传来看,各厂商的重点推广产品除了新增加的PCIe 4.0技术外,都会大力强调供电设计。

如技嘉在X570主板上,带来了第一款没有使用倍相芯片或并联设计的原生16相供电电路。而在X470主板上,ROG Crosshair Ⅶ HERO主板所用的10+2相供电设计已经算相当豪华,但在采用X570芯片组的ROG Crosshair Ⅷ HERO主板上,其供电部分则增加到14+2相。这些迹象都显示出,主板厂商认为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对主板供电有更高的要求。

▲为支持第三代锐龙处理器,X570主板大多采用了豪华的供电设计。

事实上,从本刊的测试来看,即便搭配12核心的锐龙9 3900X,采用12+2相供电设计的主板供电温度已经达到75℃左右。如果供电相数更少,供电用料更简单的话,势必会带来更高的工作温度,影响主板的寿命与工作稳定性。因此,不管你的预算是多少,请尽量在预算范围内选择供电相数多,元器件做工用料较好的产品。

简单地说,从元器件上来看,日系10K、15K固态电容、PowIRstage一体式封装MOSFET在一般情况下优于5K固态电容、上下分离式MOSFET;可承载60A电流的电感、MOSFET又比只能承载40A的电感、MOSFET要好,工作温度要低一些;而在用料相当的情况下,供电相数一般是越多越好。总之在购买前,大家可以搜集资料查询每款主板的具体用料,尽量确保在预算范围内,买到做工、用料优秀的产品。

主板至少需支持DDR4 3600

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大幅提升了处理器对内存的支持能力,支持DDR4 4000以上的内存都不是难事。不过在第三代锐龙平台上,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内存与INFINITY FABRIC互联总线同步工作时才能发挥出最高的内存性能,而最高同步工作频率为DDR4 3733。

目前在内存市场上,与DDR4 3733最接近的产品就是DDR4 3600内存,所以对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只要确保主板最高能支持DDR4 3600这一频率即可。但就是这个看起来不是太高的频率,也有很多主板难以支持。

一些想节约预算的用户原本打算采用B450主板加第三代锐龙的方式来组建电脑,但却发现不少B450主板难以支持DDR4 3600,很多只能工作在DDR4 3200以内。所以如果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第三代锐龙的性能,最稳妥的办法还是采用X470、X570等技术规格较高的主板。

▲注意显卡插槽之间是否安装有带宽切换芯片

需要高性能散热器

第三代锐龙处理器虽然采用7nm生产工艺提升了晶圆密度,增加了核心数,改进了IPC性能,但也带来了较高的发热量。从本刊测试来看,在使用360mm一体式水冷的环境下,锐龙7 3700X的满载温度达到了77.75℃,锐龙9 3900X的满载温度更达到了85℃。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锐龙处理器有一个非常智能的运行法则—处理器温度越低,运行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总体来看,第三代锐龙处理器自带的散热器难以满足高频率运行的需求,我们建议8核心锐龙7处理器、12核心、16核心锐龙9处理器的用户最好都自行挑选一款性能更好的第三方散热器。

高端代表:PCIe 4.0 SSD是不错选择

虽然有多家厂商研发了PCIe 4.0 SSD主控,但目前首批上市的PCIe 4.0 SSD主要使用的是来自群联的PS5016-E16 PCIe 4.0主控,在硬件配置上非常接近,在性能上也不会有明显区别,在价格上几款产品几乎完全相同,相对同级PCIe 3.0产品来说都要贵不少。

但PCIe 4.0 SSD在性能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PCIe 4.0 SSD的最高连续传输速度已达到5000MB/s;一方面,它的随机4KB性能也有一定提升。我们推荐注重存储性能、预算充足的用户考虑。

性能较以前的AMD处理器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不锁频,吓得Intel一屁股做到了牙膏管上,对八代CPU进行了大幅提升,三代锐龙也加速了八核心CPU的普及,但是优化还是不行,玩 游戏 还是不如Intel。

锐龙三代,性能方面没有预计的惊喜,中规中矩,不过还是不错!

看了很多评测总结一下:

1、能耗比爆炸 功耗低 温度低

2、几乎不能超频 没有惊喜

3、3600 3700x最值得买

4、3700x还是和9900k有些许差距,不足10%,所以9900k、9700k用户完全不用换了,单核性能还是强,不过现在变成真正的核弹了。

5、5700、5700xt分别强于2060、2070。但肯定比N新卡要弱。这代显卡功耗大幅度降低,也是得益与新工艺!

AMD三代锐龙稳定性较二代有明显提升,我们一般所说的稳定性是指超频稳定和一般使用稳定两个方面,一般日常使用,AMD三代锐龙不会出现蓝屏、死机、重启、烧毁等不稳定现象,AMD从一代锐龙开始就没这些问题了,在超频测试中,超频能力不及英特尔,但由于不超频时就比英特尔性能强不少,超频幅度不及英特尔,性能还是比英特尔好点。

官方声称的三代锐龙的亮点:台积电7nm制成工艺,带来频率提升和功耗发热的降低,全新的内存控制器使得三代锐龙可以支持更高内存频率和更低的内存时序(各大UP实测只要颗粒没问题,打开A—XMP后,海力士CJR和三星B DIE轻松上4000,但时序比较难看,微星一线工程师林大给出的最佳频率是3600MHZ C12时序),PCIE4.0通道,速度相较于PCIE3.0翻倍,实际测试后,固态的速度确实翻倍了。IPC提升15%,意味着单核性能的大幅度提升,超大的三级缓存,解决 游戏 时内存延迟问题。

网上普遍的测试平台,主板一般使用三大厂的旗舰级或者次旗舰级X570主板,如技嘉的雕wifi pro和mster,华硕的C8F,微星的黑金板和超神板。CPU普遍使用3700X和3900X,去对比i9 9900K和 i7 9700K。

理论跑分中,3700X多核心吊打9700K,直逼9900K,3900X多核性能秒天秒地,3700X单核心与9700K仿上仿下,3900X一定程度领先9900K,而在实际的视频剪辑测试中,多核心,IPC提升也确实带来很大的进步,不过各大平台的优化还有待提升,CPU占用常常吃不满。

游戏 测试,各大UP普遍采用控制变量,使用2080ti来跑测试,在腾讯全家桶以及A黑 游戏 中,三代锐龙帧数相比前代有明显提升,和INTEL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或者没有差距,在一些优化好的 游戏 中,3700X 游戏 帧数可以打9900K(在刺客信条奥德赛这种很吃CPU占用的 游戏 中,4.2G频率的3700X居然比4.7G频率的9900K还要更强,这真的很YES),而3900X由于多核心利用率上不去,所以差距并没有拉开。但是,AMD终于终于终于可以在单核性能上抬起头了!

在实际烤机测试中,三代锐龙的温度和功耗真的是吊打9700K和9900K。

超频性能上,不知道是AMD榨干了三代锐龙的超频潜力还是主板BIOS调教和AMD那里的调整还没完全做好,三代锐龙基本不能超频,所以,B450和X470主板的用户可以放心上三代锐龙,几乎没有性能损失,而且,部分B450和X470的主板同样也支持PCIE4.0,具体原因可以去B站找林大视频来看,有详细解释,我不多做赘述。

缺点:在潮玩客的评测中,出现了3600X搭配2060在吃鸡和战地5中出现瞬间卡顿的现象,通过视频逐帧分析可以看到CPU占用会在一小段时间变成0%,我猜测可能是主板厂商或者AMD官方对于CPU的稳定性和多线程利用有待优化。(大部分评测者不希望显卡主板内存成为CPU瓶颈,理所应当的用到了堆料的旗舰主板,和特挑颗粒的高端内存,以及性能强劲的2080ti)并且内存条供电是走的SOC而不是CPU内部,AMD官方给的SOC电压要求限制在1.10 V以下的否则会影响PCIE4.0。

推荐:性价比最高的无疑是3700X,功耗低,发热小,八核心十六线程,单核性能直逼9900K,多核更是吊打9700K。

F. Acer Swift 3性能评测 锐龙7 2700U有多强

【IT168 评测】Acer Swift 3是蜂鸟系列的轻薄产品,我们拿到的这款笔记本是15.6英寸全高清屏,机身采用全金属材质制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载了去年底千呼万唤才推出的AMD 锐龙7 2700U四核八线程的处理器,对比英特尔酷睿八代,这款AMD锐龙7在性能上的表现究竟怎样?尤其是在Acer Swift 3这款笔记本上,其综合性能是否会博得用户的信仰,接下来我们就用评测数据说话。

相关阅读
:《
搭载AMD锐龙7 2700U Acer蜂鸟Swift3图赏

锐龙 7 2700U 果然不俗

AMD在去年10月份发布了锐龙7 2500U和锐龙7 2700U两款移动处理器,但是推出产品却到了今年初,对于AMD的信仰粉可以说是相当期盼。这两款处理器均为四核八线程,14nm制程,TDP 15W。其中AMD 锐龙 5 2500U的主频是2GHz,加速可达3.6GHz,搭载Vega 8核显;锐龙7 2700U主频2.2GHz,加速可达3.8GHz,搭载Vega 10 Graphics核显,支持2400MHz DDR4内存。根据此前多家媒体的评测,锐龙7 2700U的物理性能绝对不输英特尔八代酷睿i7-8550U,而Vega 10显卡却比Intel HD可是高了很多,几乎与MX150接近。所以这款AMD锐龙7 2700U平台,绝对是可以对标英特尔八代酷睿i7+ NVIDIA组合的。
首先来看看具体的参数。

▲CPU-Z 信息
再用CPU-Z检测一下得分,可以看到其单处理器330.6的得分相对较弱,但是在多核任务上的表现能够达到1852的高分,这个分数比i5-8250U要高,已经非常接近i7-8550U的测试得分了。

▲处理器多线程得分相当给力
然后我们使用CINEBENCH R15来验证一下,在极限标准下处理器能够发挥到617cb的得分,单核为131cb,这在很多八代酷睿上都很难跑到的分数,再一次验证了AMD 锐龙7 2700U的性能优势。


CINEBENCH R15 处理器性能测试

图形显示:能甩HD几条街

英特尔推出八代酷睿处理器后,很多产品都另外搭载了NVIDIA的MX150独显,UHD620等的集显显然不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锐龙7 2700U推出后,很多网友的评测中,Vega 10 Graphics对比HD核显都是远超的,甚至非常接近MX150的性能了。接下来我们通过3DMark来跑个分,看看这款核显的具体表现。

▲GPU-Z信息

▲AIDA64 GPU信息(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Time Spy主要检测 DirectX 12 基准测试,官方的数据为915,我们测试的得分763,这个差距主要来自笔记本本身在设计、散热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如果测试的环境可以更理想,实际的得分肯定还能更高。


Time Spy

接着我们也检测了其Fire Strike Extreme和Cloud Gate方面的表现,分别得分1063和10371,这个分数也不是很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显存偏低,毕竟Vega 10 Graphics只有256MB的默认显存,我们也没有单独设置扩充核显的显存,但是这个得分实际表现还是很好了。


Fire Strike Extreme


Cloud Gate

综合性能测试

Acer Swift 3笔记本除了搭载最新一代的AMD锐龙7处理器,其它配置方面,内存为板载双通道8GB 2400MHz,硬盘存储为128GB固态+1TB HDD机械硬盘组合,预装Windows 10家庭版系统,这个配置也是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种主流组合,能够满足系统的快速启动和应用程序的快速加载,同时满足大容量文件的存储。

▲海力士 128GB 固态硬盘

▲板载双通道8GB内存
接下来我们看看在PCMark 8 Work场景模式下的综合表现,得分为3477。其在网页浏览和文档编辑等的表现比较令人满意,视频通话30多帧的速度也能保证流畅。


PCMark 8 Work

另一个是网友们喜闻乐见的综合评测,鲁大师的得分为15.6万多,也处于主流水平,其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尤为突出。

接下来再来具体看看固态硬盘的读写测试,这款笔记本采用了双硬盘组合方式,其中固态硬盘是海力士的128GB固态,主要提升系统和程序的快速启动。
AS SSD Benchmark 的读写分别为458.91MB/s和113.96MB/s;CrystalDiskMark 的读写分别为504.3MB/s和131.6MB/s,相差不大。此外,还有一款东芝品牌的1TB机械硬盘,5400转,用于存储游戏和影视剧也足够了。

评测总结:

针对Acer Swift 3笔记本硬件性能的评测,我们看到AMD 锐龙7 2700U处理器的表现十分优异,不说吊打,至少在这一代的性能上能够与最新一代的八代酷睿处理器相抗衡,甚至在多任务处理方面、图形集显方面,还要优于八代酷睿。但是另一方面,尽管Vega 10集显的性能不输HD,不过由于显存较小,也限制了一些性能的最大发挥。这款笔记本目前已经京东商城售卖,价格不到6000元,相比同款的酷睿平台产品,还胜在了性价比上。

G. 锐龙r33250u怎么样

挺好的。

CPU主频:2.6GHz。

动态加速频率:3.5GHz。

二级缓存:1MB。

插槽类型:暂无数据。


安全隐患:

2012年4月,英特尔推出了Ivy Bridge处理器,将制造工艺从32纳米发展至22纳米,这是一个“Tick”。Haswell处理器将采用同样的22纳米制造工艺,而英特尔将在下一次“Tick”中采用14纳米制造工艺,产品代号将为“Broadwell”。

H. 锐龙处理器如何,如R5 1400相当于英特尔的哪款处理器

AMD利润低才对,因为本身就把价格压的很低,就和手机里的小米一样,牙膏厂才是高利润所以都卖牙膏,1400和7400都太老了价格低很正常,牙膏厂价高他自己非要死撑没法,现在新买直接买3代锐龙B450以上主板就行,3700X打9900K正常人都会知道怎么选

阅读全文

与锐龙单片机评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c数值算法程序大全 浏览:785
android整点报时 浏览:219
稀土pdf 浏览:534
单片机电子锁 浏览:594
通达信机智资金流指标公式源码 浏览:216
php安装xsl扩展 浏览:840
python如何使用help 浏览:366
上汽荣威app在哪里查询 浏览:901
冰柜压缩机温度108 浏览:718
阿里云邮smtp服务器地址 浏览:250
解压馆认知理解 浏览:239
为什么使用非官方服务器会封号 浏览:9
佛山加密文档软件 浏览:813
港式5张梭哈源码 浏览:241
数据中心pdf 浏览:524
crf源码解析 浏览:853
服务器软件开发是什么意思 浏览:942
删除彩信android 浏览:863
元宵节猜灯谜h5源码 浏览:69
乐培生app怎么绑定 浏览:762